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率医疗室用降噪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10832发布日期:2020-12-15 11:42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率医疗室用降噪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降噪领域,具体的是一种高效率医疗室用降噪设备。



背景技术:

高效率医疗室用降噪器主要是用于对医疗设备运行产生的噪音进行消除减小的设备,通常安装于医疗设备的电路前半段,通过医疗设备通电线一端接入其接电口,再由降噪器的出电口接出,从而能够将输入的急躁电流转换成平缓电流,故而能够对电流传输的噪音进行降低消除,以至于能够保证医疗环境的安静,基于上述描述本发明人发现,现有的一种高效率医疗室用降噪设备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例如:

由于激光手术机在待机时与使用时所需的电流流量相差较大,若在对身体小范围多位置进行激光手术,则需要激光手术机间断的进行开闭,则会使降噪器的接电口接收的电流出现高低起伏的情况,从而会使两股不同流量的电流不断碰撞产生热量,故而导致接电口的电阻加大,电流碰撞更加剧烈,以至于降噪机工作强度加强,且降噪效果会出现下降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率医疗室用降噪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高效率医疗室用降噪设备,其结构包括机体、出电口、接电口,所述出电口嵌固于机体的前端位置,所述接电口与机体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接电口包括外环、助推片、接触板,所述助推片安装于接触板与外环之间,所述接触板嵌固于助推片的外端位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接触板包括活动块、弹力条、引电板、板体,所述活动块与板体活动卡合,所述弹力条安装于活动块的右侧与板体的内壁右侧之间,所述引电板嵌固于活动块的底部位置,所述引电板采用导电性较强的铜金属材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活动块包括承载板、结合板、通电线、衔接架,所述结合板嵌固于衔接架的底部位置,所述通电线安装于结合板与承载板之间,所述衔接架与承载板的内部活动卡合,通过电流对结合板产生的吸力,能够使结合板拉动衔接架沿着承载板向下滑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承载板包括板面、外摆板、接电线,所述外摆板与板面的边侧铰链连接,所述接电线贯穿于板面的内部位置,所述外摆板设有八个,且四个为一组均匀的在板面的左右两侧呈对称分布。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结合板包括放电头、承力板、过渡腔、传电线,所述放电头与传电线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过渡腔安装于承力板的内部位置,所述传电线贯穿于承力板的内部位置,所述过渡腔设有两个,且均匀在承力板的内部呈对称分布。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过渡腔包括外壳、受力板、转轴,所述受力板与转轴的外侧嵌固连接,所述转轴与外壳的内壁中部活动卡合,所述受力板设有两个,且均匀的在转轴的上下两端呈旋转分布。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受力板包括传输条、板块、中接板,所述传输条与中接板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中接板嵌固于板块的外部位置,所述传输条呈波浪状结构。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当接电口通入大流量电流时,通过引电板能够将残留在接电口内部的电流导入结合板的内部,再通过结合板能够将电流通过通电线导入接电线的内部,从而使接电线能够将电流向上传导,且在传导的过程中,通过接电线上的电流对外摆板产生的冲击,能够使外摆板向外摆动,从而能够增强与外界的接触面积,提高板面的散热速度。

2、通过传电线能够将电流传导至过渡腔内部,再通过过渡腔内部的电流对受力板产生的冲撞能够使转轴带动受力板沿着外壳进行转动,从而能够产生气流对结合板的内部进行降温,有效的避免了结合板长时间承受较大的的残留电流冲击,会导致温度升高,电阻增大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高效率医疗室用降噪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接电口正视半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接触板正视半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活动块正视半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承载板正视半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结合板正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过渡腔正视半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受力板局部正视半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机体-1、出电口-2、接电口-3、外环-31、助推片-32、接触板-33、活动块-a1、弹力条-a2、引电板-a3、板体-a4、承载板-a11、结合板-a12、通电线-a13、衔接架-a14、板面-b1、外摆板-b2、接电线-b3、放电头-c1、承力板-c2、过渡腔-c3、传电线-c4、外壳-c31、受力板-c32、转轴-c33、传输条-d1、板块-d2、中接板-d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例图1-例图5所展示: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率医疗室用降噪设备,其结构包括机体1、出电口2、接电口3,所述出电口2嵌固于机体1的前端位置,所述接电口3与机体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接电口3包括外环31、助推片32、接触板33,所述助推片32安装于接触板33与外环31之间,所述接触板33嵌固于助推片32的外端位置。

其中,所述接触板33包括活动块a1、弹力条a2、引电板a3、板体a4,所述活动块a1与板体a4活动卡合,所述弹力条a2安装于活动块a1的右侧与板体a4的内壁右侧之间,所述引电板a3嵌固于活动块a1的底部位置,所述引电板a3采用导电性较强的铜金属材质,通过引电板a3能够将物体内部残留的电流导入活动块a1的内部。

其中,所述活动块a1包括承载板a11、结合板a12、通电线a13、衔接架a14,所述结合板a12嵌固于衔接架a14的底部位置,所述通电线a13安装于结合板a12与承载板a11之间,所述衔接架a14与承载板a11的内部活动卡合,通过电流对结合板a12产生的吸力,能够使结合板a12拉动衔接架a14沿着承载板a11向下滑动,从而能够推动物体始终与电线的表面相贴合。

其中,所述承载板a11包括板面b1、外摆板b2、接电线b3,所述外摆板b2与板面b1的边侧铰链连接,所述接电线b3贯穿于板面b1的内部位置,所述外摆板b2设有八个,且四个为一组均匀的在板面b1的左右两侧呈对称分布,通过接电线b3引导的电流对外摆板b2产生的冲击,能够使外摆板b2沿着板面b1向外摆动,从而能够对板面b1内部的热量进行散热。

本实施例的详细使用方法与作用:

本发明中,通过助推片32能够推动接触板33对接入的电线进行夹紧,当接电口3通入大流量电流时,通过引电板a3能够将残留在接电口3内部的电流导入结合板a12的内部,且通过电流对结合板a12产生的推力,能够使结合板a12向下滑动,从而能够推动引电板a3的底部与电线的外表面始终相贴合,再通过结合板a12能够将电流通过通电线a13导入接电线b3的内部,从而使接电线b3能够将电流向上传导,且在传导的过程中,通过接电线b3上的电流对外摆板b2产生的冲击,能够使外摆板b2向外摆动,从而能够增强与外界的接触面积,提高板面b1的散热速度,且电流导入板体a4的内部,能够使左侧量大的电流推动活动块a1沿着板体a4向右进行滑动,从而能够使引电板a3对电线外表面残留的电流传导的更彻底,最后电流会继续导入外环31与接触板33之间,通过此过程的对电流的传导,能够对残留的电流进行消耗,有效的避免了接电口3内部进入大流量电流后残留的电流会与再次进入的小流量电流互相冲撞的情况。

实施例2

如例图6-例图8所展示:

其中,所述结合板a12包括放电头c1、承力板c2、过渡腔c3、传电线c4,所述放电头c1与传电线c4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过渡腔c3安装于承力板c2的内部位置,所述传电线c4贯穿于承力板c2的内部位置,所述过渡腔c3设有两个,且均匀在承力板c2的内部呈对称分布,通过过渡腔c3能够使电流在内壁撞击后再排入传电线c4,从而能够对电流起到削弱作用。

其中,所述过渡腔c3包括外壳c31、受力板c32、转轴c33,所述受力板c32与转轴c33的外侧嵌固连接,所述转轴c33与外壳c31的内壁中部活动卡合,所述受力板c32设有两个,且均匀的在转轴c33的上下两端呈旋转分布,通过电流对受力板c32产生的撞击,能够使转轴c33沿着外壳c31进行转动,从而能够产生气流对外壳c31内部的热量进行散热。

其中,所述受力板c32包括传输条d1、板块d2、中接板d3,所述传输条d1与中接板d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中接板d3嵌固于板块d2的外部位置,所述传输条d1呈波浪状结构,所述传输条d1能够引导电流在其内部进行传导消耗。

本实施例的详细使用方法与作用:

本发明中,由于结合板a12接收的电流是引电板a3直接传导的电流,从而导致结合板a12会受到相对较大的残留电流,长时间如此则会使结合板a12上的温度升高,从而导致结合板a12上的电阻加大,故而使结合板a12对残留电流的传导会出现效率降低的情况,通过传电线c4能够将电流传导至过渡腔c3内部,再通过过渡腔c3内部的电流对受力板c32产生的冲撞能够使转轴c33带动受力板c32沿着外壳c31进行转动,从而能够产生气流对结合板a12的内部进行降温,且在电流撞击受力板c32的同时,能够使传输条d1对电流进行传输,从而能够对电流进行消耗,最后再通过传电线c4将削弱后的电流导入承载板a11内部,有效的避免了结合板a12长时间承受较大的的残留电流冲击,会导致温度升高,电阻增大的情况。

利用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