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面板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及其显示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21448166发布日期:2020-07-10 17:40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显示面板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及其显示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及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全面屏手机的兴起,屏下显示受到越来越多手机厂商和面板厂商的关注。屏下显示的特点是:在拍照时,光线会投射仅屏幕摄像头区域,然后进入传感器实现拍照;在不拍照时,屏幕会显示正常的颜色。要实现柔性屏下显示技术,摄像头区域的透过率成为重点关注对象。



技术实现要素: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用于具有屏下摄像头的显示装置,提高显示屏摄像头的透过率的问题。该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层;胶粘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层上,且具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屏下摄像头的位置相对应;第二基层,设置在所述胶粘层远离所述第一基层的一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基层具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和所述第一凹槽沿垂直于所述第二基层的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为所述第二基层的厚度的20%至40%。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为所述胶粘层的厚度的20%至40%。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胶粘层的厚度范围为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胶粘层包括第一无机层和第二无机层,所述第一无机层位于所述第一基层和所述第二无机层之间。

第二方面,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屏下摄像头,还包括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屏下摄像头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层远离所述胶粘层一侧且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对应的区域中。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的开口的面积为所述摄像头沿垂直于所述第一基层方向的投影面积的120%至140%。

第三方面,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所述显示面板用于具有屏下摄像头的显示装置,包括提供第一基层;在所述第一基层上制备胶粘层,对所述胶粘层进行图形化,以形成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屏下摄像头的位置相对应;在所述胶粘层上制备第二基层。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基层进行局部减薄,以形成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沿垂直于所述第一基层方向的投影与所述第一凹槽沿垂直于所述第一基层方向的投影重叠。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及其显示装置,该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层;胶粘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层上且具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屏下摄像头的位置相对应;第二基层设置在所述胶粘层远离所述第一基层的一侧。本发明通过对胶粘层进行开槽,减少对应于屏下摄像头区域的胶粘层厚度,解决了因单晶硅层、单层二氧化硅层或单层氮化硅层光的透过率低的问题,提高了显示面板整体的光透过率,满足了屏下摄像头对于分辨率的要求。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以下参照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其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特征。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俯视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在a-a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俯视图。

图9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俯视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现有的技术中,柔性显示面板的基底一般为聚酰亚胺(简称pi)、单晶硅层(二氧化硅层、单层氮化硅层)和聚酰亚胺的叠层结构,或者为聚酰亚胺、二氧化硅层、氮化硅层和聚酰亚胺的叠层结构。由于聚酰亚胺为淡黄色,单晶硅为黄色,会影响光的透过率,降低屏下摄像头的分辨率。

为了解决光的透过率这个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通过对粘胶层开槽和第二基层开槽,减少对应于屏下摄像头区域的胶粘层厚度和第二基层的厚度,提升显示面板光的透过率,从而提高屏体下面摄像头的光的透过率,改善屏下摄像头的分辨率,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度。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俯视图,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在图1a-a面的剖面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和图2,该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层100,胶粘层200以及第二基层300。胶粘层200设置在第一基层100上,且具有第一凹槽11,第一凹槽11与屏下摄像头的位置相对应;第二基层300设置在胶粘层200远离第一基层100的一侧。

参照图2所示,第一基层100为柔性基板,例如可以是聚酰亚胺(pi),也可以是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聚酰亚胺(pi)的厚度范围为6.5微米至12微米,优选为8微米、9.5微米和10.8微米。一般情况下,胶粘层200为无机材料,例如氧化硅、非晶硅或及其组合等。第二基层300为柔性基板,例如可以是聚酰亚胺(pi),也可以是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第一基层100和第二基层300可以采用同种材料,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材料,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本发明对此不做具体限制。

第一凹槽11与屏下摄像头的位置相对应。具体来说是第一凹槽11沿垂直于第一基层的方向的投影的区域与屏下摄像头沿垂直于第一基层的方向的投影的区域相对应。

本发明通过对胶粘层开槽,减少了对应屏下摄像头处胶粘层的厚度,进而解决了因单晶硅层、单层二氧化硅层和单层氮化硅层光的透过率低的问题,提高了显示面板整体的透过率,满足了屏下摄像头对于分辨率的要求,促进了全面屏的进一步发展。

在一实施例中,胶粘层的厚度d1范围为优选为具体来说,胶粘层200的厚度d1可以是如果胶粘层200的厚度太厚,会导致材料的浪费、成本的增加、膜层生长时间的变长,不利于生产;胶粘层200的厚度太厚也会导致显示面板的整体的厚度增加,不满足消费者对于轻、薄手机的需求。如果胶粘层200的厚度太薄,粘度不够,可能达不到产品性能的要求。需要声明的是胶粘层200的厚度是纳米级别,第二基层300的厚度是微米级别,胶粘层200和第二基层300的厚度不在同一数量级,因此在具有第一凹槽11的胶粘层200上制备第二基层300会使显示面板的表面趋近于平坦化,不会影响后期的工艺制备。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凹槽的11开口形状为圆形,正方形和长方形。

继续参照图2,第一凹槽11的深度h1为胶粘层200的厚度d1的20%至40%,优选第一凹槽11的深度h1为胶粘层200的厚度d1的30%。由于胶粘层的材料会影响屏下摄像头的光的透射率,而第一凹槽11对应于屏下摄像头沿垂直于第一基层方向的投影(如图8)所在的区域,需要较高的光透光率,因此在第一凹槽11处的胶粘层200的厚度减少(即减少了影响光的透射率的材料),会提高显示面板的光的透过率,进而提高屏下摄像头的分辨率,改善相机的画质。

图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层100,设置在第一基层100上的胶粘层200,设置在胶粘层200上的第二基层300,胶粘层200具有第一凹槽11,第二基层300具有第二凹槽12,第二凹槽12和第一凹槽11沿垂直于第二基层300的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优选第二凹槽12的位置与第一凹槽11的位置沿垂直于第二基层300的方向的投影完全重合。

参考图3,第一凹槽11开口沿平行于第一基层100的方向的宽度l1等于第二凹槽12开口沿平行于第一基层100的方向的宽度l2。

本发明通过对粘胶层开槽和第二基层开槽,减少对应于屏下摄像头区域的胶粘层厚度和第二基层的厚度,进一步提升显示面板光的透过率,从而提高屏体下面摄像头的光的透过率,改善屏下摄像头的分辨率,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度。

继续参考图3,第二凹槽12的深度h2为第二基层300的厚度d2的20%至40%,优选第二凹槽12的深度h2为第二基层300的厚度d2的30%。由于第二基层300为淡黄色对显示面板的光透过率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第二基层300对应于屏下摄像头所在的区域开槽也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的光透过率,提高屏下摄像头的分辨率。

图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第一凹槽11沿垂直于第一基层100的方向的正投影位于第二凹槽12沿垂直于第一基层100的方向的正投影的区域里。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凹槽12沿垂直于第一基层100的方向的正投影位于第一凹槽11沿垂直于第一基层100的方向的正投影的区域里。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凹槽11沿垂直于第一基层100方向的正投影的一部分与第二凹槽12沿垂直于第一基层100的方向的正投影的一部分重叠,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第一凹槽11和第二凹槽12的位置关系,只要能实现本发明目的的位置关系的都包含。

继续参考图4所示,第一凹槽11的开口沿平行于第一基层100的方向的宽度l1小于第二凹槽12的开口沿平行于第一基层100的方向的宽度l2。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凹槽11的开口沿平行于第一基层的方向的宽度l1可以大于第二凹槽12的开口沿平行于第一基层100的方向的宽度l2,本发明对于第一凹槽11开口的宽度l1和第一凹槽12开口的宽度l2不做具体限定。

图5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胶粘层200包括第一无机层210和第二无机层220,第一无机层210位于第一基层100和第二无机层220之间。第一无机层210的材料为氧化硅(sio2),第二无机层220的材料为非晶硅(a-si)。其中氧化硅(sio2)基本是无颜色的,非晶硅(a-si)为黄色。第一无机层210的厚度范围为优选第一无机层210的厚度为第二无机层220的厚度范围为优选第二无机层220的厚度为由于非晶硅(a-si)为黄色,会严重影响显示面板的光透过率,进而影响屏下摄像头的分辨率,所以要对第二无机层进行开槽,减少第二无机层的厚度以增大光的透过率。由于第一无机层210的厚度远大于第二无机层220的厚度,,第一凹槽11可以贯穿第二无机层220并贯穿部分第二无机层210。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减少第二无机层220对光透过率的影响,提高屏下摄像头的分辨率。

图6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第一凹槽11贯穿第二无机层220,但不延伸到第一无机层210,第一无机层210保持原样。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凹槽11只贯穿部分第二无机层220,第一无机层210保持原样,本发明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胶粘层200进行不同程度的开槽。

图7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显示面板还包括平坦化层400、薄膜晶体管结构层500和有机发光器件层600等,在第二基层300远离胶粘层200一侧设置平坦化层400,在平坦化层400远离胶粘层200一侧设置薄膜晶体管结构层500,在薄膜晶体管结构层500远离胶粘层200一侧设置机发光器件层600。平坦化层400可以是由聚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聚酰胺树脂、聚酰亚胺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和聚苯醚树脂中的至少一种材料制备。平坦化层400也可以由其他相同或类似功能的材料制备,本发明实施例对平坦化层400的材料不做具体限定。平坦化层400可以填充第一凹槽,使显示面板发光面整体趋于平坦,以便制备薄膜晶体管结构层500以及在薄膜晶体管结构层500上制备机发光器件层600。

图8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俯视图。如图8所示,该显示装置包括屏下摄像头13,还包括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的显示面板,屏下摄像头13设置在第一基层远离胶粘层一侧且位于第一凹槽11对应的区域中。优选第一凹槽11的正投影位于第二凹槽12的正投影中。第一凹槽11的开口的面积小于第二凹槽12的开口的面积。这样设计的好处是第二凹槽不会遮挡第一凹槽中光的透过率,从而提高屏下摄像头的分辨率。

图9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俯视图。如图9所示,屏下摄像头13设置在第一基层远离胶粘层一侧且位于第一凹槽11对应的区域中。第一凹槽11的正投影与第二凹槽12的正投影部分重叠。第一凹槽11的开口的面积大于第二凹槽12的开口的面积。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凹槽11的正投影与第二凹槽12的正投影完全重叠,第一凹槽11的开口的面积等于于第二凹槽12的开口的面积。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凹槽的开口的面积为屏下摄像头沿垂直于第一基层方向的投影面积的120%至140%。优选第一凹槽的开口的面积为屏下摄像头沿平行于第一基层方向的面积的130%。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凹槽的开口的面积为屏下摄像头沿垂直于第一基层方向的投影面积的124%。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凹槽的开口的面积为屏下摄像头沿垂直于第一基层方向的投影面积的136%。

参考图8和图9,第一凹槽的开口的面积为屏下摄像头沿垂直于第一基层方向的投影面积的132%。由于第一凹槽的开口面积大于摄像头沿垂直于第一基层方向的投影面积,不会遮挡屏下摄像头的光的透过量,因此会增大屏下摄像头的分辨率,满足消费者的感官体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制备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

步骤200:提供第一基层;

步骤210:在第一基层上制备胶粘层,对胶粘层进行图形化,以形成第一凹槽,第一凹槽与屏下摄像头的位置相对应。

步骤220:在胶粘层上制备第二基层。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基层进行局部减薄,以形成第二凹槽,第二凹槽沿垂直于第一基层方向的投影与第一凹槽沿垂直于第一基层方向的投影重叠。

胶粘层采用显影曝光的工艺进行图形化,以形成第一凹槽。第二基层采用干刻的工艺进行减薄,以形成第二凹槽。也可以对第二基层先整体进行减薄,再局部减薄以形成第二凹槽,不仅减小第二基层和显示面板的整体厚度,还提高屏下摄像头的光的透过量,增大屏下摄像头的分辨率,满足了市场的需求。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通过对胶粘层进行图案化处理形成第一凹槽以及对第二基层进行减薄处理形成第二凹槽,减少了胶粘层和第二基层的厚度,增大了显示面板的光的透过率,进而提高屏下摄像头的分辨率。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相互结合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