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包通风智能控制系统、电池包舱门总成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14617发布日期:2021-06-11 19:37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包通风智能控制系统、电池包舱门总成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包通风智能控制系统、电池包舱门总成及车辆。



背景技术:

动力电池系统作为电动汽车的主要功能元件,其工作温度将对电池性能发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整个行业的发展对电池的工作温度控制技术要求越来越高,为了使得动力电池发挥最佳性能和寿命,需要将电池工作温度维持在合适范围内,电池包舱门的相关功能越来越受到行业的重视。目前行业内冷却方式主要是在电池包舱门上开设传统普通百叶窗格栅式风冷,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可以通过从格栅式进风口进入的自然风对电池包舱内的电池箱散热。

普通的电池包舱门所开设传统普通百叶窗格栅式结构,缺点是环境温度温差变化大的地区对电池包温度变化较繁琐,温度低的时候需要人工封闭电池包舱门上百叶窗格栅,温差变化大的地区对此散热格栅拆卸频繁,对车辆管理人员造成一定的负担,并且电池包温度得不到及时更好的控制影响了电池包的使用寿命和充放电量的工效,无法满足环境温度温差变化大的地区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格栅叶片开闭智能控制的电池包通风智能控制系统、电池包舱门总成及车辆。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池包通风智能控制系统,包括电池温度测量模块、系统控制模块以及格栅叶片开闭驱动装置,所述格栅叶片开闭驱动装置固定在电池包舱门骨架上,包括驱动电机、传动组件,所述驱动电机与系统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系统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入端与电池温度测量模块连接。

所述传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支架、传动杆、与电池包舱门骨架上设置的格栅叶片一一对应的叶片夹,所述驱动电机支架的一侧与电池包舱门骨架的下端固定连接,驱动电机支架的另一侧与驱动电机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上端与传动杆固定连接,所述叶片夹为卜字形结构,包括叶片夹持杆、连接杆,所述叶片夹持杆的两端部与格栅叶片卡接,叶片夹持杆的中部与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与传动杆固定连接。

所述传动杆包括竖杆部、v形连接板,所述竖杆部与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v形连接板的开口侧与竖杆部的上端固定连接,v形连接板的非开口侧与驱动电机的上端固定连接。

所述驱动电机支架为u形结构,包括底板、一号侧板、二号侧板,所述底板的中部与电池包舱门骨架的下端固定连接,底板的两端分别与一号侧板、二号侧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一号侧板、二号侧板的另一侧与驱动电机的下端固定连接。

所述系统还包括带有应急开关状态指示灯点的电池舱门应急开关,所述电池舱门应急开关与系统控制模块连接。

所述格栅叶片为填充发泡保温棉的中空平板式铝片,所述驱动电机支架、传动杆、电池包舱门骨架的制造材料均为铝合金。

一种电池包舱门总成,采用上述的智能控制系统。

一种车辆,采用上述的智能控制系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池包通风智能控制系统包括电池温度测量模块、系统控制模块以及格栅叶片开闭驱动装置,格栅叶片开闭驱动装置固定在电池包舱门骨架上,包括驱动电机、传动组件,驱动电机与系统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系统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入端与电池温度测量模块连接,其中,电池温度测量模块用于测量电池温度并将其发送给系统控制模块,系统控制模块用于根据电池温度控制驱动电机驱动传动组件以实现舱门格栅叶片的开闭,该设计不仅根据电池包温度实现了格栅叶片开闭的智能控制,尤其是针对温差变化大的地区需要对散热格栅频繁开启和关闭的情况,在减少人工对格栅叶片的管理负担的同时对改善电池包的使用寿命和充放电量的工效非常有效,而且驱动电机、电池包温度测量模块、系统控制模块均可采用市场现有的成熟产品,价格低廉,维护成本低。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实现了格栅叶片开闭的智能控制、有效改善了电池包的使用寿命和充放电量的工效,而且价格低廉,维护成本低。

2、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池包通风智能控制系统中格栅叶片为填充发泡保温棉的中空平板式铝片,驱动电机支架、传动杆、电池包舱门骨架的制造材料均为铝合金,该设计不仅满足了整车的轻量化以及电池包的保温需求,而且制造工艺简单。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满足了整车的轻量化以及电池包的保温需求,而且制造工艺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格栅叶片开闭驱动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中,电池温度测量模块1、系统控制模块2、格栅叶片开闭驱动装置3、电池包舱门骨架4、格栅叶片41、驱动电机5、传动组件6、驱动电机支架61、底板611、一号侧板612、二号侧板613、传动杆62、竖杆部621、v形连接板622、叶片夹63、叶片夹持杆631、连接杆632、电池舱门应急开关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图2,一种电池包通风智能控制系统,包括电池温度测量模块1、系统控制模块2以及格栅叶片开闭驱动装置3,所述格栅叶片开闭驱动装置3固定在电池包舱门骨架4上,包括驱动电机5、传动组件6,所述驱动电机5与系统控制模块2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系统控制模块2的信号输入端与电池温度测量模块1连接。

所述传动组件6包括驱动电机支架61、传动杆62、与电池包舱门骨架4上设置的格栅叶片41一一对应的叶片夹63,所述驱动电机支架61的一侧与电池包舱门骨架4的下端固定连接,驱动电机支架61的另一侧与驱动电机5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5的上端与传动杆62固定连接,所述叶片夹63为卜字形结构,包括叶片夹持杆631、连接杆632,所述叶片夹持杆631的两端部与格栅叶片41卡接,叶片夹持杆631的中部与连接杆632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杆632的另一端与传动杆62固定连接。

所述传动杆62包括竖杆部621、v形连接板622,所述竖杆部621与连接杆632固定连接,所述v形连接板622的开口侧与竖杆部621的上端固定连接,v形连接板622的非开口侧与驱动电机5的上端固定连接。

所述驱动电机支架61为u形结构,包括底板611、一号侧板612、二号侧板613,所述底板611的中部与电池包舱门骨架4的下端固定连接,底板611的两端分别与一号侧板612、二号侧板613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一号侧板612、二号侧板613的另一侧与驱动电机5的下端固定连接。

所述系统还包括带有应急开关状态指示灯的电池舱门应急开关7,所述电池舱门应急开关7与系统控制模块2连接。

所述格栅叶片41为填充发泡保温棉的中空平板式铝片,所述驱动电机支架61、传动杆62、电池包舱门骨架4的制造材料均为铝合金。

一种电池包舱门总成,采用上述的智能控制系统。

一种车辆,采用上述的智能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说明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通风智能控制系统,其针对现有普通舱门固定的散热格栅构型在电池包低温时候需要人工封闭散热格栅,将其改变为智能控制电池包格栅、即时制的方式,减少车辆管理人员的操作程序,提升对电池包温度的管控工效,即根据取感应电池包温度的变化参数即时改变散热格栅的通风效果,从而快速及时应对电池包温度的变化,实现对电池包温度更好的均衡控制,该系统不仅满足了整车轻量化、智能化的需求,又满足了电池包保温、散热、及时通风的要求,且具有制造成本低、安装方便、工艺性高、性能可靠、维护成本低等特点。

电池舱门应急开关7:本实用新型设置有电池舱门应急开关7,当系统控制模块出现故障或者无法读取电池包bms数据时,应急开关状态指示灯点亮,车辆管理人员可根据实际天气温度选择是否强制开启开关(接通此开关后,所有格栅叶片90°开启)。

实施例1:

参见图1、图2,一种电池包通风智能控制系统,包括电池温度测量模块1、系统控制模块2、格栅叶片开闭驱动装置3、带有应急开关状态指示灯的电池舱门应急开关7,所述格栅叶片开闭驱动装置3包括驱动电机5、传动组件6,所述驱动电机5与系统控制模块2的信号输出端通过线束连接,所述系统控制模块2的信号输入端与电池温度测量模块2通过线束连接,所述电池舱门应急开关7与系统控制模块2通过线束连接,所述传动组件6包括驱动电机支架61、传动杆62、与电池包舱门骨架4上设置的格栅叶片41一一对应的叶片夹63,所述驱动电机支架61为u形结构,包括底板611、一号侧板612、二号侧板613,所述底板611的中部与电池包舱门骨架4的下端焊接,底板611的两端分别与一号侧板612、二号侧板613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一号侧板612、二号侧板613的另一侧与驱动电机5的下端螺栓连接,所述传动杆62包括竖杆部621、v形连接板622,所述v形连接板622的开口侧与竖杆部621的上端固定连接,v形连接板622的非开口侧与驱动电机5的上端螺栓连接,所述叶片夹63为卜字形结构,包括叶片夹持杆631、连接杆632,所述叶片夹持杆631的两端部与格栅叶片41卡接,叶片夹持杆631的中部与连接杆632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杆632的另一端与传动杆62螺栓连接,所述格栅叶片41为填充发泡保温棉的中空平板式铝片,所述驱动电机支架61、传动杆62、电池包舱门骨架4的制造材料均为铝合金。

实施例2:

一种电池包舱门总成,采用实施例1所述的智能控制系统。

实施例3:

一种车辆,采用实施例1所述的智能控制系统。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