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夹接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08926发布日期:2021-02-20 19:02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线夹接线器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接线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线夹接线器。


背景技术:

[0002]
在电路电线进行连接时,一般采用剥芯绞绕的方式,然后以绝缘胶带进行缠绕裹紧以防漏电,连接麻烦,胶带缠绕随着使用时间会老化并松开而导致漏电事故发生,使用安全性能极低,且如果需要拆开则要去掉绝缘胶带并解开绞绕在一起的线芯,连接拆卸费时费工,因此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在各种电器设备、各种线路中,经常会用接线器结构进行电路的连接。现有的接线器,端口处的进线孔为圆孔型,需要先将线穿过进线孔后才能进行电路连接操作,且操作不方便,另外现有的接线器中的两个链接块处于并排设计或者是处于部分交叉设计,该方式存在连线短路的风险,其次线路连接后,需要用仪器在两个链接块处进行检测,存在检测风险。
[0003]
因此,需要一种线夹接线器,以克服上述问题的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线夹接线器,包括上卡盖、下底座,所述上卡盖的一端通过连接片与下底座的一端连接,所述上卡盖的另一端设有上卡件,所述下底座的另一端设有与上卡件配合的下卡扣,所述下底座上设有下卡扣一侧的侧壁上设有弧形进线槽,所述下底座靠近弧形进线槽一端的两侧内壁上均设有定位板,所述下底座远离弧形进线槽一端的两侧均设有第二侧限位板,所述第二侧限位板上间隔设有第三弧形槽、第四弧形槽,两个第二侧限位板之间设有第一链接块、第二链接块,所述第一链接块处于第二链接块的左下方;所述上卡盖上设有上卡件的一端设有第一定位压片,所述上卡盖内靠近第一定位压片处设有第二定位压片,所述上卡盖远离第一定位压片的一端的两侧均设有第一侧限位板,所述第一侧限位板上间隔设有第一弧形槽、第一弧形槽,两个第一侧限位板之间设有第一压块、第二压块。
[0005]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定位压片的顶端设有第一限位凹槽,所述上卡盖与下底座闭合后,所述第一定位压片与弧形进线槽上、下对应。
[0006]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定位压片的顶端设有第二限位凹槽,所述上卡盖与下底座闭合后,所述第二定位压片对应于分居两侧的定位板之间。
[0007]
进一步的,所述下底座内分居两侧的定位板均为间隔平行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二定位压片对应于处于同一侧的两个定位板之间。
[0008]
进一步的,所述上卡盖与下底座闭合后,所述第二压块与第一链接块上、下隔空对应,所述第一压块与第二链接块上、下隔空对应。
[0009]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链接块临近弧形进线槽一端的内侧面处设有分线柱。
[0010]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侧限位板的外侧面设有侧向槽,所述上卡盖与下底座闭合后,所述第一侧限位板处于侧向槽处。
[0011]
进一步的,所述上卡盖与下底座闭合后,所述第二弧形槽与第三弧形槽对应且第二弧形槽与第三弧形槽之间形成有侧向过线孔,所述第一弧形槽与第四弧形槽对应且第一弧形槽与第四弧形槽之间形成有侧向过线孔。
[0012]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弧形槽与第三弧形槽之间形成的侧向过线孔与第二链接块的两侧对应;所述第一弧形槽与第四弧形槽之间形成的侧向过线孔与第一链接块的两侧对应。
[0013]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
[0014]
(1)本实用新型中,两个链接块呈正方形对角线方位分布,避免两个链接块的内的接线头出现连线短路的风险,同时提高后期检测的安全性;
[0015]
(2)本实用新型中,便于进行接线操作,下底座端口处采用弧形进线槽并通过上卡盖上与弧形进线槽对应的第一定位压片对进口处的电源线的上方进行限位、固定,第一定位压片端部的第一限位凹槽实现加紧咬实电源线,第二定位压片对电源线进行二次限位固定。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线夹接线器的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上卡盖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下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下底座的俯视图;
[0020]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上卡盖的仰视图;
[0021]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线夹接线器的闭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中:
[0023]
1、上卡盖;11、上卡件,12、第一定位压片;121、第一限位凹槽;13、第二定位压片;131、第二限位凹槽;14、第一压块;15、第二压块;16、第一侧限位板;161、第一弧形槽;162、第二弧形槽;
[0024]
2、下底座;21、下卡扣;22、弧形进线槽;23、定位板;24、分线柱;
[0025]
25、第二侧限位板;251、第三弧形槽;252、第四弧形槽;26、侧向槽;
[0026]
27、第一链接块;28、第二链接块;
[0027]
3、连接片;
[0028]
4、侧向过线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30]
参见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线夹接线器,包括上卡盖1、下底座2,所述上卡盖1的一端通过连接片3与下底座2的一端连接,所述上卡盖1的另一端设有上卡件11,所述下底座2的另一端设有与上卡件11配合的下卡扣21,所述下底座2上设有下卡扣21一侧的侧壁上设有弧形进线槽22,所述下底座2靠近弧形进线槽22一端的两侧内壁上均
设有定位板23,所述下底座1远离弧形进线槽22一端的两侧均设有第二侧限位板25,所述第二侧限位板25上设有间隔的第三弧形槽251、第四弧形槽252,两个第二侧限位板25之间设有第一链接块27、第二链接块28,所述第一链接块27处于第二链接块28的左下方;所述上卡盖1上设有上卡件11的一端设有第一定位压片12,所述上卡盖1内靠近第一定位压片12处设有第二定位压片13,所述上卡盖1远离第一定位压片12的一端的两侧均设有第一侧限位板16,所述第一侧限位板16上设有间隔的第一弧形槽161、第二弧形槽162,两个第一侧限位板16之间设有第一压块14、第二压块15。
[0031]
其中,所述第一定位压片12的顶端设有第一限位凹槽121,所述上卡盖1与下底座2闭合后,所述第一定位压片12与弧形进线槽22上、下对应。
[0032]
其中,所述第二定位压片13的顶端设有第二限位凹槽131,所述上卡盖1与下底座2闭合后,所述第二定位压片13对应于分居两侧的定位板23之间。
[0033]
其中,所述下底座2内分居两侧的定位板23均为间隔平行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二定位压片13对应于处于同一侧的两个定位板23之间。
[0034]
其中,所述上卡盖1与下底座2闭合后,所述第二压块15与第一链接块27上、下隔空对应,所述第一压块14与第二链接块28上、下隔空对应。
[0035]
其中,所述第一链接块27临近弧形进线槽22一端的内侧面处设有分线柱24。
[0036]
其中,所述第二侧限位板25的外侧面设有侧向槽26,所述上卡盖1与下底座2闭合后,所述第一侧限位板16处于侧向槽26内。
[0037]
其中,所述上卡盖1与下底座2闭合后,所述第二弧形槽162与第三弧形槽251对应且第二弧形槽12与第三弧形槽251之间形成有侧向过线孔4,所述第一弧形槽161与第四弧形槽252对应且第一弧形槽161与第四弧形槽252之间形成有侧向过线孔4。
[0038]
其中,所述第二弧形槽162与第三弧形槽251之间形成的侧向过线孔4分别与第二链接块28的两侧对应;所述第一弧形槽161与第四弧形槽252之间形成的侧向过线孔4分别与第一链接块27的两侧对应。
[0039]
具体使用的过程中,预实现连接的电源线卡放于弧形进线槽22处,两个接线端分别在第一链接块27、第二链接块28内实现链接操作,上卡盖1与下底座2闭合后,第一压块14、第二压块15分别对第二链接块28、第一链接块27内的电源线进行压实,第一链接块27、第二链接块28呈正方形对角线方位分布,避免两个链接块的内的接线头出现连接短路的风险,同时提高后期检测的安全性;另外便于进行接线操作,下底座2端口处采用弧形进线槽22并通过上卡盖1上与弧形进线槽22对应的第一定位压片12对进口处的电源线的上方进行限位、固定,第一定位压片12端部的第一限位凹槽121实现加紧咬实电源线,第二定位压片13对电源线进行二次限位固定。
[0040]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41]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
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42]
术语“包括”或者任何其它类似用语旨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物品或者设备/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它要素,或者还包括这些过程、物品或者设备/装置所固有的要素。
[0043]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