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72093发布日期:2020-07-14 16:57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在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active-matrix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amoled)的面板结构中,面板从之前的sf(固态弯折)到df(动态弯折),再到现在的十字折技术,十字折属于前沿新技术。

现有技术的折叠显示面板中,显示区通过扇出走线连接驱动芯片,而一般都设计同层走线,这在折叠的时候很容易断裂,影响画面显示。这成了必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可以解决扇出区走线弯折应力差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基板,具有显示区以及非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包括扇出区;保护层,设于所述基板上;介电层,设于所述保护层上,在所述显示区,所述介电层中包括若干阵列排布的薄膜晶体管,在所述扇出区,所述介电层中设有多根扇出线,所述扇出线用以连接所述基板;其中,所述扇出线包括若干金属片段以及桥接线,相邻的金属片段之间设有一间隙;所述桥接线与所述金属片段平行设置,所述桥接线将相邻的金属片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介电层包括:有源层;第一绝缘层,设于所述有源层以及所述保护层上;第一金属层,设于所述第一绝缘层上;第二绝缘层,设于所述第一金属层以及所述第一绝缘层上;第二金属层,设于所述第二绝缘层上;第三绝缘层,设于所述第二金属层以及所述第二绝缘层上;第三金属层,设于所述第三绝缘层上;平坦化层,设于所述第三金属层以及所述第三绝缘层上。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片段形成于所述第一金属层中,所述桥接线形成于所述第二金属层中;或,所述金属片段形成于所述第一金属层中,所述桥接线形成于所述第三金属层中;或,所述金属片段形成于所述第二金属层中,所述桥接线形成于所述第三金属层中;或,所述金属片段形成于所述第二金属层中,所述桥接线形成于所述第一金属层中;或,所述金属片段形成于所述第三金属层中,所述桥接线形成于所述第一金属层中;或,所述金属片段形成于所述第三金属层中,所述桥接线形成于所述第二金属层中。

进一步地,相邻的金属片段依次形成于所述第一金属层以及所述第二金属层中,所述桥接线形成于所述第三金属层中;或,相邻的金属片段依次形成于所述第二金属层以及所述第三金属层中,所述桥接线形成于所述第一金属层中。

进一步地,所述扇出线在靠近所述显示区一端呈发散式分布,在远离所述显示区的一端呈集中式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扇出线的远离所述显示区的一端连接驱动芯片。

进一步地,相邻扇出线的距离为0.5~1.5um;所述间隙宽度为3~4um。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层包括:第一柔性衬底;第一阻隔层,设于所述第一柔性衬底上;第二柔性衬底,设于所述阻隔层上;第二阻隔层,设于所述第二柔性衬底上;缓冲层,设于所述第二阻隔层上。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面板为十字折叠的显示面板,具有长边与短边,所述长边与所述短边均能被弯折。

进一步地,所述长边的弯折角度为90°~15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将扇出区的扇出线设置成片段,并通过桥接线将各个金属片段连接,进而形成连续起伏的结构,这在面板进行折叠的时候可以减小弯折应力,提高显示面板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平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扇出线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保护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扇出线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扇出线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扇出线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扇出线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提供的扇出线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提供的扇出线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提供的扇出线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弯折的结构示意图。

显示面板100;

基板101;保护层102;介电层150;

显示区110;非显示区120;扇出区130;

扇出线131;金属片段1301;桥接线1302;

有源层21;第一绝缘层103;第一金属层22;

第二绝缘层104;第二金属层23;第三绝缘层105;

第三金属层24;平坦化层106;第一柔性衬底1021;

第一阻隔层1022;第二柔性衬底1023;第二阻隔层1024;

缓冲层102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集成”、“相连”、“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发明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发明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发明。此外,本发明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

如图1以及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100,包括:基板101、保护层102、介电层150。

所述基板101具有显示区110以及非显示区120,所述非显示区120包括扇出区130。

所述保护层102设于所述基板101上。

所述介电层150设于所述保护层102上,在所述显示区110,所述介电层150中包括若干阵列排布的薄膜晶体管,在所述扇出区130,所述介电层150中设有多根扇出线131,所述扇出线131用以连接所述基板101。

所述扇出线131包括若干金属片段1301以及桥接线1302,相邻的金属片段1301之间设有一间隙。

所述桥接线1302与所述金属片段1301平行设置且对应所述间隙,所述桥接线1302将相邻的金属片段1301连接。

本发明通过将扇出区130的扇出线131设置成片段,并通过桥接线1302将各个金属片段1301连接,进而形成连续起伏的结构(如图3所示),这在面板进行折叠的时候可以减小弯折应力,提高显示面板100的稳定性。

如图4所示,所述保护层102包括:第一柔性衬底1021、第一阻隔层1022、第二柔性衬底1023、第二阻隔层1024以及缓冲层1025。

所述第一柔性衬底1021的材料为聚酰亚胺。所述第一阻隔层1022设于所述第一柔性衬底1021上。

所述第二柔性衬底1023设于所述阻隔层上;所述第二阻隔层1024设于所述第二柔性衬底1023上;所述缓冲层1025设于所述第二阻隔层1024上。

继续参照图2所示,所述介电层150包括:有源层21、第一绝缘层103、第一金属层22、第二绝缘层104、第二金属层23、第三绝缘层105、第三金属层24以及平坦化层106。

所述第一绝缘层103设于所述有源层21以及所述保护层102上。所述第一金属层22设于所述第一绝缘层103上。

所述第二绝缘层104设于所述第一金属层22以及所述第一绝缘层103上;所述第二金属层23设于所述第二绝缘层104上;所述第三绝缘层105设于所述第二金属层23以及所述第二绝缘层104上;所述第三金属层24设于所述第三绝缘层105上;所述平坦化层106设于所述第三金属层24以及所述第三绝缘层105上。

本发明的桥接线1302与金属片段1301的层次结构具有多种选择,主要是通过走线在第一金属层22、第二金属层23或第三金属层24中。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金属片段1301形成于所述第一金属层22中,所述桥接线1302形成于所述第三金属层24中(如图3以及图2所示)。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5以及图2所示,所述金属片段1301形成于所述第二金属层23中,所述桥接线1302形成于所述第三金属层24中。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6以及图2所示,所述金属片段1301形成于所述第一金属层22中,所述桥接线1302形成于所述第二金属层23中。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7以及图2所示,所述金属片段1301形成于所述第二金属层23中,所述桥接线1302形成于所述第一金属层22中。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8以及图2所示,所述金属片段1301形成于所述第三金属层24中,所述桥接线1302形成于所述第一金属层22中。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9以及图2所示,所述金属片段1301形成于所述第三金属层24中,所述桥接线1302形成于所述第二金属层23中。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0以及图2所示,相邻的金属片段1301依次形成于所述第一金属层22以及所述第二金属层23中,所述桥接线1302形成于所述第三金属层24中。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1以及图2所示,相邻的金属片段1301依次形成于所述第二金属层23以及所述第三金属层24中,所述桥接线1302形成于所述第一金属层22中。

所述扇出线131在靠近所述显示区110一端呈发散式分布,在远离所述显示区110的一端呈集中式分布。

所述扇出线131的远离所述显示区110的一端连接驱动芯片。相邻扇出线131的距离为0.5~1.5um;所述间隙宽度为3~4um。

如图12以及图1所示,本发明的显示面板100为折叠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100的长边301与短边302分别皆可做弯折。当一所述长边301弯折时候,所述长边的弯折角度为90°~150°。

在以长边301弯折时候,会产生一虚拟键盘区,相邻按键的间距小于13.4mm,按键的高度为6mm。显示区110中的弯折区310的宽度为9.42mm,驱动ic的对应的弯折区的宽度为5mm。显示区110的长度为16mm,a到弯折区310上边缘的距离为8.3mm,b到c的距离为24mm。

以上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