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压器防漏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77269发布日期:2021-03-16 22:44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压器防漏磁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领域,具体是一种变压器防漏磁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变压器结构很容易出现漏磁现象,这会导致变压器的变压比不准确,影响变压器的变压能力,且漏磁较多之后还会影响变压器内其他电气元件的正常工作,产生局部过热等容易产生故障的情况,现有的装置的也有针对此提出改进的装置,但是这些改进的装置结构复杂,增大了安装的难度,且设置较多的防漏磁装置之后将变压器包裹起来,大大影响了变压器的散热能力,而变压器的散热本身就是一个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因此这些防漏磁装置有待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压器防漏磁结构,它能够有效地减弱变压器的漏磁现象,且保证了变压器较好的散热能力,具备较好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变压器防漏磁结构,包括底板、顶板,所述底板上固定有铁芯、立板,所述铁芯位于立板的内部,所述立板的外侧壁上固定有多个导热管,所述顶板的底部设有绕线组,所述绕线组套设在铁芯的外部,所述顶板的底部设有多个导热杆,所述导热杆与导热管活动插接,所述顶板的底部设有多个隔磁板,所述隔磁板位于两个相邻的导热管之间,所述顶板上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底部与底板活动插接。

进一步的,所述立板包括首尾相连的四个侧面,所述立板上设有多个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位于相邻的两个导热管之间,所述隔磁板与安装槽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横截面积大于顶板的横截面积,所述底板上设有插槽,所述固定杆的底部活动插接在插槽内,所述固定杆上设有配合底板使用的定位块。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块为l型,所述定位块的水平部分滑动连接在固定杆上,所述底板上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块的水平部分与定位槽活动插接,所述定位块的竖直部分与固定杆之间设有复位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隔磁板为铁制或者硅钢材质。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在底板上设置立板,铁芯位于立板的内部,绕线组位于顶板的底部,使用时将顶板扣合到立板上,使绕线组套设在铁芯的外部,同时顶板上的导热杆活动插接在导热管内,这样就将铁芯及绕线组的整体部分包裹在立板、底板、顶板组成的区域内,且在顶板的底部设置隔磁板,隔磁板位于相邻的两个导热管之间,保证了此区域的隔磁能力,有效减弱了漏磁现象的产生,同时此区域通过导热管和导热杆与外界连通,内部绕线组和铁芯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能够通过导热管和导热杆有效的与外界连通,能够及时的进行热交换,保证防漏磁效果的同时提高了整体的散热能力,再利用顶板上的固定杆与底板活动插接固定,使装置整体的安装更加便捷,装置的稳固性更好。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前视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附图2中a方向的剖视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附图2中b方向的剖视图。

附图中所示标号:

1、底板;2、顶板;3、铁芯;4、立板;5、导热管;6、绕线组;7、导热杆;8、隔磁板;9、固定杆;10、安装槽;11、插槽;12、定位块;13、定位槽;14、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所述是一种变压器防漏磁结构,主体结构包括底板1、顶板2,所述底板1、顶板2均为矩形板状结构,所述底板1上通过焊接固定有铁芯3、立板4,所述铁芯3位于立板4的内部,所述立板4围绕在铁芯3的外部,所述立板4的外侧壁上通过焊接或者螺栓固定有多个导热管5,所述导热管5为空心的铝制或者铜质组件,导热性能较好,所述顶板2的底部设有通过螺栓固定有绕线组6,所述绕线组6套设在铁芯3的外部,所述铁芯3与绕线组6组成变压器的主要工作元件,所述顶板2的底部焊接或者螺栓固定有多个导热杆7,所述导热杆7与导热管5活动插接,底板1、顶板2、立板4组成封闭区域,将工作部件包围,这样的结构能够使导热管5与封闭区域的侧面接触,而顶部区域通过导热杆7与导热管5连接,大大提高了散热能力,所述顶板2的底部通过粘接固定有多个隔磁板8,所述隔磁板8位于两个相邻的导热管5之间,导热管5的侧壁具备一定的隔磁能力,将隔磁板8设置在两个相邻的导热管5之间,能够使整个封闭区域的侧壁的隔磁能力大大提高,同时导热管5的侧壁与隔磁板8具备一定的厚度,保证其隔磁效果,所述顶板2的侧面焊接或者螺栓固定有固定杆9,所述固定杆9的底部与底板1活动插接,使底板1与顶板2之间通过固定杆9连接,降低安装难度,提升装置整体的稳固性。

优选的,所述立板4包括首尾相连的四个侧面,一般形状为上下敞口的长方形壳体,所述立板4上焊接固定有多个安装槽10,所述安装槽10位于相邻的两个导热管5之间,所述隔磁板8与安装槽10滑动连接,使隔磁板8安装过程中沿着安装槽10向下滑动,使隔磁板8与立板4的固定更加牢固和紧密,降低两者间的空隙大小,保证了防漏磁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底板1的横截面积大于顶板2的横截面积,固定杆9固定在顶板2的侧面,更方便安装,所述底板1上设有插槽11,所述固定杆9的底部活动插接在插槽11内,插槽11位于底板1上超过顶板2水平坐标的位置,所述固定杆9上设有配合底板1使用的定位块12,定位块12水平的与底板1活动连接,将固定杆9插入插槽11后利用定位块12固定,进一步提高固定效果。

优选的,所述定位块12为l型,所述定位块12的水平部分滑动连接在固定杆9上,所述底板1上焊接或者螺栓固定有定位槽13,所述定位块12的水平部分与定位槽13活动插接,所述定位块12的竖直部分与固定杆9之间设有复位弹簧14,使用时向外拉动定位块12,对复位弹簧14进行压缩,然后将固定杆9插入插槽11之后,松开定位块12在复位弹簧14的作用下带动定位块12插入定位槽13中实现两者在水平和竖直方向的固定,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固定效果好。

优选的,所述隔磁板8为铁制或者硅钢材质,这种材质的隔磁效果相对较好,且具备适当的强度。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底板1上设置立板4,铁芯3位于立板4的内部,绕线组6位于顶板2的底部,使用时将顶板2扣合到立板4上,使绕线组6套设在铁芯3的外部,同时顶板2上的导热杆7活动插接在导热管5内,这样就将铁芯3及绕线组6的整体部分包裹在立板4、底板1、顶板2组成的区域内,且在顶板2的底部设置隔磁板8,隔磁板8位于相邻的两个导热管5之间,保证了此区域的隔磁能力,有效减弱了漏磁现象的产生,同时此区域通过导热管5和导热杆7与外界连通,内部绕线组6和铁芯3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能够通过导热管5和导热杆7有效的与外界连通,能够及时的进行热交换,保证防漏磁效果的同时提高了整体的散热能力,再利用顶板2上的固定杆9与底板1活动插接固定,使装置整体的安装更加便捷,装置的稳固性更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