一种多腔室轻瓦斯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95860发布日期:2020-05-12 14:58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腔室轻瓦斯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瓦斯继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腔室轻瓦斯继电器。



背景技术:

现有瓦斯继电器是利用变压器内部故障使油或绝缘材料分解产生气体或造成油流涌动时,使瓦斯继电器接点动作,发出告警信号(轻瓦斯)或自动切除变压器(重瓦斯)。轻瓦斯主要反映运行或轻微故障(如超载发热、铁芯局部发热、漏磁导致油箱发热等)时,油或绝缘材料分解的气体上升进入瓦斯继电器集气室,气压使油面缓慢下降,继电器浮筒或开口杯随油面落下,使轻瓦斯干簧接点接通发出信号,油面进一步下降或油气流增大将引起重瓦斯动作。重瓦斯主要反映变压器内部发生套管接地、匝间短路等严重故障时,快速产生大量气体,推动油流冲击挡板,挡板上的磁铁吸引重瓦斯干簧接点导通而跳闸。

现场运行的经验做法一般是当轻瓦斯动作发告警信号后,会安排工作人员到现场确认主变本体的实际情况(包括外观异常、气体外泄、声音异常、轻瓦斯气室内气体是否可燃等等),然后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上报专业技术人员确认是否停电进行相关检查(包括瓦斯气体分析、主变相关试验、瓦斯继电器检查、相关回路检查等等),进而确定是不是主变内部故障。现有瓦斯继电器一般是通过单次轻瓦斯动作发告警信号,提醒运行检修人员进行现场检查变压器各部分是否有异常,同时检查使轻瓦斯动作气体成份。而在这个过程中人员到达时间不确定,到达后由于现有技术水平的局限,运行检修人员往往没办法发觉主变内部发展性故障缺陷,主变本体内部故障的发展情况没有明显的外在特征量反应,因此难以及时发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多腔室轻瓦斯继电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运行检修人员往往没办法发觉主变内部发展性故障缺陷,主变本体内部故障的发展情况没有明显的外在特征量反应,因此难以及时发现问题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多腔室轻瓦斯继电器,包括:

依次连通且结构相同的第一继电器气室、第二继电器气室和第三继电器气室;

所述第一继电器气室、所述第二继电器气室和所述第三继电器气室均内置有轻瓦斯组件;

当继电器内的气体使油面下降至第一轻瓦斯动作值时,所述第一继电器气室内的第一轻瓦斯组件接通第一轻瓦斯接点;当继电器内的气体使油面下降至第二轻瓦斯动作值时,所述第二继电器气室内的第二轻瓦斯组件接通第二轻瓦斯接点;当继电器内的气体使油面下降至第三轻瓦斯动作值时,所述第三继电器气室内的第三轻瓦斯组件接通第三轻瓦斯接点。

可选地,所述第一继电器气室和所述第二继电器气室通过隔板相隔,所述第三继电器气室和所述第二继电器气室通过隔板相隔;所述第三继电器气室和所述第二继电器气室之间的隔板高度高于所述第一继电器气室和所述第二继电器气室之间的隔板高度。

可选地,所述第一轻瓦斯接点的数量为2。

可选地,所述第一继电器气室还包括接点固定组件,用于将所述第一轻瓦斯接点固定于所述第一继电器气室内。

可选地,所述第一轻瓦斯组件包括条形永磁体,所述条形永磁体的中点连接于所述第一轻瓦斯组件的末端,用于接通所述第一轻瓦斯接点。

可选地,所述第一轻瓦斯组件包括轻瓦斯浮筒,所述轻瓦斯浮筒配有2个或4个可调节高度的辅助浮子,通过所述辅助浮子的高度调节来调整实现轻瓦斯动作值。

可选地,所述第一继电器气室上表面嵌有气体排气阀。

可选地,还包括横向固定轴,所述横向固定轴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继电器的两个侧面。

可选地,所述第一继电器气室还包括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横向固定轴,与所述横向固定轴垂直,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轻瓦斯组件。

可选地,所述第一继电器气室的体积、所述第二继电器气室的体积和所述第三继电器气室的体积各不相同。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多腔室轻瓦斯继电器,包括:

依次连通且结构相同的第一继电器气室、第二继电器气室和第三继电器气室;

所述第一继电器气室、所述第二继电器气室和所述第三继电器气室均内置有轻瓦斯组件;

当继电器内的气体使油面下降至第一轻瓦斯动作值时,所述第一继电器气室内的第一轻瓦斯组件接通第一轻瓦斯接点;当继电器内的气体使油面下降至第二轻瓦斯动作值时,所述第二继电器气室内的第二轻瓦斯组件接通第二轻瓦斯接点;当继电器内的气体使油面下降至第三轻瓦斯动作值时,所述第三继电器气室内的第三轻瓦斯组件接通第三轻瓦斯接点。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多腔室轻瓦斯继电器,通过设置三个连通的继电器气室,这三个继电器气室的结构相同,均内置有轻瓦斯组件和轻瓦斯接点。当变压器内部的气体量达到第一轻瓦斯动作值时,第一轻瓦斯组件接通第一轻瓦斯接点。当气体量达到第二轻瓦斯动作值时,第二轻瓦斯组件接通第二轻瓦斯接点。当气体量达到第三轻瓦斯动作值时,第三轻瓦斯组件接通第三轻瓦斯接点。通过观察不同的轻瓦斯触发的时间长短来判断变压器内部气体量增加的速度,进而对故障发展进行预判,必要时出口跳闸。本申请通过在气体释放量的不同程度的轻瓦斯接点的动作不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运行检修人员往往没办法发觉主变内部发展性故障缺陷,主变本体内部故障的发展情况没有明显的外在特征量反应,因此难以及时发现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多腔室轻瓦斯继电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多腔室轻瓦斯继电器的第一轻瓦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多腔室轻瓦斯继电器的第一轻瓦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二;

附图标记:继电器本体1;第一继电器气室2;管道3;固定轴4;接点固定组件5;第一轻瓦斯接点6;第一轻瓦斯组件7;位置调整螺丝71;轻瓦斯浮筒72;轴承连接件73;浮筒连杆74;条形永磁体75;辅助浮筒76;辅助浮筒连杆77;隔板8;横向固定轴9;排气阀1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由于现有的瓦斯继电器一般是通过单次轻瓦斯动作来发出告警信号,以提醒运行检修人员来检查变压器是否出现异常,并同时检查触发轻瓦斯动作的气体成分。但是由于在整个过程中由于运行检修人员到达告警现场的时间不确定,且到达后由于现有技术的局限,以及由于主变本体内部的缺陷导致的故障并没有明显的外在特征量的表征而使得运行检修人员难以检查出主变本体内部的缺陷。

现有的瓦斯继电器在发生单次轻瓦斯动作后,即使后续继电器的内部的气体增加,轻瓦斯继电器也无法再次动作以提示气体量的变化。也就是说,在主变内部存在发展性故障时,现有的瓦斯继电器的轻瓦斯动作时,如果不进行放气和复归操作的话,即使持续有气体释放该轻瓦斯也不会再次动作。因此,本申请设置在该故障的发展初期动作并跳开变压器的各侧断路器,而使得因此当变压器在短时间内连续释放气体出来时,瓦斯继电器能够根据气体的不同的释放量分阶段作出不同的反应。

现有的主变在运行的过程中,由于油路管道问题、结构问题或者是其他造成气体缓慢释放或者是气体释放量增加的情况而导致主变轻瓦斯继电器动作,而误发告警信号。但是在这种情况下缓慢增加的气体引发的轻瓦斯继电器的第一次轻瓦斯动作和第二次轻瓦斯动作之间间隔的时间较长,因此在本申请中可以通过调节轻瓦斯继电器的第一次轻瓦斯动作和第二次轻瓦斯动作的时间间隔来防止出现误发告警信号的现象。

在主变调试、检修或者是滤油后投入的一定时间内,可能会有滞留的气体逐渐释放出变压器,当这些滞留的气体所释放的量达到轻瓦斯动作的阈值,而引发相应的轻瓦斯动作时,这种情况与主变调试、检修或者是滤油后投入运行时出现故障而产生的分解气体所引发的轻瓦斯动作的时间长度是有区别的,但是在现有技术中设置的轻瓦斯动作的逻辑并没有考虑到主变调试、检修或滤油后投入运行时的轻瓦斯动作的时间长度,而导致难以区分引发轻瓦斯动作的是滞留气体还是故障分解气体,因此无论是滞留气体还是故障分解气体都会引发告警。本申请针对这种现象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多腔室轻瓦斯继电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运行检修人员往往没办法发觉主变内部发展性故障缺陷,主变本体内部故障的发展情况没有明显的外在特征量反应,因此难以及时发现问题的技术问题。

为了便于理解,请参见图1-3。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多腔室轻瓦斯继电器,包括:

依次连通且结构相同的第一继电器气室2、第二继电器气室和第三继电器气室;

第一继电器气室2、第二继电器气室和第三继电器气室均内置有轻瓦斯组件;

当继电器内的油面下降至第一轻瓦斯动作值时,第一继电器气室2内的第一轻瓦斯组件7接通第一轻瓦斯接点6;当继电器内的油面下降至第二轻瓦斯动作值时,第二继电器气室内的第二轻瓦斯组件接通第二轻瓦斯接点;当继电器内的油面下降至第三轻瓦斯动作值时,第三继电器气室内的第三轻瓦斯组件接通第三轻瓦斯接点。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提供的多腔室轻瓦斯继电器,设置有彼此相邻的第一继电器气室2、第二继电器气室和第三继电器气室,且这三个继电器气室的底部相通,结构相同。当由于变压器内部的气体释放量增加而导致多腔室轻瓦斯继电器的油面下降,首先带动第一轻瓦斯组件7下降,当下降高度达到预设的定义轻瓦斯动作值时,接通第一轻瓦斯接点6,即触发第一轻瓦斯动作;当变压器内部的气体释放量继续增加,带动第二轻瓦斯组件下降,当下降至预设的第二轻瓦斯动作值的高度时,第二轻瓦斯组件接通第二轻瓦斯接点,触发第二轻瓦斯动作;当变压器内部的气体释放量继续增加,带动第三期瓦斯组件下降,当下降至预设的第三轻瓦斯动作值的高度时,第三轻瓦斯组件接通第三期瓦斯接点,并触发第三轻瓦斯动作。分别记录第二轻瓦斯动作触发与第一轻瓦斯动作触发的第一时间间隔,和记录第三轻瓦斯动作触发和第二轻瓦斯动作触发的第二时间间隔,通过判断第一时间间隔和第二时间间隔来判断气体压强变化的快慢,进而判断主变故障内部的故障发展的快慢,若是进展速度达到预设阈值,则出口跳闸。其中,所提及的第一轻瓦斯动作值、第二轻瓦斯动作值、第三轻瓦斯动作值均为设定值,可在具体的实施应用中根据需求进行设定,在此不做相关限制。预设阈值也可在实际应用中进行相应的设置。

进一步地,第一继电器气室2和第二继电器气室通过隔板8相隔,第三继电器气室和第二继电器气室通过隔板8相隔;第三继电器气室和第二继电器气室之间的隔板8高度高于第一继电器气室2和第二继电器气室之间的隔板8高度。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继电器气室2和第二继电器气室通过隔板8半隔开,第二继电器气室和第三继电器气室也通过隔板8来半隔开。并且,第一轻瓦斯动作值触发时,为了避免气体在第一轻瓦斯动作触发前即扩散至第二继电器气室,第一继电器气室2与第二继电器气室之间的隔板8的高度的数值应大于第一轻瓦斯动作值对应的高度差。同理,第二继电器气室与第三继电器气室之间的隔板8的高度的数值应大于第二轻瓦斯动作值对应的高度差。第三继电器气室和第二继电器气室之间的隔板高度高于第一继电器气室和第二继电器气室之间的隔板高度。

进一步地,第一轻瓦斯接点6的数量为2。

需要说明的是,示例性的,第一轻瓦斯接点6包括有气体分析触发接点和跳闸接点,这两个接点以第一轻瓦斯组件7的中心线为对称轴,二者呈轴对称设置。第二轻瓦斯接点和第三期瓦斯接点的结构以及工作流程与第一轻瓦斯接点6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进一步地,第一继电器气室2还包括接点固定组件5,用于将第一轻瓦斯接点6固定于第一继电器气室2内。

需要说明的是,以第一继电器气室2为例,第一继电器气室2设置有接点固定组件5,其可以为绝缘材料,上部与继电器本体1固定,中心位置固定于固定轴4上,其中固定轴4的一端连接第一轻瓦斯组件7,该固定组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气体成分分析触发接点和跳闸接点。特别地,继电器本体1可为导电金属结构。同理,第二继电器气室和第三继电器气室内部的接点固定组件5的设置与第一继电器气室2的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进一步地,第一轻瓦斯组件7包括条形永磁体75,条形永磁体75的中点连接于第一轻瓦斯组件7的末端,用于接通第一轻瓦斯接点6。

需要说明的是,示例性的,如图2所示,在第一轻瓦斯组件7的两端分别固定有条形永磁体75,当其靠近轻瓦斯接点时,会在磁力的作用下吸附于轻瓦斯接点上,接通该轻瓦斯接点。同理,第二轻瓦斯组件和第三轻瓦斯组件的两端均设置有条形永磁体75,在此不做赘述。

进一步地,第一轻瓦斯组件包括轻瓦斯浮筒72,所述轻瓦斯浮筒72配有2个或4个可调节高度的辅助浮子,通过所述辅助浮子的高度调节来调整实现轻瓦斯动作值。

需要说明的是,示例性的,第一轻瓦斯组件7设置有轻瓦斯浮筒72,轻瓦斯浮筒72配有2个或4个可调节高度的辅助浮子,通过辅助浮子的高度调节来调整实现轻瓦斯动作值。轻瓦斯浮筒72的内部可以为真空结构,以实现其比重小于变压器内部的绝缘油的比重,从而能够浮于油面。其整体也可以采用轻质材料,所采用的轻质材料的比重小于变压器绝缘油的比重,能实现轻瓦斯浮筒72比重小于变压器内部的绝缘油的比重,从而能够浮于油面。同理,第二轻瓦斯组件和第三轻瓦斯组件均设置有轻瓦斯浮筒72,在此不做赘述。

第一轻瓦斯组件7设有浮筒连杆74,该浮筒连杆74对称设置于轻瓦斯浮筒72两端,其中部均设置有辅助浮筒76。两个辅助浮筒76的内径均与浮筒连杆74的外径相配合,其材质与轻瓦斯浮筒72相同,为圆柱体结构。通过调整辅助浮筒76和轻瓦斯浮筒72与地面的高度差,可以实现对轻瓦斯动作值的调整。其中,浮筒连杆74与位置调整螺丝71配合使用,可以调整辅助浮筒76在浮筒连杆74的相对位置。辅助浮筒连杆77为圆柱体结构,外圈设置有螺纹,能与位置调整螺丝配合使用。

进一步地,第一继电器气室2上表面嵌有排气阀10。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通过在轻瓦斯继电器的每个继电器气室中设置排气阀10,该排气阀10具有准确度高和强抗干扰能力。以第一继电器气室2为例,当轻瓦斯继电装置的第一继电器气室2内的气体逐渐增加时,继电器气室内的油面随之下降,因而带动原本浮于油面的第一轻瓦斯组件7下降,当油面下降至预设的轻瓦斯动作值时,此时的第一轻瓦斯组件7下降至足以接通轻瓦斯接点,并接通这两个轻瓦斯接点。当变压器内部的气体达到预设的排气量时,从而触发排气阀10工作,进行排气。

进一步地,还包括横向固定轴9,横向固定轴9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继电器的两个侧面。

需要说明的是,横向固定轴9的两个端点分别固定在继电器气室的两个侧面上,横向固定轴9可以通过其两个端点来实现在继电器气室内部的卡入或移出。

进一步地,第一继电器气室2还包括固定轴4,固定轴4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横向固定轴9固定轴4,与横向固定轴9固定轴4垂直,另一端连接第一轻瓦斯组件7。

需要说明的是,以第一继电器气室2为例,在固定轴4的一端设置有轴承连接件73,通过轴承连接件73,与轻瓦斯组件活动连接,且第一轻瓦斯组件7可以沿着轴承上下移动。第二继电器气室和第三继电器气室的固定轴4的设置原理和第一继电器气室2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进一步地,第一继电器气室2的体积、第二继电器气室的体积和第三继电器气室的体积各不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提供的多腔室轻瓦斯继电器,在现有的轻瓦斯继电器的基础上增加了继电器气室的高度,并将原有的继电器气室改进为体积大小互不相同的第一继电器气室2、第二继电器气室和第三继电器气室。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