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形超薄中空电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96164发布日期:2020-06-30 19:58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形超薄中空电位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位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方形超薄中空电位器。



背景技术:

中空电位器主要应用于汽车内部、家用电器等电路的调节,主要利用中空电位器的中空部分可增加开关按钮或指示灯等,从而实现调节的同时能进行开关按压的功能。中空电位器在大多数安装环境中,都需要较薄的厚度,以满足电路的设计;目前的中空电位器,是将壳体、底板、碳漆、电刷和旋转轴简单叠加,使得其厚度很难降下来,且各个部件需要都做到很薄才能满足安装需求,不仅提高组装难度,也使得对各个部件的加工难度大大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形超薄中空电位器,具体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加工简单的超薄中空电位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形超薄中空电位器,包括下壳体、底板、电刷、转轴和上壳体,底板上设置有碳漆和滑片,转轴与电刷固定连接并依次插接在底板和下壳体上,电刷上的滑动端子抵在碳漆和滑片上,上壳体与转轴的顶端插接连接;下壳体、底板、电刷、转轴和上壳体均为中空状。

进一步的,转轴和电刷采用包胶的方式连接固定。

进一步的,底板上设置有连线端子,连线端子包括固定端子和调节端子,固定端子为两个并与碳漆两端连接,调节端子与滑片连接。

进一步的,底板的前端向前延伸穿出上壳体和下壳体形成连接部,连线端子设置于连接部上。

进一步的,底板采用覆铜板制成,连线端子和滑片由底板蚀刻而成。

进一步的,上壳体下方设置有连接柱,底板和下壳体上设置有连接孔与上壳体的连接柱配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将转轴贯穿上壳体、电刷、底板和下壳体进行连接,从而有效减少电位器整体的垂直高度,其整体厚度仅与上壳体和下壳体相加的厚度度或转轴的厚度,方便对各个部件的加工,同时方便电位器整体的组装,可大大降低中空电位器的厚度。

附图说明

附图1为实施例中中空电位器的内部结构图;

附图2为实施例中中空电位器的整体组合结构图;

附图3为实施例中中空电位器的爆炸结构视图;

附图4为实施例中上壳体的底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图1-4,一种方形超薄中空电位器,包括下壳体12、底板2、电刷3、转轴4和上壳体11,底板2上设置有碳漆21和滑片22,转轴4与电刷3固定连接并依次插接在底板2和下壳体12上,电刷3上的滑动端子31抵在碳漆21和滑片22上,上壳体11与转轴4的顶端插接连接;下壳体12、底板2、电刷3、转轴4和上壳体11均为中空状。

在本实施例中,转轴4依次贯穿了上壳体11、电刷3、底板2和下壳体12进行连接,从而大大降低了电位器整体的厚度,且各个部件都方便加工;具体的,转轴4仅与电刷3固定连接,与上壳体11、底板2和下壳体12均为可转动连接,上壳体11与底板2、下壳体12则互相固定连接进行固定,且下壳体12、底板2、电刷3、转轴4和上壳体11均为中空状以适合中空电位器的需求。其组装顺序为,先将转轴4与电刷3固定连接,将设置有碳漆21和滑片22的底板2放置在下壳体12上,将转轴4的底端穿过底板2和下壳体12,使电刷3的滑动端子31抵在底板2上的碳漆21和滑片22上,最后将上壳体11扣上与底板2和下壳体12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的中空电位器,结构紧凑合理,不仅方便组装,且能大大降低电位器整体的厚度,降低生产成本。

另外,下壳体12、底板2和上壳体11的外形优选为方形结构,方便电位器的组装定位。

具体的,上述转轴4和电刷3的固定连接可以采用包胶的方式连接固定。电刷3为金属材质,通过将转轴4以包胶的方式与电刷3固定连接,可以提高转轴4和电刷3连接的稳定性,还能降低对转轴4和电刷3的复杂程度和加工难度,有效减小电位器整体的垂直高度。

具体的,底板2上设置有连线端子23,连线端子23包括固定端子231和调节端子232,固定端子231为两个并与碳漆21两端连接,调节端子232与滑片22连接;底板2的前端向前延伸穿出上壳体和下壳体形成连接部24,连线端子23设置于连接部24上。底板2前端延伸出的连接部24,连线端子23设置在连接部24上用于与外部电路进行连接,通过旋转转轴4使电刷3在碳漆21上滑动,可以调节滑片22和碳漆21两端之间的电阻值。

具体的,底板2采用覆铜板制成,连线端子23和滑片22由底板2蚀刻而成。底板2采用覆铜板并通过蚀刻的方式保留连线端子23和滑片22,碳漆21则贴在底板2上与两个固定端子231连接。一般底板2上的连线端子23和碳漆21是通过铆钉连接在底板2上的,通过使用覆铜板结构的底板2,可以降低底板2的厚度,同时能方便对底板2的加工,降低生产成本。

具体的,上壳体11下方设置有连接柱13,底板2和下壳体12上设置有连接孔14与上壳体11的连接柱13配合连接。通过在上壳体11下方设置连接柱13与底板2和下壳体12上的连接孔14配合连接,可以提高上壳体11和底板2、下壳体12的连接稳定性,提高电位器整体的稳固性。

当然,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范围,故,凡是在本实用新型原理上做等效改变均应包含在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方形超薄中空电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壳体、底板、电刷、转轴和上壳体,底板上设置有碳漆和滑片,转轴与电刷固定连接并依次插接在底板和下壳体上,电刷上的滑动端子抵在碳漆和滑片上,上壳体与转轴的顶端插接连接;下壳体、底板、电刷、转轴和上壳体均为中空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形超薄中空电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和电刷采用包胶的方式连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方形超薄中空电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连线端子,连线端子包括固定端子和调节端子,固定端子为两个并与碳漆两端连接,调节端子与滑片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方形超薄中空电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前端向前延伸穿出上壳体和下壳体形成连接部,连线端子设置于连接部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方形超薄中空电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采用覆铜板制成,连线端子和滑片由底板蚀刻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方形超薄中空电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下方设置有连接柱,底板和下壳体上设置有连接孔与上壳体的连接柱配合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位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方形超薄中空电位器。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形超薄中空电位器,包括下壳体、底板、电刷、转轴和上壳体,底板上设置有碳漆和滑片,转轴与电刷固定连接并依次插接在底板和下壳体上,电刷上的滑动端子抵在碳漆和滑片上,上壳体与转轴的顶端插接连接;下壳体、底板、电刷、转轴和上壳体均为中空状。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将转轴贯穿上壳体、电刷、底板和下壳体进行连接,从而有效减少电位器整体的垂直高度,其整体厚度仅与上壳体和下壳体相加的厚度度或转轴的厚度,方便对各个部件的加工,同时方便电位器整体的组装,可大大降低中空电位器的厚度。

技术研发人员:彭锡汇;王荣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卓凡晋衍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1.07
技术公布日:2020.06.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