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燃型圆柱锂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74272发布日期:2021-03-30 20:10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一种阻燃型圆柱锂电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阻燃型圆柱锂电池。



背景技术:

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由于锂金属的化学特性非常活泼,使得锂金属的加工、保存和使用过程,对环境要求非常高,所以,锂电池长期没有得到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锂电池已经成为了主流,锂电池大致可分为两类:锂金属电池和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不含有金属态的锂,并且是可以充电的,锂电池具有自放电率极低、放电电压平缓等优点,但是由于电池本体在使用过程中,特别是在大电流充放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难以散发,导致锂离子电池温度持续升高易产生热失控,进而可能引发起火甚至爆炸,现有技术采用的一般方式为在锂电池中增加防爆膜结构,此方式虽能降低爆炸的危险性,但防爆膜一旦破损,锂电池便无法再次使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所以需在现有的技术中进行升级与改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阻燃型圆柱锂电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阻燃型圆柱锂电池,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阻燃缓冲层,所述第二阻燃缓冲层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散热层,所述第二散热层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阻燃缓冲层,所述第一阻燃缓冲层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散热层,所述主体的内部中部固定连接有电池芯轴,所述主体的内部下方固定连接有垫片,所述主体的内部下方中部固定连接有负极,所述主体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正极层,所述正极层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隔膜,所述第一隔膜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负极层,所述负极层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隔膜,所述主体的上表面外侧固定连接有盖帽,所述主体的上表面开设有散热孔,所述主体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正极柱,所述正极柱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正极端。

优选的,所述散热孔呈圆弧形排列,且均匀开设于主体的上表面。

优选的,所述散热孔与第一散热层和第二散热层呈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盖帽与垫片呈配套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隔膜与第二隔膜均设置为耐高温聚酯薄膜材料。

优选的,所述第一散热层与第二散热层均设置为铝制的散热鳍片密封固定而成。

优选的,所述第一阻燃缓冲层与第二阻燃缓冲层均设置为氨基树脂涂料。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安装有第一散热层、第二散热层、散热孔、第一阻燃缓冲层和第二阻燃缓冲层,且通过将第一散热层和第二散热层与散热孔呈对称设置,并且通过将散热孔设置为圆弧形排列,从而能够有效的将主体产生的高温进行散出,而且通过第一阻燃缓冲层与第二阻燃缓冲层设置的氨基树脂涂料,从而能够有效的达到对主体的安全性,且不仅能够有效的将主体内部的高温进行散出,同时也能够有效的防止主体在受到高温时自然的现象。

2、其次,通过安装有第一隔膜和第二隔膜,且通过将第一隔膜与第二隔膜设置为耐高温聚酯薄膜材料,并且能够有效的达到对主体的耐高温效果,而且可以阻止体积比较大的分子通过,而只允许小体积的带电离子通过,从而能够有效的提高正负电极附近的浓度差,有利于离子的扩散,并且提高电池的存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主体结构正面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在图1至图4中,部件名称或线条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1-主体、2-散热孔、3-正极柱、4-正极端、5-盖帽、6-正极层、7-第一隔膜、8-负极层、9-第二隔膜、10-电池芯轴、11-垫片、12-负极、13-第一散热层、14-第一阻燃缓冲层、15-第二散热层、16-第二阻燃缓冲层、17-隔热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至图4,本实用提出了一种阻燃型圆柱锂电池,包括主体1,主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隔热层17,隔热层17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阻燃缓冲层16,第二阻燃缓冲层16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散热层15,第二散热层15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阻燃缓冲层14,第一阻燃缓冲层14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散热层13,主体1的内部中部固定连接有电池芯轴10,主体1的内部下方固定连接有垫片11,主体1的内部下方中部固定连接有负极12,主体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正极层6,正极层6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隔膜7,第一隔膜7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负极层8,负极层8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隔膜9,主体1的上表面外侧固定连接有盖帽5,主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散热孔2,主体1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正极柱3,正极柱3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正极端4。

进一步的,散热孔2呈圆弧形排列,且均匀开设于主体1的上表面,并且能够有效的达到对整个主体1的内部进行均匀散热效果。

进一步的,散热孔2与第一散热层13和第二散热层15呈对称设置,且能够有效的将主体1内部形成的高温从散热孔2散出。

进一步的,盖帽5与垫片11呈配套设置,且能够有效的达到对主体1进行密封,从而防止主体1内部发生渗漏。

进一步的,第一隔膜7与第二隔膜9均设置为耐高温聚酯薄膜材料,且耐高温聚酯薄膜表面微孔小,可以阻止体积比较大的分子通过,而只允许小体积的带电离子通过,从而能够有效的提高正负电极附近的浓度差,有利于离子的扩散,并且提高电池的存储效率。

进一步的,第一散热层13与第二散热层15均设置为铝制的散热鳍片密封固定而成,且能够大大提高圆柱形锂电池的散热性能,并且降低锂电池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造成的温升,提高锂电池使用的安全性。

进一步的,第一阻燃缓冲层14与第二阻燃缓冲层16均设置为氨基树脂涂料,且氨基树脂涂料的耐热性及绝缘性能能够有效的达到对主体1安全性,从而防止主体1在受到高温时自然现象。

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在对主体1进行加工时将各材料固定连接于主体1的内部,然后,在对主体1进行高温测试时,通过第一隔膜7与第二隔膜9设置为耐高温聚酯薄膜材料,从而能够有效的达到对主体1的耐高温效果,同时通过主体1内部的隔热层17能够有效的防止高温进入主体1内部造成主体1自燃的现象,接着,当主体1在受到高温时产生的热量,通过第一散热层13和第二散热层15与散热孔2呈对称设置,从而能够有效的将主体1内部形成的高温从散热孔2排出,紧接着,当主体1在受到高温状态时,通过第一阻燃缓冲层14与第二阻燃缓冲层16设置为氨基树脂涂料,从而能够有效的达到对主体1的安全性,从而能够有效的防止主体1在受到高温时发生自燃的现象,最后,通过盖帽5与垫片11的配合下,能够有效的将主体1进行密封,从而防止主体1的内部发生渗漏的现象。

本实用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