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氢燃料电池用双极板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772801发布日期:2020-08-07 19:20阅读:73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燃料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氢燃料电池用双极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氢燃料电池常采用的双极板主要包括石墨碳板、金属双极板、复合双极板类,石墨双极板目前是国内应用的主流。石墨双极板多数采用机械加工或模压成型的方式,而国外厂商直接采用压铸成型或膨胀石墨挤压成型方式,加工方式单一。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氢燃料电池用双极板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为新型流延成膜的双极板制造方法,其可替代落后的机械加工成型方式或模压成型方式,并且可以批量生产0.1mm—1mm超薄厚度的双极板。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氢燃料电池用双极板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浆:将石墨粉与一定的比例分散剂加入溶剂(水基或有机溶剂)中,通过球磨或超声波振荡打开颗粒团聚,并保证溶剂润湿石墨粉体,再加入一定比例的粘结剂、增塑剂,通过二次球磨,并加入除泡剂进行真空除泡,就可得到稳定、均一的浆料;

(2)流延成膜、烘干:将浆料输送到流延机容器中,合理设定浆料液面高度、流延刮刀的刀口高度、流延机的走带速度三个参数,可获得所需膜的厚度,静置稳定的膜经钢带平移,通过多个烘干温区烘干;

(3)真空轧膜增密(真空度在0.1pa-1000pa之间)、辊压制槽:将具备一定强度的膜导入轧膜机双辊中,轧膜机设定为真空状态,轧膜机布置有多组不同间距的辊轮,逐步减小间距增加密度定型,最后一组辊轮为成型槽轮,是根据双极板氢气扩散要求设计的成型模辊,经过辊压,形成氢气、氧气、水等气流场;

(4)裁片、整形、冲孔:根据设计尺寸要求设计冷压膜,双极板冲压成型,冲压后去毛刺,棱角倒钝修光,进行冲孔;

(5)烧结再次增密:在惰性气体保护情况下,对石墨双极板进行高温处理,利用沥青等液相物质粘结固体颗粒,起到再次增密作用。

本发明可采用100-500目人造石墨为原料,并按照石墨粉质量百分比加入如下组分:10-25%的分散剂,所述分散剂为二甲基甲硫胺、羧甲基纤维素、聚丙烯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10-25%的溶剂,所述溶剂为乙醇;10-20%的粘结剂,所述粘结剂为乙烯基树脂或双酚;5-20%的增塑剂,所述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或聚乙二醇;0.1-1.5%的除泡剂,所述除泡剂为聚醚消泡剂、乙二醇或正丁醇;二次球磨时间为2-20小时。

本发明还可采用表面包覆有质量百分比5-10%100-150℃沥青的100-500目人造石墨粉为原料,并按照包裹沥青后的石墨粉质量百分比加入如下组分:15-30%的分散剂,所述分散剂为二甲基甲硫胺、羧甲基纤维素、聚丙烯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10-25%的溶剂,所述溶剂为乙醇;5-10%的粘结剂,所述粘结剂为乙烯基树脂或双酚;5-20%的增塑剂,所述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或聚乙二醇;0.1-1.5%的除泡剂,所述除泡剂为聚醚消泡剂、乙二醇或正丁醇;二次球磨时间为2-20小时。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烘干温度为200℃-500℃,所述步骤(5)中烧结温度为900℃-1300℃,烧结时间为0.5-3小时。

本发明还可采用表面包覆有质量百分比2-5%的金属镍的100-500目人造石墨粉为原料,并按照包裹金属镍的石墨粉质量百分比加入如下组分:15-30%的分散剂,所述分散剂为二甲基甲硫胺、羧甲基纤维素、聚丙烯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10-25%的溶剂,所述溶剂为乙醇;5-10%的粘结剂,所述粘结剂为乙烯基树脂或双酚;5-20%的增塑剂,所述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或聚乙二醇;0.1-1.5%的除泡剂,所述除泡剂为聚醚消泡剂、乙二醇或正丁醇;二次球磨时间为2-20小时。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烘干温度为200℃-500℃,所述步骤(5)中烧结温度为900℃-1300℃,烧结时间为0.5-3小时。

本发明还提供了由上述方法制备的氢燃料电池的双极板。

利用以上方法可获得厚度0.1-1mm、致密性高、高强度、韧性好、导电性好、耐腐蚀的氢燃料电池用石墨类双极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首次将流延成膜技术应用到了氢燃料电池的双极板制备中,该制备方法可替代落后的机械加工成型方式或模压成型方式,并且可以批量生产超薄的双极板,且制备出的电极板致密性、耐腐蚀、韧性、导电性、强度性能都十分优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采用100-500目人造石墨为原料制备氢燃料电池用石墨类双极板,步骤如下:

(1)制浆:按照石墨粉质量百分比10-25%加入分散剂二甲基甲硫胺,10-25%加入溶剂乙醇,5-20%加入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通过球磨或超声波振荡打开颗粒团聚,并保证溶剂润湿石墨粉体,按照石墨粉质量百分比10-20%加入粘结剂乙烯基树脂(p104-02),二次球磨2-20小时,0.3%加入除泡剂乙二醇进行真空除泡,即可得到稳定、均一的浆料;

(2)流延成膜、烘干:将浆料输送到流延机容器中,合理设定浆料液面高度、流延刮刀的刀口高度、流延机的走带速度三个参数,可获得所需膜的厚度,静置稳定的膜经钢带平移,通过多个烘干温区烘干,烘干温度为200℃;

(3)真空轧膜增密、辊压制槽:将具备一定强度的膜导入轧膜机双辊中,轧膜机设定为真空状态,轧膜机布置有多组不同间距的辊轮,逐步减小间距增加密度定型,最后一组辊轮为成型槽轮,是根据双极板氢气扩散要求设计的成型模辊,经过辊压,形成氢气、氧气、水等气流场;

(4)裁片、整形:根据设计尺寸要求设计冷压膜,双极板冲压成型,冲压后去毛刺,棱角倒钝修光;

(5)烧结再次增密: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对石墨双极板进行900℃高温烧结,时间为2小时,利用液相物质粘结固体颗粒,起到再次增密作用。

利用以上方法制备的氢燃料电池用石墨双极板的性能参数如表1所示,其厚度为0.3mm。

表1

由上表可知,本实施例制备的双极板其致密性、强度、导电性、耐腐蚀等都十分优良。

实施例2

本实施例采用以质量百分比5-10%120℃的沥青包覆100-500目人造石墨粉为原料制备氢燃料电池用石墨类双极板,步骤如下:

(1)制浆:按照包覆沥青的石墨粉质量百分比15-30%加入分散剂羧甲基纤维素(cmc),10-25%加入溶剂乙醇,5-20%加入增塑剂聚乙二醇(聚合度8-100),通过球磨或超声波振荡打开颗粒团聚,并保证溶剂润湿石墨粉体,5-10%加入粘结剂双酚,二次球磨2-20小时,0.2%加入除泡剂正丁醇进行真空除泡,即可得到稳定、均一的浆料;

(2)流延成膜、烘干:将浆料输送到流延机容器中,合理设定浆料液面高度、流延刮刀的刀口高度、流延机的走带速度三个参数,可获得所需膜的厚度,静置稳定的膜经钢带平移,通过多个烘干温区烘干,烘干温度为500℃;

(3)真空轧膜增密、辊压制槽:将具备一定强度的膜导入轧膜机双辊中,轧膜机设定为真空状态,轧膜机布置有多组不同间距的辊轮,逐步减小间距增加密度定型,最后一组辊轮为成型槽轮,是根据双极板氢气扩散要求设计的成型模辊,经过辊压,形成氢气、氧气、水等气流场;

(4)裁片、整形:根据设计尺寸要求设计冷压膜,双极板冲压成型,冲压后去毛刺,棱角倒钝修光。

(5)烧结再次增密:在惰性气体保护情况下,石墨双极板在1100℃条件下烧结3小时,利用液相物质粘结固体颗粒,起到再次增密作用。

利用以上方法可获得厚度0.1-1mm、致密性高、高强度、韧性好、导电性好、耐腐蚀的氢燃料电池用石墨类双极板。

实施例3

本实施例采用以质量百分比2-5%金属镍包覆100-500目人造石墨粉为原料制备氢燃料电池用石墨类双极板,步骤如下:

(1)制浆:按照包覆金属镍的石墨粉质量百分比15-30%加入分散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0-25%加入溶剂乙醇,5-20%加入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通过球磨或超声波振荡打开颗粒团聚,并保证溶剂润湿石墨粉体,5-10%加入粘结剂双酚,0.1-1.5%加入除泡剂乙二醇进行真空除泡,球磨2-20小时,即可得到稳定、均一的浆料;

(2)流延成膜、烘干:将浆料输送到流延机容器中,合理设定浆料液面高度、流延刮刀的刀口高度、流延机的走带速度三个参数,可获得所需膜的厚度,静置稳定的膜经钢带平移,通过多个烘干温区烘干,烘干温度为300℃。

(3)真空轧膜增密、辊压制槽:将具备一定强度的膜导入轧膜机双辊中,轧膜机设定为真空状态,轧膜机布置有多组不同间距的辊轮,逐步减小间距增加密度定型,最后一组辊轮为成型槽轮,是根据双极板氢气扩散要求设计的成型模辊,经过辊压,形成氢气、氧气、水等气流场;

(4)裁片、整形:根据设计尺寸要求设计冷压膜,双极板冲压成型,冲压后去毛刺,棱角倒钝修光;

(5)烧结再次增密:在惰性气体保护情况下,将石墨双极板在1300℃条件下烧结0.5小时,利用液相物质粘结固体颗粒,起到再次增密作用。

利用以上方法可获得厚度0.1-1mm、致密性高、高强度、韧性好、导电性好、耐腐蚀的氢燃料电池用石墨类双极板。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