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直流牵引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45733发布日期:2021-01-26 15:57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一种轨道直流牵引电缆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轨道直流牵引电缆。


背景技术:

[0002]
城市轨道交通是目前国际大城市改善交通环境的主要措施,由于轨道交通的特殊性,对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要求极高。而地铁、轻轨电缆的敷设环境复杂,现城市轻轨地铁用电缆敷设空间有限,一方面随着电缆截面、重量、长度不断增加,为避免工作人员在进行电缆敷设过程中擦伤外护套,要求直流牵引电缆具备良好的耐磨性能。另一方面,敷设管道内敷设的电缆种类多、数量多,需要电缆外径小、圆整度高,也避免了因电缆敷设空间狭小,施工时容易损伤细小的控制、信号、保护及测量电缆的问题。其次,由于敷设环境易出现水雾、水汽等潮湿现象,要求电缆具有更高的电气绝缘性能,即使有水汽侵入,仍能保持有较高的绝缘电阻。
[0003]
因此,随着电缆行业材料、工艺技术的发展,故而提出高性能轨道交通用直流牵引电缆来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道直流牵引电缆,以达到减少电缆外径,提升电缆圆整度,提高电缆电气绝缘性能,增强电缆的耐磨性能目的。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轨道直流牵引电缆,包括导体,所述导体外设置有隔离层,所述隔离层外依次设置有绝缘层、隔氧层和复合护套层;
[0007]
所述隔离层采用聚酯薄膜型无纺布,所述绝缘层采用150℃辐照交联低乙丙橡胶,所述护套层为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及尼龙复合层。
[0008]
可选地,所述导体由多根退火金属导线分层缩径绞合而成。
[0009]
可选地,所述退火金属导线缩径绞合填充系数≥98%。
[0010]
可选地,所述隔离层由聚酯薄膜型无纺布在所述导体外重叠绕包而成。
[0011]
可选地,所述隔离层的厚度h1满足h1≤0.1mm。
[0012]
可选地,所述绝缘层的厚度h2满足h2≥2.3mm。
[0013]
可选地,所述护套层为无卤阻燃聚烯烃及尼龙双层共挤方式挤包而成,尼龙层在无卤阻燃聚烯烃层外部。
[0014]
可选地,所述护套层中的尼龙层厚度h3满足h3≤0.2mm。
[001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0016]
本实用新型的轨道直流牵引电缆,从内到外依次包括导体、隔离层、绝缘层、隔氧层及护套层;通过在导体与绝缘层之间增加隔离层,一方面起到保护绝缘层的作用,另一方面提高绝缘层抗压性,经过履带牵引上下气压夹紧不变形,进一步提升电缆圆整度。绝缘采
用150℃辐照交联乙丙橡胶绝缘料,经电子加速器进行辐照交联,由原来的链状分子结构变为三维网状的分子结构,此交联方式既无高温又无水,较现有温水交联乙丙橡胶绝缘电气性能提升20%。最后该电缆护套层采用双层共挤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及尼龙复合护套层,尼龙成本低廉,且摩擦系数低,大大增强了电缆的耐磨性,降低电缆敷设作业外护套外力损伤,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
[0017]
优选的,上述轨道直流牵引电缆,通过导体分层缩径绞合,导体外径减少8%~10%。
附图说明
[0018]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轨道直流牵引电缆的截面图。
[0020]
图中:
[0021]
1为导体;2为隔离层;3为绝缘层;4为隔氧层;5为护套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道直流牵引电缆,该轨道直流牵引电缆的结构设计使其电缆外径减少10%,圆整度提升5%,绝缘层通过电子加速器进行辐照交联,提升绝缘电气性能。尼龙成本低廉,且摩擦系数低,大大增强了电缆的耐磨性,降低电缆敷设作业外护套外力损伤,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
[0024]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轨道直流牵引电缆的截面图。
[0025]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轨道直流牵引电缆,该轨道直流牵引电缆从内到外依次包括导体1、聚酯薄膜型无纺布隔离层2、150℃辐照交联低乙丙橡胶绝缘层3、隔氧层4、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及尼龙复合护套层5。
[0026]
作为优选地,隔离层2由聚酯薄膜无纺布在导体1外重叠绕包而成,且隔离层2采用的新型聚酯薄膜无纺布的厚度h1满足h1≤0.1mm,如图1所示。
[0027]
作为优选地,如图1所示,150℃辐照交联乙丙橡胶绝缘层3的厚度h2满足h2≥2.3mm,不小于2.3mm绝缘厚度可保证电缆绝缘电阻、耐压及介电强度等电气性能要求。
[0028]
进一步地,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及尼龙复合护套层4通过双层共挤方式挤包在隔氧层4上,且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及尼龙复合护套层5中的最外层尼龙的厚度h3满足h3≤0.2mm,如图1所示。
[0029]
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导体1由多根退火金属导线分层缩径绞合而成,且金属导线缩径绞合填充系数≥98%。
[0030]
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聚酯薄膜无纺布重叠绕包在导体1上,150℃辐照交联乙丙橡胶绝缘层3挤包在聚酯薄膜无纺布隔离层2上,隔氧层4挤包在150℃辐照交联乙丙橡胶绝缘层3上,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及尼龙复合护套层5双层共挤在隔氧层4上。
[003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轨道直流牵引电缆,通过导体1分层缩径绞合,导体外径减少8%~10%,从而进一步优化电缆外径。通过在导体1与绝缘层3之间增加聚酯薄膜型无纺布隔离层2,由于聚酯薄膜型无纺布在纵向强度、厚度、拉伸、耐高温等指标方面优于加强型无纺布、普通型无纺布,通过重叠绕包在到导体1形成隔离层2,一方面起到避免绝缘挤出过程因铜线毛刺击穿,另一方面提高绝缘缆芯抗压性,经过履带牵引上下气压夹紧不变形,进一步提升电缆圆整度。绝缘层3采用150℃辐照交联乙丙橡胶绝缘料,经电子加速器进行辐照交联,由原来的链状分子结构变为三维网状的分子结构,此交联方式既无高温又无水,较现有温水交联乙丙橡胶绝缘电气性能提升20%。最后该电缆护套层5采用双层共挤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及尼龙复合护套层,尼龙成本低廉,且摩擦系数低,大大增强了电缆的耐磨性,降低电缆敷设作业外护套外力损伤,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
[0032]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0033]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