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加拔脱牢度的三棱接触式弹性PIN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21780发布日期:2020-11-13 16:11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增加拔脱牢度的三棱接触式弹性PIN针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子行业的连接器零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增加拔脱牢度的三棱接触式弹性pin针。



背景技术:

电子行业的连接器零件,习惯称为弹性pin针。它的作用是将电路内被阻断处或孤立不通的电路之间以无焊接地方式被架起连接的桥梁,从而使电流流通,电路实现预定的功能。

连接器的形式和结构是多种多样的,由于应用的对象、频率、功率及应用环境不同,从而产生了各种不同形式的连接器,但是无论是什么样的连接器都是为了保证电流顺畅和可靠地流通。

弹性pin针是电子行业的核心零件,它是以压合的形式与pcb板孔压合在一起,以无焊接的方式完成电功能的连接。一般来说,连接器由阴性和阳性二个接触件组成。弹性pin针称为阳性接触件(原材料一般采用锡青铜和黄铜),pcb板称为阴性接触件。当弹性pin针插入pcb板插孔时,就发生阴阳接触,以压合的形式发生弹性变形而产生弹性力,使阴阳接触形成紧密接触,从而完成电功能连接。

目前,pin针的前身是一种称为“鱼眼针”的连接器,如图1(a)所示,而第二种pin针不是“鱼眼”形状的,它使“鱼眼”孔变为无孔实心pin针或有孔弹性pin针,如图1(b)所示。但它们都是以二棱进行压合接触。

但上述现有技术中的pin针,其弹性无法长久保持,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零件本身自转,松动,导致接触不稳定等;同时,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其自身旋转,无法保证其与pcb板接触的稳定性,在装配过程的安装精度也无法保证其pin针的弯曲变形,垂直度无法确保,导致接触不稳定。

因此,对此种生产模式质量无法保证零缺陷,则降低整个生产线的工作效率及品质要求,生产报废率大,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增加拔脱牢度的三棱接触式弹性pin针,通过三棱接触式结构设计实现其与pcb板之间的阴阳压合为三面支撑,加强棱带连接强度,将弹性pin针稳定地插入装配pcb板的插孔内,增加了其与插孔之间的拔脱牢度。

本发明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一种增加拔脱牢度的三棱接触式弹性pin针,包括弹性pin针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pin针本体上设置有第一棱、第二棱以及第三棱所构成的三棱接触式结构,其中所述第一棱以及所述第二棱位于所述弹性pin针本体的一侧表面,所述第三棱位于所述弹性pin针本体的另一侧表面且相对于所述第一棱和所述第二棱布置;所述第一棱、所述第二棱和所述第三棱在所述弹性pin针本体上的断面呈连续轮廓封闭的面状。

所述第一棱与所述第三棱的一侧表面之间结合构成一体,所述第二棱与所述第三棱的另一侧表面之间结合构成一体。

所述第二棱和所述第三棱之间的结合面为自所述第三棱一侧向所述第三棱一侧倾斜的斜面。

所述第一棱、所述第二棱以及所述第三棱的棱长与与对应的pcb板上的插孔的孔壁深度相吻合适配。

所述第三棱布置在所述第一棱和所述第二棱之间的中点位置。

所述第一棱、所述第二棱和所述第三棱与所述弹性pin针本体采用一体成型。

本发明的优点是:采用三棱接触式的压合形式增加弹性pin针的拔脱牢度;防扭(左右扭动)、防零件本身自转,使弹性pin针更具有稳定性、抗震动;提高了接触可靠度,同时使导电性能增加,还使导电更稳定;有低压入力、高拉拔力,实现多次插拔的可能,增加利用率,提高使用寿命;减少pcb板变形量;提高了产品插入时的稳定性,确保了弹性pin针的位置装配精度,提升了自动装配后质量要求,提升了产品的可靠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了品质,可以保证零缺陷。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pin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三棱接触式弹性pin针插入pcb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使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0.63mm弹性pin针的压入力测试结果图;

图8为本发明的0.63mm弹性pin针的拉拔力测试结果图;

图9为本发明的0.8mm弹性pin针的压入力测试结果图;

图10为本发明的0.8mm弹性pin针的拉拔力测试结果图;

图11为本发明中的设计及制造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允许变形范围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在制造时的常用规格表;

图14为本发明在制造时的常用规格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如图1-14所示,图中标记1-8分别表示为:弹性pin针1、第一棱2、第二棱3、第三棱4、接触面5、结合面6、pcb板7、插孔8。

实施例: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增加拔脱牢度的三棱接触式弹性pin针本体为弹性pin针1,该弹性pin针1可插入插孔板上的相邻插孔之中,从而完成弹性pin针1与pcb板之间的安装固定。

结合图2和图3所示,弹性pin针1的上表面上设置有结构相同的第一棱2和第二棱3,其中第一棱2和第二棱3均为凸出于弹性pin针1上表面的棱型结构,且第一棱2和第二棱3之间间隔一定距离布置。结合图3所示,在弹性pin针1的下表面上设置有第三棱4,第三棱4布置在第一棱2和第二棱3的中点位置,即第一棱2和第二棱3以第三棱4为对称中心对称布置。第三棱4亦为凸出于弹性pin针1下表面的棱型结构。当弹性pin针1插入pcb板上的插孔中时,位于同一平面内的第一棱2和第二棱3在两个方向上在插孔内形成力支撑,而位于另一平面内的第三棱4则在第三个方向在插孔内形成力支撑,这样一来,弹性pin针1可在三个方向上存在固定力形成三棱接触式的三面支撑,从而使弹性pin针1可有效且牢固地固定在插孔之中,更具有稳定性、抗振动。

如图2所示,第一棱2、第二棱3以及第三棱4的在弹性pin针1上的断面呈轮廓封闭的面状。与此同时,使第一棱2、第二棱3以及第三棱4的棱长延长,其延长长度满足于使上述三棱可与插孔的孔壁完全接触,即第一棱2、第二棱3以及第三棱4的棱长与插孔的孔壁深度相吻合适配,一般情况下略大于插孔的孔壁深度,从而保证棱与插孔之间的完全接触。

如图4所示,当弹性pin针1插入pcb板7的插孔8内时,其第一棱2、第二棱3、第三棱4与插孔8的孔壁分别相接触,从而构成三棱接触式的阴阳压合。

这样一来,结合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弹性pin针1一方面通过轮廓封闭的断面形状设计,另一方面配合棱长设计,使其与插孔8接触面积增大,即三棱接触式的三面支撑,其接触摩擦系数也增大,从而保证了弹性pin针1自身在插孔8内位置固定,防止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自身转动而导致的与插孔8接触不稳定。同时,由于弹性pin针1的接触面5增大,在其高速装配过程中,使得装配中心更稳固,晃动更小;更通过三点确定平面的原理保证弹性pin针1与插孔8之间的垂直度要求,同时提高装配位置精度,保证了弹性pin针1不变形,不扭曲,实现了批量生产后100%质量保证。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弹性pin针1可采用一体成型工艺制作,即弹性pin针1以及弹性pin针1上的第一棱2、第二棱3、第三棱4均为一体成型结构,以使第一棱2、第二棱3以及第三棱4在插孔内提供力支撑时的持力均匀性,进而增加弹性pin针1的拔脱牢度,增加了其弹性模数,提升了弹性pin针1的插入力及拔出力的稳定性,其波动范围缩小,弹性力值公差带控制趋于平稳。

本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时:如图3所示,第一棱2与第三棱4的一侧表面之间结合构成一体,第二棱3与第三棱4的另一侧表面之间结合构成一体,以使三棱之间可构成轮廓封闭的断面。同时,第二棱3和第三棱4之间的结合面6为斜面,该斜面自第三棱4一侧向第二棱3一侧倾斜延伸,在保证三棱可在插孔内各自形成力支撑的同时,进一步增加了拔脱牢度。

如图7至图10所示,经实际测试证明,本实施例中的弹性pin针1具有低压入力、高拉拔力的特点,从而在使用时实现弹性pin针1多次插拔的可能,从而增加利用率,并且提高使用寿命。

如图11所示,弹性pin针1的设计和制造,可以满足客户各种特殊的需求。除了常用规格以外,还可以量身定做。一般而言,图11中的厚度a可选为2.8mm、1.5mm、0.63mm、0.5mm,而其长度l则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可参见图14表格所示。如图13所示,为弹性pin针1所对应于pcb板8上的插孔9孔径的常用规格表。

如图12所示,当弹性pin针1插入pcb板的插孔8内时,其三棱接触式使插孔8的孔壁略微发生变形,在其变形范围满足iec60352-5&multispring规范的要求的前提下,有效减少pcb板的变形量,提高产品质量,可以保证零缺陷。

本实施例中的弹性pin针1可以广泛应用于汽车、各类电器、航空、电子等行业。尤其广泛应用于电子行业,电子行业原来的pcb板和pin针之间的压合接触技术工艺复杂,尤其需要焊接。一旦焊接不良,往往会产生虚焊而导致功能不良。而本实施例中的弹性pin针1无需焊接,通过完美压合接触技术既解决了虚焊不良问题又解决了鱼眼pin针存在不佳状态的困惑。

虽然以上实施例已经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目的的构思和实施例做了详细说明,但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没有脱离权利要求限定范围的前提条件下,仍然可以对本发明作出各种改进和变换,故在此不一一赘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