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检测功能的高压PT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19104发布日期:2021-02-20 20:00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检测功能的高压PT柜的制作方法
一种具有检测功能的高压pt柜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pt柜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检测功能的高压pt柜。


背景技术:

[0002]
pt柜即电压互感器柜,其一般是直接装设到母线上,以检测母线电压和实现保护功能,电压互感器柜采用组合结构,可根据具体工程配置不同数量及种类的pt,其整体采用移开式金属铠装结构并在面板上配装大面积的观察窗,可随时观察柜子的运行情况。
[0003]
但是现有的pt柜内部较为简单,柜体内缺少一定温湿度检测机构,从而影响柜体的适用范围。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pt柜内部较为简单,柜体内缺少一定温湿度检测机构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具有检测功能的高压pt柜。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具有检测功能的高压pt柜,包括主柜体,所述主柜体的顶部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一侧设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内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远离转轴的一端与安装口的内壁通过锁紧螺钉固定连接,所述空腔内依次设有控制器、电源、存储器、信号发射器和警报器,所述主柜体的内顶部固定连接有温湿度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和电源的输出端均与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信号发射器、警报器和存储器的输入端连接。
[0007]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为80s51控制器。
[0008]
优选地,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的型号为sht11。
[0009]
优选地,所述烟雾传感器的型号为tgs2612。
[0010]
优选地,所述主柜体的外壁上固定插设有充电接头,所述充电接头的输出端与电源的输入端连接。
[0011]
优选地,所述主柜体的内顶部固定插设有栅格网。
[0012]
有益效果:
[0013]
1.通过温湿度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的设置,可以有效的对主柜体内温湿度情况和火灾情况进行监测,然后将监测信号发送到控制器,控制器将信号通过信号发射器发送到控制中心,同时可以通过警报器发出警报,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检测机构的设置,可以有效的对柜体内进行检测,从而提升了pt柜的适用范围;
[0014]
2.同时挡板的设置,可以方便对空腔内控制元件进行维护,同时栅格网可以对温湿度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进行保护,同时充电接头,可以方便对电源进行充电。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具有检测功能的高压pt柜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具有检测功能的高压pt柜的控制系统示意图。
[0017]
图中:1主柜体、2转轴、3挡板、4锁紧螺钉、5控制器、6电源、7存储器、8信号发射器、9警报器、10温湿度传感器、11烟雾传感器、12充电接头、13栅格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9]
参照图1-2,一种具有检测功能的高压pt柜,包括主柜体1,主柜体1的内顶部固定插设有栅格网13,对烟雾传感器11和温湿度传感器10进行保护,主柜体1的顶部设有空腔,空腔的一侧设有安装口,安装口内通过转轴2转动连接有挡板3,对控制元件进行保护,挡板3远离转轴2的一端与安装口的内壁通过锁紧螺钉4固定连接;
[0020]
本实施例中,空腔内依次设有控制器5、电源6、存储器7、信号发射器8和警报器9,主柜体1的内顶部固定连接有温湿度传感器10和烟雾传感器11,用于对主柜体1内的情况进行检测;
[0021]
本实施例中,控制器5为80s51控制器,温湿度传感器10的型号为sht11,烟雾传感器11的型号为tgs2612温湿度传感器10、烟雾传感器11和电源6的输出端均与控制器5的输入端连接,用于将检测信号发送到控制器5;
[0022]
本实施例中,控制器5的输出端分别与信号发射器8、警报器9和存储器7的输入端连接,主柜体1的外壁上固定插设有充电接头12,充电接头12的输出端与电源6的输入端连接,方便对电源6进行充电。
[0023]
本实施例中,通过温湿度传感器10和烟雾传感器11的设置,可以有效的对主柜体1内温湿度情况和火灾情况进行监测,然后将监测信号发送到控制器5,控制器5将信号通过信号发射器8发送到控制中心,同时可以通过警报器9发出警报;
[0024]
本实施例中,挡板3的设置,可以方便对空腔内控制元件进行维护,同时栅格网13可以对温湿度传感器10和烟雾传感器11进行保护,同时充电接头12,可以方便对电源6进行充电。
[0025]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