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安装的电子半导体发光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95652发布日期:2021-02-20 15:51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安装的电子半导体发光器件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元件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便于安装的电子半导体发光器件。


背景技术:

[0002]
半导体发光材料和器件,包括发光二极管、半导体激光器及其材料,在现代显示技术、光纤通信技术以及其它各种光电子技术领域中,正起着重要的作用,发展非常迅速,已形成颇具规模的新兴产业,二极管,电子元件当中,一种具有两个电极的装置,只允许电流由单一方向流过,许多的使用是应用其整流的功能。而变容二极管则用来当作电子式的可调电容器。大部分二极管所具备的电流方向性我们通常称之为“整流”功能。二极管最普遍的功能就是只允许电流由单一方向通过(称为顺向偏压),反向时阻断 (称为逆向偏压)。因此,二极管可以想成电子版的逆止阀。
[0003]
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便于安装的二极管(授权公布号为cn108323032a),该专利通过采用可拆卸的固定装置对二极管的针脚进行连接限位,便于对二极管整体的限位,在实际使用中安装和拆卸都较为便利,但是该专利将二极管插入定位后,然后需要手动调节固定装置,对定位后的二极管进行固定,使得二极管不能自动锁定,仍需要调节,使得二极管的安装繁琐,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便于安装的电子半导体发光器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电子半导体发光器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安装的电子半导体发光器件,包括二极管本体和电路板本体,所述二极管本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针脚,所述针脚的外侧套设有针脚套,所述电路板本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盘,所述针脚通过所述针脚套贯穿所述固定盘,并且与所述电路板本体连接,所述针脚套开设有缺口,所述针脚套通过所述缺口卡合固定在所述针脚的外部,所述固定盘开设有与所述针脚套相适配的连接通孔,所述针脚套可滑动连接在所述连接通孔的内部,所述针脚套上固定安装有连接齿,所述连接通孔的内部设有与所述连接齿相适配的连接组件,所述固定盘的内部开设有安装腔,且所述连接组件位于所述安装腔的内部;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调节块、滑杆和弹簧,所述调节块的一侧贯穿所述安装腔并延伸至所述连接通孔的内部,且所述调节块的另一侧与所述滑杆固定连接,所述滑杆远离所述调节块的一端与所述弹簧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腔的内壁上,所述调节块远离所述滑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与所述连接齿相适配的倾斜齿,所述倾斜齿与所述连接齿啮合连接。
[0006]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针脚上固定安装有凸起,所述针脚套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与所述凸起相适配的凸起卡槽,所述凸起可卡合固定在所述凸起卡槽的内
部。
[0007]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针脚套远离所述凸起卡槽的一端设有锥形部。
[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凸起卡槽的直径尺寸小于所述针脚的直径尺寸。
[0009]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腔的顶部开设有与所述滑杆相适配的滑孔,所述滑杆可在所述滑孔内进行移动。
[0010]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腔的底部开设有滑轨,所述滑杆通过所述滑轨滑动连接在所述安装腔内。
[0011]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齿与所述倾斜齿的齿均为倾斜布置,且倾斜方向相反。
[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3]
通过在二极管本体的针脚上套设有针脚套,并在电路板本体上固定安装有用于固定针脚套的固定盘,当需要将二极管本体安装在电路板本体上时,可将针脚插入固定盘的连接通孔内,由于连接通孔内设有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可对针脚移动过程中对针脚套进行自动锁定,直至将针脚与电路板本体进行连接后,即可松开,在连接组件的作用下,可对二极管本体的位置进行固定,使得二极管本体的安装更加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一种便于安装的电子半导体发光器件的分解示意图;
[0015]
图2为一种便于安装的电子半导体发光器件中针脚套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3为一种便于安装的电子半导体发光器件中针脚套与固定盘的连接示意图;
[0017]
图4为一种便于安装的电子半导体发光器件中倾斜齿与连接齿的连接示意图。
[0018]
图中:1、二极管本体;11、针脚;12、凸起;2、针脚套;21、凸起卡槽;22、缺口;23、连接齿;24、锥形部;3、固定盘;31、连接通孔;32、连接组件;321、调节块;322、滑杆;323、弹簧;324、倾斜齿;33、安装腔;331、滑轨;332、滑孔;4、电路板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便于安装的电子半导体发光器件,包括二极管本体1和电路板本体4,二极管本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针脚11,针脚11的外侧套设有针脚套2,电路板本体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盘3,针脚11通过针脚套2贯穿固定盘3,并且与电路板本体4连接,针脚套2开设有缺口22,针脚套2通过缺口22卡合固定在二极管本体1的外部,固定盘3开设有与针脚套2相适配的连接通孔31,针脚套2可滑动连接在连接通孔31的内部,针脚套2上固定安装有连接齿23,连接通孔31的内部设有与连接齿23相适配的连接组件32,固定盘3的内部开设有安装腔33,且连接组件32位于安装腔33的内部;连接组件32包括调节块321、滑杆322和弹簧323,调节块321的一侧贯穿安装腔33并延伸至连接通孔31的内部,且调节块321的另一侧与滑杆322固定连接,滑杆322远离调节块321的一端与弹簧323固定连接,弹簧323固定安装在安装腔33的内壁上,调节块321远离滑杆32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与连接齿23相适配的倾斜齿324,倾斜齿324与连接齿23啮合连接。
[0020]
在本方案中,通过在二极管本体1的针脚11上套设有针脚套2,并在电路板本体4上固定安装有用于固定针脚套2的固定盘3,当需要将二极管本体1安装在电路板本体4上时,可将针脚11插入固定盘3的连接通孔31内,由于连接通孔31内设有连接组件32,连接组件32可对针脚11移动过程中对针脚套2进行自动锁定,直至将针脚11与电路板本体4进行连接后,即可松开,在连接组件32的作用下,可对二极管本体1的位置进行固定,使得二极管本体1的安装更加方便快捷。
[0021]
在图1中:二极管本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针脚11,针脚11的外侧套设有针脚套2,电路板本体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盘3,针脚11通过针脚套2贯穿固定盘3与电路板本体4电性连接,针脚套2开设有缺口22,针脚套2通过缺口22卡合固定在二极管本体1的外部,固定盘3开设有与针脚套2相适配的连接通孔31,针脚套2可滑动连接在连接通孔31的内部,针脚套2上固定安装有连接齿23,连接通孔31的内部设有与连接齿23相适配的连接组件32,固定盘3的内部开设有安装腔33,且连接组件32位于安装腔33的内部,过在二极管本体1的针脚11上套设有针脚套2,并在电路板本体4上固定安装有用于固定针脚套2的固定盘3,当需要将二极管本体1安装在电路板本体4上时,可将针脚11插入固定盘3的连接通孔31内,在固定盘3的作用下,将针脚11固定在电路板本体4上,使得针脚11的安装与更换更加方便与快捷。
[0022]
在图2中:针脚11上固定安装有凸起12,针脚套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与凸起12相适配的凸起卡槽21,凸起12可卡合固定在凸起卡槽21的内部,凸起12与凸起卡槽21用于对针脚套2与针脚11的位置进行限位与固定,首先通过针脚套2上的缺口22,将针脚套2卡在针脚11上,由于凸起卡槽21的直径尺寸小于针脚11的直径尺寸,使得针脚套2可将针脚11进行卡合固定,针脚套2远离凸起卡槽21的一端设有锥形部24,锥形部24可对针脚套2进行导向,使得针脚套2更加方便的插入连接通孔31内。
[0023]
在图3中:连接组件32包括调节块321、滑杆322和弹簧323,调节块321的一侧贯穿安装腔33并延伸至连接通孔31的内部,且调节块321的另一侧与滑杆322固定连接,滑杆322远离调节块321的一端与弹簧323固定连接,弹簧323固定安装在安装腔33的内壁上,调节块321远离滑杆32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与连接齿23相适配的倾斜齿324,倾斜齿324与连接齿23啮合连接,当针脚套2插入连接通孔31内时,由于针脚套2的外部固定安装有连接齿23,在针脚套2在连接通孔31的内部进行滑动时,连接齿23与调节块321上的倾斜齿324连接,使得连接齿23在倾斜齿324上进行滑动,直至针脚11与电路板本体4连接后,暂停针脚套2的移动,倾斜齿324即可对连接齿23进行限位固定,当需要对二极管本体1进行更换时,手动滑动滑杆322,带动调节块321进行移动,使得调节块321上的倾斜齿324与连接齿23分离,然后抽出二极管本体1即可,安装腔33的顶部开设有与滑杆322相适配的滑孔332,滑杆322可在滑孔332内进行移动,滑孔332用于对滑杆322的移动位置进行导向,且使得滑杆322可在固定盘3上进行移动,安装腔33的底部开设有滑轨331,滑杆322通过滑轨331滑动连接在安装腔33内,滑轨331用于连接滑杆322与固定盘3,通过手动滑动滑杆322,在滑轨331的作用下,滑杆322在固定盘3的内部进行滑动。
[0024]
在图4中:连接齿23与倾斜齿324的齿均为倾斜布置,且倾斜方向相反,在针脚套2在连接通孔31的内部进行滑动时,连接齿23与调节块321上的倾斜齿324连接,使得连接齿23在倾斜齿324上进行单向的滑动,直至针脚11与电路板本体4连接后,暂停针脚套2的移
动,倾斜齿324即可对连接齿23的位置进行自动锁定。
[0025]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首先通过针脚套2上的缺口22,将针脚套2卡在针脚11上,由于凸起卡槽21的直径尺寸小于针脚11的直径尺寸,使得针脚套2可将针脚11进行卡合固定,当针脚套2与针脚11安装后,将针脚套2插入固定盘3上的连接通孔31内,由于针脚套2的外部固定安装有连接齿23,在针脚套2在连接通孔31的内部进行滑动时,连接齿23与调节块321上的倾斜齿324连接,使得连接齿23在倾斜齿324上进行滑动,直至针脚11与电路板本体4连接后,暂停针脚套2的移动,倾斜齿324即可对连接齿23的位置进行自动锁定,使得二极管本体1的安装十分方便与便捷,当需要对二极管本体1进行更换时,手动滑动滑杆322,在滑轨331的作用下,滑杆322带动调节块321在安装腔33内进行移动,使得调节块321上的倾斜齿324与连接齿23分离,然后抽出二极管本体1即可,接着在弹簧323的作用下,将调节块321移动到原来的位置。
[0026]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