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梭式接线专用钳子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264917发布日期:2020-06-26 22:38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一种梭式接线专用钳子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电力工程装配线工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梭式接线专用钳子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电力工程作业时,当需要将两股电线接头连接时,传统做法通常是采用两股线互相交织缠绕后,再用防火胶布粘合进行隔离,这种作业方法比较落后,目前正被压线帽接线法所代替,压线帽接线法比较先进,能更好地保证电线接头不发生打火、短路与接触不良的现象。但是,这种方法操作繁琐,而且费时费力,效率不是特别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梭式接线专用钳子及其使用方法,操作简单,有效提高接线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梭式接线专用钳子,包括第一钳体、第二钳体以及连接轴,所述的第一钳体自一端向另一端依次包括第一钳嘴、第一连接杆和第一钳柄;所述的第二钳体自一端向另一端依次包括第二钳嘴、第二连接杆和第二钳柄,所述的第一钳体与第二钳体通过连接轴转动连接,以构成钳子结构;其中,还包括用于将两股或多股线搓合为一股的搓线机构、用于盛装压线帽的帽匣机构、用于将压线帽从帽匣机构内推出的推盘机构以及用于限制第一钳嘴活动的控位机构;所述的控位机构包括拉杆以及控位组件,所述的控位组件安装于第二钳柄上,所述的拉杆的一端与控位组件连接,另一端与第一钳嘴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杆的一端通过连接件与拉杆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第一钳柄连接;所述的搓线机构安装于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上;所述的帽匣机构安装于第一连杆上,所述的推盘机构安装于第二钳柄上,且位于帽匣机构与控位组件之间的位置。在使用时,与常规的钳子的使用方法类似,将两股电线夹在第一钳嘴与第二钳嘴之间,通过第一钳嘴和第二钳嘴将两股电线紧紧的咬住,同时要使两股电线的端部的一端伸入搓线机构中;然后操作控位机构,通过控位机构将第一钳嘴锁紧,然后拔开连接件,使拉杆与第一连杆分开,此时,一直按住控位机构,保持第一钳嘴与第二钳嘴锁紧状态;然后操作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由于第一钳嘴与第一连杆已经分离,操作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时,第一钳嘴不会转动,而第一连杆仍然转动,此时安装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上的搓线机构开始运作,重复张开和合闭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使得搓线机构反复搓动两股电线,使其搓为一股;最后,在操作推盘机构,推盘机构将压线帽从帽匣机构中推出,且推出的同时直接吞进两股电线,将两股电线的接头包裹,完成一次接线。要进行下一次接线时,松开控位组件,使控位组件恢复原位,然后将连接件重新连接拉杆和第一连杆即可。

进一步地,所述的搓线机构包括第一搓线板和第二搓线板,所述的第一搓线板的一端固定于第一连杆上,所述的第二搓线板的一端固定于第二连杆上,第一搓线板的另一端与第二搓线板的另一端相对层叠设置;第一搓线板与第二搓线板上均设有凸起的防滑齿。第一搓线板和第二搓线板相互层叠对立设置,在使用时,电线放置在第一搓线板和第二搓线板之间,操作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张开和闭合的过程中,第一搓线板和第二搓线板相互搓动,将夹在两者之间的两股电线搓合为一股;优选地,在第一搓线板和第二搓线板上均设有用于增加摩擦力的防滑齿,避免在搓合的过程中,电线与第一搓线板或第二搓线板发生打滑,而影响搓合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的拉杆包括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所述的第一拉杆的一端与第一钳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拉杆转动连接,第二拉杆的另一端与控位组件连接;所述的第一拉杆的中部设有连接孔,所述的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设有与连接孔对应的摁锁,所述的第一连接杆通过摁锁与第一拉杆可拆卸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一钳柄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二钳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钳柄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接杆通过连接轴与第二连接杆转动连接。在本发明中,第一钳体包括相对可拆卸的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钳嘴部分,第二部分是第一连杆与第一钳柄部分,第一钳嘴与第一拉杆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拉杆又通过摁锁与第一连杆连接,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由摁锁控制在一起活动或分开活动;在需要使用第一钳嘴和第二钳嘴进行咬合电线时,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是合并在一起的,此时,整体结构与常规的钳子类似,正常操作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即可;当需要使用搓线机构实现搓线功能时,此时拔起摁锁,使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分离,此时,在操作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时,第一钳嘴是不会跟着一起转动的,仅仅只有第一连杆跟着转动,从而完成第一搓线板和第二搓线板相互搓合;这样设计,在搓线的过程中,也只需单手便可以操作,电线通过第一钳嘴和第二钳嘴紧紧咬合定位,不需要另一只手定位电线,操作简单方便。第一拉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拉杆转动连接,第二拉杆的另一端又是与控位组件连接的,通过操作控位组件,可以使第二拉杆被锁定,当第二拉杆被锁定后,第一钳嘴便被锁定。

作为优选的,第一连杆在第一搓线板处形成局部抬高,保证第二搓线板与第一搓线板的搓合面可以居中水平互动,第二搓线板和第一搓线板搓合面前端均有适度的翘起,形成互为翘口,确保电线被碾入搓合,摁锁至连接轴之间区位有拱起空间,空间尺寸保证匣壳的推进口和推出口居两个钳嘴的中心线位置,从而保证被推出的压线帽能够刚好吞进包裹在电线接头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控位组件包括第一压簧、压杆、撑块、以及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在所述的第二钳柄上设有第一安装通孔,在第一安装通孔的内壁上设有相对设置的两个卡槽;所述的第一压簧安装于第一安装通孔内,第一压簧的一端与第一安装通孔的顶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撑块固定连接;所述的压杆的一端穿设于第一压簧内,与撑块固定连接;压杆的另一端位于第一安装通孔外部且位于远离第一钳柄的一侧;所述的第二拉杆与控位组件连接的一端穿入第一安装通孔内,在第二拉杆的端部设有横向设置的滑槽,在所述的滑槽内横向设有拉簧,所述的第一定位块与第二定位相向设于第二拉杆的端部,且与滑槽可滑动连接;所述的拉簧的一端与第一定位块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定位块连接;在所述的撑块底部设有凸起的撑体,撑体位于第一定位块与第二定位块之间的位置;当按压压杆推动撑块移动,所述的撑体插入第一定位块与第二定位块之间,以推动第一定位块与第二定位块向两侧移动至卡槽内。在操作的过程中,当不需要锁定第一钳嘴的时候,第一定位块与第二定位块是相互贴合在一起的,当需要锁定第一钳嘴时,按下压杆使撑块底部的撑体插入至第一定位与第二定位块之间,第一定位块与第二定位块分别向两侧移动,直至移动至两侧的卡槽内,此时需要一直按住压杆,保持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一直位于卡槽内,从而限制第二拉杆的移动;当完成操作后,松开压杆,撑体在第一压簧的弹性作用下向上移动,从而使撑体从第一定位块与第二定位块之间抽出;第一定位块与第二定位块在拉簧的弹性作用下,相向移动,从而又贴合在一起,此时,第一定位块与第二定位块从卡槽中移出,第二拉杆又能继续在第一安装通孔内滑动,第一钳嘴解除锁定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的撑体的端部呈椎体结构,所述的第一定位块与第二定位块相向的一侧上均设有斜面,两个斜面相向而对,形成与椎体结构对应的三角空间;所述的压杆位于第一安装通孔外部的一端的端部设有第一按键。撑体的端部设计为椎体结构,与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之间形成的三角空间对应,这样便于撑体插入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之间;另外,撑体的直径值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保证撑体插入第一定位和第二定位块之间时,第一定位块与第二定位块能够刚好卡入卡槽中即可,第一定位块与第二定位合在一起的长度值要小于第一安装通孔的直径值,这样才便于第二拉杆能够顺畅的在第一安装通孔内来回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的帽匣机构包括匣壳、第二压簧以及板簧;所述的第二压簧安装于匣壳内部的一端,板簧安装于匣壳内部的另一端,压线帽放置于第二压簧与板簧之间;在所述的匣壳靠近板簧的一端设有用于推盘机构伸入的推进口,推进口的对立侧设有用于将压线帽推出匣壳外部的推出口;在所述的第一拉杆上设有安装槽,所述的匣壳设有板簧的一端插入安装槽内与安装槽固定连接。多个压线帽层叠放置在第二压簧和板簧之间,通过第二压簧和板簧的弹性力,使多个压线帽依次紧紧的贴合在一起,在本发明中,匣壳为长条的框形结构,其内部的宽度长度值与压线帽的宽度和长度值相对应,刚好能放下压线帽即可,这样可以保证压线帽位于匣壳内时只能沿着匣壳的长度放下移动而不能左右晃动;当推盘机构将底部的一个压线帽推出匣壳外后,由于第二压簧弹性力,第二压簧将压线帽向板簧的一侧推动,补上压线帽被推出后产生的空位,这样,每次压线帽被推出后,又有新的压线帽补上,这样推进口处就会一直有压线帽,直至匣壳内所有的压线帽被推出。在推出口也可以设计一个导向槽,推出的压线帽沿着导向槽推出,直至将电线接头吞进包裹。

作为优选的,推进口与推出口同轴设置,所述的推出口的横截面积大于推进口的横截面积,且所述的推出口的横截面积大于压线帽的最大横截面积,所述的推进口的横截面积小于压线帽的最大横截面积。压线帽只能从推出口推出,不能从推进口推出。

在本发明中,压线帽为定制的接线保护冒,形体为圆锥桶柱体,桶表面由绝缘材料制成,并有凸凹的棱线,富有弹性,桶里面材料为导电材料制成的螺旋空腔,压线帽外圆与空腔内壁有粘合度,粘合力度小于压线帽内螺旋与电线结合力度。

进一步地,所述的推盘机构包括第二按键、第三压簧、推条以及导向管;所述的第二钳柄上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的导向管的一端与第二安装孔的底部连接,另一端设于帽匣机构的推进口处;所述的推条的一端与第二按键连接,另一端自第二安装孔的顶部穿入第二安装孔内,直至第二安装孔的底部穿出至导向管内;所述的第三压簧位于第二安装孔内,套设于推条上,所述的第三压簧的一端与第二安装孔的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推条固定连接。在使用时,按下第二按键,第三压簧被压缩,推条被推动,推条沿着导向管移动,直至移动至推进口中将压线帽从推出口推出,松开第二按键后,推条在第三压簧的弹性力作用在,推条又往回移动,从推进口中退出至导向管中。

作为优选地,所述的推条由具有一定韧性的硬质材料构成,包括弹性钢和工程塑料。推条具有一定的韧性且为硬质材料,这样推条既能实现一定的弯曲度,又能具有一定的刚性,从而才能保证推条能够沿着导向管移动,又能推动压线帽;另外,推条的截面积要小于推进口的截面积,即,要保证推条能够进入推进口中。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第一钳柄与第二钳柄之间还设有第四压簧,第四压簧的第一端与第一钳柄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钳柄固定连接;在所述的第一钳柄与第二钳柄上分别设有第一刀体和第二刀体,第一刀体与第二刀体相对设置以构成剪刀结构。在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之间设置第四压簧,通过第四压簧的弹性力实现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的自动闭合,在操作事,只需要单向操作使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相互张开,使得操作更加的简单方便;另外,在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靠近连接轴处分别设置第一刀体和第二刀体,这样钳子增加了剪刀的功能,通过第一刀体和第二刀体的咬合剪切作用,可以实现将电线的表皮剥离。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梭式接线专用钳子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操作第一钳柄与第二钳柄的张开与闭合;从而实现第一钳嘴和第二钳嘴、第一刀体和第二刀体的张开或闭合;

s2.通过第一刀体和第二刀体的张开与闭合,对电线表皮进行剥离;

s3.通过第一钳嘴和第二钳嘴的张开与闭合,对剥离后的两股电线对齐咬紧,此时按下控位组件的第二按键,使撑体插入第一定位块与第二定位块之间,推动第一定位块与第二定位块分别移动至两侧的卡槽中,第二拉杆通过第一定位块与第二定位块固定,此时第一钳嘴被锁紧;同时使第一钳嘴和第二钳嘴紧紧咬住两股电线,且两股电线同时位于第一搓线板和第二搓线板之间;然后拔起摁锁,第一拉杆与第一连杆由固定关系变为活动关系;之后,通过第一钳柄与第二钳柄的张开与合闭的往复动作,驱动第一搓线板和第二搓线板相对搓动,将两股电线搓合为一股;

s4.启动控位机构,按下第二按键,推条的前端进入帽匣机构的推进口中,顶着压线帽向前移动,压线帽从匣壳另一侧的推出口推出,此时,推出的压线帽吞进两股搓成一股的电线接头上,对电线接头进行包裹,至此,完成一次接线作业;

s5.再次接线时,通过松开第一按键,撑体从第一定位块与第二定位块之间撤回,拉簧把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从卡槽中拉回至原位,然后,按下摁锁,摁锁将第一拉杆锁住,即可进行下一次作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梭式接线专用钳子,除了对电线绝缘表皮削剥需要双手外,其余作业只需要一只手即可完成,而且一气呵成,具有时间短,效率高,接线质量好的优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钳子的第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钳子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钳子的第二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图2中a是局部放大示意图,此时第二拉杆为可活动状态。

图5是本发明图2中a是局部放大示意图,此时第二拉杆为锁定状态。

图6是本发明推条推动压线帽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钳子正常状态下咬合状态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钳子正常状态下张开状态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钳子第一钳嘴锁定状态下的张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至9所示,一种梭式接线专用钳子,包括第一钳体1、第二钳体2以及连接轴3,第一钳体1自一端向另一端依次包括第一钳嘴11、第一连杆12和第一钳柄13;第二钳体2自一端向另一端依次包括第二钳嘴21、第二连杆22和第二钳柄23,第一钳体1与第二钳体2通过连接轴3转动连接,以构成钳子结构;其中,还包括用于将两股或多股线搓合为一股的搓线机构4、用于盛装压线帽54的帽匣机构5、用于将压线帽54从帽匣机构5内推出的推盘机构6以及用于限制第一钳嘴11活动的控位机构7;控位机构7包括拉杆以及控位组件,控位组件安装于第二钳柄23上,拉杆的一端与控位组件连接,另一端与第一钳嘴11连接;第一连杆12的一端通过连接件与拉杆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第一钳柄13连接;搓线机构4安装于第一连杆12和第二连杆22上;帽匣机构5安装于第一连杆12上,推盘机构6安装于第二钳柄23上,且位于帽匣机构5与控位组件之间的位置。在使用时,与常规的钳子的使用方法类似,将两股电线夹在第一钳嘴11与第二钳嘴21之间,通过第一钳嘴11和第二钳嘴21将两股电线紧紧的咬住,同时要使两股电线的端部的一端伸入搓线机构4中;然后操作控位机构7,通过控位机构7将第一钳嘴11锁紧,然后拔开连接件,使拉杆与第一连杆12分开,此时,一直按住控位机构7,保持第一钳嘴11与第二钳嘴21锁紧状态;然后操作第一钳柄13和第二钳柄23,由于第一钳嘴11与第一连杆12已经分离,操作第一钳柄13和第二钳柄23时,第一钳嘴11不会转动,而第一连杆12仍然转动,此时安装在第一连杆12和第二连杆22上的搓线机构4开始运作,重复张开和合闭第一钳柄13和第二钳柄23,使得搓线机构4反复搓动两股电线,使其搓为一股;最后,在操作推盘机构6,推盘机构6将压线帽54从帽匣机构5中推出,且推出的同时直接吞进两股电线,将两股电线的接头包裹,完成一次接线。

具体的,如图1至图3所示,搓线机构4包括第一搓线板41和第二搓线板42,第一搓线板41的一端固定于第一连杆12上,第二搓线板42的一端固定于第二连杆22上,第一搓线板41的另一端与第二搓线板42的另一端相对层叠设置;第一搓线板41与第二搓线板42上均设有凸起的防滑齿。第一搓线板41和第二搓线板42相互层叠对立设置,在使用时,电线放置在第一搓线板41和第二搓线板42之间,操作第一钳柄13和第二钳柄23张开和闭合的过程中,第一搓线板41和第二搓线板42相互搓动,将夹在两者之间的两股电线搓合为一股;优选地,在第一搓线板41和第二搓线板42上均设有用于增加摩擦力的防滑齿,避免在搓合的过程中,电线与第一搓线板41或第二搓线板42发生打滑,而影响搓合效果。

其中,如图1至3所示,拉杆包括第一拉杆71和第二拉杆72,第一拉杆71的一端与第一钳嘴1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拉杆72转动连接,第二拉杆72的另一端与控位组件连接;第一拉杆71的中部设有连接孔,第一连杆1212的一端设有与连接孔对应的摁锁8,第一连杆1212通过摁锁8与第一拉杆71可拆卸连接;第一连杆1212的另一端与第一钳柄13固定连接;第二连杆2222的一端与第二钳嘴2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钳柄23固定连接;第一连杆1212通过连接轴3与第二连杆2222转动连接。在本发明中,第一钳体1包括相对可拆卸的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钳嘴11部分,第二部分是第一连杆12与第一钳柄13部分,第一钳嘴11与第一拉杆71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拉杆71又通过摁锁8与第一连杆12连接,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通过摁锁8由摁钮控制在一起活动或分开活动;在需要使用第一钳嘴11和第二钳嘴21进行咬合电线时,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是合并在一起的,此时,整体结构与常规的钳子类似,正常操作第一钳柄13和第二钳柄23即可;当需要使用搓线机构4实现搓线功能时,此时拔起摁锁8,使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分离,此时,在操作第一钳柄13和第二钳柄23时,第一钳嘴11是不会跟着一起转动的,仅仅只有第一连杆12跟着转动,从而完成第一搓线板41和第二搓线板42相互搓合;这样设计,在搓线的过程中,也只需单手便可以操作,电线通过第一钳嘴11和第二钳嘴21紧紧咬合定位,不需要另一只手定位电线,操作简单方便。第一拉杆71的另一端与第二拉杆72转动连接,第二拉杆72的另一端又是与控位组件连接的,通过操作控位组件,可以使第二拉杆72被锁定,当第二拉杆72被锁定后,第一钳嘴11便被锁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杆12在第一搓线板41处形成局部抬高,保证第二搓线板42与第一搓线板41的搓合面可以居中水平互动,第二搓线板42和第一搓线板41搓合面前端均有适度的翘起,形成互为翘口,确保电线被碾入搓合,摁锁8至连接轴3之间区位有拱起空间,空间尺寸保证匣壳51的推进口55和推出口56居两个钳嘴的中心线位置,从而保证被推出的压线帽54能够刚好吞进包裹在电线接头上。

另外,如图2和图4、图5所示,控位组件包括第一压簧73、压杆74、撑块75、以及第一定位块76和第二定位块77;在第二钳柄23上设有第一安装通孔15,在第一安装通孔15的内壁上设有相对设置的两个卡槽151;第一压簧73安装于第一安装通孔15内,第一压簧73的一端与第一安装通孔15的顶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撑块75固定连接;压杆74的一端穿设于第一压簧73内,与撑块75固定连接;压杆74的另一端位于第一安装通孔15外部且位于远离第一钳柄13的一侧;第二拉杆72与控位组件连接的一端穿入第一安装通孔15内,在第二拉杆72的端部设有横向设置的滑槽,在滑槽内横向设有拉簧78,第一定位块76与第二定位相向设于第二拉杆72的端部,且与滑槽可滑动连接;拉簧78的一端与第一定位块76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定位块77连接;在撑块75底部设有凸起的撑体751,撑体751位于第一定位块76与第二定位块77之间的位置;当按压压杆74推动撑块75移动,撑体751插入第一定位块76与第二定位块77之间,以推动第一定位块76与第二定位块77向两侧移动至卡槽151内。在操作的过程中,如图7和图8所示,当不需要锁定第一钳嘴11的时候,第一定位块76与第二定位块77是相互贴合在一起的,如图3和图9所示,当需要锁定第一钳嘴11时,按下压杆74使撑块75底部的撑体751插入至第一定位与第二定位块77之间,第一定位块与第二定位块77分别向两侧移动,直至移动至两侧的卡槽151内,此时需要一直按住压杆74,保持第一定位块76和第二定位块77一直位于卡槽151内,从而限制第二拉杆72的移动;当完成操作后,松开压杆74,撑体751在第一压簧73的弹性作用下向上移动,从而使撑体751从第一定位块76与第二定位块77之间抽出;第一定位块76与第二定位块77在拉簧78的弹性作用下,相向移动,从而又贴合在一起,此时,第一定位块与第二定位块77从卡槽151中移出,第二拉杆72又能继续在第一安装通孔15内滑动,第一钳嘴11解除锁定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撑体751的端部呈椎体结构,第一定位块76与第二定位块77相向的一侧上均设有斜面,两个斜面相向而对,形成与椎体结构对应的三角空间;压杆74位于第一安装通孔15外部的一端的端部设有第一按键79。撑体751的端部设计为椎体结构,与第一定位块76和第二定位块77之间形成的三角空间对应,这样便于撑体751插入第一定位块76和第二定位块77之间;另外,撑体751的直径值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保证撑体751插入第一定位和第二定位块77之间时,第一定位块76与第二定位块77能够刚好卡入卡槽151中即可,第一定位块76与第二定位合在一起的长度值要小于第一安装通孔15的直径值,这样才便于第二拉杆72能够顺畅的在第一安装通孔15内来回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图6所示,帽匣机构5包括匣壳51、第二压簧52以及板簧53;第二压簧52安装于匣壳51内部的一端,板簧53安装于匣壳51内部的另一端,压线帽54放置于第二压簧52与板簧53之间;在匣壳51靠近板簧53的一端设有用于推盘机构6伸入的推进口55,推进口55的对立侧设有用于将压线帽54推出匣壳51外部的推出口56;在第一拉杆71上设有安装槽,匣壳51设有板簧53的一端插入安装槽内与安装槽固定连接。多个压线帽54层叠放置在第二压簧52和板簧53之间,通过第二压簧52和板簧53的弹性力,使多个压线帽54依次紧紧的贴合在一起,在本发明中,匣壳51为长条的框形结构,其内部的宽度长度值与压线帽54的宽度和长度值相对应,刚好能放下压线帽54即可,这样可以保证压线帽54位于匣壳51内时只能沿着匣壳51的长度放下移动而不能左右晃动;当推盘机构6将底部的一个压线帽54推出匣壳51外后,由于第二压簧52弹性力,第二压簧52将压线帽54向板簧53的一侧推动,补上压线帽54被推出后产生的空位,这样,每次压线帽54被推出后,又有新的压线帽54补上,这样推进口55处就会一直有压线帽54,直至匣壳51内所有的压线帽54被推出。在推出口56也可以设计一个导向槽,推出的压线帽54沿着导向槽推出,直至将电线接头吞进包裹。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推进口55与推出口56同轴设置,推出口56的横截面积大于推进口55的横截面积,且推出口56的横截面积大于压线帽54的最大横截面积,推进口55的横截面积小于压线帽54的最大横截面积。压线帽54只能从推出口56推出,不能从推进口55推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压线帽54为定制的接线保护冒,形体为圆锥桶柱体,桶表面由绝缘材料制成,并有凸凹的棱线,富有弹性,桶里面材料为导电材料制成的螺旋空腔,压线帽54外圆与空腔内壁有粘合度,粘合力度小于压线帽54内螺旋与电线结合力度。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图6所示,推盘机构6包括第二按键61、第三压簧63、推条62以及导向管64;第二钳柄23上设有第二安装孔16,第二安装孔16位于帽匣机构5与第一安装通孔15之间的位置;导向管64的一端与第二安装孔16的底部连接,另一端设于帽匣机构5的推进口55处;推条62的一端与第二按键61连接,另一端自第二安装孔16的顶部穿入第二安装孔16内,直至第二安装孔16的底部穿出至导向管64内;第三压簧63位于第二安装孔16内,套设于推条62上,第三压簧63的一端与第二安装孔16的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推条62固定连接。在使用时,按下第二按键61,第三压簧63被压缩,推条62被推动,推条62沿着导向管64移动,直至移动至推进口55中将压线帽54从推出口56推出,松开第二按键61后,推条62在第三压簧63的弹性力作用在,推条62又往回移动,从推进口55中退出至导向管64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推条62由具有一定韧性的硬质材料构成,包括弹性钢和工程塑料。推条62具有一定的韧性且为硬质材料,这样推条62既能实现一定的弯曲度,又能具有一定的刚性,从而才能保证推条62能够沿着导向管64移动,又能推动压线帽54;另外,推条62的截面积要小于推进口55的截面积,即,要保证推条62能够进入推进口55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在第一钳柄13与第二钳柄23之间还设有第四压簧9,第四压簧9的第一端与第一钳柄1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钳柄23固定连接;在第一钳柄13与第二钳柄23上分别设有第一刀体14和第二刀体24,第一刀体14与第二刀体24相对设置以构成剪刀结构。在第一钳柄13和第二钳柄23之间设置第四压簧9,通过第四压簧9的弹性力实现第一钳柄13和第二钳柄23的自动闭合,在操作事,只需要单向操作使第一钳柄13和第二钳柄23相互张开,使得操作更加的简单方便;另外,在第一钳柄13和第二钳柄23靠近连接轴3处分别设置第一刀体14和第二刀体24,这样钳子增加了剪刀的功能,通过第一刀体14和第二刀体24的咬合剪切作用,可以实现将电线的表皮剥离。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梭式接线专用钳子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操作第一钳柄13与第二钳柄23的张开与闭合;从而实现第一钳嘴11和第二钳嘴21、第一刀体14和第二刀体24的张开或闭合;

s2.通过第一刀体14和第二刀体24的张开与闭合,对电线表皮进行剥离;

s3.通过第一钳嘴11和第二钳嘴21的张开与闭合,对剥离后的两股电线对齐咬紧,此时按下控位组件的第二按键61,使撑体751插入第一定位块76与第二定位块77之间,推动第一定位块76与第二定位块77分别移动至两侧的卡槽151中,第二拉杆72通过第一定位块76与第二定位块77固定,此时第一钳嘴11被锁紧;同时使第一钳嘴11和第二钳嘴21紧紧咬住两股电线,且两股电线同时位于第一搓线板41和第二搓线板42之间;然后拔起摁锁8,第一拉杆71与第一连杆12由固定关系变为活动关系;之后,通过第一钳柄13与第二钳柄23的张开与合闭的往复动作,驱动第一搓线板41和第二搓线板42相对搓动,将两股电线搓合为一股;

s4.启动控位机构7,按下第二按键61,推条62的前端进入帽匣机构5的推进口55中,顶着压线帽54向前移动,压线帽54从匣壳51另一侧的推出口56推出,此时,推出的压线帽54吞进两股搓成一股的电线接头上,对电线接头进行包裹,至此,完成一次接线作业;

s5.再次接线时,通过松开第一按键79,撑体751从第一定位块76与第二定位块77之间撤回,拉簧78把第一定位块76和第二定位块77从卡槽151中拉回至原位,然后,按下摁锁8,摁锁8将第一拉杆71锁住,即可进行下一次作业。

为了验证本发明的效能和质量水平,实验如下:

实验一,对截面积1.5平方毫米的铜芯导线进行试验:

接头1000个,接头承受25公斤拉力破坏实验,无一从接头处断开脱离,压线帽54无一破损,牢固度100%合格,绝缘率100%合格;

接头1000个,接头承受30公斤拉力破坏实验,无一从接头处断开脱离,压线帽54无一破损,牢固度100%合格,绝缘率100%合格;

接头1000个,接头承受35公斤拉力破坏实验,有2个接头断开脱离,压线帽54有1个破损,牢固度99.8%合格,绝缘率99.8%合格。

实验二,对截面积2.5平方毫米的铜芯导线进行试验:

接头1000个,接头承受30公斤拉力破坏实验,无一从接头处断开脱离,压线帽54无一破损,牢固度100%合格,绝缘率100%合格;

接头1000个,接头承受35公斤拉力破坏实验,无一从接头处断开脱离,压线帽54无一破损,牢固度100%合格,绝缘率100%合格;

接头1000个,接头承受40公斤拉力破坏实验,有1个接头断开脱离脱离,压线帽54有1个破损,牢固度99.9%合格,绝缘率99.9%合格。

实验三,对截面积4平方毫米的铜芯导线进行试验:

接头1000个,接头承受50公斤拉力破坏实验,无一从接头处断开脱离,压线帽54无一破损,牢固度100%合格,绝缘率100%合格;

接头1000个,接头承受55公斤拉力破坏实验,无一从接头处断开脱离,压线帽54无一破损,牢固度100%合格,绝缘率100%合格;

接头1000个,接头承受60公斤拉力破坏实验,无一从接头处断开脱离,压线帽54无一破损,牢固度100%合格,绝缘率100%合格。

实验四,对截面积6平方毫米的铜芯导线进行试验:

接头1000个,接头承受60公斤拉力破坏实验,无一从接头处断开脱离,压线帽54无一破损,牢固度100%合格,绝缘率100%合格;

接头1000个,接头承受70公斤拉力破坏实验,无一从接头处断开脱离,压线帽54无一破损,牢固度100%合格,绝缘率100%合格;

接头1000个,接头承受80公斤拉力破坏实验,无一从接头处断开脱离,压线帽54无一破损,牢固度100%合格,绝缘率100%合格。

以上四组实验证明:接头牢固程度决定压线帽54的破损与否;电线截面积平方大的比截面积小的牢固度高;所有断开脱离的电线接头,由于压线帽54同时破损,可视可查,接线中可以随时剔除,不会发生施工事故;所有压线帽54外观完整者,冒内的接头没有松动的现象,不会发生假接或虚接的问题。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