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轴链接装置及高效发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59249发布日期:2021-08-13 16:20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一种转轴链接装置及高效发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转轴链接装置及高效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显示面板通常为刚性结构,盖板为玻璃材质,但超薄的玻璃和柔性基板的发展,使得柔性面板有了弯折的可能。但是显示面板叠层结构复杂,在弯折时由于内层结构与外层结构弯折半径不同,内层结构会比外层结构长,在显示面板展平时,也要考虑如何保持显示面板的平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提供一种转轴链接装置及高效发光装置,用以防止可变形件在变形时出现内外层长度不一致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第一个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转轴链接装置,包括:弧形槽体;所述弧形槽体内收容有滑动机构,所述滑动机构与所述弧形槽体滑动连接,并且所述滑动机构用于与可变形件的变形中间线两侧连接;其中,所述滑动机构能够在所述可变形件变形时跟随变形,以适应所述两侧连接处位置、角度的变化。

其中,所述滑动机构包括弧形的第一滑动块及第二滑动块;其中,所述第一滑动块至少部分贴合所述弧形槽体的内壁的一侧,所述第二滑动块至少部分贴合所述弧形槽体内壁的另一侧,所述第一滑动块与所述第二滑动块在所述弧形槽体内的中轴线方向相邻设置,且所述第一滑动块与所述第二滑动块的预设投影至少部分重叠,其中,所述预设投影为在垂直于所述中轴线的平面上的正投影;所述第一滑动块与所述第二滑动块相互背离的两端用于与所述可变形件的变形中间线两侧连接,且能够在所述可变形件变形时相向滑动,所述可变形件趋于平坦时,所述第一滑动块与所述第二滑动块在所述弧形槽体的中轴线方向上的正投影重叠部分趋大,所述可变形件趋于收拢时,所述第一滑动块与所述第二滑动块在所述弧形槽体的中轴线方向上的正投影重叠部分趋小。

其中,所述第一滑动块与所述弧形槽体内壁贴合的一表面具有第一卡头,所述第二滑动块与所述弧形槽体内壁贴合的一表面具有第二卡头,所述弧形槽体对应所述第一滑动块的第一卡头的位置处具有第一滑轨,所述弧形槽体对应所述第二滑动块的第二卡头的位置处具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一卡头与所述第二卡头分别在卡接在所述第一滑轨及所述第二滑轨中,以将所述第一滑动块与所述第二滑动块滑动连接于所述弧形槽体内,并且所述第一卡头与所述第二卡头分别在所述第一滑轨及所述第二滑轨中滑动。

其中,所述弧形槽体内包括固定轴,所述固定轴沿所述弧形槽体的中轴线方向设置并固定在所述弧形槽体的两端;所述固定轴上设置有沿所述固定轴转动的齿轮结构,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滑动块及所述第二滑动块同时在所述弧形槽体内滑动,并且所述可变形件以其厚度方向的中心为轴进行变形。

其中,所述固定轴包括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一固定轴及第二固定轴;所述齿轮结构包括第一齿轮及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轴对应所述第一滑动块的位置处,所述第二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轴对应所述第二滑动块的位置处;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至少部分啮合,且所述第一滑动块靠近所述第一齿轮的一表面部分具有第一传动齿,所述第一传动齿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二滑动块靠近所述第二齿轮的一表面部分具有第二传动齿,所述第二传动齿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

其中,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的两端与所述弧形槽体的两侧活动连接,且所述锁紧机构的两端连线垂直于所述弧形槽体的中轴线,所述锁紧机构位于所述弧形槽体和所述可变形件之间;其中,所述锁紧机构能够在所述可变形件变形时跟随变形为至少第一形态和第二形态,在所述第一形态时所述锁紧机构自锁并抵顶所述可变形件,使得所述可变形件维持形态,在所述第二形态时所述锁紧机构解除自锁以撤销对所述可变形件的抵顶。

其中,所述锁紧机构包括:第一锁紧块及第二锁紧块;其中,所述第一锁紧块与所述第二锁紧块活动连接,且所述第一锁紧块远离所述第二锁紧块的一端靠近所述弧形槽体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二锁紧块远离所述第一锁紧块的一端靠近所述弧形槽体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卡接所述弧形槽体的一侧壁,所述第二卡槽卡接所述弧形槽体的另一侧壁,以将所述锁紧机构固定于所述弧形槽体上。

其中,所述第一锁紧块靠近所述第二锁紧块的位置具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侧壁具有通孔;所述第二锁紧块靠近所述第一锁紧块的位置具有通槽,所述通槽内具有连接所述通槽侧壁的弹性元件,且所述弹性元件在所述通槽侧壁的外侧具有凸起;在所述锁紧机构为第一形态时,所述第二锁紧块的通槽对应位置处插入所述第一锁紧块的凹槽位置处,且所述凸起插入所述通孔中;在所述锁紧机构为第二形态时,所述凸起脱离所述通孔,以使得所述第一锁紧块与所述第二锁紧块分离。

其中,所述锁紧机构与所述滑动机构间隔设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第二个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高效发光装置,包括:转轴链接装置及发光面板;其中,所述转轴链接装置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转轴链接装置;所述发光面板的中间线的两侧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滑动块及所述第二滑动块凸出于所述弧形槽体的一端,所述发光面板能够跟随所述滑动机构进行变形,以使得所述发光面板的位置、角度发生变化。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发明设置弧形槽体,并在弧形槽体内设置滑动机构,使得滑动机构在弧形槽体内滑动连接,并与可变形件的变形中间线两侧链接;其中,滑动机构能够在所述可变形件变形时跟随变形,以适应所述两侧连接处位置、角度的变化。以此防止可变形件在变形时出现内外层长度不一致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转轴链接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转轴链接装置中的滑动机构在弧形槽体中的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转轴链接装置中的滑动机构在弧形槽体中的另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转轴链接装置中的锁紧机构在弧形槽体中处于第一形态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转轴链接装置中的锁紧机构在弧形槽体中处于第二形态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a是本发明高效发光装置处于展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b是本发明高效发光装置处于收拢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处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需要注意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左”、“右”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被形成在另一个元件“上”或“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形成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形成在另一元件“上”或者“下”。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进行解释和说明。

请参见图1,为本发明转轴链接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转轴链接装置包括:弧形槽体11,弧形槽体11内收容有滑动机构12,滑动机构12与弧形槽体11滑动连接,并且滑动机构12用于与可变形件的变形中间线两侧连接。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滑动机构12能够在可变形件变形时跟随变形,以适应两侧连接处位置、角度的变化。

具体的,可变形件为具有一定厚度的可以变形的装置,本申请中,为防止可变形件在变形时出现内外层长度不一致的问题,并保证可变形件的平整,设置可变形件的变形中间线为可变形件的中间层的中线。例如,若可变形件为多层,其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则变形中间线为第二层的中线;再例如,若可变形件为一层,则变形中间线为可变形件的厚度方向的中心线。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可变形件可以为柔性显示面板。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弧形槽体11为刚性元件,其在可变形件产生形变时不发生形变。具体的,弧形槽体11为半圆柱体,且半圆柱体的内部具有凹槽。

其中,滑动机构12包括弧形的第一滑动块121及第二滑动块122,其中,第一滑动块121至少部分贴合弧形槽体11的内壁的一侧,第二滑动块122至少部分贴合弧形槽体11内壁的另一侧。具体的,第一滑动块121及第二滑动块122的弧度与弧形槽体11的内壁的弧度保持一致。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滑动块121与第二滑动块122在弧形槽体11内的中轴线n方向相邻设置,且第一滑动块121与第二滑动块122的预设投影至少部分重叠,其中,所述预设投影为在垂直于中轴线n的平面上的正投影,即第一滑动块121与第二滑动块122在垂直于中轴线n的平面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其中,第一滑动块121与第二滑动块122相互背离的两端用于与可变形件的变形中间线两侧连接(图未示)。本实施例中,第一滑动块121与第二滑动块122能够在可变形件变形时相向滑动。具体的,在可变形件趋于平坦时,第一滑动块121与第二滑动块122在弧形槽体11的中轴线n方向上的正投影重叠部分趋大,即第一滑动块121与第二滑动块122均朝向弧形槽体11的内侧滑动,进而将第一滑动块121及第二滑动块122大部分收拢于弧形槽体11中,此时,第一滑动块121及第二滑动块122在弧形槽体11的中轴线n方向上的正投影重叠部分面积越来越大。在可变形件趋于收拢时,第一滑动块121与第二滑动块122在弧形槽体11的中轴线n方向上的正投影重叠部分趋小。即第一滑动块121与第二滑动块122均朝向弧形槽体11的外侧滑动,进而将第一滑动块121及第二滑动块122大部分滑出于弧形槽体11中,此时,第一滑动块121及第二滑动块122在弧形槽体11的中轴线n方向上的正投影重叠部分面积越来越小。

具体的,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滑动块121还包括与弧形槽体11内壁贴合的第一滑动部1211及与弧形槽体11的横截面平行的第一连接部1212,其中,第一连接部1212与可变形件的中间线的一侧连接。第二滑动块122还包括与弧形槽体11内壁贴合的第二滑动部1221及与弧形槽体11的横截面平行的第二连接部1222,其中,第二连接部1222与可变形件的中间线的另一侧连接。在可变形件趋于平坦时,第一连接部1212及第二连接部1222与弧形槽体11的横截面趋于平行,进而使得可变形件趋于平坦;在可变形件趋于收拢时,第一连接部1212及第二连接部1222与弧形槽体11的横截面趋于垂直,进而使得可变形件趋于收拢。

请结合图2,其中,第一滑动块121与弧形槽体11内壁贴合的一表面具有第一卡头123,第二滑动块122与弧形槽体11内壁贴合的一表面具有第二卡头124;弧形槽体11对应第一滑动块121的第一卡头123的位置处具有第一滑轨111,弧形槽体11对应第二滑动块122的第二卡头124的位置处具有第二滑轨112。其中,第一卡头123与第二卡头124分别卡接在第一滑轨111及第二滑轨112中,以将第一滑动块121与第二滑动块122滑动连接于弧形槽体11内,并且第一卡头123与第二卡头124分别在第一滑轨111及第二滑轨112中滑动。

具体的,第一卡头123穿过第一滑轨111并部分凸出于弧形槽体11的外表面,第二卡头124穿过第二滑轨112并部分凸出于弧形槽体11的外表面。在一实施例中,为了将第一滑动块121与第二滑动块122滑动固定在弧形槽体11中,第一卡头123与第二卡头124凸出于弧形槽体11的外表面的部分的尺寸大于第一滑轨111及第二滑轨112的尺寸。在另一实施例中,为了保证第一卡头123与第二卡头124能够灵活的在第一滑轨111及第二滑轨112中滑动,第一卡头123与第二卡头124位于第一滑轨111及第二滑轨112中的部分的宽度小于第一滑轨111及第二滑轨112的宽度。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滑轨111及第二滑轨112的长度不做限定,其可根据弧形槽体11的直径进行设置,只要能够保证可变形元件能够平坦或收拢即可。

请继续参照图1,其中,弧形槽体11内包括固定轴125,固定轴125沿弧形槽体11的中轴线n方向设置并固定在弧形槽体11的两端。具体的,固定轴125为圆柱形,其可以通过螺钉等紧固件活动固定于弧形槽体11的两端,或者,固定轴125可以与弧形槽体11一体成型设置,具体不做限定。

具体的,固定轴125上设置有沿固定轴125转动的齿轮结构126,齿轮结构126用于带动第一滑动块121及第二滑动块122同时沿弧形槽体11的内壁滑动。

具体的。请结合图3,其中,固定轴125包括第一固定轴1251及第二固定轴1252,第一固定轴1251及第二固定轴1252平行且间隔设置;齿轮结构126包括第一齿轮1261及第二齿轮1262。第一齿轮1261设置在第一固定轴1251对应第一滑动块121的位置处,第二齿轮1262设置在第二固定轴1252对应第二滑动块122的位置处。

具体的,在一实施例中,若第一固定轴1251及第二固定轴1252通过外部紧固件活动固定于弧形槽体11的两端时,第一齿轮1261可以与第一固定轴1251一体成型设置,第二齿轮1262可以与第二固定轴1252一体成型设置,以此在齿轮转动时,第一固定轴1251及第二固定轴1252与第一齿轮1261及第二齿轮1262同时转动。或者,在另一实施例中,若第一固定轴1251及第二固定轴1252与弧形槽体11一体成型设置时,第一齿轮1261及第二齿轮1262的中心具有通孔,第一固定轴1251穿过第一齿轮1261中间的通孔,并配合外部固定件,将第一齿轮1261固定在对应第一滑动块121的位置处;第二固定轴1252穿过第二齿轮1262中间的通孔,并配合外部固定件,将第二齿轮1262固定在对应第二滑动块122的位置处。以此在齿轮转动时,固定轴125不转动。

如图3所示,第一齿轮1261与第二齿轮1262至少部分啮合,且第一滑动块121靠近第一齿轮1261的一表面部分具有第一传动齿127,第一传动齿127与第一齿轮1261啮合;第二滑动块122靠近第二齿轮1262的一表面部分具有第二传动齿128,第二传动齿128与第二齿轮1262啮合。

其中,在第一滑动块121滑动时,会带动与第一传动齿127啮合的第一齿轮1261转动,并使得与第一齿轮1261啮合第二齿轮1262转动,进而使得第二齿轮1262通过与其啮合的第二传动齿128带动第二滑块122滑动,进而将可变形体进行收拢或展开。

请继续参见图1,本发明提供的转轴链接装置,还包括:锁紧机构13。锁紧机构13的两端与弧形槽体11的两侧活动连接,且锁紧机构13的两端连线垂直于弧形槽体11的中轴线n。锁紧机构13位于弧形槽体11和可变形件之间。

请结合图4及图5,锁紧机构13能够在可变形件变形时跟随变形为至少第一形态和第二形态,在第一形态时,如图4所示,锁紧机构13自锁并抵顶可变形件,使得可变形件维持形态,具体的,在锁紧机构13为第一形态时,锁紧机构13抵顶可变形件,使得可变形件保持展开状态。在第二形态时,锁紧机构13解除自锁以撤销对可变形件的抵顶。具体的,在第二形态时,如图5所示,锁紧机构13解除自锁,以使得可变形件能够从展开状态下收拢。

具体的,在一实施例中,锁紧机构13包括:第一锁紧块131及第二锁紧块132;其中,第一锁紧块131与第二锁紧块132活动连接。第一锁紧块131远离第二锁紧块132的一端靠近弧形槽体11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卡槽1311,第二锁紧块132远离第一锁紧块131的一端靠近弧形槽体11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卡槽1321。第一卡槽1311卡接弧形槽体11的一侧壁,第二卡槽1321卡接弧形槽体11的另一侧壁,以将锁紧机构13固定于弧形槽体11上。

其中,第一锁紧块131靠近第二锁紧块132的位置具有凹槽1312,凹槽1312的侧壁具有通孔1313。第二锁紧块132靠近第一锁紧块131的位置具有通槽1322,通槽1322内具有连接通槽1322侧壁的弹性元件1323,且弹性元件1323在通槽1322侧壁的外侧具有凸起1324。

如图4所示,对锁紧机构13施加压力,使得锁紧机构13的第一锁紧块131与第二锁紧块132平行,且第二锁紧块132的通槽1322对应位置处插入第一锁紧块131的凹槽1312位置处,弹性元件1323受到挤压,进而使得第二锁紧块132上的凸起1324插入第一锁紧块131上的通孔1313中,以使得第一锁紧块131与第二锁紧块132实现自锁,使得锁紧机构13保持为第一形态。

如图5所示,对锁紧机构13施加弯折力,使得锁紧机构13的第一锁紧块131与第二锁紧块132呈一定角度,且第二锁紧块132的通槽1322对应位置脱离第一锁紧块131的凹槽1312位置处,且第一锁紧块131与第二锁紧块132分离,弹性元件1323复位,进而解除第一锁紧块131与第二锁紧块132的自锁,使得锁紧机构13保持为第二形态。

请继续参见图1,在一实施例中,锁紧机构13与滑动机构12间隔设置。具体的,其可以如图1所示,在弧形槽体11的两端设置滑动机构12,而在弧形槽体11的中间设置锁紧机构13。或者,还可以在弧形槽体11中设置间隔的锁紧机构13与滑动机构12,即两个相邻的滑动机构12被一个或多个锁紧机构13隔离,或者相邻的两个锁紧机构13被一个或多个滑动机构12隔离,具体不做限定。

本发明提供的转轴链接装置,其设置弧形槽体,并在弧形槽体内设置滑动机构,使得滑动机构在弧形槽体内滑动连接,并与可变形件的变形中间线两侧链接;其中,滑动机构能够在所述可变形件变形时跟随变形,以适应所述两侧连接处位置、角度的变化。以此防止可变形件在变形时出现内外层长度不一致的问题,并保证可变形件的平整。且在弧形槽体与可变形件之间设置锁紧机构,锁紧机构能够在可变形件处于一定角度时,抵顶可变形件,使得可变形件维持当前形态,进一步保证可变形件的平整。

请参见图6a及图6b,其中,图6a为本发明的高效发光装置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图6b为本发明的高效发光装置收拢时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可变形件以柔性显示面板为例进行说明,具体的,高效发光装置包括:转轴链接装置及发光面板14。其中,转轴链接装置为上述图1至图5所示,发光面板14为柔性显示面板,其具有层叠设置的多层功能层,具有一定厚度。为了避免其在折叠时,由于内层与外层折叠半径不同而造成的内外层结构长度不一及折叠面不平整的问题,本发明通过转轴链接装置实现折叠。

具体的,发光面板14的中间线的两侧分别连接第一滑动块及第二滑动块凸出于弧形槽体11的一端,发光面板能够跟随所述滑动机构12进行变形,以使得所述发光面板的位置、角度发生变化。具体的,发光面板14的中间线的两侧分别连接第一连接部1212及第二连接部1222。

其中,如图6a所示,在发光面板14展开时,锁紧机构13的第一锁紧块及第二锁紧块自锁,以支撑发光面板14,使得发光面板14保持展开状态。具体的,滑动机构12的第一滑动块与第二滑动块大部分收拢于弧形槽体11中,使得与其连接的发光面板14处于展开状态。

如图6b所示,在发光面板14收拢时,锁紧机构13的第一锁紧块及第二锁紧块解除自锁,以解除对发光面板14的支撑,使得发光面板14趋于收拢状态。具体的,滑动机构12的第一滑动块与第二滑动块大部分滑出于弧形槽体11,使得与其连接的发光面板14处于收拢状态。

本发明的高效发光装置具体可以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发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对于高效发光装置的其他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均为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具有的,在此不做赘述,也不应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