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系统用直流电力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35678发布日期:2020-11-25 14:43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伏系统用直流电力电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电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伏系统用直流电力电缆。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光伏电缆包括单芯电缆和双芯电缆,其中,双芯电缆设有两个线芯,两个线芯外分别依次包覆绝缘层和护套层,两个护套层连接在一起,而单芯电缆只有一根线芯,因此,双芯电缆相对于单芯电缆更便于布线。

在安装和维护期间,电缆可在屋顶结构的锐边上布线,同时电缆须承受压力、弯折、张力、交叉拉伸载荷及强力冲击。如果电缆护套强度不够,则电缆绝缘层将会受到严重损坏,从而影响整个电缆的使用寿命,或者导致短路、火灾和人员伤害危险等问题的出现。

并且,电缆常常处于恶劣的户外环境,长期经受紫外线的照射,会造成护套层和绝缘层老化破坏,护套层和绝缘层损坏后整个电缆需要报废更换,维护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伏系统用直流电力电缆,以提高电缆的抗冲击能力,降低维护成本。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伏系统用直流电力电缆,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线芯、分别包覆于两条所述线芯外的绝缘层、分别包覆于两个所述绝缘层外的护套层,两个所述护套层相连,还包括保护套,所述保护套包括两个可扣合的保护半套,所述保护半套的内侧设有两个与所述护套层的外表面适配的弧形槽,保护半套的内侧位于两个弧形槽之间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中卡条,两个所述护套层之间通过中间连接条相连,所述中间连接条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中卡槽,两个保护半套分别包覆在护套层的两侧,且两个保护半套中间的中卡条分别从两侧卡入中间连接条上的中卡槽。

进一步地,一对分别与两个保护半套相连的中卡条插入一个所述中卡槽,中卡槽的长度等于插入该中卡槽的一对中卡条的长度之和,且各对中卡条的两个中卡条之间卡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半套内侧的两边缘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边卡条,所述护套层的两侧设有边缘连接条,所述边缘连接条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边卡槽,两个保护半套边缘的边卡条分别从两侧卡入边缘连接条上的边卡槽。

进一步地,一对分别与两个保护半套相连的边卡条插入一个所述边卡槽,边卡槽的长度等于插入该边卡槽的一对边卡条的长度之和,且各对边卡条的两个边卡条之间卡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层由辐照交联聚乙烯材料挤包在线芯外形成。

进一步地,所述护套层由125℃辐照交联无卤低烟阻燃弹性体材料挤包在绝缘层外形成。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套采用聚丙烯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将保护套套在护套层外,保护套对其内部的护套层、绝缘层和线芯形成保护,进而减小外力对护套层、绝缘层和线芯的冲击,提高了电缆的抗冲击能力,并且,保护套能够保护其内的护套层和绝缘层免受日照、风吹、雨淋,绝缘层和护套层不易老化破坏,而保护套由两个保护半套组成,两个保护半套通过中卡条卡接固定于中间连接条,不仅可使保护套与护套层结合为一体形成保护,而且保护套老化破坏后还可对其进行拆卸更换,而不用整个电缆全部更换,降低了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去掉保护套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保护半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保护半套与中间连接条/边缘连接条之间的组装示意图。

附图中,10-线芯;20-绝缘层;30-护套层;31-中间连接条;32-中卡槽;33-边缘连接条;34-边卡槽;40-保护套;41-保护半套;42-弧形槽;43-中卡条;44-边卡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伏系统用直流电力电缆,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线芯10、分别包覆于两条线芯10外的绝缘层20、分别包覆于两个绝缘层20外的护套层30、以及保护套40。

具体地,绝缘层20由辐照交联聚乙烯材料挤包在线芯10外形成。护套层30由125℃辐照交联无卤低烟阻燃弹性体材料挤包在绝缘层20外形成。保护套40采用聚丙烯材料制成。

参照图1-图3,两个护套层30之间通过中间连接条31相连,保护套40包括两个可扣合的保护半套41,保护半套41的内侧设有两个与护套层30的外表面适配的弧形槽42,保护半套41的内侧位于两个弧形槽42之间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中卡条43,中间连接条31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中卡槽32,两个保护半套41分别包覆在护套层30的两侧,且两个保护半套41中间的中卡条43分别从两侧卡入中间连接条31上的中卡槽32。

本申请将保护套40套在护套层30外,保护套40对其内部的护套层30、绝缘层20和线芯10形成保护,进而减小外力对护套层30、绝缘层20和线芯10的冲击,提高了电缆的抗冲击能力,并且,保护套40能够保护其内的护套层30和绝缘层20免受日照、风吹、雨淋,绝缘层20和护套层30不易老化破坏,而保护套40由两个保护半套41组成,两个保护半套41通过中卡条43卡接固定于中间连接条31,不仅可使保护套40与护套层30结合为一体形成保护,而且保护套40老化破坏后还可对其进行拆卸更换,而不用整个电缆全部更换,降低了维护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4,一对分别与两个保护半套41相连的中卡条43插入一个中卡槽32,中卡槽32的长度等于插入该中卡槽32的一对中卡条43的长度之和,且各对中卡条43的两个中卡条43之间卡扣连接,这样能够防止两侧的中卡条43退出中卡槽32,提高了两个保护半套41与护套层30结合的紧密性。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保护半套41内侧的两边缘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边卡条44,护套层30的两侧设有边缘连接条33,边缘连接条33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边卡槽34,两个保护半套41边缘的边卡条44分别从两侧卡入边缘连接条33上的边卡槽34。采用上述结构,两个保护半套41边缘的边缘通过边卡条44卡接于边缘连接条33上的边卡槽34,能够防止保护半套41的边缘发生翻边,进一步提高了保护套40与护套层30结合的紧密性。

同样地,参照图4,一对分别与两个保护半套41相连的边卡条44插入一个边卡槽34,边卡槽34的长度等于插入该边卡槽34的一对边卡条44的长度之和,且各对边卡条44的两个边卡条44之间卡扣连接,这样能够防止两侧的边卡条44退出边卡槽34。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施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施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施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