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各种尺寸硅片的干花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61883发布日期:2021-05-07 20:02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各种尺寸硅片的干花篮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干花篮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各种尺寸硅片的干花篮装置。



背景技术:

太阳能电池加工的热制程和金属化工序上,需要一种名为干花篮的载具用来运输硅片。随着市场上硅片的尺寸不断变大,现有用于装载硅片的干花篮装置不再适用。为此,本发明人发明了一种名为:“一种适用于大尺寸硅片的干花篮装置”的专利(中国专利号:201922377032.4),它包括有两片上下间隔分布的挡板和若干根连接两挡板的连接杆,还包括有三片竖直固定设置的侧板,三片侧板与两片挡板组成无盖长方体结构,所有连接杆均位于三片侧板的外侧,每片侧板上均设有等间距排布且水平的卡齿,卡齿为直条形,三片侧板上的对应卡齿为等高设置。硅片从无盖长方体结构的开口一侧送入或取出,硅片与三片侧板上的卡槽插接,硅片的三侧均得到较好的支撑,减少硅片受重力而产生的形变。

上述专利通过改进卡齿的结构,使其对硅片的承载效果更好,避免硅片产生大幅度的变形。但是该专利上可承载硅片的尺寸是固定的,不具备通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各种尺寸硅片的干花篮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不具备通用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适用于各种尺寸硅片的干花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承载框架和其上两片左右竖直分布的左侧板、右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为平行间隔设置且两片侧板的间距可调,左侧板上靠近右侧板的一侧壁上设有若干上下间隔分布的左卡齿,右侧板上靠近左侧板的一侧壁上设有若干上下间隔分布的右卡齿,承载框架上且位于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后侧设有限位杆。太阳能硅电池片从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形成的空腔前侧插入,左卡齿和右卡齿用于承载太阳能硅电池片,当硅电池片与限位杆抵合时完成装载。由于两片侧板的间距可调,这样本实用新型可以适用于承载多种规格的硅电池片,通用性好。

作为优选,所述的承载框架包括有两片上下间隔分布的底板以及连接固定两底板的支撑杆。支撑杆的的数量一般在4至6根,这样的承载框架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同时自重较轻。

作为优选,所述底板的左侧上开设有若干组左定位孔组,每组左定位孔组包括至少两个相对底板前后分布的左定位孔;底板的右侧上开设有相同数量的右定位孔组,每组右定位孔组包括至少两个相对底板前后分布的右定位孔,上下两片底板上的左定位孔组和右定位孔组完全镜像设置,左侧板的上下两端可与同一竖直方向上的任意一组左定位孔组固定,右侧板的上下两端可与同一竖直方向上的任意一组右定位孔组固定。通过将左侧板、右侧板安装固定在不同的定位孔组上来改变左侧板与右侧板的间距,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的可调整间距范围为156至230mm。

作为优选,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上朝外的侧壁上均固接有至少两根竖直设置的档杆,档杆的两端均设有螺孔,而左定位孔和右定位孔为台阶孔,左定位孔与左侧板上的档杆之间可通过螺栓完成固定装配,右定位孔与右侧板上的档杆之间可通过螺栓完成固定装配,档杆同时还起到加强固定两侧板的作用。

作为优选,左卡齿与右卡齿为左右镜像设置,左卡齿在左侧板前后方向上的厚度与左侧板前后方向的宽度一致,即两卡齿为长条形,长度方向上与两侧板的宽度一致。左卡齿与右卡齿的长度越长,其与硅电池片的接触面积越大,对硅电池片的承载效果更好。

作为优选,所述左卡齿与右卡齿的截面为子弹头外形,有利于降低硅电池片装载时发生磕碰的概率。

作为优选,限位杆设有两根且为竖直设置,两根限位杆的轴线所在平面与左侧板垂直,两底板上各设有四个呈矩形分布且用于安装固定限位杆的安装孔。两根限位杆可以根据硅片的尺寸改变自身的固定位置。

因此,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包括有承载框架和其上两片左右竖直分布的左侧板、右侧板,两片侧板的间距可调,适用于承载多种规格的硅电池片,通用性好;2.左卡齿与右卡齿为长条形,其与硅电池片的接触面积大,对硅电池片的承载效果好;3.两根限位杆可以根据硅片的尺寸改变自身的固定位置。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底板的正视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附图4是附图3的a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见图1和图3,一种适用于各种尺寸硅片的干花篮装置,包括有承载框架1和其上两片左右竖直分布的左侧板2、右侧板3,左侧板2和右侧板3为平行间隔设置且两片侧板的间距可调,左侧板2上靠近右侧板3的一侧壁上设有若干上下间隔分布的左卡齿21,右侧板3上靠近左侧板2的一侧壁上设有若干上下间隔分布的右卡齿31,承载框架1上且位于左侧板2和右侧板3的后侧设有限位杆4。太阳能硅电池片从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形成的空腔前侧插入,左卡齿和右卡齿用于承载太阳能硅电池片,当硅电池片与限位杆抵合时完成装载。由于两片侧板的间距可调,这样本实用新型可以适用于承载多种规格的硅电池片,通用性好。

见图1,承载框架1包括有两片上下间隔分布的底板5以及连接固定两底板5的支撑杆6。支撑杆设有4根,这样的承载框架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同时自重较轻。

见图2和图3,底板5的左侧上开设有6组左定位孔组51,每组左定位孔组51包括两个相对底板5前后分布的左定位孔52;底板5的右侧上开设有相同数量的右定位孔组53,每组右定位孔组53包括两个相对底板5前后分布的右定位孔54,上下两片底板5上的左定位孔组51和右定位孔组53完全镜像设置,左侧板2的上下两端可与同一竖直方向上的任意一组左定位孔组51固定,右侧板3的上下两端可与同一竖直方向上的任意一组右定位孔组53固定。通过将左侧板、右侧板安装固定在不同的定位孔组上来改变左侧板与右侧板的间距,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的可调整间距范围为156至230mm。

见图3和图4,左侧板2和右侧板3上朝外的侧壁上均固接有两根竖直设置的档杆7,档杆7的两端均设有螺孔71,而左定位孔52和右定位孔54为台阶孔,左定位孔52与左侧板2上的档杆7之间装配有螺栓72,右定位孔54与右侧板3上的档杆7之间也装配有螺栓72,档杆同时还起到加强固定两侧板的作用。

见图3,左卡齿21与右卡齿31为左右镜像设置,左卡齿21在左侧板2前后方向上的厚度与左侧板2前后方向的宽度一致,即两卡齿为长条形,长度方向上与两侧板的宽度一致。左卡齿与右卡齿的长度越长,其与硅电池片的接触面积越大,对硅电池片的承载效果更好。

见图4,左卡齿21与右卡齿31的截面为子弹头外形,有利于降低硅电池片装载时发生磕碰的概率。

见图2和图3,限位杆4设有两根且为竖直设置,两根限位杆4的轴线所在平面与左侧板2垂直,两底板5上各设有四个呈矩形分布且用于安装固定限位杆4的安装孔55。两根限位杆可以根据硅片的尺寸改变自身的固定位置。底板5上还开设有用于减重的减重孔56。

本实用新型可改变为多种方式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这样的改变不认为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所有这样的对所述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修改将包括在本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