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接口结构改进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30892发布日期:2021-02-23 13:17阅读:53来源:国知局
计算机接口结构改进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接口,具体为计算机接口结构改进,属计算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计算机接口是用于实现计算机与外界进行数据交换的端口,常见的计算机接口为usb,由于usb具有高质量及稳定的传输能力,广泛应用于计算机及其相关电子设备上。
[0003]
现有的usb接口大多通过锡焊焊接在电路板上,usb接口通过计算机壳体上的空露出便于用户使用,由于usb接口是外露的,导致usb内部容易积灰,现有的防灰主要以堵头为主,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丢失堵头,且用户容易忘记将堵头堵在usb端口上进行防尘,不小心碰到插在usb上的插头或u盘还容易使usb接口与电路板松动。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计算机接口结构改进。
[0005]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计算机接口结构改进,包括计算机壳体,所述计算机壳体的背面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正面设置有防尘盒体,所述防尘盒体的两侧内壁之间对称转动连接有两个销杆,两个所述销杆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防尘板,两个所述销杆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卷,所述第一弹簧卷的一端与防尘盒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座的正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设置有接口本体。
[0006]
优选的,所述接口本体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滑条,所述接口本体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后背板,所述安装槽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与滑条位置对应的线性滑槽,所述接口本体通过滑条与线性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
[0007]
优选的,所述后背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回位弹簧,所述回位弹簧的一端与安装槽内腔的一端固定连接。
[0008]
优选的,所述计算机壳体的背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座台,两个所述座台的一侧均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端盖。
[0009]
优选的,所述安装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转杆,两个所述转杆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卷,所述第二弹簧卷的一端与计算机壳体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转杆的中部与座台及端盖的一侧转动连接。
[0010]
优选的,所述安装座的正面开设有四个定位孔,所述防尘盒体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四个与定位孔位置对应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一端与定位孔的内部穿插连接。
[0011]
优选的,所述防尘盒体两侧内壁均开设有弧形限位槽,所述防尘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滑轮,所述弧形限位槽内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块,所述橡胶块的底部与弧形限位槽的底端滑动连接。
[0012]
优选的,所述安装座背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座的背面开设有多个线孔,所述安装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下卡座,所述下卡座的顶端设置有上卡座,所述上卡
座的顶端螺纹连接有四个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底端贯穿上卡座并与下卡座的顶端螺纹连接。
[0013]
优选的,所述计算机壳体内壁顶端与底端的中部均固定连接有毛刷,所述计算机壳体内壁顶端与底端的边侧均固定连接有缓冲垫。
[0014]
优选的,所述接口本体内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板,所述接口本体内腔的顶端与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弹片,所述定位板的顶端与底端均等距固定连接有金属接触片。
[001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通过防尘板和第一弹簧卷的设计,操作者将插头从防尘盒体正面插进时,插头推动两个防尘板翻转,防尘板带动销杆顺时针转动至水平位置,销杆带动第一弹簧卷一起转动,第一弹簧卷绕销杆转动以蓄能,继续推进插头使插头插进接口本体内;当操作者拔出插头时,销杆在第一弹簧卷的弹性作用下带动销杆逆时针转动,销杆带动防尘板转动,直至两个防尘板转动至竖直状态,为防止防尘板撞击防尘盒体,通过缓冲弹簧以吸收防尘板的动能,橡胶块与防尘板接触时可以减小因碰撞产生的噪声,从而实现了防尘盒体正面的封闭,从而提高了接口本体的防尘效果,同时防尘板关闭时的噪音较小。
[0016]
2、本发明通过安装座与计算机壳体转动的设计,为防止操作者无意中碰到插在接口本体上的插头,在纵向力的作用下容易使插头与接口本体连接的位置断裂,从而损坏插头,通过安装座与计算机壳体转动的方式使得安装座具有一定的转动空间,安装座转动带动第二弹簧卷转动蓄能,当防尘盒体受到纵向力时,受两个第二弹簧卷的弹性力带动转杆转动以使安装座逐渐恢复至原位。
[0017]
3、本发明通过将接口本体与安装座内部滑动连接的设计,部分操作者在插插头的时候的力气较大,容易使接口本体松动,甚至使接口本体损坏,接口本体受外力作用通过滑条沿线性滑槽滑动推动缓冲弹簧并使缓冲弹簧压缩,当操作者抽出插头时,接口本体在缓冲弹簧的弹性作用下恢复至原位,从而避免了操作者用力较大而使接口本体损坏。
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为本发明背面结构示意图;
[0020]
图3为本发明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
图4为本发明防尘盒体结构示意图;
[0022]
图5为本发明图3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3]
图6为本发明接口本体结构示意图;
[0024]
图7为本发明安装座结构示意图;
[0025]
图8为本发明连杆与滑轮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6]
图9为本发明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7]
图中:1、计算机壳体;2、安装座;3、防尘盒体;4、销杆;5、防尘板;6、第一弹簧卷;7、接口本体;8、后背板;9、回位弹簧;10、座台;11、端盖;12、转杆;13、第二弹簧卷;14、安装槽;15、线性滑槽;16、定位孔;17、定位柱;18、弧形限位槽;19、连杆;20、滑轮;21、缓冲弹簧;22、橡胶块;23、安装板;24、线孔;25、下卡座;26、上卡座;27、调节杆;28、毛刷;29、缓冲垫;30、滑条;31、定位板;32、弹片;33、金属接触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9]
请参阅图1-9所示,计算机接口结构改进,包括计算机壳体1,计算机壳体1的背面设置有安装座2,安装座2与计算机壳体1安装如图2所示,安装座2的正面设置有防尘盒体3,防尘盒体3的正面大小与安装座2正面安装位置一致,防尘盒体3内部空间相对其入口处较大,防尘盒体3的两侧内壁之间对称转动连接有两个销杆4,两个销杆4分别安装在防尘盒体3内腔的顶部与底部,两个销杆4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防尘板5,两个防尘板5合并时,恰好将防尘盒体3正面的入口堵住,两个防尘板5远离销杆4的一端都进行折角加工,略微翘起,以防止插头拔出防尘盒体3时卡住插头,防尘板5转动至最大角度时呈水平角度两个销杆4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卷6,第一弹簧卷6呈卷曲形状并绕在销杆4一端,第一弹簧卷6内圈的一端与销杆4固定连接,外圈的一端与防尘盒体3内壁顶端固定连接,第一弹簧卷6的一端与防尘盒体3的内壁固定连接,安装座2的正面开设有安装槽14,安装槽14的内部设置有接口本体7,接口本体7内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板31,用于插头的定位,定位板31两侧不与接口本体7两端内壁不接触,接口本体7内腔的顶端与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弹片32,弹片32用于固定插进接口本体7内的插头,防止其晃动,定位板31的顶端与底端均等距固定连接有金属接触片33,金属接触片33通过导线穿过后背板8与线孔24后与计算机电性连接。
[0030]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接口本体7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滑条30,接口本体7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后背板8,安装槽14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与滑条30位置对应的线性滑槽15,接口本体7通过滑条30与线性滑槽15的内部滑动连接;后背板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回位弹簧9,回位弹簧9的一端与安装槽14内腔的一端固定连接,线性滑槽15的一端沿安装槽14开设至与回位弹簧9中间对应的位置,防止接口本体7移动至安装座2内部过深位置,回位弹簧9具有较大的弹性势能,即用户正常力道插入插头时不会使回位弹簧9压缩,当使用者用力较大时,回位弹簧9在接口本体7的推动下被压缩,以进行缓冲,防止接口本体7受损。
[0031]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计算机壳体1的背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座台10,两个座台10的一侧均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端盖11,通过端盖11与座台10分离的设计便于操作者安装安装座2,安装座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转杆12,两个转杆12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卷13,第二弹簧卷13的一端与计算机壳体1的背面固定连接,转杆12的中部与座台10及端盖11的一侧转动连接;转杆12安装在座台10与端盖11之间,进行小幅度的转动,两个第二弹簧卷13均相同,但两个第二弹簧卷13安装的方向相反,以保证安装座2在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均有一个第二弹簧卷13转动储存弹性势能。
[0032]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安装座2的正面开设有四个定位孔16,防尘盒体3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四个与定位孔16位置对应的定位柱17,定位柱17的一端与定位孔16的内部穿插连接,在进行防尘盒体3与安装座2的安装时,操作者在定位孔16中打上胶水,定位孔16内部与定位柱17外侧连接为过盈配合,定位柱17的一端加工有倒角,便于将定位柱17插入定位孔16内,以将防尘盒体3与安装座2进行固定连接,防尘盒体3与安装座2接触的面
还用于阻挡接口本体7,用于限位滑条30,进而防止接口本体7滑出。
[0033]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防尘盒体3两侧内壁均开设有弧形限位槽18,防尘板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杆19,连杆19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滑轮20,滑轮20的外侧与弧形限位槽18的内部滚动连接,弧形限位槽18内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21,缓冲弹簧2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块22,橡胶块22的底部与弧形限位槽18的底端滑动连接,弧形限位槽18是以销杆4至连杆19之间距离为半径加工的四分之一环槽,当防尘板5在第一弹簧卷6的作用下由水平位置转动至竖直状态时,为防止防尘板5撞击防尘盒体3,通过缓冲弹簧21吸收防尘板5的动力势能,橡胶块22与防尘板5接触时可以减小因碰撞产生的噪声。
[0034]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安装座2背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23,安装座2的背面开设有多个线孔24,安装板2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下卡座25,下卡座25的顶端设置有上卡座26,上卡座26的顶端螺纹连接有四个调节杆27,调节杆27的底端贯穿上卡座26并与下卡座25的顶端螺纹连接,外部的导线排在下卡座25上的线槽中,再将上卡座26放在下卡座25上,并通过调节杆27与上卡座26固定在下卡座25上,以防止导线松动。
[0035]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计算机壳体1内壁顶端与底端的中部均固定连接有毛刷28,毛刷28为软质的尼龙材料,毛刷28可进行拆卸,安装在计算机壳体1上,毛刷28顶端与安装座2接触,以防止灰尘从安装座2与计算机壳体1之间的缝隙进入,计算机壳体1内壁顶端与底端的边侧均固定连接有缓冲垫29,计算机壳体1安装缓冲垫29的位置加工有四十五度的倒角,以使安装座2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至最大角度时,缓冲垫29与防尘盒体3的接触面积最大,以防止安装座2与计算机壳体1直接碰撞。
[0036]
本发明在使用时,操作者将导线放置在下卡座25上表面的线槽内,将上卡座26盖在下卡座25的上面,转动调节杆27使上卡座26与下卡座25固定在一起,直至上卡座26与下卡座25之间的压力适当即可,以防止上卡座26与下卡座25之间压力过大损坏导线,进而将导线固定,将导线的一端通过线孔24与接口本体7上的金属接触片33电性连接。
[0037]
操作者将插头插进防尘盒体3内部时,插头推动防尘板5移动,使顶部的防尘板5绕顶部销杆4顺时针转动,底部防尘板5在插头推动下绕底部的销杆4逆时针转动,随着插头的深入,两个防尘板5转动至最大的角度,即水平位置;与此同时,两个销杆4转动分别带动第一弹簧卷6绕销杆4转动并蓄能,防尘板5带动连杆19移动,连杆19带动滑轮20在弧形限位槽18的内部滚动,操作者将插头继续向防尘盒体3内部插入,直至将插头插进接口本体7的内部。
[0038]
当操作者拉出插头后,在第一弹簧卷6的弹性作用下,顶部的第一弹簧卷6带动顶部的销杆4逆时针转动,底部的第一弹簧卷6带动底部的销杆4顺时针转动,两个销杆4分别带动防尘板5翻转,防尘板5转动至竖直角度后,其底端撞击橡胶块22并使缓冲弹簧21被压缩,直至两个防尘板5停止,两个防尘板5将防尘盒体3正面堵住以防止灰尘进入,从而实现防尘的作用。
[0039]
当操作者插入插头的力较大时,接口本体7受插头作用力通过滑条30沿线性滑槽15滑动进而推动回位弹簧9,使回位弹簧9压缩,进而缓冲了接口本体7受到的较大推力,当推力撤去后,在回位弹簧9弹性作用下推动接口本体7回到原本位置;当防尘盒体3受到纵向力时,防尘盒体3带动安装座2转动,安装座2带动转杆12逆时针转动,转杆12带动其中一个第二弹簧卷13转动从而使第二弹簧卷13储蓄弹性势能,当纵向力撤去后时,在第二弹簧卷
13的作用下,第二弹簧卷13带动转杆12顺时针转动,进而防止操作者误碰插头,使插头与接口本体受较大的力而受损,转杆12带动安装座2顺时针转动至静态时的位置,当安装座2转动时,毛刷28在安装座2表面刷动以防止积灰,操作者定期将毛刷28拆卸下来清洗即可。
[0040]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1、本发明通过防尘板5和第一弹簧卷6的设计,操作者将插头从防尘盒体3正面插进时,插头推动两个防尘板5翻转,防尘板5带动销杆4顺时针转动至水平位置,销杆4带动第一弹簧卷6一起转动,第一弹簧卷6绕销杆4转动以蓄能,继续推进插头使插头插进接口本体7内;当操作者拔出插头时,销杆4在第一弹簧卷6的弹性作用下带动销杆4逆时针转动,销杆4带动防尘板5转动,直至两个防尘板5转动至竖直状态,为防止防尘板5撞击防尘盒体7,通过缓冲弹簧21以吸收防尘板5的动能,橡胶块22与防尘板5接触时可以减小因碰撞产生的噪声,从而实现了防尘盒体3正面的封闭,从而提高了接口本体7的防尘效果,同时防尘板5关闭时的噪音较小。
[0041]
2、本发明通过安装座2与计算机壳体1转动的设计,为防止操作者无意中碰到插在接口本体7上的插头,在纵向力的作用下容易使插头与接口本体7连接的位置断裂,从而损坏插头,通过安装座2与计算机壳体转动的方式使得安装座具有一定的转动空间,安装座2转动带动第二弹簧卷13转动蓄能,当防尘盒体3受到纵向力时,受两个第二弹簧卷13的弹性力带动转杆12转动以使安装座2逐渐恢复至原位。
[0042]
3、本发明通过将接口本体7与安装座2内部滑动连接的设计,部分操作者在插插头的时候的力气较大,容易使接口本体7松动,甚至使接口本体7损坏,接口本体7受外力作用通过滑条30沿线性滑槽15滑动推动缓冲弹簧21并使缓冲弹簧21压缩,当操作者抽出插头时,接口本体7在缓冲弹簧21的弹性作用下恢复至原位,从而避免了操作者用力较大而使接口本体7损坏。
[0043]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