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85141发布日期:2020-11-03 23:48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电池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能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柜。



背景技术:

目前电池储能系统在新能源、智能电网、节能技术等领域从发电到用电的各个环节都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作用主要包括传统电网的升级改造、削峰填谷,提高可再生能源并网能力,电池柜作为电池储能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框架、冷却装置、高压盒以及多个插设在该框架内的电池插箱,高压盒和多个电池插箱从上到下叠层设置。

针对电池柜冷却装置的进风方式分为上进风和下进风,针对电池柜运行现场的接线方式分为上出线和下出线,现有技术中,电池柜采用进风方式择一与接线方式择一进行组合安装。

这种安装方式安装好之后,电池柜本体无法更改,通用性差,严重限制了使用环境,若使用环境发生变化则需重新设计电池柜,增加成本,耗费大量工时,导致工作效率严重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柜,用以解决电池柜不能实现上下出线上下进风随意配置以适应各种工作环境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柜,包括:机柜主体以及冷却系统。

所述机柜主体内设置有高压盒、多个电池插箱和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多层托架,位于最上层的第一托架和位于最下层的第二托架的高度大于所述高压盒和所述电池插箱的高度,位于中间层的多个所述托架的高度大于所述电池插箱的高度,所述高压盒设置在所述第一托架或所述第二托架内,多个所述电池插箱分别设置在除了所述高压盒所在的托架外的其它托架内。

所述冷却系统包括风道、风机和支撑固定装置,所述风道位于所述机柜主体的至少一个侧面上,所述风道的朝向所述机柜主体内部的一侧对应所述多层托架设置有多个出风口,所述风道的端部设置有进风口,所述风机可拆卸连接在所述风道的具有所述进风口的一端且和所述进风口连通,所述支撑固定装置可拆卸连接在所述风道的端部,用于固定连接在所述机柜主体的顶部或底部。

其中,所述冷却系统还包括:风机固定件。

所述支撑固定装置连接在所述风道的具有所述进风口的一端,所述风机固定在所述风机固定件上,所述风机固定件与所述支撑固定装置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所述支撑固定装置包括两个支撑梁,所述支撑梁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风道的端部,所述支撑梁的另一端向着靠近所述机柜主体的方向延伸,所述风机固定件安装在相对设置的两个支撑梁之间。

可选地,所述支撑梁为l型支撑梁,包括垂直设置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梁的第一支撑板相对设置,两个所述支撑梁的第二支撑板水平设置,所述风机固定件搁置在所述两个第二支撑板上且通过紧固件与所述支撑梁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机柜主体包括多个机柜立柱,每层所述托架包括至少两个水平设置的固定梁,所述固定梁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所述机柜立柱上,所述固定梁用于承载所述高压盒或所述电池插箱。

在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所述固定梁远离所述高压盒或所述电池插箱前端的一端设置有垂直于所述固定梁的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用于限制所述高压盒或所述电池插箱在左右方向上的移动,所述机柜立柱设置有平行于所述固定梁的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用于限制所述高压盒或所述电池插箱在上下方向上的移动。

可选地,所述高压盒和所述电池插箱的前端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所述机柜立柱上,以限制所述高压盒和所述电池插箱在前后方向上移动。

可选地,所述出风口包括:横向出风口和纵向出风口。

所述横向出风口设置在两个所述电池插箱的间隙之间或所述电池插箱与地面的间隙之间,所述纵向出风口面对所述电池插箱设置。

可选地,所述电池柜还包括:侧板。

所述侧板封盖在所述机柜主体的侧立面上,所述侧板上开设有通风口。

可选地,所述机柜主体底部设置有叉车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池柜,包括机柜主体和冷却系统,机柜主体内设置有高压盒、多个电池插箱和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多层托架,通过将位于最上层的第一托架和位于最下层的第二托架的高度设置成大于高压盒和电池插箱的高度以放置高压盒或者电池插箱,将中间层的多个托架设置成大于电池插箱的高度以放置电池插箱,可以根据需要将高压盒放置在第一托架或者第二托架来实现电池柜的上出线或者下出线,冷却系统位于机柜主体的至少一个侧面上,用于对高压盒、电池插箱和机柜主体内部进行散热,冷却系统包括风道、风机和支撑固定装置,风机安装在进风口位于风道的端部,支撑固定装置可拆卸连接在风道的端部,通过支撑固定装置可以将风道固定连接在机柜主体的顶部或者底部,以实现电池柜的上进风或者下进风,无论是上出线和下出线之间的切换或者上进风和下进风之间的切换都可以在不重新设计电池柜的基础上进行,而且切换简单快捷,可以使电池柜适应于各种各样的工作场景。

本实用新型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实用新型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实施例的描述更加明显易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下进风上出线的电池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下进风下出线的电池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进风上出线的电池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进风下出线的电池柜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机柜主体;

110-托架;

111-固定梁;

120-机柜立柱;

200-冷却系统;

210-风道;

211-出风口;

212-进风口;

220-风机;

230-支撑固定装置;

231-支撑梁;

240-风机固定件;

300-高压盒;

400-电池插箱;

500-侧板;

510-通风口;

600-叉车槽;

700-盲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储能电池柜根据运行场景的进风方式分为上进风和下进风,根据运行场景的接线方式分为上出线和下出线,目前,现有的电池柜针对进风方式和接线方式,不能做到通用设计,一旦确定好一种进风方式和一种接线方式,电池柜本体装配将无法更改,通用性差,若重新设计组装电池柜将导致成本增加并严重降低工作效率。

于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柜,通过将机柜主体内最上层的第一托架和最下层的第二托架设置成大于高压盒和电池插箱的高度,可以根据需要将高压盒放置在第一托架或者第二托架来实现电池柜的上出线或者下出线,将支撑固定装置可拆卸连接在风道的端部,再将支撑固定装置可拆卸连接在机柜主体的顶部或者底部,以实现电池柜的上进风或者下进风,如此,无论是上出线和下出线之间的切换或者上进风和下进风之间的切换都可以在不重新设计电池柜的基础上进行,而且切换简单快捷,可以使电池柜适应于各种各样的工作场景。

下面参考附图并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描述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下进风上出线的电池柜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下进风下出线的电池柜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进风上出线的电池柜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进风下出线的电池柜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柜,包括:机柜主体100以及冷却系统200。

机柜主体100内自上而下设置有多层托架110,机柜主体100内位于最上层的第一托架和位于最下层的第二托架的高度大于高压盒300和电池插箱400的高度,位于中间层的多个托架的高度大于电池插箱400的高度,高压盒300设置在第一托架或第二托架内,多个电池插箱400分别设置在除了高压盒300所在的托架外的其它托架内。

一般情况下,高压盒300里的电器件尺寸较电池插箱400里的电芯偏大,而且高压盒300散热需求与电池插箱400也有所不同,所以高压盒300的高度较电池插箱400的高度略大,于是,将机柜主体100内位于最上层的第一托架和位于最下层的第二托架的高度设置成大于高压盒300和电池插箱400的高度以放置高压盒300或者电池插箱400,而中间层托架则用来放置电池插箱400,将电池插箱400一一串联接至高压盒300,再由高压盒300引出线束与储能总系统连接。

具体的,如图1和图4所示,将高压盒300设置在第一托架上,中间层托架和第二托架放置电池插箱400,则可实现电池柜从上出线。

同理,如图3和图5所示,将高压盒300设置在第二托架上,中间层托架和第一托架放置电池插箱400,则可实现电池柜从下出线。

为了保证电池柜的散热效果,电池柜设置有冷却系统200,参考图2所示,冷却系统200包括风道210、风机220和支撑固定装置230,风道210位于机柜主体100的至少一个侧面上,风道210的朝向机柜主体100内部的一侧对应多层托架110设置有多个出风口211,风道210的端部设置有进风口212,风机220可拆卸连接在风道210的具有进风口212的一端且和进风口212连通,支撑固定装置230可拆卸连接在风道210的端部,用于固定连接在机柜主体100的顶部或底部。

可以理解的是,该冷却系统200可以设置在如图1所示的机柜主体100的后侧,也可设置在机柜主体100的前侧、左侧或者右侧,当然,也可在机柜主体100的多个侧面上设置冷却系统200,以提高电池柜的散热效果,以下以图1、图3、图4和图5所示出的在机柜主体100后侧设置一个冷却系统200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具体的,进风口212设置在风道210的一端,支撑固定装置230可拆卸连接在风道210的一端,通过支撑固定装置230在机柜主体100的安装位置即可实现电池柜在上进风或者下进风之间自由切换。

其中,容易理解的是,进风口212和支撑固定装置230可位于同一端,也可位于不同端,当进风口212和支撑固定装置230位于同一端时,通过支撑固定装置230将风道210固定连接在机柜主体100的底部,如图1和图3所示,可实现电池柜下进风工作模式,同理,通过支撑固定装置230将风道210固定连接在机柜主体100的顶部,如图4和图5所示,可实现电池柜上进风工作模式。

当进风口212和支撑固定装置230位于不同端时,通过支撑固定装置230将风道210固定连接在机柜主体100的底部,可实现电池柜上进风工作模式,同理,通过支撑固定装置230将风道210固定连接在机柜主体100的顶部,可实现电池柜下进风工作模式。

还需要说明的是,支撑固定装置230可以为支撑梁、支撑板等等任意形式,在此不做任何限制。

在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冷却系统200还可包括风机固定件240,此时,支撑固定装置230连接在风道210的具有进风口212的一端,风机220固定在风机固定件240上,风机固定件240与支撑固定装置230可拆卸连接。

具体的,风机220可预先固定安装在风机固定件240上,然后再将风机固定装置240可拆卸连接在支撑固定装置230上,如此,可使风机220安装更加牢固,也可方便风机220后期维护更换。

为了简化冷却系统200在机柜主体100上的安装和冷却系统200内部结构的稳定性,支撑固定装置230可以包括两个支撑梁231,支撑梁231的一端固定在风道210的端部,支撑梁231的另一端向着靠近机柜主体100的方向延伸,风机固定件240安装在相对设置的两个支撑梁231之间。

其中,为了进一步加强风机220的安装稳定性和拆卸方便性,如图2所示,支撑梁231位l型支撑梁包括垂直设置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两个支撑梁231的第一支撑板相对设置,两个支撑梁231的第二支撑板水平设置,此时,风机固定件240可以为板状,该风机固定件240搁置在两个第二支撑板上且通过紧固件与支撑梁231固定连接。

具体的,风机固定件240可以为风机固定板,风机220预先安装在风机固定板上,风机固定件240安装时,只需将风机安装件240从风道210的端部向支撑梁231的延伸方向推送,将风机固定件240搁置在两个第二支撑板上并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在支撑梁231上即可完成安装,拆卸时,则进行相反步骤,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可选地,参考图2所示,出风口211可以设置有横向出风口和纵向出风口,横向出风口设置在两个电池插箱400的间隙之间或电池插箱400与地面的间隙之间,纵向出风口面对电池插箱400设置。

具体的,风道210上的出风口211分为横向出风口和纵向出风口,横向出风口可以为电子设备之间的空隙提供风量进行制冷,纵向出风口可以为电子设备提供风量进行制冷。

由于高压盒300自带冷却系统或者产热不明显,可选地,在风道210上正对高压盒300处不设置出风口,以增加对电池插箱400的吹风量。

可选地,冷却系统200还可以包括风量调节装置,该风量调节装置可设置在进风口212处、出风口211处或者风道210内部,用于调节风量,从而控制电池插箱400的散热效果。当然也可在进风口212处、出风口211处或者风道内部均设置风量调节装置,使得风量的调节更加准确。

其中,风量调节装置的结构为多种,此处不做任何限制,例如,该风量调节装置为风量调节阀,该风量调节阀也可与控制系统电连接,通过控制系统自动控制风量调节阀的开合程度,从而实现风量的调节。该风量调节装置为风量调节板,该风量调节板连接有伸出风道210外壁的连接杆,通过移动连接杆,带动风量调节板的伸展或缩进,从而调节吹出的风量。对于风量调节状的结构,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在上述机柜主体100中还包括多个机柜立柱120,每层托架110包括至少两个水平设置的固定梁111,固定梁111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机柜立柱120上,固定梁111用于承载高压盒300或电池插箱400。

容易理解的是,托架110包括成至少两个水平设置的固定梁111,再将固定梁111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机柜立柱120上,可以简化电池柜的装配,减轻电池柜的整体重量,并且可以留出足够多的空间促进电池柜的散热。

其中,固定梁111远离高压盒300或电池插箱400前端的一端设置有垂直于固定梁111的第一限位件,第一限位件用于限制高压盒300或电池插箱400在左右方向上的移动,机柜立柱120设置有平行于固定梁111的第二限位件,第二限位件用于限制高压盒300或电池插箱400在上下方向上的移动。

并且,高压盒300和电池插箱400的前端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机柜立柱120上,以限制高压盒300和电池插箱400在前后方向上移动。

如此,当高压盒300和电池插箱400安装放置完成后,可实现对高压盒300和电池插箱400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全方位的限制移动,保证高压盒300和电池插箱400的安装稳定性,尤其在电池柜运输过程中,可以防止高压盒300和电池插箱400的晃动,避免高压盒300和电池插箱400碰撞电池柜或直接脱离电池柜而受到损坏。

如图1所示,可选地,电池柜还可以包括:侧板500,侧板500封盖在机柜主体100的侧立面上,侧板500上开设有通风口510。

容易理解的是,侧板500可以封盖在机柜主体100的需要封盖的侧立面上,防止设备受到损坏,侧板500上设置的通风口510可以促进电池柜内部的空气循环流通,保证电池柜的散热效率。

可选地,机柜主体100底部设置有叉车槽600,在机柜主体100底部留有叉车槽,当电池柜需要移动运输时可方便电池柜的运输。

需要补充的是,机柜主体100的上端和下端均可设置有接地点,方便电池簇接地。

当电池簇安装完成后,可使用盲板700进行遮挡,具体请参考现有技术,在此不作赘述,还可以根据需求在电池柜的前端安装门板,保证电池柜的美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池柜,包括机柜主体和冷却系统,机柜主体内设置有高压盒、多个电池插箱和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多层托架,通过将位于最上层的第一托架和位于最下层的第二托架的高度设置成大于高压盒和电池插箱的高度以放置高压盒或者电池插箱,将中间层的多个托架设置成大于电池插箱的高度以放置电池插箱,可以根据需要将高压盒放置在第一托架或者第二托架来实现电池柜的上出线或者下出线,冷却系统位于机柜主体的至少一个侧面上,用于对高压盒、电池插箱和机柜主体内部进行散热,冷却系统包括风道、风机和支撑固定装置,风机安装在进风口位于风道的端部,支撑固定装置可拆卸连接在风道的端部,通过支撑固定装置可以将风道固定连接在机柜主体的顶部或者底部,以实现电池柜的上进风或者下进风,无论是上出线和下出线之间的切换或者上进风和下进风之间的切换都可以在不重新设计电池柜的基础上进行,而且切换简单快捷,可以使电池柜适应于各种各样的工作场景。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所使用的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顶端”、“底端”、“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内”、“外”“轴向”、“周向”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位置或原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为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者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使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