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动力电池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993330发布日期:2020-06-05 21:5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隔膜,用于隔离第一极片(1)和第二极片(2),其特征在于:该隔膜包括隔膜基体(3)和设置于所述隔膜基体(3)至少一面的多个凸起(0),多个所述凸起(0)呈阵列排布,且其整体阵列的方向与所述隔膜基体(3)的长度方向之间形成角度α,所述α=arcsin[h/(n×l)],其中,h为与所述凸起(0)相邻的所述第一极片(1)或所述第二极片(2)的高度,n为在该高度方向上的所述凸起(0)的数量,l为与所述凸起(0)相邻的第一极片(1)或第二极片(2)的总长。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电池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α的范围为-15°~15°。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电池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0)在所述隔膜基体(3)上的投影面为圆形、椭圆形、三角形或矩形。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电池隔膜,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凸起(0)的中心间距为300~2500μm。

5.一种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计算旋转角度,根据公式α=arcsin[h/(n×l)]计算出角度α的值,其中,h为与所述凸起(0)相邻的所述第一极片(1)或所述第二极片(2)的高度,n为在该高度方向上的所述凸起(0)的数量,l为与所述凸起(0)相邻的所述第一极片(1)或所述第二极片(2)的总长;

步骤b、调整涂布方向,以所述隔膜基体(3)的长度方向为基准,将涂布装置的涂布方向旋转角度α;

步骤c、涂布,待涂布装置调整好角度后,在所述隔膜基体(3)上进行涂布制得所述电池隔膜。

6.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电池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的涂布方式为凹版涂布。

7.一种动力电池,包括第一极片(1)、第二极片(2)和隔膜通过卷绕或叠片的方式形成的电芯(4),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为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隔膜。

8.根据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0)在位于所述电芯(4)的厚度方向上均为错位设置。

9.一种权利要求7~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动力电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d、涂布,将涂布装置的涂布方向旋转角度α,然后对电池隔膜进行涂布,其中,α=arcsin[h/(n×l)],h为与所述凸起(0)相邻的所述第一极片(1)或所述第二极(2)的高度,n为在该高度方向上所述凸起(0)的数量,l为与所述凸起(0)相邻的所述第一极片(1)或所述第二极片(2)的总长;

步骤e、热压,将所述第一极片(1)、所述电池隔膜和所述第二极片(2)通过卷绕或叠片的方式形成所述电芯(4),使所述凸起(0)在所述电芯(4)厚度方向上形成错位设置,并对所述电芯(4)进行热压整形;

步骤f、封装,将热压整形后的所述电芯(4)封装于外壳或铝塑膜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动力电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中的热压的温度为80~120℃,热压的压力为800~6000kgf。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隔膜,用于隔离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该隔膜包括隔膜基体和设置于所述隔膜基体至少一面的多个凸起,多个所述凸起呈阵列排布,且其整体阵列的方向与所述隔膜基体的长度方向之间形成角度α,所述α=arcsin[h/(n×l)]。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将凸起阵列的方向进行特殊角度的倾斜,使凸起在由第一极片、第二极片和隔膜构成的电芯的厚度方向上可以形成错位设置,从而避免了在该方向上出现凸点重叠的问题,达到了分散电芯内部应力的目的,显著地提高了电池的循环寿命和安全性能。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该电池隔膜的制备方法,以及动力电池和该动力电池的制备方法。

技术研发人员:陈圣立;廉俊杰;朱建平;邹武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塔菲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17
技术公布日:2020.06.0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