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阻脱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36094发布日期:2020-08-28 17:29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阻脱帽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阻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阻脱帽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电阻生产中,需使用加帽机在电阻坯体的两端加帽,由于加帽机出现故障或电阻坯体与金属帽盖尺寸不符,往往造成电阻坯体两端的金属帽盖没有安装牢固,形成残次品。一是抛弃处理,电阻坯体不能得到重新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增加企业生产成本,二是手工脱帽,但是劳动强度大,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电阻脱帽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阻脱帽装置,包括底板,在底板的上方设置输送装置,在输送装置的输出端设置第一拔帽平板,第一拔帽平板竖直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第一拔帽平板的一侧设置第二拔帽平板,第二拔帽平板移动连接在所述底板上,在第一拔帽平板和所述输送装置的之间设置两个立板,两个立板连接在所述底板上,在两个立板之间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在转动轴上圆周均布转动杆,在第一拔帽平板上设有通槽,通槽用于穿过所述转动杆。

优选地,在所述底板上设有两个导向槽,两个导向槽对称设置,在每个导向槽内均滑动连接滑动块,在两个滑动块的上方连接所述第二拔帽平板,在每个所述滑动块上均设有第一螺纹通孔,每个第一螺纹通孔均连通相应的所述导向槽,在每个第一螺纹通孔内均螺纹连接第一螺栓。

优选地,在所述底板上连接两个滑轨,两个滑轨对称设置,在两个滑轨上滑动连接输送装置。

优选地,所述输送装置包括两个倾斜杆,两个倾斜杆水平对称设置,倾斜杆的下端朝向所述第一拔帽平板,在每个倾斜杆的下端均连接缓冲杆,两个倾斜杆组成滑道,在滑道上滑动连接电阻,在每个倾斜杆的下方均竖直连接支撑杆,在每个支撑杆的下方均连接固定块,在每个固定块的下方侧面均设有滑动槽,固定块通过相应的滑动槽在相应的所述滑轨上滑动。

优选地,在每个所述固定块上均设有第二螺纹通孔,每个第二螺纹通孔均连通相应的所述滑动槽,在每个第二螺纹通孔内均螺纹连接第二螺栓,第二螺栓用于锁紧相应的所述固定块。

优选地,在其中一个所述立板的侧面上设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穿过相应的所述立板,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转动轴。

优选地,在每个所述转动杆上远离所述转动轴的一侧均连接驱动件,驱动件与所述转动杆平行设置,在每个驱动件的驱动杆上均连接压紧板,压紧板为弧形板。优选地,

优选地,在每个所述压紧板上均设有一组安装槽,在每个安装槽内均转动连接导向辊。

优选地,在每个所述转动杆上远离所述转动轴的一侧均设有凹槽,在每个凹槽内均连接传感器,传感器控制连接相应的所述驱动件。

优选地,所述第一脱帽板和所述第二脱帽板均为等腰梯形,且其较窄的一端在上方,较宽的一端在下方。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电阻脱帽装置能够通过输送装置输送至第一脱帽板和第二脱帽板之间,然后启动电机带动转动杆转动,使转动杆在转动的过程中向下压电阻,使电阻在向下的过程进行脱帽,无需手动操作,全自动化程度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电阻脱帽装置的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的b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阻脱帽装置,包括底板1,在底板1上焊接两个滑轨1.4,两个滑轨1.4对称设置,在两个滑轨1.4上滑动连接输送装置2,所述输送装置2包括两个倾斜杆2.1,两个倾斜杆2.1水平对称设置,两个倾斜杆2.1组成滑道,在滑道上滑动连接电阻,在每个倾斜杆2.1的下端均连接缓冲杆,用于缓冲电阻,防止电阻在滑落时的动能过大,在每个倾斜杆2.1的下方均焊接两个支撑杆2.2,在每个支撑杆2.2的下方均焊接固定块2.3,在每个固定块2.3的下方侧面均设有滑动槽2.4,固定块2.3通过相应的滑动槽2.4在相应的所述滑轨1.1上滑动,在每个固定块2.3上均设有第二螺纹通孔,每个第二螺纹通孔均连通相应的所述滑动槽2.4,在每个第二螺纹通孔内均螺纹连接第二螺栓2.5,第二螺栓2.5用于锁紧相应的所述固定块2.3。

通过固定块2.3在滑轨1.1上的滑动来带动倾斜杆2.1的滑动,从而调整两个倾斜杆2.1之间的距离,使两个倾斜杆2.1的厚度加上它们之间的距离等于电阻坯体的长度,使电阻坯体两端的帽盖处于两个倾斜杆2.1的外侧。

在倾斜杆2.1的下端一侧设置第一拔帽平板3,第一拔帽平板3竖直焊接在所述底板1上,第一拔帽平板3的一侧设置第二拔帽平板4,第二拔帽平板4移动连接在所述底板1上,如图2所示,在底板1上设有两个导向槽1.1,两个导向槽1.1对称设置,在每个导向槽1.1内均滑动连接滑动块1.2,在两个滑动块1.2的上方焊接第二拔帽平板4,在每个所述滑动块1.2上均设有第一螺纹通孔,每个第一螺纹通孔均连通相应的所述导向槽1.1,在每个第一螺纹通孔内均螺纹连接第一螺栓1.3。

通过移动两个两个滑动块1.2从而对第二拔帽平板4进行移动,使第一拔帽平板3和第二拔帽平板4之间的距离等于电阻坯体的直径,使电阻坯体能够落入第一拔帽平板3和第二拔帽平板4之间。

所述第一脱帽板3和所述第二脱帽板4均为等腰梯形,且其较窄的一端在上方,较宽的一端在下方,当电阻落入第一拔帽平板3和第二拔帽平板4之间后,由于其上窄下宽的结构,电阻下落一定距离后,由于其两端的帽盖阻碍电阻会下不下去。

因此在第一拔帽平板3和所述输送装置2的之间设置两个立板5,两个立板5焊接在所述底板1上,在其中一个立板5的侧面上通过螺栓固定电机5.1,电机5.1的输出轴穿过相应的所述立板5,电机5.1的输出轴连接转动轴6,在两个立板5之间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6,在转动轴6上圆周均布一组转动杆7,在本实施例中中,一组转动杆7的数量为六个。

在第一拔帽平板3上设有通槽8,通槽8用于穿过所述转动杆7,通过电机5.1带动转动轴6进行转动,转动轴6带动转动杆7进行转动,转动杆7在转动的过程中会向下压电阻,电阻在受到转动杆7的压力后会向下运动,使第一拔帽平板3和第二拔帽平板4对电阻的帽盖施加一个向外的力,当向外的力到达一定程度后帽盖会脱离电阻坯体。

在转动杆7对电阻施加向下的力后,有可能其中一个帽盖先脱落,只剩另外一端的帽盖,在重力的作用下,电阻有可能会发生倾斜,甚至直接掉落,导致不能脱帽,因此在每个转动杆7上远离所述转动轴6的一侧均连接驱动件7.1,驱动件7.1可以为气缸、油缸或者电动推杆,在本实施例中驱动件7.1为油缸,在油缸的底座上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板,安装板焊接在转动杆7上。

驱动件7.1与所述转动杆7平行设置,在每个驱动件7.1的驱动杆上均连接压紧板7.2,压紧板7.2为弧形板,通过驱动件7.1带动压紧板7.2运动,使压紧板7.2与第二拔帽平板4之间将电阻压紧,在压紧电阻的同时使电阻向下移动,防止电阻的一端先脱帽导致重力不同发生倾斜,使电阻倾斜滑落,为了减少电阻在向下运动的摩擦力,在每个压紧板7.2上均设有一组安装槽7.6,在本实施例中一组安装槽7.6为四个,在每个安装槽7.6内均转动连接导向辊7.3,使导向辊7.3与电阻接触,减少摩擦力。

在每个转动杆7上远离所述转动轴6的一侧均设有凹槽7.4,在每个凹槽7.4内均通过螺栓固定传感器7.5,传感器7.5控制连接相应的所述驱动件7.1,当电阻掉落在第一拔帽平板3和第二拔帽平板4之间时,转动杆7在转动的过程中传感器发生下方有电阻,这时就启动相应的驱动件7.1带动压紧板7.2将电阻压紧,然后电阻在被压紧的同时向下运动。

工作原理:本装置适用于两端均带帽盖的残次品,本装置可以配合振动盘使用,将两端带有帽盖的残次品放入振动盘内,然后依次出料落在两个倾斜杆2.1上,电阻通过两个倾斜杆2.1落在第一拔帽平板3和第二拔帽平板4之间,当转动杆7转动时,传感器7.5感应到下方有电阻,控制相应的驱动件7.1带动压紧板7.2将电阻压紧,使电阻在被压紧的同时向下运动,使第一拔帽平板3和第二拔帽平板4对电阻的帽盖施加一个向外的力,当向外的力到达一定程度后帽盖会脱离电阻坯体,只剩一个电阻坯体,当转动杆7接着转动,这时电阻坯体会脱离压紧板7.2向下掉落,然后传感器7.5控制驱动件7.1收回压紧板7.2,然后上方接着再掉落电阻,接着进行脱帽;本装置能够对两端带有帽盖的电阻尽心脱帽,不需人工操作,自动化程度高,脱帽效率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