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型接地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43488发布日期:2021-01-15 11:50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拐型接地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拐型接地头。



背景技术:

在电力行业中,接地头已被普遍使用,但是由于现有接地头的结构不足而导致存在以下缺陷:

1)现有接地环在挂入接地装置后会失去平衡性;

2)线夹本体与接地环采用铸造一体成型,质密性差,连接可靠性差;

3)接地环护罩绕旋转轴逆时针方向设计,旋转角度偏小,挂入接地装置操作空间受限;

4)线夹仅有一颗力矩螺栓固定导线,电气稳定性差;

5)线夹本体材质为铸造铝,不能解决铜铝过渡连接所产生的电化学腐蚀;

6)线夹楔块易脱落,尤其在高空作业;

7)线夹本体无法刺穿导线表面氧化层;

8)力矩螺栓不能有效克服导线、线夹的热胀冷缩和蠕变造成的连接松动现象。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在挂入接地装置后有效提高平衡性的接地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挂入接地装置后有效提高平衡性的接地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拐型接地头,包括线夹本体,所述线夹本体上设置有力矩螺栓和接地环,所述接地环包括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二连接段的上端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线夹本体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段的下端与接地装置连接段前端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二连接段之间形成第一夹角,所述第二连接段与所述接地装置连接段之间形成第二夹角。

作为优选,所述接地装置连接段上设置有与所述接地装置连接段配合使用的接地环保护罩;所述接地环保护罩与所述接地装置连接段的后端转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接地环保护罩上设置有接地环护罩拉环。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第二连接段上套设有绝缘护套。

作为优选,所述线夹本体内壁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力矩螺栓配合使用的凸齿。

作为优选,所述力矩螺栓内设置有碟形弹簧垫圈。

作为优选,所述线夹本体包括第一线夹块和第二线夹块,所述第一线夹块与所述第二线夹块上端通过连接块连接,所述力矩螺栓设置在所述第一线夹块上,所述凸齿设置在所述第二线夹块的内壁。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线夹块与第二线夹块之间设置有防护块,所述防护块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线夹块和所述第二线夹块的下半段可拆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接地环与所述线夹本体可拆卸连接并通过螺母紧固。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二连接段之间的第一夹角为88°-105°,所述第二连接段与所述接地装置连接段之间的第二夹角为86°-94°。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接地环的斜竖横结构,有效的提高了接地环在挂入接地装置后的平衡性;

2)线夹本体采用高强度、高导电率的特种铝合金材料经特殊工艺加工而成,接地环采用铸造工艺,线夹本体与接地环用螺纹连接,并用螺母6加固;

3)接地环护罩绕旋转轴顺时针方向设计,旋转角度大,挂入接地装置操作空间大,操作及为方便;

4)线夹采用两颗力矩螺栓固定导线,电气稳定性好且可靠;

5)线夹本体材质为高强度、高导电率的特种铝合金材料,能有效解决铜铝过渡连接所产生的电化学腐蚀;

6)线夹本体采用高强度、高导电率的特种铝合金经特殊工艺加工而成,无线夹楔块,安装方便;

7)线夹本体导线安装孔有凸齿结构,能刺穿导线表面氧化层,保证导线与拐型接地头良好接触;

8)力矩螺栓中有碟形弹簧垫圈,能有效克服导线、线夹的热胀冷缩和蠕变造成的连接松动现象。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和不易损坏等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旋转接地环保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安装防护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拐型接地头,包括线夹本体1,所述线夹本体1上设置有力矩螺栓2和接地环5,所述接地环5包括第一连接段5a和第二连接段5b,所述第二连接段5b的上端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段5a与所述线夹本体1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段5b的下端与接地装置连接段10前端连接(为了进一步提高结构强度,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段5a、第二连接段5b和接地装置连接段10为一体成型结构)。

本实施例中,线夹本体1采用两颗力矩螺栓2固定导线,有效的提高了电气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作为优选,线夹本体1材质为高强度、高导电率的特种铝合金材料,能有效解决铜铝过渡连接产生的电化学腐蚀,并且无线夹楔块,使其安装更加方便。

所述第一连接段5a与所述第二连接段5b之间形成第一夹角θ1,所述第二连接段5b与所述接地装置连接段10之间形成第二夹角θ2。其中第一连接段5a与所述第二连接段5b之间的第一夹角θ1为88°-105°°,所述第二连接段5b与所述接地装置连接段10之间的第二夹角θ2为86°-94°。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第一连接段5a与所述第二连接段5b之间的第一夹角θ1为100°,所述第二连接段5b与所述接地装置连接段10之间的第二夹角θ2为90°。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接地环5设计为斜竖横结构,当挂入接地装置后有效的提高了平衡性。

所述接地装置连接段10上设置有与所述接地装置连接段10配合使用的接地环保护罩4;所述接地环保护罩4与所述接地装置连接段10的后端转动连接。本实施例中,接地环保护罩4绕旋转轴顺时针方向设计,旋转角度大,挂入接地装置操作空间大,操作及为方便。

所述接地环保护罩4上设置有接地环护罩拉环8。

所述第一连接段5a和所述第二连接段5b上套设有绝缘护套。

所述线夹本体1内壁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力矩螺栓2配合使用的凸齿100。

本实施例中,接地环5采用铸造工艺,在线夹本体1上设置凸齿100,能刺穿导线表面氧化层,保证导线与拐型接地头良好接触。

所述力矩螺栓2内设置有碟形弹簧垫圈,能有效克服导线、线夹的热胀冷缩和蠕变造成的连接松动现象。

所述线夹本体1包括第一线夹块1a和第二线夹块1b,所述第一线夹块1a与所述第二线夹块1b上端通过连接块1c连接,所述力矩螺栓2设置在所述第一线夹块1a上,所述凸齿100设置在所述第二线夹块1b的内壁。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块1c的内壁呈弧形状。

所述第一线夹块1a与第二线夹块1b之间设置有防护块101,所述防护块10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线夹块1a和所述第二线夹块1b的下半段可拆卸连接。所述接地环5与所述线夹本体1可拆卸连接。线夹本体1与接地环5用螺纹连接,并用螺母6加固。本实施例中,第一线夹块1a和所述第二线夹块1b的内壁设置有滑槽,其中防护块101的两端可滑动的位于第一线夹块1a和所述第二线夹块1b的滑槽内。

工作原理;

在使用时,首先将力矩螺栓2旋转至一定位置,把导线挂入导线安装孔7处,拧紧力矩螺栓2直至力矩头拧断即可完成安装,在力矩螺栓2紧固作用力下,凸齿100能刺穿导线表面氧化层,使其良好接触。安装完成后,所述拐型接地头接地时,用专用工具作用在接地环护罩4的接地环护罩拉环8处,接地环护罩拉环8将绕旋转轴9处旋转一定角度,然后将验电接地装置挂入接地环5的接地装置连接段10处,待验电接地完成后,将接地环护罩拉环8恢复到原来的位置即可。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还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可满足25-300mm2不同导线截面的连接,适用范围广,通用性强,互换性好;

2、本实用新型线夹连接接触弧形面加齿状凸起,更好的保证线夹与导线的有效接触;

3、特种碟形弹簧垫圈,有效克服了导线、线夹的热胀冷缩和蠕变造成的连接松动现象;

4、本实用新型的线夹零部件少,安装方便、快捷;

5、本实用新型的线夹为全绝缘状态,能有效避免触电等事故的发生。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