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路器的排气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92229发布日期:2020-11-20 09:51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断路器的排气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断路器的排气结构。



背景技术:

低压断路器是一种开关电器,在电路中起控制和保护功能。低压断路器不仅可以用来接通和分断正常负荷电流和过负荷电流,也还可以用来接通和分断短路电流,因此,低压断路器被广泛应用于低压配电系统各级馈出线,各种机械设备的电源控制和用电终端的控制和保护。

现有的断路器大多是通过灭弧室来熄灭电弧的,电弧在灭弧室内熄灭后产生的电弧尾气通过断路器壳体的排气口排出,然而由于在灭弧室与排气口之间同常为一个连通的腔室,大量的电弧尾气在从灭弧室喷出后因排气不良而汇聚在此处。在低压断路器中,特别是高电流壳架断路器在短路分断过程中,经常因排气不畅而造成气流紊乱,导致电弧不能进入灭弧室或反复进出灭弧室,导致分断试验失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增大缓冲空间的断路器的排气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断路器的排气结构,包括设有排气口的断路器壳体和设置在断路器壳体内的灭弧室,在所述灭弧室的排气端设有多个用于排出电弧尾气的排气孔,在灭弧室的排气端与断路器壳体的排气口之间设有导流件;所述导流件包括与灭弧室的排气端相对设置的挡板,所述挡板的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且第一隔板、挡板和第二隔板围成一个用于安装接线端子的安装腔,所述安装腔位于挡板背对排气孔的一侧,且在所述导流件的外侧壁上设有连通排气孔与排气口的导流结构,所述导流结构将导流件的外侧壁分隔为多个缓冲空间用于将电弧尾气分流排出断路器壳体。

进一步,所述导流结构包括第一导流部,所述第一导流部设置于挡板面对排气孔的一侧,第一导流部使灭弧室排出的电弧尾气分流后沿导流件的外侧壁流动。

进一步,所述第一导流部设置于挡板的中部,且第一导流部与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相平行。

进一步,所述导流结构包括第二导流部,第一隔板的外侧壁和第二隔板的外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导流部,第二导流部将第一隔板的外侧壁、第二隔板的外侧壁至少分为两个缓冲空间,沿第一隔板外侧壁、第二隔板外侧壁流动的电弧尾气在第二导流部的分流作用下分别从排气口排出。

进一步,所述断路器壳体包括基座和盖体,所述第一隔板位于靠近盖体的一侧且与盖体保持平行,第二隔板位于靠近基座的一侧且与基座保持平行,所述导流结构为凸出于导流件外侧壁的凸起结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上的凸起结构分别与基座和基座相抵配合形成导流通道。

进一步,所述挡板为弧形的挡板,所述挡板的弧形凸面朝向灭弧室的排气端使电弧尾气沿着挡板的弧形面向第一隔板、第二隔板流动。

进一步,所述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的一端连接在一起形成安装腔的封闭连接端,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另一端保持平行相对作为安装腔的开放连接端。

进一步,所述导流件包括一个u形体和弧形的挡板,所述u形体的两个侧壁边缘通过挡板连接在一起围成一个三面封闭的安装腔,所述u形体敞开的一端作为安装腔的开放连接端,u形体连接在一起的一端作为安装腔的封闭连接端,u形体的两个侧壁分别作为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挡板的弧形凹面作为安装腔的一个内侧壁,挡板的弧形凸面中部凸出设有条形凸起,所述条形凸起作为导流结构的第一导流部;在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的外侧壁上分别设有多个间隔排列的条形凸筋,所述条形凸筋作为导流结构的第二导流部。

进一步,在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的外侧壁上分别设有三个间隔排列的条形凸筋,所述三个条形凸筋分别为第一凸筋、第二凸筋和第三凸筋,所述第一凸筋、第二凸筋和第三凸筋的一端分别向断路器壳体的排气口方向弯折,另一端均与第一导流部衔接。

进一步,所述u形体的长度大于挡板的长度,挡板在靠近开放连接端的一侧设有缺口。

本实用新型一种断路器的排气结构,相比现有的断路器内部结构,通过在断路器壳体内增设一个可以安装接线端子的导流件,通过合理利用安装接线端子周围的空间来增加电弧尾气的流动空间,同时,导流件的导流结构可以将从灭弧室排出的电弧尾气进行分流后排出,避免因气流紊乱而降低灭弧室的灭弧能力。

此外,导流件的挡板采用弧形的挡板利于电弧尾气沿挡板流向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减少对电弧尾气流动的干扰,利于电弧尾气排出断路器壳体,相应的提高了灭弧室的灭弧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断路器的排气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平面);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断路器的排气结构中导流件的结构示意图(正面);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断路器的排气结构中导流件的结构示意图(反面);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断路器的排气结构的结构示意图(立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至4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断路器的排气结构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断路器的排气结构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一种断路器的排气结构,包括设有排气口的断路器壳体和设置在断路器壳体内的灭弧室2,在所述灭弧室2的排气端设有多个用于排出电弧尾气的排气孔2a,在灭弧室2的排气端与断路器壳体的排气口之间设有导流件3;所述导流件3包括与灭弧室2的排气端相对设置的挡板33,所述挡板33的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隔板31和第二隔板32,且第一隔板31、挡板33和第二隔板32围成一个用于安装接线端子的安装腔4,所述安装腔4位于挡板33背对排气孔2a的一侧,且在所述导流件3的外侧壁上设有连通排气孔2a与排气口的导流结构,所述导流结构将导流件3的外侧壁分隔为多个缓冲空间用于将电弧尾气分流排出断路器壳体。

本实用新型一种断路器的排气结构,相比现有的断路器内部结构,通过在断路器壳体内增设一个可以安装接线端子的导流件3,通过合理利用安装接线端子周围的空间来增加电弧尾气的流动空间,同时,导流件3的导流结构可以将从灭弧室2排出的电弧尾气进行分流后排出,避免因气流紊乱而使电弧反复进出灭弧室2而降低断路器的灭弧能力。

如图1-4所示,一种断路器的排气结构,包括设有排气口(未示出)的断路器壳体和设置在断路器壳体内的灭弧室2,所述断路器壳体包括基座11和盖体12,在所述灭弧室2的排气端设有多个用于排出电弧尾气的排气孔2a,在灭弧室2的排气端与断路器壳体的排气口之间设有导流件3;所述导流件3包括与灭弧室2的排气端相对设置的挡板33,所述挡板33的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隔板31和第二隔板32,且第一隔板31、挡板33和第二隔板32围成一个用于安装接线端子的安装腔4,所述安装腔4位于挡板33背对排气孔2a的一侧,优选第一隔板31位于靠近盖体12的一侧并且与盖体12保持平行,第二隔板32位于靠近基座11的一侧并与基座11保持平行,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隔板31与第二隔板32的一端连接在一起形成安装腔4的封闭连接端,封闭连接端阻止电弧进入安装腔4内对接线端子烧蚀,第一隔板31和第二隔板32的另一端保持平行相对作为安装腔4的开放连接端,用于接线端子的接线螺钉穿过。

在所述导流件3的外侧壁上设有连通排气孔2a与排气口的导流结构,所述导流结构将导流件3的外侧壁分隔为多个缓冲空间用于将电弧尾气分流排出断路器壳体,优选导流结构为凸出设置于导流件3外侧壁的凸起结构,第一隔板31和第二隔板32上的凸起结构分别与基座11和基座11相抵配合形成导流通道,在断路器壳体上设置多个排气口用于与导流结构相配合以增加断路器排出电弧尾气的能力,提升灭弧室2的灭弧能力。当然,导流结构也可以是凹陷于导流件3侧壁的凹槽结构,但当导流结构为凹槽结构时可能会缩小电弧尾气的流动空间,而且此时的导流件3加工难度较高。

所述导流结构包括第一导流部3a,所述第一导流部3a设置于挡板33面对排气孔2a的一侧,第一导流部3a使灭弧室2排出的电弧尾气分流后沿导流件3的外侧壁流动。优选第一导流部3a设置于挡板33的中部,具体如图3所示,第一导流部3a为凸出设置的凸起结构,且第一导流部3a与第一隔板31、第二隔板32相平行,优选第一导流部3a将挡板33平均分隔。

所述导流结构包括第二导流部3b,第一隔板31的外侧壁和第二隔板32的外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导流部3b,第二导流部3b将第一隔板31的外侧壁、第二隔板32的外侧壁至少分为两个缓冲空间,沿第一隔板31外侧壁、第二隔板32外侧壁流动的电弧尾气在第二导流部3b的分流作用下分别从排气口排出,优选第二导流部3b为凸出设置的凸筋,所述第二导流部3b优选与第一导流部3a相衔接以利于增强导流结构对电弧尾气的分流作用。

优选挡板33为弧形的挡板33,挡板33的弧形凸面朝向灭弧室2的排气端,挡板33的弧形面配合第一导流部3a与第二导流部3b的衔接结构使电弧尾气沿着挡板33向第一隔板31、第二隔板32流动时分流顺利,弧形的挡板33使电弧尾气流动过程中的阻力较小。当然,挡板33也可以不选用弧形的,但是对电弧尾气的流动有所干扰。

结合图1-4提供一种导流件3的最佳实施例,在断路器壳体内设置有灭弧室2,灭弧室2的一端作为排气端设有多个排气孔2a,与排气孔2a相对的断路器壳体上设有多个排气口,在排气口与排气孔2a之间的空间内设置导流件3,所述导流件3设有用于安装接线端子的安装腔4,接线端子通过安装腔4与导流件3结合在一起,相比现有的断路器结构,导流件3将接线端子周围的空间用于排出电弧尾气,增加了壳体内缓冲空间。

如图2、3所示,所述导流件3包括一个u形体和弧形的挡板33,两者一体成型,所述u形体的两个侧壁边缘通过挡板33连接在一起围成一个三面封闭的安装腔4,所述u形体敞开的一端作为安装腔4的开放连接端,u形体连接在一起的一端作为安装腔4的封闭连接端,优选在开放连接端及封闭连接端设有适应安装于断路器壳体的安装螺孔;u形体的两个侧壁分别作为第一隔板31和第二隔板32,挡板33的弧形凹面作为安装腔4的一个内侧壁,挡板33的弧形凸面中部凸出设有条形凸起,所述条形凸起作为导流结构的第一导流部3a;在第一隔板31、第二隔板32的外侧壁上分别设有三个间隔排列的条形凸筋,所述条形凸筋作为导流结构的第二导流部3b。

所述u形体的长度大于挡板33的长度,如此使得u形体的两个侧壁作为第一隔板31、第二隔板32配合卡入断路器壳体内的空间,使第一隔板31、第二隔板32能够与设置在断路器壳体上的排气口衔接,阻挡电弧气体流入安装腔4内,使电弧尾气沿第一隔板31、第二隔板32流向排气口。所述挡板33在靠近开放连接端的一侧设有缺口,所述三个条形凸筋分别为第一凸筋、第二凸筋和第三凸筋,所述第一凸筋、第二凸筋和第三凸筋的一端分别向断路器壳体的排气口方向弯折,另一端均与第一导流部3a衔接。

具体如图4所示,图中箭头为电弧尾气流动方向,第一凸筋的一端朝向断路器壳体上部的排气口弯折,第一凸筋的弯折部避开设置在开放连接端的安装螺孔,使电弧尾气直接从断路器壳体上部的排气口排出;第二凸筋、第三凸筋分别向断路器壳体下部的排气口弯折,第三凸筋的一端延伸至u形体的边缘与断路器壳体下部的排气口衔接,使得在第二凸筋与第三凸筋之间的电弧气体从断路器壳体下部的排气口;由于第三凸筋的阻挡作用,第三凸筋与断路器壳体底部之间的电弧尾气通过设置在断路器壳体底部的排气口排出。

需要说明的是,图中断路器设有手柄的一侧为断路器的上部,与手柄相对的一侧为断路器的底部,图中箭头为电弧尾气流动方向。本实施例只是提供了一种第二导流部3b的排列方式,第二导流部3b的数目根据断路器口壳体的排气数目及位置设定,作为第二导流部3b的条形凸筋弯折方向也根据断路器壳体的排气口位置弯折。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