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口转换组件及电子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25320发布日期:2020-11-06 12:42阅读:88来源:国知局
接口转换组件及电子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光及摄影摄像电子设备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接口转换组件及电子系统。



背景技术:

usbtype-c,是一种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serialbus,usb)的硬件接口规范,被广泛应用于移动终端。

usbtype-c硬件接口具有支持正反对称插拔的优点,且支持大功率传输及双向功率传输,因此随着usbtype-c接口的普及,目前越来越多的设备使用usbtype-c作为供电和信号传输的接口,尤其在消费类电子领域。

但是,usbtype-c设备与一些使用传统接口的设备出现接口不兼容的问题,影响信号传输稳定性及传输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接口转换组件及电子系统,有助于提高信号传输稳定性及传输效率。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接口转换组件,包括:usbtype-c接口本体,所述usbtype-c接口本体的一端具有type-c插口;pc同步接口本体,所述pc同步接口本体具有pc插口;转接线,所述转接线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type-c插口及所述pc插口。

可选的,所述usbtype-c接口本体还包括:舌板,设于所述type-c插口内,具有相对的第一板面和第二板面;第一排端子,设于所述第一板面上,所述第一排端子包括n1个接地端子gnd;第二排端子,设于所述第二板面上,所述第二排端子也包括n1个接地端子gnd。

可选的,所述转接线包括:包层,所述包层具有贯穿两端的内腔;连接线,位于所述内腔中,所述连接线包括第一连接线及第二连接线。

可选的,所述第一排端子包括n2个第一数据端子d+,所述第二排端子也包括n2个第一数据端子d+。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排端子的至少其中一个接地端子gnd,所述第一连接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pc同步接口本体外表面;所述第二连接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排端子的至少其中一个第一数据端子d+,所述第二连接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pc插口内。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排端子的至少其中一个接地端子gnd,所述第一连接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pc同步接口本体外表面;所述第二连接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排端子的至少其中一个第一数据端子d+,所述第二连接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pc插口内。

可选的,所述接口转换组件还包括:第一连通线,所述第一连通线将所述第一排端子上的全部所述接地端子gnd与所述第二排端子上的全部所述接地端子gnd相连接;第二连通线,所述第二连通线将所述第一排端子上的全部所述第一数据端子d+与所述第二排端子上的全部所述第一数据端子d+相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排端子包括n3个第二数据端子d-,所述第二排端子也包括n3个第二数据端子d-。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排端子的至少其中一个接地端子gnd,所述第一连接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pc插口内;所述第二连接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排端子的至少其中一个第二数据端子d-,所述第二连接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pc同步接口本体外表面。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排端子的至少其中一个接地端子gnd,所述第一连接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pc插口内;所述第二连接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排端子的至少其中一个第二数据端子d-,所述第二连接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pc同步接口本体外表面。

可选的,所述接口转换组件还包括:第三连通线,所述第三连通线将所述第一排端子上的全部所述接地端子gnd与所述第二排端子上的全部所述接地端子gnd相连接;第四连通线,所述第四连通线将所述第一排端子上的全部所述第二数据端子d-与所述第二排端子上的全部所述第二数据端子d-相连接。

可选的,所述转接线呈螺旋线状。

相应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接口转换组件的电子系统,还包括:闪光灯,所述usbtype-c接口本体具有与所述type-c插口相对的设备连接端,所述闪光灯连接所述设备连接端;相机,所述pc同步接口本体还具有设备连接头,所述相机连接所述设备连接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所述接口转换组件包括usbtype-c接口本体、pc同步接口本体及转接线。所述usbtype-c接口本体的一端具有type-c插口,所述pc同步接口本体具有pc插口,所述转接线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type-c插口及所述pc插口,实现了type-c插口到pc插口的直接转换,避免了多重转接导致的信号干扰和衰减的问题,有利于提高信号传输稳定性及传输效率。

附图说明

图1至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接口转换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接口转换组件的usbtype-c接口本体的舌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一种传统照相机进行分析,所述传统照相机使用pc同步接口(prontor-compurconnection)连接闪光灯,以便在快门释放时,同步触发闪光灯,以进行摄影补光。随着usbtype-c接口的普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使用usbtype-c接口的闪光灯。所述闪光灯及所述传统照相机便出现了接口不兼容的问题。若使用同轴音频插座作为中间转接接口,信号在照相机与闪光灯间传输需经多重转接,容易造成干扰信号增加,且传输信号容易衰减。

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研究,经创造性劳动,发明人注意到,采用转接线连接所述type-c插口及所述pc插口,能够解决多重转接导致的信号干扰和衰减的问题,从而提高信号传输质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参考图1至图3,一种接口转换组件100,包括:usbtype-c接口本体200、pc同步接口本体300及转接线400。所述usbtype-c接口本体200的一端具有type-c插口,所述pc同步接口本体300具有pc插口301,所述转接线400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type-c插口及所述pc插口301。

所述接口转换组件100可实现type-c插口到pc插口301的直接转换,减少信号转接次数,以解决多重转接导致的信号干扰和衰减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所述usbtype-c接口本体200具有相对的两端,所述type-c插口位于其中一端,与所述type-c插口相对的另一端作为设备连接端230,用于连接电子设备。

参考图4,所述usbtype-c接口本体200还包括:舌板(图中未示出),设于所述type-c插口内,具有相对的第一板面201和第二板面202;第一排端子210,设于所述第一板面201上;第二排端子220,设于所述第二板面202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舌板的第一板面201与所述type-c插口内壁间具有间距;所述舌板的第二板面202与所述type-c插口内壁间也具有间距。

所述第一排端子210与所述第二排端子220平行排列。所述第一排端子210包括多个间隔排列的端子;所述第二排端子220也包括多个间隔排列的端子。所述第一排端子210与所述第二排端子220包括的端子数量相同。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排端子210位于所述舌板的左侧,从上至下,依次为端子位a1至a12;所述第二排端子220位于所述舌板的右侧,从下至上,依次为端子位b1至b12。

其中,所述第一排端子210包括n1个接地端子gnd,所述第二排端子220也包括n1个接地端子gnd。

本实施例中,n1=2。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排端子210包括的2个接地端子gnd分别位于a1及a12端子位。所述第二排端子220包括的2个接地端子gnd分别位于b1及b12端子位。

再者,所述第一排端子210包括n2个第一数据端子d+,所述第二排端子220也包括n2个第一数据端子d+。

本实施例中,n2=1。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排端子210包括的1个第一数据端子d+位于a6端子位。所述第二排端子220包括的1个第一数据端子d+位于b6端子位。

另外,所述第一排端子210包括n3个第二数据端子d-,所述第二排端子220也包括n3个第二数据端子d-。

本实施例中,n3=1。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排端子210包括的1个第二数据端子d-位于a7端子位。所述第二排端子220包括的1个第二数据端子d-位于b7端子位。

此外,所述第一排端子210还包括:1个第一发射端子tx1+,位于a2端子位;1个第二发射端子tx1-,位于a3端子位;2个电源端子vbus,分别位于a4端子位及a9端子位;1个第一usbpd通信端子cc1,位于a5端子位;1个第一辅助端子sbu1,位于a8端子位;1个第一接收端子rx2-,位于a10端子位;1个第二接收端子rx2+,位于a11端子位。

所述第二排端子220还包括:1个第三发射端子tx2+,位于b2端子位;1个第四发射端子tx2-,位于b3端子位;2个电源端子vbus,分别位于b4端子位及b9端子位;1个第二usbpd通信端子cc2,位于b5端子位;1个第二辅助端子sbu2,位于b8端子位;1个第三接收端子rx1-,位于b10端子位;1个第四接收端子rx1+,位于b11端子位。

本实施例中,所述转接线400包括:包层,所述包层具有贯穿两端的内腔;连接线,位于所述内腔中,所述连接线包括第一连接线410及第二连接线420。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线410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排端子210的至少其中一个接地端子gnd,所述第一连接线410的另一端连接所述pc同步接口本体300外表面。所述第二连接线420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排端子210的至少其中一个第一数据端子d+,所述第二连接线420的另一端连接所述pc插口301内;或者,所述第二连接线420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排端子220的至少其中一个第一数据端子d+,所述第二连接线420的另一端连接所述pc插口301内。

本实施例中,所述接口转换组件100还包括:第一连通线431,所述第一连通线431将所述第一排端子210上的全部所述接地端子gnd与所述第二排端子220上的全部所述接地端子gnd相连接;第二连通线432,所述第二连通线432将所述第一排端子210上的全部所述第一数据端子d+与所述第二排端子220上的全部所述第一数据端子d+相连接。

所述第一连通线431及所述第二连通线432有助于实现所述接口转换组件100的正反对称插拔,便于用户在使用电子设备过程中拔插所述接口转换组件100,简化操作步骤。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排端子210的至少其中一个接地端子gnd,所述第一连接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pc插口301内。所述第二连接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排端子210的至少其中一个第二数据端子d-,所述第二连接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pc同步接口本体300外表面;或者,所述第二连接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排端子220的至少其中一个第二数据端子d-,所述第二连接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pc同步接口本体300外表面。

再者,在上述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接口转换组件100还可以包括:第三连通线,所述第三连通线将所述第一排端子210上的全部所述接地端子gnd与所述第二排端子220上的全部所述接地端子gnd相连接;第四连通线,所述第四连通线将所述第一排端子210上的全部所述第二数据端子d-与所述第二排端子220上的全部所述第二数据端子d-相连接。

所述第三连通线及所述第四连通线有助于实现正反对称拔插。

本实施例中,所述转接线400呈螺旋线状,方便调节长度。

本实施例中,在不施加力的情况下,所述转接线400两端间距为1m。

本实施例中,所述包层的材料为tpe(thermoplasticelastomer,热塑性弹性体)材料,材料环保且耐磨,在低温下具有良好的柔韧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接口转换组件100的电子系统,所述电子系统还包括:闪光灯,所述闪光灯连接所述usbtype-c接口本体200的设备连接端230;相机,所述pc同步接口本体300还具有设备连接头310,所述相机连接所述设备连接头310。

通过所述接口转换组件100,可实现所述相机对所述闪光灯的控制信号传输,有助于简化部件组成,改善信号传输质量。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