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12v启停电池系统上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25602发布日期:2021-04-16 15:57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一种12v启停电池系统上盖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车用启停电池技术,具体涉及一种12v启停电池系统上盖。


背景技术:

2.12v锂离子启停电池系统属于一个电化学、电子电气、热管理部件高度整合的产品,内部除了锂离子电芯模组以外还有一些电气元件(bms、继电器、分流器、熔断器、连接排等)、外部输出电能的导体(端子)、气压平衡装置、与整车通讯的lin或can通讯端口,集成电池系统上,这么多的零部件集成难免会出现一些零部件的故障,现有12v锂离子启停电池系统设计电气元件布局设计不合理,导致电气线路之间出现交叉,对12v锂离子启停电池系统的生产制造以及后期的售后维护造成很大的困扰。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12v启停电池系统上盖,降低了电池生产成本,实现集成化结构,提升了电气防护和电池的安全性。
4.一种12v启停电池系统上盖,包括上盖本体,上盖本体背面凹陷形成用于容纳bms电池管理系统、熔断器、继电器的容腔,容腔内平面上设加强支撑装置及用于安装bms电池管理系统、熔断器、继电器的凸台,凸台内嵌有螺母一,并通过与螺母一匹配的螺栓将bms电池管理系统、继电器、熔断器并排装于上盖本体内;加强支撑装置包括位于容腔中部沿上盖本体宽度方向延伸的加强板、沿上盖本体长度方向并排均布的加强筋、均布于加强板左右两侧半径向外逐步增大的多个圆弧形加强筋;上盖本体上注塑有正、负极端子、通讯接口一、与容腔贯通的气压平衡排气装置,气压平衡排气装置伸入容腔内端包覆有防水透气膜,正极端子设于靠近继电器一侧。
5.所述bms电池管理系统靠近继电器一侧集成有三个并排的通讯接口二,与通讯接口二相对的bms电池管理系统另一侧集成有分流器。
6.所述三个通讯接口二分别用于与通讯接口一、继电器、电池的电芯模组通过信号线连通。
7.正极端子、熔断器、继电器经连接排串联后与电池的电芯正极组成正极回路;负极端子、分流器经连接排串联后与电池的电芯负极组成负极回路。
8.气压平衡排气装置为通气管,通气管下方的上盖本体上设用于让位导气管的弧形让位槽。
9.所述连接排上设有用于让位螺栓的让位孔。
10.所述上盖本体背面外周设用于与电池槽体上端密封筋配合的密封槽,四个边角处均设一通孔,通孔内注塑有螺母二。
11.上盖本体正面设有两个提手,提手为“u”形结构,上盖本体的前后两个端面上对称设有两对提手限位凹槽,提手限位凹槽内有提手安放轴,提手设与提手安放轴匹配的安装孔。
12.所述上盖本体正、背面的正、负极端子处均设有正、负极指示符号。
13.所述上盖本体采用94

v0阻燃塑料材料制成。
14.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解决了12v启停电池系统电气件集成度不高的问题;电气件、通讯插件、电池端子、提手的集成在一个上盖上,且布局合理,减少电气线路的交叉,实现高效的可制造性、可维护性;降低了电池设计生产成本,实现集成化结构,提升了电气防护和电池的安全性;加强支撑装置的设计结构合理,增强上盖本体的整体强度,有效防止上盖本体因装置电气件变形。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背面结构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装配电气元件的布局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图一;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图二;
20.图中:1、上盖本体,2、电池端子,3、气压平衡排气装置,4、通讯接口一,5、提手,8、凸台,10、分流器,11、熔断器,12、继电器,13、连接排,14、bms电池管理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专利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专利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专利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专利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图1、图2、图3中,本实用新型包括上盖本体1,上盖本体1采用94

v0阻燃塑料材料制成,上盖本体1背面凹陷形成用于容纳bms电池管理系统14、熔断器11、继电器12的容腔,容腔内平面上设用于安装的bms电池管理系统14、熔断器11、继电器12的凸台8及加强支撑装置,凸台8内嵌有螺母一,并通过与螺母一匹配的螺栓将bms电池管理系统14、继电器12、熔断器11并排装于上盖本体1上,实现了12v启停电池系统的模块化;加强支撑装置包括位于容腔中部沿上盖本体1宽度方向延伸的加强板、沿上盖本体1长度方向并排均布的加强筋、位于加强板左右两侧半径逐步向外增大的多个圆弧形加强筋,增强强度,防止因装置电气件变形;上盖本体1上注塑有正、负极端子和通讯接口一4、与容腔贯通的气压平衡排气装置3,气压平衡排气装置3伸入容腔内端包覆有防水透气膜,正极端子设于靠近继电器12一侧,bms电池管理系统14靠近继电器12一侧集成有三个并排的通讯接口二,与通讯接口二相对的bms电池管理系统14另一侧集成有分流器10,集成的分流器10减少连接通讯线,使结构更加简单,三个通讯接口二分别用于与通讯接口一4、继电器12、电池的电芯模组通过信号线连通;正极端子、熔断器11、继电器12经多个连接排13串联后与电池的电芯正极组成正极回路,正极端子、熔断器11、继电器12设在同侧,方便连接,避免与负极回路出现连接交叉;负极端子、分流器10经多个连接排串联后与电池的电芯负极组成负极回路,负极端子、分流器10,设在同侧,方便连接,避免与正极回路出现连接交叉,实现高效的可制造性、提高维护效率;上盖本体1背面外周设一圈用于与电池槽体上端密封筋配合的密封槽,四个边角处均
设一通孔,通孔内注塑有螺母二;上盖本体1正、背面的正、负极端子处均设有正、负极指示符号,为装配起到提醒作用。
23.连接排上设有用于让位螺栓的让位孔。
24.图4中,气压平衡排气装置3为通气管,配合整车上的导气管排出电池系统内部的废气,平衡电池内外大气压力防止电池内部压力过大造成的爆炸;通气管下方的上盖本体1上设用于让位导气管的弧形让位槽。
25.图5中,上盖本体1正面设有两个提手5,提手5为“u”形结构,上盖本体1的前后两个端面上对称设有两对提手限位凹槽,提手限位凹槽内有提手安放轴,提手5设与提手安放轴匹配的安装孔。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