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生产的冷却降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86275发布日期:2021-06-08 18:14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缆生产的冷却降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缆生产的冷却降温装置。


背景技术:

2.线缆主要用于控制安装、连接设备、输送电力等多重作用,其基本结构为内芯、包裹在内芯外的绝缘层及位于绝缘层外的外护套;在加工时,主要通过挤出机对线缆的内芯进行绝缘胶层的包裹。
3.线缆在包裹上绝缘胶层后,由于绝缘胶层的温度较高,需要进行冷却操作,现有的线缆成型后在进行冷却时,多是采用风冷的方式进行冷却,冷却的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电缆生产的冷却降温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技术方案通过风冷、两次水冷实现对线缆的冷却,冷却效果好,且在生产线上就能完成线缆的冷却操作,能够实现线缆连续加工冷却的效果;在水冷时通过多个转动辊进行导向,使线缆在水冷呈蛇形排布,冷却效果好;在冷却后通过风力对线缆进行清洁,装置使用更加便捷的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缆生产的冷却降温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为空心结构,所述箱体上表面对称设置有进线槽和出线槽,所述进线槽和所述出线槽分别靠近所述箱体的竖直侧壁;
7.所述箱体内部安装有风机,所述风机竖直两侧壁贯穿设置有与所述箱体相连通的风力孔,两个所述风力孔分别与所述进线槽和所述出线槽相对应;
8.所述箱体的内底面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箱体的底部分隔为第一冷却池和第二冷却池,所述第一冷却池和所述第二冷却池内部结构相同,且对称分布,所述隔板上表面转动安装有导向辊;
9.所述第一冷却池内部转动安装有数量不小于一根的转动辊,所述转动辊与所述进线槽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转动辊在所述第一冷却池内部呈上下交错分布,所述第一冷却池的侧壁连通有带有阀门的进水管道和带有阀门的出水管道,所述进水管道和所述出水管道分别靠近所述第一冷却池的高端与底端。
10.采用上述一种电缆生产的冷却降温装置,在对线缆进行固定时,使线缆通过所述进线槽伸入所述箱体内底面的所述第一冷却池内部,将线缆在多个所述转动辊之间依次缠绕导向,并通过所述导向辊将线缆导送至所述第二冷却池内部,将线缆在多个所述转动辊之间依次缠绕导向,完成线缆的缠绕后,将线缆从所述出线槽内部穿出,并与导线设备进行连接,完成线缆的固定;在装置使用时,通过所述进水管道分别向所述第一冷却池和所述第二冷却池内部注入水,使所述第一冷却池和所述第二冷却池内部的水温依次降低,通过导线设备拉动线缆行进,线缆通过所述进线槽进入所述箱体内部,通过所述风机表面的所述
风力孔对线缆进行风力降温,线缆在通过所述第一冷却池内部时,对线缆进行初步水冷,通过所述导向辊将线缆导出至所述第二冷却池内部,通过所述第二冷却池对线缆进行二次水冷,由于所述第一冷却池和所述第二冷却池内部的水温依次降低,能够逐步实现对线缆的降温操作,完成二次水冷后,线缆通过所述风机和所述风力孔进行风冷,对线缆表面的水进行清洁处理,最终完成冷却和清洁的线缆通过所述出线槽导出。
11.作为优选,所述风力孔的开口处连通有出风斗。
12.作为优选,所述箱体靠近所述出风斗的竖直两侧壁贯穿设置有通风孔,所述通风孔不小于一个,且在所述箱体的表面呈矩形阵列分布。
13.作为优选,所述转动辊的外圆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数量不小于一个,且沿着所述转动辊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
14.作为优选,所述导向辊与所述转动辊的结构一致。
15.作为优选,所述箱体的内壁安装有清洁块,所述清洁块位于所述出线槽的下方,且沿着所述出线槽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清洁块上表面贯穿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部安装有用于对线缆进行清洁的清洁棉层。
16.有益效果在于:本装置通过风冷、两次水冷实现对线缆的冷却,冷却效果好,且在生产线上就能完成线缆的冷却操作,能够实现线缆连续加工冷却的效果;在水冷时通过多个转动辊进行导向,使线缆在水冷呈蛇形排布,冷却效果好;在冷却后通过风力对线缆进行清洁,装置使用更加便捷。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动辊的俯视图;
21.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清洁块的俯视图。
22.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23.1、箱体;101、通风孔;102、进线槽;103、出线槽;104、隔板;105、进水管道;106、出水管道;107、第一冷却池;108、第二冷却池;2、风机;201、出风斗;202、风力孔;3、转动辊;301、凹槽;4、清洁块;401、固定槽;402、清洁棉层;5、导向辊。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25.参见图1

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缆生产的冷却降温装置,包括箱体1,
箱体1内部为空心结构,箱体1上表面对称设置有进线槽102和出线槽103,进线槽102和出线槽103分别靠近箱体1的竖直侧壁;
26.箱体1内部安装有风机2,风机2竖直两侧壁贯穿设置有与箱体1相连通的风力孔202,两个风力孔202分别与进线槽102和出线槽103相对应;
27.箱体1的内底面安装有隔板104,隔板104将箱体1的底部分隔为第一冷却池107和第二冷却池108,第一冷却池107和第二冷却池108内部结构相同,且对称分布,隔板104上表面转动安装有导向辊5;
28.第一冷却池107内部转动安装有数量不小于一根的转动辊3,转动辊3与进线槽102的长度方向一致,转动辊3在第一冷却池107内部呈上下交错分布,第一冷却池107的侧壁连通有带有阀门的进水管道105和带有阀门的出水管道106,进水管道105和出水管道106分别靠近第一冷却池107的高端与底端。
29.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风力孔202的开口处连通有出风斗201,这样设置,能够通过出风斗201将风机2产生的风通过出风斗201输送至电缆表面,对电缆相对应的面积变大,实现对电缆表面的散热效果。
30.箱体1靠近出风斗201的竖直两侧壁贯穿设置有通风孔101,通风孔101不小于一个,且在箱体1的表面呈矩形阵列分布,这样设置,能够通过通风孔101能够将出风斗201导入的空气导出,实现气体的循环,从而提高了空气的循环速度,进而提高了电缆的降温速度。
31.转动辊3的外圆面设置有凹槽301,凹槽301数量不小于一个,且沿着转动辊3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这样设置,能够通过凹槽301实现对线缆的导向,避免线缆在传动过程中产生歪斜,使线缆行进更加平稳。
32.导向辊5与转动辊3的结构一致,这样设置,能够实现对线缆的导向,避免线缆在传动过程中产生歪斜,使线缆行进更加平稳。
33.箱体1的内壁安装有清洁块4,清洁块4位于出线槽103的下方,且沿着出线槽103的长度方向延伸,清洁块4上表面贯穿设置有固定槽401,固定槽401内部安装有用于对线缆进行清洁的清洁棉层402,这样设置,在线缆在进行出线时,使线缆贯穿清洁棉层402,在线缆移动时,能够通过清洁棉层402对线缆的表面进行清洁。
34.采用上述结构,在对线缆进行固定时,使线缆通过进线槽102伸入箱体1内底面的第一冷却池107内部,将线缆在多个转动辊3之间依次缠绕导向,并通过导向辊5将线缆导送至第二冷却池108内部,将线缆在多个转动辊3之间依次缠绕导向,完成线缆的缠绕后,将线缆从出线槽103内部穿出,并与导线设备进行连接,完成线缆的固定;在装置使用时,通过进水管道105分别向第一冷却池107和第二冷却池108内部注入水,使第一冷却池107和第二冷却池108内部的水温依次降低,通过导线设备拉动线缆行进,线缆通过进线槽102进入箱体1内部,通过风机2表面的风力孔202对线缆进行风力降温,线缆在通过第一冷却池107内部时,对线缆进行初步水冷,通过导向辊5将线缆导出至第二冷却池108内部,通过第二冷却池108对线缆进行二次水冷,由于第一冷却池107和第二冷却池108内部的水温依次降低,能够逐步实现对线缆的降温操作,完成二次水冷后,线缆通过风机2和风力孔202进行风冷,对线缆表面的水进行清洁处理,最终完成冷却和清洁的线缆通过出线槽103导出。
3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
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