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金属电缆屏蔽用复合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09318发布日期:2020-12-25 08:14阅读:53来源:国知局
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金属电缆屏蔽用复合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复合膜领域,尤其涉及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金属电缆屏蔽用复合膜。



背景技术:

电缆在制造时为了增加信息的保密性以及方式外部电磁环境对电缆内部的信号传输造成干扰,因此设计一种电磁屏蔽材料,有效保证信号的传输质量。主要类型有金属丝编织防波套、半导体高分子材料以及金属复合带。而由于部分复合膜在粘贴时需要对其进行一定的拉伸,而当拉伸力度过大时,复合膜上的粘胶布置会出现错位使得复合膜局部不受粘胶影响,从而严重影响复合膜的粘贴效果,为此,我们提出了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金属电缆屏蔽用复合膜。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金属电缆屏蔽用复合膜。

(二)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金属电缆屏蔽用复合膜,包括表粘层,所述表粘层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层,支撑层的顶部大小与表粘层的底部大小相互契合,所述支撑层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内粘层,内粘层的顶部大小与支撑层的底部大小相互契合,所述内粘层的底部壁面上设置有胶块,胶块密集均匀的布置在内粘层的底部壁面上,且每两组相互靠近的胶块相互贴合。

优选的,所述胶块包括外胶块、内胶块、卷胶块和扩展槽,其中外胶块为漏斗状,外胶块从上至下逐渐变窄,其中内胶块为漏斗状,内胶块的形状大小与外胶块的形状大小相互契合,内胶块的外侧壁面固定安装在外胶块的内侧壁面上,且内胶块的顶部固定安装在内粘层的底部对应位置壁面上,外胶块顶部壁面与内粘层的底部壁面相互贴合但不具备连接关系。

优选的,所述卷胶块为圆形卷环状,卷胶块的外直径大小与内胶块的内侧底部内直径大小相互契合,卷胶块的外侧壁面固定安装在内胶块的内侧底部侧壁面上。

优选的,所述扩展槽开设在内胶块的顶部壁面上,扩展槽的形状与内胶块的形状相互贴合,且扩展槽贯穿内胶块的侧壁面与对应位置外胶块的内侧壁面相互契合。

优选的,所述支撑层的底部壁面上开设有整平槽,整平槽的数量及位置与内粘层底部壁面上的胶块相互对应。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金属电缆屏蔽用复合膜。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金属电缆屏蔽用复合膜,当复合膜受到拉伸过度后进行粘贴时,通过挤压内粘层使胶块粘贴面进行挤压,通过外胶块结构,当外胶块底部受到挤压时,外胶块的顶部会通过扩展槽向四周进行扩散,从而达到填充因拉伸过多损坏粘胶部的效果,从而避免因拉伸复合膜过度导致影响复合膜粘贴效果的情况发生。

(2)、该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金属电缆屏蔽用复合膜,由于电缆外部可能受到外界干扰损坏后,通过内粘层挤压胶块使内胶块通过卷胶块带动内胶块进行内卷,从而达到自动填充损坏区域的效果。

(3)、该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金属电缆屏蔽用复合膜,通过预先制得高粘合强度、高力学性能的eaa三层共挤膜,再将金属带用红外或者热烘道加热等方式达到一定温度,通过复合辊压合,得到共聚物-金属复合带,对比挤出涂布法、干复法,工艺简便易控制,降低成本。

(4)、该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金属电缆屏蔽用复合膜,通过改善膜面粘度,降低摩擦系数,提高复合金属带时的可靠性,以及较低的熔点,从而达到提高纵包搭接自粘性能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金属电缆屏蔽用复合膜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粘层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胶块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支撑层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表粘层、2支撑层、3内粘层、4胶块、5外胶块、6内胶块、7卷胶块、8扩展槽、9整平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如图1-图5所示,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金属电缆屏蔽用复合膜,包括表粘层1,所述表粘层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层2,支撑层2的顶部大小与表粘层1的底部大小相互契合,且支撑层2为pe材质,所述支撑层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内粘层3,内粘层3的顶部大小与支撑层2的底部大小相互契合,内粘层3的材质与表粘层1的材质相同,所述内粘层3的底部壁面上设置有胶块4,胶块4密集均匀的布置在内粘层3的底部壁面上,且每两组相互靠近的胶块4相互贴合,所述胶块4包括外胶块5、内胶块6、卷胶块7和扩展槽8,其中外胶块5为漏斗状,外胶块5从上至下逐渐变窄,其中内胶块6为漏斗状,内胶块6的形状大小与外胶块5的形状大小相互契合,内胶块6的外侧壁面固定安装在外胶块5的内侧壁面上,且内胶块6的顶部固定安装在内粘层3的底部对应位置壁面上,外胶块5顶部壁面与内粘层3的底部壁面相互贴合但不具备连接关系,其中卷胶块7为圆形卷环状,卷胶块7的外直径大小与内胶块6的内侧底部内直径大小相互契合,卷胶块7的外侧壁面固定安装在内胶块6的内侧底部侧壁面上,其中扩展槽8开设在内胶块6的顶部壁面上,扩展槽8的形状与内胶块6的形状相互贴合,且扩展槽8贯穿内胶块6的侧壁面与对应位置外胶块5的内侧壁面相互契合,所述支撑层2的底部壁面上开设有整平槽9,整平槽9的数量及位置与内粘层3底部壁面上的胶块4相互对应。

工作原理:

在使用时,将内粘层3的底部通过胶块4粘连在指定位置,当粘连处出现凹缺处时,通过挤压使卷胶块7带动内胶块6向内胶块6内部进行收卷,同时配合支撑层2底部的整平槽9将内胶块6收卷导致过量挤压的部分进行限制存储,从而完整填充粘连。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金属电缆屏蔽用复合膜,包括表粘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表粘层(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层(2),所述支撑层(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内粘层(3),所述内粘层(3)的底部壁面上设置有胶块(4),所述胶块(4)包括外胶块(5)、内胶块(6)、卷胶块(7)和扩展槽(8),所述支撑层(2)的底部壁面上开设有整平槽(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金属电缆屏蔽用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层(2)的顶部大小与表粘层(1)的底部大小相互契合,内粘层(3)的顶部大小与支撑层(2)的底部大小相互契合,胶块(4)密集均匀的布置在内粘层(3)的底部壁面上,且每两组相互靠近的胶块(4)相互贴合,整平槽(9)的数量及位置与内粘层(3)底部壁面上的胶块(4)相互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金属电缆屏蔽用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胶块(5)从上至下逐渐变窄,内胶块(6)的形状大小与外胶块(5)的形状大小相互契合,内胶块(6)的外侧壁面固定安装在外胶块(5)的内侧壁面上,且内胶块(6)的顶部固定安装在内粘层(3)的底部对应位置壁面上,外胶块(5)顶部壁面与内粘层(3)的底部壁面相互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金属电缆屏蔽用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卷胶块(7)为圆形卷环状,卷胶块(7)的外直径大小与内胶块(6)的内侧底部内直径大小相互契合,卷胶块(7)的外侧壁面固定安装在内胶块(6)的内侧底部侧壁面上,所述扩展槽(8)开设在内胶块(6)的顶部壁面上,扩展槽(8)的形状与内胶块(6)的形状相互贴合,且扩展槽(8)贯穿内胶块(6)的侧壁面与对应位置外胶块(5)的内侧壁面相互契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复合膜领域,且公开了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金属电缆屏蔽用复合膜,包括表粘层,表粘层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层,支撑层的顶部大小与表粘层的底部大小相互契合,支撑层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内粘层,内粘层的顶部大小与支撑层的底部大小相互契合,内粘层的底部壁面上设置有胶块,本实用新型中,该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金属电缆屏蔽用复合膜,当复合膜受到拉伸过度后进行粘贴时,通过挤压内粘层使胶块粘贴面进行挤压,通过外胶块结构,当外胶块底部受到挤压时,外胶块的顶部会通过扩展槽向四周进行扩散,从而达到填充因拉伸过多损坏粘胶部的效果,从而避免因拉伸复合膜过度导致影响复合膜粘贴效果的情况发生。

技术研发人员:丁留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叶心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14
技术公布日:2020.12.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