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46099发布日期:2020-10-31 09:35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显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在微型发光二极管(microlightemittingdiode,microled)显示器件的全彩化方案中,主要分为采用红绿蓝三色microled的全彩化方案和采用了蓝光结合光致转换层的全彩化方案。在蓝光芯片结合光转换层的方案中,光转换层采用需要吸收率高,发光频谱窄,发光效率高的量子点材料。

在现有高分辨率微型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件中,子像素的尺寸一般都大于微型发光二极管的尺寸,而在微型发光二极管上形成量子点膜时将会产生点状光斑等不均匀现象,降低产品的显示品质。

因此,亟需一种显示面板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以解决现有微型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件出现光斑等亮度不均匀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显示面板,其包括衬底、位于所述衬底上驱动电路层、位于所述驱动电路层上的发光构件、位于所述发光构件上的保护层、以及位于所述发光构件与所述保护层之间的扩散层,所述扩散层将所述发光构件发出的光线均匀导向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侧。

在本申请的显示面板中,所述发光构件包括位于所述衬底上的发光层和位于所述发光层上的光转换层;

其中,所述扩散层位于所述发光层与所述光转换层之间;或者,所述扩散层位于所述光转换层与所述保护层之间。

在本申请的显示面板中,所述发光层包括至少三个发光单元,所述光转换层至少包括三个光转换单元,所述扩散层包括至少三个扩散单元,所述发光单元与所述光转换单元、及所述扩散单元一一对应;

当所述扩散层位于所述发光层与所述光转换层之间时,所述发光单元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扩散单元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内,所述扩散单元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光转换单元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内;

当所述扩散层位于所述光转换层与所述保护层之间时,所述发光单元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光转换单元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内,所述光转换单元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扩散单元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内。

在本申请的显示面板中,所述扩散层包括第一扩散单元、第二扩散单元、及第三扩散单元,所述第一扩散单元、所述第二扩散单元、及所述第三扩散单元的扩散率各不相同。

在本申请的显示面板中,所述光转换层包括第一光转换单元、第二光转换单元、及第三光转换单元,所述第一光转换单元与第一扩散单元对应,所述第二光转换单元与第二扩散单元对应,所述第三光转换单元与第三扩散单元对应;

所述第一光转换单元包括红色量子点材料,所述第二光转换单元包括绿色量子点材料,所述第三光转换单元包括透明有机材料;

其中,所述第二光转换单元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光转换单元的厚度,所述第一光转换单元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三光转换单元的厚度。

在本申请的显示面板中,所述光转换层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光转换单元、所述第二光转换单元、及所述第三光转换单元中的至少一者内的扩散粒子。

在本申请的显示面板中,所述发光层包括第一发光单元、第二发光单元、及第三发光单元,所述第一光转换单元与第一发光单元对应,所述第二光转换单元与第二发光单元对应,所述第三光转换单元与第三发光单元对应;

其中,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的厚度,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三发光单元的厚度。

在本申请的显示面板中,任一所述扩散单元包括至少一朝向出光侧的凸面。

在本申请的显示面板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保护层上的彩膜层、位于所述彩膜层上的封装层、及位于所述封装层上的盖板层;

所述彩膜层包括至少三个色阻单元及位于相邻色阻单元之间的黑色矩阵,一所述色阻单元与一所述发光单元对应,所述色阻单元的面积大于对应所述发光单元的面积,以及所述色阻单元的面积小于对应所述光转换单元的面积。

在本申请的显示面板中,所述扩散层的厚度小于10微米。

有益效果:本申请通过在发光单元内设置扩散层,将发光单元发出的点状光源扩散、以及均匀的向显示面板的出光侧导出,消除了现有技术中点状光源出现光斑等亮度不均匀的技术问题,提高了产品的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图1为本申请显示面板的第一种结构图;

图2为本申请显示面板的第二种结构图;

图3为本申请显示面板的第三种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在现有高分辨率微型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件中,子像素的尺寸一般都大于微型发光二极管的尺寸,而在微型发光二极管上形成量子点膜时将会产生点状光斑等不均匀现象,降低产品的显示品质。

请参阅图1~图3,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显示面板100,其包括衬底10、位于所述衬底10上驱动电路层20、位于所述驱动电路层20上的发光构件30、位于所述发光构件30上的保护层40、以及位于所述发光构件30与所述保护层40之间的扩散层50,所述扩散层50将所述发光构件30发出的光线均匀导向所述显示面板100的出光侧。

本申请通过在发光单元内设置扩散层50,将发光单元发出的点状光源扩散、以及均匀的向显示面板100的出光侧导出,消除了现有技术中点状光源出现光斑等亮度不均匀的技术问题,提高了产品的显示效果。

现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请参阅图1~图2,所述显示面板100还包括位于所述衬底10上的驱动电路层2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衬底10的材料可以根据产品的刚性及柔性确定,例如玻璃、石英的刚性材料或者聚酰亚胺的柔性材料等。所述驱动电路层20可以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所述薄膜晶体管可以为蚀刻阻挡型、背沟道蚀刻型或顶栅薄膜晶体管型等结构,具体没有限制。例如底栅薄膜晶体管型的所述薄膜晶体管可以包括位于所述衬底10上的栅极层、位于所述栅极层上的栅绝缘层、位于所述栅绝缘层上的有源层、位于所述有源层上的源漏极层、及位于所述源漏极层上的钝化层。由于上述结构均为现有技术,因此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发光构件30包括位于所述衬底10上的发光层31和位于所述发光层31上的光转换层32。所述扩散层50位于所述发光层31与所述光转换层32之间,如图1所示的结构;或者,所述扩散层50位于所述光转换层32与所述保护层40之间,如图2所示的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层31可以包括至少三个发光单元,所述光转换层32可以至少包括三个光转换单元,所述扩散层50包括至少三个扩散单元,所述发光单元与所述光转换单元、及所述扩散单元一一对应。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单元可以为microled。以及,该microled可以为发蓝光的led芯片,所述发光单元通过与驱动电路层20电连接,以及通过驱动电路层20的输出电压控制所述发光单元的亮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光转换层32可以为量子点层,例如连续的三个光转换单元中依次填充有红色量子点材料、绿色量子点材料以及树脂材料,则蓝光与红色量子点材料将会产生红光,蓝光与绿色量子点材料将会产生滤光,而由于树脂材料与蓝光不会发生反应,因此其将发出蓝光。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发光构件30的构件不限于上述蓝光加量子点材料的组合,只要满足能形成红绿蓝三色光的材料均适用于本申请。

如图1所示的结构,当所述扩散层50位于所述发光层31与所述光转换层32之间时,所述发光单元在所述衬底10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扩散单元在所述衬底10上的正投影内,所述扩散单元在所述衬底10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光转换单元在所述衬底10上的正投影内。本实施例的结构主要用于保证扩散单元的面积尽量大于发光单元的面积、以及小于光转换单元的面积,首先保证发光单元发出光源能够通过扩散单元均匀导出,其次尽量增加光源的面积,即将扩散单元的面积向光转换单元的面积靠近,以保证经过光转换单元各区域的光线的强度相等。

如图2所示的结构,当所述扩散层50位于所述光转换层32与所述保护层40之间时,所述发光单元在所述衬底10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光转换单元在所述衬底10上的正投影内,所述光转换单元在所述衬底10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扩散单元在所述衬底10上的正投影内。本实施例中,由于发光单元经过光转换单元变成颜色光,而从光转换单元出来的光线,不同区域对应不同的光强,扩散单元的设置将不均匀的光转换成均匀光线从出光侧导出,消除了点状光斑等不均匀的现象。

对于图2中的结构,由于发光单元与量子点材料是直接接触,量子点材料收到led芯片发出的大量辐射会影响量子点材料的发光效率,进而降低发光构件30的整体发光效率。另外,不均匀的光进入量子点材料中并未与量子点材料充分反映。因此,与图2相比,图1的结构对应的显示器件的效率优于图2的结构。

在本申请的显示面板100中,所述光转换层32包括第一光转换单元321、第二光转换单元322、及第三光转换单元323,所述第一光转换单元321与第一扩散单元501对应,所述第二光转换单元322与第二扩散单元502对应,所述第三光转换单元323与第三扩散单元503对应。

请参阅图1~图2,所述第一光转换单元321可以包括红色量子点材料,所述第二光转换单元322可以包括绿色量子点材料,所述第三光转换单元323可以包括透明有机材料,例如树脂等。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所述第二光转换单元322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光转换单元321的厚度,所述第一光转换单元321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三光转换单元323的厚度。由于所述第二光转换单元322对应绿色子像素,所述第一光转换单元321对应红色子像素,所述第三光转换单元323对应蓝色子像素,而在发光强度上绿光大于红光、以及红光大于蓝光,因此本申请为了保证三种颜色子像素的发光强度相同,对于不同颜色的光转换单元的厚度进行了调整,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显示均一性。

请参阅图1~图3,所述发光层31包括第一发光单元311、第二发光单元312、及第三发光单元313,所述第一光转换单元321与第一发光单元311对应,所述第二光转换单元322与第二发光单元312对应,所述第三光转换单元323与第三发光单元313对应。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同样为了保证三种颜色子像素的发光强度相同,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12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11的厚度,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11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三发光单元313的厚度。

在本申请的显示面板100中,所述扩散层50包括第一扩散单元501、第二扩散单元502、及第三扩散单元503,所述第一扩散单元501、所述第二扩散单元502、及所述第三扩散单元503的扩散率各不相同。

请参阅图2,本申请将扩散层50可以分割成包括所述第一扩散单元501、所述第二扩散单元502、及所述第三扩散单元503的扩散区以及位于相邻扩散单元之间的非扩散区,对应不同颜色的光,由于波长不相同,因此对应的折射率也不相同。在扩散单元一致的前提下,折射率较大的光线,经过扩散单元进行光的扩散其分布的更加的均匀,而折射率较小的光线,经过扩散单元进行光的扩散其光线分布的均匀度小于折射率大的光线。例如,所述第一扩散单元501对应红光,所述第二扩散单元502对应绿光,所述第三扩散单元503对应蓝光,因此红光的波长最大,蓝光波长最小,即红光的折射率最小,蓝光的折射率最大,即为了保证红绿蓝三色的发光均匀度一致,所述第一扩散单元501的的扩散率最大,所述第三扩散单元503的扩散率次之,所述第三扩散单元503的扩散率最小。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避免相邻子像素颜色混光,所述非扩散区可以由黑色遮光材料构成,例如黑色光阻材料等。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发光构件30的发光强度,所述扩散层50的厚度不宜过大,例如所述扩散层50的厚度可以小于10微米。

请参阅图1,所述扩散层50仅仅包括分离的扩散单元,对应的非扩散区相当于与相邻发光构件30之间的像素定义层33一体设置。本实施例中的像素定义层33同样可以采用黑色光刻胶等。

在本申请的显示面板100中,所述光转换层32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光转换单元321、所述第二光转换单元322、及所述第三光转换单元323中的至少一者内的扩散粒子34。

请参阅图1,为了进一步加强产品的扩散性能,本申请在量子点层内还设置有扩散颗粒。由于蓝光不需要量子点材料反应,因此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线直接透过树脂材料,而红色子像素和绿色子像素内的光线均与对应的量子点材料反应,在量子点层内部进行一定的反射或扩散作用,更加均匀。因此,本申请在蓝色子像素对应的树脂材料内设置扩散粒子34,使得三种颜色的子像素的扩散度保持一致,即保证各色子像素的发光强度的均一性。

在本申请的显示面板100中,任一所述扩散单元包括至少一朝向出光侧的凸面。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发光单元发出光线的均匀性,本申请可以将扩散单元靠近出光的一侧设置成朝向出光侧的凸面,或者相邻设置的多个凸面,将不规则的入射光线垂直于显示面板100导出,进一步增加了产品的出光均匀性。

请参阅图1~图3,所述显示面板100还可以包括位于所述保护层40上的彩膜层60、位于所述彩膜层60上的封装层70、及位于所述封装层70上的盖板层8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彩膜层60包括至少三个色阻单元601及位于相邻色阻单元601之间的黑色矩阵602,一所述色阻单元601与一所述发光单元对应,所述色阻单元601的面积大于对应所述发光单元的面积,以及所述色阻单元601的面积小于对应所述光转换单元的面积。根据上述实施例,虽然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线经过扩散单元或/和扩散粒子34的扩散使得导出光线更加均匀,但是位于光转换单元边缘区域的光线与中间区域的光线还存在一定的光强差异。而面积较小的色阻单元601的设置,可以将边缘区域光强较弱的光线隔绝,以及色阻单元601的色阻可以进一步避免颜色的串扰,提高了产品的显示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位于所述发光构件30上的保护层40可以为常规的有机材料或者无机材料等。位于所述彩膜层60上的封装层70、及位于所述封装层70上的盖板层80为现有技术中的常规结构,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

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面板、以及用于容纳所述显示面板的机壳。所述显示装置的工作原理可以参阅上述显示面板,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衬底、位于所述衬底上驱动电路层、位于所述驱动电路层上的发光构件、位于所述发光构件上的保护层、以及位于所述发光构件与所述保护层之间的扩散层,所述扩散层将所述发光构件发出的光线均匀导向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侧。本申请通过在发光单元内设置扩散层,将发光单元发出的点状光源扩散、以及均匀的向显示面板的出光侧导出,消除了现有技术中点状光源出现光斑等亮度不均匀的技术问题,提高了产品的显示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