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电缆软管接头设备加装电缆软管的转接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43494发布日期:2021-01-15 11:50阅读:95来源:国知局
无电缆软管接头设备加装电缆软管的转接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电缆软管接头设备加装电缆软管的转接件。



背景技术:

在目前发电企业中,电力设备数量巨大,类型繁多,其中有很多没有电缆软管接头的设备。在复杂的生产现场,这些设备接线的电缆软管和设备之间的连接成为了一个棘手的问题。

目前大部分企业采用绝缘胶带或者帮扎带固定电缆软管和设备的连接处,这样的方法仅能简单的防止电缆软管脱离设备太远使接线电缆裸露,在复杂的生产环境中不牢固又不美观,时间久了之后,生产现场的电缆容易腐蚀,断裂等,使得自动设备误动或者拒动,造成生产故障和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电缆软管接头设备加装电缆软管的转接件,该转接件方便设备与电缆软管实现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无电缆软管接头设备加装电缆软管的转接件,包括壁厚为2~4mm的圆形杯体,所述圆形杯体的中部侧壁开设有连接螺纹孔,圆形杯体的两侧壁并靠近圆形杯体开口端分别设置有固定螺纹孔。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螺纹孔的直径为16mm,所述固定螺纹孔的直径为3mm并设置于靠近杯口3~6mm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圆形杯体的高度为55mm,圆形杯体的内腔深度为51mm,圆形杯体的厚度为3mm。

一种无电缆软管接头设备加装电缆软管的转接件,包括厚度为2~4mm的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侧壁中部设置有连接螺纹孔,弧形板的两侧部分别设置有固定螺纹孔。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板的外弧面上且位于连接螺纹孔所在部位设置有向凸起的管体,所述管体内设置有与连接螺纹孔直径一致的内螺纹。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螺纹孔的直径为16mm,所述固定螺纹孔的直径为3mm。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板的内弧半径为48mm,弧形板的弦长为60mm,弧形板的厚度为3mm。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该转接件与设备之间的连接可以根据不同的设备、不同的型号做出相应的规格形状,使得与设备的连接严密而美观。

2、该转接件与电缆软管街头的连接处也可以根据不同的电缆软管接头做出具体的规格形状,使得与电缆软管街头的连接严密而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剖视图;

图中:10-圆形杯体11-连接螺纹孔12-固定螺纹孔20-弧形板21-连接螺纹孔22-固定螺纹孔23-管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浅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

参考图1和图2

一种无电缆软管接头设备加装电缆软管的转接件,包括壁厚为3mm的圆形杯体10,所述圆形杯体的中部侧壁开设有连接螺纹孔11,以便通过螺纹孔与电缆接头相连接;圆形杯体的两侧壁并靠近圆形杯体开口端分别设置有固定螺纹孔12,以便通过固定螺纹孔经螺丝与设备固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螺纹孔的直径为16mm,所述固定螺纹孔的直径为3mm并设置于靠近杯口3mm的位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圆形杯体的高度为55mm,圆形杯体的内腔深度为51mm,圆形杯体的厚度为3mm。

使用时,将圆形杯体扣在设备上,通过螺丝完成圆形杯体的固定,并将电缆接头与连接螺纹孔相螺接。

参考图3和图4

一种无电缆软管接头设备加装电缆软管的转接件,包括厚度为3mm的弧形板20,所述弧形板的侧壁中部设置有连接螺纹孔21,以便通过螺纹孔与电缆接头相连接;弧形板的两侧部分别设置有固定螺纹孔22,以便通过固定螺纹孔经螺丝与设备固定。

本实施例中,为了更好的与电缆接头相连接,所述弧形板的外弧面上且位于连接螺纹孔所在部位设置有向凸起的管体23,所述管体内设置有与连接螺纹孔直径一致的内螺纹。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螺纹孔的直径为16mm,所述固定螺纹孔的直径为3mm。

本实施例中,所述弧形板的内弧半径为48mm,弧形板的弦长为60mm,弧形板的厚度为3mm。

使用时,将弧形板的内弧面扣在设备上,通过螺丝完成弧形板的固定,并将电缆接头与管体相螺接。

本技术方案摒弃了原先简单粗暴地做法,针对现场不同类型的设备设计一种连接设备与电缆软管的转接件,该转接件一端连接设备,一端连接电缆软管的接头。该转接件与设备之间的连接可以根据不同的设备、不同的型号做出相应的规格形状,使得与设备的连接严密而美观;该转接件与电缆软管街头的连接处也可以根据不同的电缆软管接头做出具体的规格形状,使得与电缆软管街头的连接严密而美观。这样既避免了电缆裸露在复杂的生产环境中,保护了电缆,确保了设备安全又达到了经济和美观。

上述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任一技术方案除另有声明外,如果其公开了数值范围,那么公开的数值范围均为优选的数值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优选的数值范围仅仅是诸多可实施的数值中技术效果比较明显或具有代表性的数值。由于数值较多,无法穷举,所以本实用新型才公开部分数值以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且,上述列举的数值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创造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无电缆软管接头设备加装电缆软管的转接件,包括壁厚为2~4mm的圆形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杯体的中部侧壁开设有连接螺纹孔,圆形杯体的两侧壁并靠近圆形杯体开口端分别设置有固定螺纹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电缆软管接头设备加装电缆软管的转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螺纹孔的直径为16mm,所述固定螺纹孔的直径为3mm并设置于靠近杯口3~6mm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电缆软管接头设备加装电缆软管的转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杯体的高度为55mm,圆形杯体的内腔深度为51mm,圆形杯体的厚度为3mm。

4.一种无电缆软管接头设备加装电缆软管的转接件,包括厚度为2~4mm的弧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板的侧壁中部设置有连接螺纹孔,弧形板的两侧部分别设置有固定螺纹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电缆软管接头设备加装电缆软管的转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板的外弧面上且位于连接螺纹孔所在部位设置有向凸起的管体,所述管体内设置有与连接螺纹孔直径一致的内螺纹。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无电缆软管接头设备加装电缆软管的转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螺纹孔的直径为16mm,所述固定螺纹孔的直径为3mm。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无电缆软管接头设备加装电缆软管的转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板的内弧半径为48mm,弧形板的弦长为60mm,弧形板的厚度为3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电缆软管接头设备加装电缆软管的转接件,包括壁厚为2~4mm的圆形杯体,所述圆形杯体的中部侧壁开设有连接螺纹孔,圆形杯体的两侧壁并靠近圆形杯体开口端分别设置有固定螺纹孔。该转接件方便设备与电缆软管实现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赵庆林;翁文;潘喜良;张智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能罗源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5.27
技术公布日:2021.0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