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激光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70520发布日期:2020-08-14 19:45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一种激光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激光器。



背景技术:

激光器——能发射激光的装置。1954年制成了第一台微波量子放大器,获得了高度相干的微波束。1958年a.l.肖洛和c.h.汤斯把微波量子放大器原理推广应用到光频范围,1960年t.h.梅曼等人制成了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1961年a.贾文等人制成了氦氖激光器。1962年r.n.霍耳等人创制了砷化镓半导体激光器。之后,激光器的种类就越来越多。按工作介质分,激光器可分为气体激光器、固体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和染料激光器4大类。近来还发展了自由电子激光器,大功率激光器通常都是脉冲式输出。市面上现有的激光器结构非常复杂,零部件也非常的多,组装起来非常繁琐,使得人力成本大大的增加。

因此,现在亟需设计一种能解决上述一个或者多个问题的激光器。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个或者多个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激光器。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激光器,所述激光器包括:

激光器基座,所述激光器基座上设有冷却腔,用于对所述激光器冷却,所述激光器基座前端还设有出光孔;

激光器本体,所述激光器本体包括激光腔体、氙灯和激光晶体,所述激光腔体固定在所述激光器基座内,与所述冷却腔相配合,所述氙灯设置在所述激光腔体上,所述氙灯两端通过灯连接座与电源连接,所述激光晶体设置在所述激光腔体上,所述激光晶体将所述氙灯的光转化为激光射出;

全反镜组件,所述全反镜组件设置在所述激光器基座的后端内,用于反射所述激光晶体发射的激光;

半反镜组件,所述半反镜组件设置在所述激光基座的前端内,与所述出光孔相配合,用于反射所述激光晶体发射的部分激光及输出另一部分激光;以及

激光头,所述激光头设置在所述激光器基座的前端,与所述出光孔相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激光器基座包括基座、前端板和后端板,所述基座的底板上设有冷却腔,所述冷却腔包括进液腔和出液腔,用于冷却液循环来对进行冷却,所述前端板和所述后端板分别固定在所述基座的前后两端,所述出光孔设置在所述前端板上,用于供激光射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液腔包括第一进液口和第一出液口,所述第一进液口设置在所述基座的底板底面上,用于冷却液进入,所述第一出液口设置在所述基座底板的顶面上,用于冷却液从进液腔流入激光腔体的冷却系统;

所述出液腔包括第二进液口和第二出液口,所述第二进液口设置在所述基座底板的顶面上,用于冷却液从激光腔体的冷却系统流入出液腔内,所述第二出液口设置在所述基座的底板底面上,用于冷却液对激光腔体冷却后流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座上还设有第一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槽设置在所述第一出液口和所述第二进液口的周围,所述第一密封槽上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与所述激光腔体相配合,用于防止冷却液漏出;

所述前端板和所述后端板上分别设有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二密封槽上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分别与所述进液腔和所述出液腔相配合,用于防止冷却液从漏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激光腔体包括上盖和下腔,所述下腔一体成型,所述上盖与所述下腔可拆卸连接,所述下腔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氙灯相配合的第一通孔和与所述激光晶体相配合的第二通孔,所述下腔底面设有两个冷却口,两个所述冷却口分别与所述第一出液口和所述第二进液口相配合,用于进液和出液。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腔内还设有陶瓷腔,所述氙灯和所述激光晶体分别设置在所述陶瓷腔内并分别穿出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所述激光腔体上还设有晶体压块,所述晶体压块固定在所述下腔的两端,所述晶体压块上设有与所述激光晶体相配合的第三通孔,用于供激光晶体插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全反镜组件包括第一安装座和全反射镜,所述第一安装座包括上层、中层和下层,所述第一安装座中心位置处设有反射通孔,所述反射通孔贯穿所述上层、所述中层和所述下层,所述上层设有反射镜槽,所述反射镜槽与所述反射通孔同轴设置,所述反射镜槽的四周还设有第一螺纹孔,用于拧入螺栓固定设置在所述反射镜槽内的所述全反射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层与所述中层之间通过两个第一连接柱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柱呈对角线设置,所述中层与所述下层之间通过两个第二连接柱固定连接,两个第二连接柱呈对角线设置,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柱形成的直线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柱形成的直线互相垂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层的边缘处还设有两个第二螺纹孔和两个第三螺纹孔,两个所述第二螺纹孔贯穿所述上层,两个所述第二螺纹孔呈对角线设置,并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柱形成的直线互相垂直,两个所述第三螺纹孔贯穿所述上层和所述中层,两个所述第三螺纹孔呈对角线设置,并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柱形成的直线互相垂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半反镜组件包括第二安装座和半反射镜,所述第二安装座与所述第一安装座相同,所述半反射镜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第二安装座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包括:激光器基座,所述激光器基座上设有冷却腔,用于对所述激光器冷却,所述激光器基座前端还设有出光孔;激光器本体,所述激光器本体包括激光腔体、氙灯和激光晶体,所述激光腔体固定在所述激光器基座内,与所述冷却腔相配合,所述氙灯设置在所述激光腔体上,所述氙灯两端通过灯连接座与电源连接,所述激光晶体设置在所述激光腔体上,所述激光晶体将所述氙灯的光转化为激光射出;全反镜组件,所述全反镜组件设置在所述激光器基座的后端内,用于反射所述激光晶体发射的激光;半反镜组件,所述半反镜组件设置在所述激光基座的前端内,与所述出光孔相配合,用于反射所述激光晶体发射的部分激光及输出另一部分激光;以及激光头,所述激光头设置在所述激光器基座的前端,与所述出光孔相配合。采用上述设计,使得本实用新型结构极其巧妙,组装简单化,可大大的节省人力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内部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激光器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激光器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激光腔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第一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第一安装座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灯连接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激光器基座;11、基座;111、第一出液口;112、第二进液口;113、第一进液口;114、第二出液口;12、前端板;13、后端板;

20、激光腔体;21、晶体压块;211、第三通孔;22、第二通孔;23、第一通孔;

30、氙灯;31、电线;

40、激光头;

50、灯连接座;

60、第一安装座;61、上层;611、反射镜槽;612、第二螺纹孔;613、第三螺纹孔;614、第一螺纹孔;62、中层;63、下层;64、反射通孔;65、第一连接柱;66、第二连接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浅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激光器,所述激光器包括:

激光器基座10,所述激光器基座10上设有冷却腔,用于对所述激光器冷却,所述激光器基座10前端还设有出光孔;

激光器本体,所述激光器本体包括激光腔体20、氙灯30和激光晶体,所述激光腔体20固定在所述激光器基座10内,与所述冷却腔相配合,所述氙灯30设置在所述激光腔体20上,所述氙灯30两端通过灯连接座50与电源连接,所述激光晶体设置在所述激光腔体20上,所述激光晶体将所述氙灯30的光转化为激光射出;

全反镜组件,所述全反镜组件设置在所述激光器基座10的后端内,用于反射所述激光晶体发射的激光;

半反镜组件,所述半反镜组件设置在所述激光基座11的前端内,与所述出光孔相配合,用于反射所述激光晶体发射的部分激光及输出另一部分激光;以及

激光头40,所述激光头40设置在所述激光器基座10的前端,与所述出光孔相配合。

具体的,基座11采用可拆卸的方式组装而成,其内部形成一个空腔,两端是开口的,前端板12和后端板13分别用螺栓固定在基座11的前后两端。基座11上设有用于固定激光腔体20和灯连接座50的螺孔,前端板12和后端板13上分别设有用于固定第二安装座和第一安装座60的螺孔。进液腔和出液腔设置在基座11的底板上,且进液腔和出液腔互不相通。将激光器本体和灯连接座50用螺栓固定在基座11内后,再将全反镜组件和半反镜组件也用螺栓分别固定在后端板13和前端板12上,组装好后,直接将提供冷却液和收集冷却液的机构分别与第一进液口113和第二出液口114连接。冷却液从第一进液口113进入进液腔,从第一出液口111经过冷却口流入激光腔体20内,在激光腔体20内对陶瓷腔、氙灯30和激光晶体冷却后,再从另一个冷却口经过第二进液口112流入出液腔,最后从第二出液口114流出,这样一个循环过程,带走了激光腔体20内的热量,从而达到冷却效果。

为了增大进液腔和出液腔的体积,本实施例优选为进液腔和出液腔均将基座11的两端贯穿,此时就需要前端板12和后端板13将进液腔和出液腔的两端堵住,避免冷却液漏出,为了加强防漏效果,在前端板12和后端板13上设置与进液腔和出液腔相配合的第二密封槽,在第二密封槽上设置第二密封圈,该第二密封圈使得冷却液无法从前端板12和后端板13处漏出来。同时第一出液口111和第二进液口112的周围还设置第一密封槽,第一密封槽上设置第一密封圈,第一密封圈将激光腔体20的两个冷却口与第一出液口111和第二进液口112的连接处密封,使得冷却液也不会漏出来。

激光晶体(lasercrystal)是棒状,可将外界提供的能量通过光学谐振腔转化为在空间和时间上相干的具有高度平行性和单色性激光的晶体材料。是晶体激光器的工作物质。本实施例里,激光晶体和氙灯30都设置在陶瓷腔上,陶瓷腔设置在激光腔体20的内部,激光腔体20的两个冷却口与基座11上的第一出液口111和第二进液口112相连。其中氙灯30的两端分别伸出下腔两端的第一通孔23,且氙灯30两端的电线31通过固定在基座11侧壁上的灯连接座50与外界电源相连,电路导通后,氙灯30即可发光。激光晶体的两端也分别伸出下腔两端的第二通孔22,且插入进晶体压块21的第三通孔211内。此时,陶瓷腔是腾空状态,其底部与激光腔体20底面具有空隙,供冷却液通过。在氙灯30发光后,激光晶体将氙灯30发出的光进行吸收并转化成激光。陶瓷腔是用陶瓷一体成型的,其中心位置处设有贯穿两端的腔体,氙灯30和激光晶体就固定在腔体处,陶瓷腔是现有技术,因此不再赘述。

激光晶体将氙灯30发出的光转化成激光从两端射出后,后端的激光被全反镜组件反射回来,前端的激光一部分被半反镜组件反射回来,但是还有一部分激光则穿过半反镜组件经由出光孔至激光头40射出。全反镜组件和半反镜组件结构一样,都是由一个安装座和反射镜组成,只是全反镜组件的反射镜是全反镜,半反镜组件的反射镜是半反镜,半反镜又俗称输出镜。

本实施例里,全反镜组件包括第一安装座60和全反射镜,半反镜组件包括第二安装座和半反射镜,其中全反镜组件固定在后端板13上,半反镜组件固定在前端板12上。第一安装座60分为上层61、中层62和下层63,其中上层61和中层62固定连接,中层62和下层63固定连接,固定连接方式都优选为一体成型,即第一连接柱65分别与上层61和中层62一体成型,第二连接柱66与中层62和下层63一体成型,即除了第一连接柱65和第二连接柱66处,上层61与中层62之间及中层62与下层63之间的其余部分是空的。上层61、中层62和下层63的中心位置处设有一个完全贯穿的反射通孔64,且在上层61的顶部还设有一个与反射通孔64同轴的反射镜槽611,将反射镜放入反射镜槽611内,再将螺栓拧入反射镜槽611周围的第一螺纹孔614处,需要说明的是,螺栓的螺帽部分处于反射镜槽611处,这样可以使得反射镜被固定在反射镜槽611处,不能出来。

第一安装座60上还设有两个第二螺纹孔612和两个第三螺纹孔613,两个第一连接柱65之间、两个第二连接柱66之间、两个第二螺纹孔612之间和两个第三螺纹孔613之间分别为对角线设置,且两个第一连接柱65之间形成的直线与两个第二连接柱66之间形成的直线是互相垂直的,两个第二螺纹孔612之间形成的直线与两个第三螺纹孔613之间形成的直线是互相垂直的,两个第二螺纹孔612设置在上层61,即当用螺栓拧入第二螺纹孔612内并拧到中层62处时,螺栓的底部会被中层62的上表面挡住,此时如果继续拧螺栓,由于中层62保持不动,使得上层61与该螺栓螺纹连接处向上翘起。两个第三螺纹孔613同时设置在上层61和中层62,即当用螺栓拧入第三螺纹孔613内并拧到下层63处时,螺栓的底部会被下层63的上表面挡住,此时如果继续拧螺栓,由于下层63保持不动,使得中层62和上层61与该螺栓螺纹连接处向上翘起,从而达到调节反射镜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激光头40均为现有技术,包括内置型的红光调整架,至于红光调整架的具体结构,可参考现有的红光调整架,灯连接座50也为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激光器基座10包括基座11、前端板12和后端板13,所述基座11的底板上设有冷却腔,所述冷却腔包括进液腔和出液腔,用于冷却液循环来对进行冷却,所述前端板12和所述后端板13分别固定在所述基座11的前后两端,所述出光孔设置在所述前端板12上,用于供激光射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液腔包括第一进液口113和第一出液口111,所述第一进液口113设置在所述基座11的底板底面上,用于冷却液进入,所述第一出液口111设置在所述基座11底板的顶面上,用于冷却液从进液腔流入激光腔体20的冷却系统;

所述出液腔包括第二进液口112和第二出液口114,所述第二进液口112设置在所述基座11底板的顶面上,用于冷却液从激光腔体20的冷却系统流入出液腔内,所述第二出液口114设置在所述基座11的底板底面上,用于冷却液对激光腔体20冷却后流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座11上还设有第一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槽设置在所述第一出液口111和所述第二进液口112的周围,所述第一密封槽上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与所述激光腔体20相配合,用于防止冷却液漏出;

所述前端板12和所述后端板13上分别设有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二密封槽上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分别与所述进液腔和所述出液腔相配合,用于防止冷却液从漏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激光腔体20包括上盖和下腔,所述下腔一体成型,所述上盖与所述下腔可拆卸连接,所述下腔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氙灯30相配合的第一通孔23和与所述激光晶体相配合的第二通孔22,所述下腔底面设有两个冷却口,两个所述冷却口分别与所述第一出液口111和所述第二进液口112相配合,用于进液和出液。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腔内还设有陶瓷腔,所述氙灯30和所述激光晶体分别设置在所述陶瓷腔内并分别穿出所述第一通孔23和所述第二通孔22,所述激光腔体20上还设有晶体压块21,所述晶体压块21固定在所述下腔的两端,所述晶体压块21上设有与所述激光晶体相配合的第三通孔211,用于供激光晶体插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全反镜组件包括第一安装座60和全反射镜,所述第一安装座60包括上层61、中层62和下层63,所述第一安装座60中心位置处设有反射通孔64,所述反射通孔64贯穿所述上层61、所述中层62和所述下层63,所述上层61设有反射镜槽611,所述反射镜槽611与所述反射通孔64同轴设置,所述反射镜槽611的四周还设有第一螺纹孔614,用于拧入螺栓固定设置在所述反射镜槽611内的所述全反射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层61与所述中层62之间通过两个第一连接柱65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柱65呈对角线设置,所述中层62与所述下层63之间通过两个第二连接柱66固定连接,两个第二连接柱66呈对角线设置,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柱65形成的直线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柱66形成的直线互相垂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层61的边缘处还设有两个第二螺纹孔612和两个第三螺纹孔613,两个所述第二螺纹孔612贯穿所述上层61,两个所述第二螺纹孔612呈对角线设置,并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柱65形成的直线互相垂直,两个所述第三螺纹孔613贯穿所述上层61和所述中层62,两个所述第三螺纹孔613呈对角线设置,并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柱66形成的直线互相垂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半反镜组件包括第二安装座和半反射镜,所述第二安装座与所述第一安装座60相同,所述半反射镜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第二安装座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激光器基座10,所述激光器基座10上设有冷却腔,用于对所述激光器冷却,所述激光器基座10前端还设有出光孔;激光器本体,所述激光器本体包括激光腔体20、氙灯30和激光晶体,所述激光腔体20固定在所述激光器基座10内,与所述冷却腔相配合,所述氙灯30设置在所述激光腔体20上,所述氙灯30两端通过灯连接座50与电源连接,所述激光晶体设置在所述激光腔体20上,所述激光晶体将所述氙灯30的光转化为激光射出;全反镜组件,所述全反镜组件设置在所述激光器基座10的后端内,用于反射所述激光晶体发射的激光;半反镜组件,所述半反镜组件设置在所述激光基座11的前端内,与所述出光孔相配合,用于反射所述激光晶体发射的部分激光及输出另一部分激光;以及激光头40,所述激光头40设置在所述激光器基座10的前端,与所述出光孔相配合。采用上述设计,使得本实用新型结构极其巧妙,组装简单化,可大大的节省人力成本。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或者多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