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合闸断路器的电动操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12321发布日期:2021-05-11 15:08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重合闸断路器的电动操作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重合闸断路器的电动操作装置。



背景技术:

重合闸断路器广泛用于输配电电路中,起到控制和保护电路的作用,重合闸断路器具有电动操作和手动操作两种模式,电动操作可以代替手动操作,无需操作人员抵达现场,使重合闸断路器能够在远程信号控制下分合闸,为了避免两种模式相互干扰,通常会增加离合机构。由于电动操作装置的电动机140自带减速机构,手动操作模式下,离合机构不仅可以减少电动机140带来的阻力,而且还可以避免手动操作时带动电动机140转动,防止电动机140内部零部件损坏。电动操作模式下,离合机构能够避免电动机140带动手动操作装置转动,防止对外部造成干扰。但是,现有的离合机构具有体积大、可靠性差和加工难度大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体积小、可靠性高的重合闸断路器的电动操作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重合闸断路器的电动操作装置,其包括设置在同一平面内的电动离合机构和手动离合机构,电动离合机构和手动离合机构分别包括主动件和从动件,电动离合机构和手动离合机构的从动件分别通过曲柄机构与控制手柄连接,电动离合机构和手动离合机构的主动件分别与电动机和手操杆连接;电动机或手操杆能够带动相连的主动件与从动件限位,推动对应从动件水平转动,使从动件带动曲柄机构分合闸控制手柄,同时曲柄机构带动电动机和手操杆中另一者对应的从动件和主动件沿水平方向分开解除限位。

优选的,所述手动离合机构的从动件为手操棘轮,手动离合机构的主动件为设置在手操棘轮内侧的手操棘爪;电动离合机构的主动件为电操棘轮,从动件为设置在电操棘轮一侧的电操棘爪;电操棘爪和手操棘轮分别与曲柄机构连接。

优选的,所述手动离合机构的从动件为手操棘轮,主动件为设置在手操棘轮内侧的手操棘爪,手操棘轮的内侧设有棘轮孔,在棘轮孔内设有手操杆,手操棘爪可移动设置在手操杆上,且手操杆上设有推动手操棘爪与棘轮孔内壁接触的手操弹簧,在棘轮孔的内壁上设有多个向一侧倾斜的内棘齿;手操棘爪向内啮合面一侧转动时能够带动手操棘轮转动;曲柄机构带动手操棘轮转动时,手操棘轮通过内滑动面推动手操棘爪克服手操弹簧作用在手操杆上滑动,手操棘爪不转动。

优选的,所述手操棘爪成t字形,手操棘爪包括相连的接触部和滑动部,滑动部垂直穿过手操杆,手操弹簧套在滑动部后连接在手操杆与接触部之间,手操弹簧推动接触部与棘轮孔的内壁接触;内滑动面能够推动接触部克服手操弹簧作用向手操杆移动,使手操棘爪与手操棘轮分开。

优选的,所述曲柄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底板和盖板,以及设置在底板与盖板之间的安装板,底板、盖板和安装板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电动离合机构设置在安装板的内侧配合,安装板的四周和手操棘轮的四周相互啮合。

优选的,所述电动离合机构的主动件为电操棘轮,从动件为设置在电操棘轮一侧的电操棘爪,电操棘爪被电操弹簧限位在电操棘轮上;电操棘轮四周设有多个水平倾斜的棘齿,多个棘齿的一侧分别设有啮合面,多个棘齿的另一侧分别设有滑动面;电操棘轮向啮合面一侧转动时,通过啮合面推动电操棘爪带动曲柄机构转动,曲柄机构带动控制手柄分合闸;电操棘爪在曲柄机构带动下逆时针转动时,电操棘爪被滑动面推开,电操棘轮不转动。

优选的,所述曲柄机构包括与手动离合机构连接的安装板,安装板的中部设有用于容纳电操棘轮的枢转孔,以及与枢转孔侧面连通的限位孔,限位孔内设有与电操棘爪一端连接的电操弹簧,电操弹簧驱动电操棘爪的另一端插入枢转孔与电操棘轮配合,电操棘爪被电操棘轮推开时克服对应电操弹簧的作用向限位孔内移动。

优选的,所述电动离合机构的主动件设有套在电动机上的固定孔,固定孔的横截面成圆形,固定孔一侧的侧壁向内侧凸起形成平面结构的限位面,限位面到固定孔圆心的距离小于固定孔的半径,电动机的输出轴插入固定孔与限位面限位配合。

优选的,所述曲柄机构还包括支架板以及倒扣在支架板上u型结构的支架,支架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二螺钉与支架板连接,在支架的内侧设有相对设置的手操底板和手操盖板,所述手操棘轮设置在手操底板和手操盖板之间,且手操棘轮、手操底板和手操盖板固定连接,支架上设有与手操杆对应的支架孔。

优选的,所述曲柄机构通过滑块与控制手柄配合,滑块的一端套在控制手柄上间隙配合,滑块的另一端设有滑槽,所述盖板上设有在滑槽内转动的偏心轴,盖板转动时通过偏心轴推动滑槽槽壁上凸起,使滑块带动控制手柄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重合闸断路器的电动操作装置,水平设置的电动离合机构和手动离合机构能够减少高度,而且主动件与从动件分离时沿水平方向移动,主动件和从动件都不沿竖直方向移动,能够进一步减少高度,具有体积小和可靠性高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重合闸断路器的电动操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重合闸断路器的电动操作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重合闸断路器的电动操作装置的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动离合机构和手动离合机构的配合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曲柄机构与控制手柄的配合方式;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曲柄机构与控制手柄的另一种配合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至6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重合闸断路器的电动操作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重合闸断路器的电动操作装置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重合闸断路器的电动操作装置包括设置在同一平面内的电动离合机构110和手动离合机构120,电动离合机构110和手动离合机构120分别包括主动件和从动件,电动离合机构110和手动离合机构120的从动件分别通过曲柄机构130与控制手柄280连接,电动离合机构110和手动离合机构120的主动件分别与电动机140和手操杆150连接;电动机140或手操杆150能够带动相连的主动件与从动件限位,推动对应从动件水平转动,使从动件带动曲柄机构130分合闸控制手柄280,同时曲柄机构130带动动机140和手操杆150中另一者对应的从动件和主动件沿水平方向分开解除限位。

本实用新型的重合闸断路器的电动操作装置,水平设置的电动离合机构110和手动离合机构120能够减少高度,而且主动件与从动件分离时沿水平方向移动,主动件和从动件都不沿竖直方向移动,能够进一步减少高度,具有体积小和可靠性高的特点。

进一步,所述电动离合机构110和手动离合机构120均通过棘轮与棘爪配合的方式实现离合,但本实施例电动离合机构110和手动离合机构120的结构不同。

本实施例的手动离合机构120的从动件为手操棘轮210,手动离合机构120的主动件为设置在手操棘轮210内侧的手操棘爪230;

电动离合机构110的主动件为电操棘轮250,从动件为设置在电操棘轮250一侧的电操棘爪260;

电动离合机构110的电操棘爪260和手动离合机构120的手操棘轮210分别与曲柄机构130连接;

手操棘轮210和电操棘爪260中任一带动曲柄机构130转动时,曲柄机构130也带动另一者转动。

手动模式下:

手操棘爪230在手操杆150驱动下顺时针转动时与手操棘轮210限位,能够带动手操棘轮210顺时针转动,手操棘爪230在曲柄机构130驱动下逆时针转动时被手操棘轮210推开不限位,手操棘轮210不转动;

手操棘轮210顺时针转动时带动曲柄机构130的安装板131逆时针转动,使曲柄机构130分合闸控制手柄280的同时带动电操棘爪260逆时针转动,但电操棘爪260会被电操棘轮250推开解除限位,电操棘轮250不带动电动机140转动。

电动模式下:

电操棘轮250在电动机140驱动下逆时针转动时与电操棘爪260限位能够带动电操棘爪260逆时针转动,电操棘轮250在曲柄机构130驱动下顺时针时能够将电操棘爪260推开解除限位,电操棘爪260不转动;

电操棘爪260逆时针转动时带动曲柄机构130的安装板131逆时针转动,使曲柄机构130分合闸控制手柄280的同时带动手操棘轮210顺时针转动,但手操棘轮210顺时针转动会将手操棘爪230推开解除限位,手操棘爪230不带动手操杆150转动。

具体的,所述手动离合机构120的从动件为手操棘轮210,主动件为设置在手操棘轮210内侧的手操棘爪230,手操棘轮210的内侧设有棘轮孔211,在棘轮孔211内设有手操杆150,手操棘爪230可移动设置在手操杆150上,并通过手操弹簧240与手操杆150连接,手操弹簧240推动手操棘爪230与棘轮孔211的内壁接触,在棘轮孔211的内壁上设有多个向一侧倾斜的内棘齿212,多个内棘齿212的一侧分别设有内啮合面213,多个内棘齿212的另一侧分别设有内滑动面214;

手操杆150带动手操棘爪230在棘轮孔211内转动,手操棘爪230向内啮合面213一侧转动时能够带动手操棘轮210转动;手操棘爪230向内滑动面214一侧转动时被内滑动面214推开,使手操棘爪230克服手操弹簧240作用在手操杆150上滑动;曲柄机构130带动手操棘轮210转动时,手操棘轮210通过内滑动面214推动手操棘爪230克服手操弹簧240作用在手操杆150上滑动,手操棘爪230不转动,防止手操棘爪230带动手操杆150转动。

进一步,所述手操棘爪230成t字形,手操棘爪230包括相连的接触部231和滑动部232,滑动部232垂直穿过手操杆150,手操弹簧240套在滑动部232后连接在手操杆150与接触部231之间,手操弹簧240推动接触部231与棘轮孔211的内壁接触。

内滑动面214能够推动接触部231克服手操弹簧240作用向手操杆150移动,接触部231带动滑动部232与手操杆150滑动,使手操棘爪230与手操棘轮210分开。

虽然内啮合面213能够从侧面推动接触部231,使滑动部232带动手操杆150转动,但是曲柄机构130不会带动手操棘轮210向该方向转动。

通过将手操棘爪230在手操棘轮210内的手操杆150上滑动,手操棘爪230不需要水平移动,手操棘爪230也不需要设置用于限位手操棘爪230的结构,能够减少手操棘爪230的体积。

参阅图3,所述曲柄机构130包括相对设置的底板133和盖板134,以及设置在底板133与盖板134之间的安装板131,底板133、盖板134和安装板131通过螺钉138固定连接,在盖板134的偏心位置设有用于驱动控制手柄280分合闸的驱动件(图中未示出),所述电动离合机构110设置在安装板131的内侧配合,安装板131的四周和手操棘轮210的四周分别设有相互啮合的轮齿。

本实施例手操棘轮210作为手动离合机构120的从动件,直接与安装板131啮合,同时手动离合机构120也能够直接与安装板131连接,曲柄机构130不需要设置两个分别用于连接两个从动件的安装板131,能够减少零件数量。当然,所述底板133、盖板134和安装板131也可以通过铆接以外的方式连接,如铆钉和粘接。

进一步,还包括支架板261以及倒扣在支架板261上u型结构的支架262,支架262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二螺钉263与支架板261连接,在支架262的内侧设有相对设置的手操底板265和手操盖板266,所述手操棘轮210设置在手操底板265和手操盖板266之间,且手操棘轮210、手操底板265和手操盖板266固定连接,支架262上设有与手操杆150对应的支架孔264。优选的,所述手操杆150在远离支架板261的一端设有六角凹槽,需要手动操作时,可以将扳手插入六角凹槽,通过扳手带动手操杆150转动。

参阅图4,所述电动离合机构110的主动件为电操棘轮250,从动件为设置在电操棘轮250一侧的电操棘爪260,电操棘爪260被电操弹簧270限位在电操棘轮250上,电操棘轮250四周设有多个水平倾斜的棘齿105,多个棘齿105的一侧分别设有啮合面106,多个棘齿105的另一侧分别设有滑动面107。

电操棘轮250逆时针转动时(向啮合面106一侧转动),通过其啮合面106推动电操棘爪260带动曲柄机构130逆时针转动,曲柄机构130带动控制手柄280分合闸;

电操棘轮250顺时针转动时(向滑动面107一侧转动),通过其滑动面107推动电操棘爪260克服弹簧作用分离,曲柄机构130不转动;

电操棘爪260在曲柄机构130带动下逆时针转动时,电操棘爪260被滑动面107推开,电操棘轮250不转动,相连的手操杆150也不转动;

虽然电操棘爪260顺时针转动时会推动啮合面106带动电操棘轮250转动,但曲柄机构130不会带动电操棘爪260顺时针转动。

进一步,所述安装板131的中部设有用于容纳电操棘轮250的枢转孔135,以及与枢转孔135侧面连通的限位孔136,限位孔136内设有与电操棘爪260一端连接的电操弹簧270,电操弹簧270驱动电操棘爪260的另一端插入枢转孔135与电操棘轮250配合,电操棘爪260被电操棘轮250推开时克服对应电操弹簧270的作用向限位孔136内移动。

进一步,所述电动离合机构110的主动件设有套在电动机140上的固定孔102,固定孔102的横截面成圆形,固定孔102一侧的侧壁向内侧凸起形成平面结构的限位面103,限位面103到固定孔102圆心的距离小于固定孔102的半径,电动机140的输出轴141插入固定孔102与限位面103限位配合。电动机140的输出轴141插入到对应固定孔102内就可以传递扭矩,连接方式简单可靠,占用空间小,装配也很方便。

参阅图5-6所示,所述曲柄机构130通过滑块271与控制手柄280配合,滑块271的一端套在控制手柄280上间隙配合,滑块271的另一端设有滑槽272,所述盖板134的偏心位置上设有在滑槽272内转动的偏心轴273,盖板134转动时通过偏心轴273推动滑槽272槽壁上凸起274,通过控制手柄280带动重合闸断路器分闸、合闸、再扣。图4的控制手柄280与曲柄机构130水平设置,图5的控制手柄280与曲柄机构130上下设置,这里不做具体限定。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偏心轴273上也可以铰接可转动的连杆(图中未示出),通过连杆带动控制手柄280移动,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