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断路器用静触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18009发布日期:2020-10-02 08:48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真空断路器用静触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器设备配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真空断路器的配件,特别涉及一种真空断路器用静触头。



背景技术:

真空断路器因其灭弧介质和灭弧后触头间隙的绝缘介质都是高真空而得名,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适用于频繁操作、灭弧不用检修的优点,在配电网中应用较为普及。

例如中国专利文献资料公开了一种铜钨合金静触头[申请号:201620165580.4;授权公告号:cn205406306u],其包括铜质静触座和铜钨合金触头,铜质静触座的侧边连接有折弯侧板,折弯侧板的上折弯边上开设有安装孔,铜质静触座上粉末冶金烧结连接铜钨合金触头。

上述的铜钨合金静触头通过折弯侧板进行连接,连接方便,而且铜钨合金触头耐高温、耐电弧烧蚀,导电导热性能好,散热好,提高了高压负荷开断负荷电流能力,但是铜钨合金触头呈整体块状,散热性能仍不够理想,在较小的接触压力和接触面积下,不能保证短时耐受电流和分断电流,动热稳定性能需要提升,另外动、静触头分断时的电弧滞留在静触头上的时间长,增加了断路器的燃弧时间,不利于熄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散热效果好、动热稳定性好和有利于熄弧的真空断路器用静触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真空断路器用静触头,包括呈长条块状的本体,所述的本体的上部为触头部,本体的下部为连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触头部上开设有贯穿触头部两侧壁并贯通触头部顶边的开口槽,所述的本体朝向灭弧室的侧壁中部处具有凸出的凸板,所述的凸板上具有引弧结构。

在上述的真空断路器用静触头中,所述的开口槽的数量为一道并位于触头部中间,所述的开口槽的槽底延伸至本体中部处。

在上述的真空断路器用静触头中,所述的凸板与本体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的凸板水平并与本体等宽设置,引弧结构包括凸板中部开设有的扩口槽,所述的扩口槽的槽口贯通凸板朝向灭弧室的侧边。

在上述的真空断路器用静触头中,所述的触头部的两侧壁均具有若干个靠近触头部顶边且外凸的凸块,所述的凸块的表面为球面且凸块的表面涂覆有镀银层。

在上述的真空断路器用静触头中,所述的触头部具有若干个对称于开口槽设置且贯通两侧壁的散热孔一。

在上述的真空断路器用静触头中,所述的连接部的中心具有贯通两侧壁的连接孔,所述的连接部于连接孔的下方具有贯通两侧壁的限位孔。

在上述的真空断路器用静触头中,所述的连接部具有若干个位于连接孔和凸块之间的散热孔二。散热孔二提高了散热效果。

在上述的真空断路器用静触头中,所述的触头部的边缘为圆角过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真空断路器用静触头的散热效果好,导流性好,动热稳定性,而且有利于熄弧,避免电弧对静触头的烧蚀,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真空断路器用静触头的结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a-a截面的结构剖视图。

图3是图1中b-b截面的结构剖视图。

图4是图2中圆圈c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中,1、本体;2、触头部;21、散热孔一;3、连接部;31、连接孔;32、限位孔;33、散热孔二;4、开口槽;5、凸板;51、扩口槽;6、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本真空断路器用静触头包括呈长条块状的本体1,本体1的上部为触头部2,本体1的下部为连接部3,触头部2上开设有贯穿触头部2两侧壁并贯通触头部2顶边的开口槽4,本体1朝向灭弧室的侧壁中部处具有凸出的凸板5,凸板5上具有引弧结构。

本真空断路器用静触头通过开口槽4的设置增加了散热面积,提高了散热效果;作用在动触头上的电动斥力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减小电流就能将电动斥力减小,本真空断路器用静触头通过开口槽4的设置,将与动触头接触时的电流分化,在较小的接触压力和接触面积下,保证了短时耐受电流和分断电流,提高了动热稳定性;凸板5将动、静触头分断时的电弧引出,使电弧快速进入灭弧室灭弧,缩短了电弧滞留在静触头上的时间,有利于熄弧,避免电弧对静触头的烧蚀。

进一步细说,开口槽4的数量为一道并位于触头部2中间,开口槽4的槽底延伸至本体1中部处,这样散热面积大且触头部2的结构强度高。如图3所示,凸板5与本体1为一体式结构,凸板5水平并与本体1等宽设置,引弧结构包括凸板5中部开设有的扩口槽51,扩口槽51的槽口贯通凸板5朝向灭弧室的侧边,这样凸板5与本体1的结构强度高,扩口槽51供电弧容纳,电弧两端分别连接扩口槽51的两槽壁,由内向外扩散,细小的电弧会断裂而熄灭,粗壮的电弧会变得细小而被灭弧室快速熄弧。

如图2和图4所示,触头部2的两侧壁均具有若干个靠近触头部2顶边且外凸的凸块6,本实施例中开口槽4两侧对称地设置有每组两个且水平排成一列的凸块6,凸块6的表面为球面且凸块6的表面涂覆有镀银层,凸块6明确了分断位置,当动触头夹持触头部2后,凸块6具有一定的防脱效果,且镀银层的导流性好,提高了汇流效果,抗拉弧能力好,动热稳定性好。

触头部2具有若干个对称于开口槽4设置且贯通两侧壁的散热孔一21,本实施例中散热孔一21的数量为四个,于开口槽4两侧的每组两个的散热孔一21均竖直地排成一列,散热孔一21增加了散热面积,便于热量流通散发,提高了散热效果。

连接部3的中心具有贯通两侧壁的连接孔31,连接部3于连接孔31的下方具有贯通两侧壁的限位孔32,连接孔31供螺栓穿过,限位孔32供销轴穿设而限位,这样连接部3连接稳固,不会偏移或摆动,工作稳定性好;为了提高散热效果,连接部3具有若干个位于连接孔31和凸块6之间的散热孔二33,本实施例中散热孔二33的数量为三个且水平地排成一列,相邻散热孔二33的间距相一致;触头部2的边缘为圆角过渡,这样避免干涉,动触头夹持卡入顺畅,而且电弧不会集合于圆角处,不会烧蚀触头部2的边缘,延长了使用寿命。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真空断路器用静触头,包括呈长条块状的本体(1),所述的本体(1)的上部为触头部(2),本体(1)的下部为连接部(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触头部(2)上开设有贯穿触头部(2)两侧壁并贯通触头部(2)顶边的开口槽(4),所述的本体(1)朝向灭弧室的侧壁中部处具有凸出的凸板(5),所述的凸板(5)上具有引弧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断路器用静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口槽(4)的数量为一道并位于触头部(2)中间,所述的开口槽(4)的槽底延伸至本体(1)中部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断路器用静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板(5)与本体(1)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的凸板(5)水平并与本体(1)等宽设置,引弧结构包括凸板(5)中部开设有的扩口槽(51),所述的扩口槽(51)的槽口贯通凸板(5)朝向灭弧室的侧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真空断路器用静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触头部(2)的两侧壁均具有若干个靠近触头部(2)顶边且外凸的凸块(6),所述的凸块(6)的表面为球面且凸块(6)的表面涂覆有镀银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真空断路器用静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触头部(2)具有若干个对称于开口槽(4)设置且贯通两侧壁的散热孔一(2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真空断路器用静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部(3)的中心具有贯通两侧壁的连接孔(31),所述的连接部(3)于连接孔(31)的下方具有贯通两侧壁的限位孔(3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真空断路器用静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部(3)具有若干个位于连接孔(31)和凸块(6)之间的散热孔二(3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真空断路器用静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触头部(2)的边缘为圆角过渡。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真空断路器用静触头,属于电器设备配件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真空断路器用静触头散热效果不佳、动热稳定性不佳等问题。本真空断路器用静触头包括呈长条块状的本体,本体的上部为触头部,本体的下部为连接部,触头部上开设有贯穿触头部两侧壁并贯通触头部顶边的开口槽,本体朝向灭弧室的侧壁中部处具有凸出的凸板,凸板上具有引弧结构。本实用新型具有散热效果好、动热稳定性好和有利于熄弧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叶兰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玉环市叶氏电器成套厂
技术研发日:2020.05.06
技术公布日:2020.10.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