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精度浮动式电源插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38773发布日期:2021-06-25 16:46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精度浮动式电源插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插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精度浮动式电源插接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电子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提高电子产品的出厂质量,在出厂前需要对电子产品进行老化测试。

在老化测试过程中需要将电源放置到治具上,而电源在放置过程中需要与治具上的插接头进行插接,经过插接后方能对电源的老化进行测试。现有技术中,针对各种电子产品的充电电源测试过程中,由于电源的接头一般采用usbtype-c,而usbtype-c的尺寸较小,才插接过程中容易出现偏差,从而导致插接头的损坏或者操作电源接口的损坏,即使在插接口对准后由于角度不对,在插接过程中也容易导致插接头的损坏,故需要针对以上问题针对插接结构做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对比传统的插接精度更高,稳定性更好,精度更高,有利于提升整体测试线的工作效率的高精度浮动式电源插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精度浮动式电源插接结构,包括放置架、安装于放置架的顶升装置、及安装于放置架并位于顶升装置的插接装置;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插接装置包括插接底座、安装于插接底座至少一组的插接模组、及位于插接模组一侧用于电源固定的固定槽;所述插接模组朝向固定槽位置设置插接头;所述顶升装置包括安装于放置架的顶升气缸、安装于顶升气缸驱动端的顶升板、及安装于顶升板的若干组顶针,所述插接底座对应顶针开设有顶升孔,所述顶升孔与所述顶针相对,所述顶升孔连通至所述插接模组。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放置架包括旋转驱动模组、安装于旋转驱动模组的旋转架、及安装于旋转架的输送模组。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旋转驱动模组包括旋转底座、安装于旋转底座的分割器、安装于旋转底座并与分割器驱动连接的旋转驱动电机。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旋转架安装于所述分割器驱动端、其包括连接板、安装于连接板的挡板、安装于挡板首尾两端的端板,所述输送模组安装于端板。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输送模组包括安装于端板的输送电机、驱动连接于输送电机的主动轮、安装于端板的从动轮、及传动于从动轮与主动轮之间的输送带。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插接底座表面均布有多组的固定槽,每组的固定槽均安装有放置框,每组的放置框均对应安装有插接模组。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插接模组包括底壳、安装于底壳的pcb板、将pcb板固定于底壳的上壳、安装于上壳并与pcb板连接的接触端子、及穿设于上壳、pcb板和底壳并与插接底座连接的连接螺钉,所述连接螺钉外径套设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穿过上壳、pcb板和底壳。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插接头与pcb板连接,所述pcb板设置有若干线路将接触端子与插接头连接。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底壳安装有若干定位销,所述插接底座对应定位销开设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直径尺寸大于定位销的直径尺寸。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底壳靠近插接头一面设置有下限位台,所述上壳对应下限位台设置有上限位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相比传统的电源自动插接治具,本实用新型增加了顶升结构,在插接过程中用于对插接装置进行顶升,而插接装置安装位置本身具有一定的浮动空间,从而在经过顶升时方便电源的插入,进而提升插接精度和插接效率,对比传统的插接精度更高,稳定性更好,精度更高,有利于提升整体测试线的工作效率。具体是,设置了放置架、安装于放置架的顶升装置、及安装于放置架并位于顶升装置的插接装置;整体结构简单,采用顶升和插接配合即可,使用方便。

其中,插接装置包括插接底座、安装于插接底座至少一组的插接模组、及位于插接模组一侧用于电源固定的固定槽;所述插接模组朝向固定槽位置设置插接头;在使用中,通过插接底座作用为测试治具的底板,固定槽用于放置电源进行固定,二插接模组配合插接头用于与电源插接,以便后续连接实现测试。

其中,顶升装置包括安装于放置架的顶升气缸、安装于顶升气缸驱动端的顶升板、及安装于顶升板的若干组顶针,所述插接底座对应顶针开设有顶升孔,所述顶升孔与所述顶针相对,所述顶升孔连通至所述插接模组,采用的是顶升气缸驱动顶升板带动顶针用于将插接模组顶起,从而使得插接模组浮动,在插接过程中对准度更高,插接可活动性更大,从而能够在经过顶起后插接精度更高,顶针采用的是弹性顶针,能够在顶起过程中使得结构更具浮动性,插接精度进一步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去除插接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插接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插接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插接模组的爆炸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顶针与插接模组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放置架100、旋转驱动模组110、旋转底座111、分割器112、旋转驱动电机113、旋转架120、连接板121、挡板122、端板123、输送模组130、输送电机131、主动轮132、从动轮133、输送带134、顶升装置200、顶升气缸210、顶升板220、顶针230、插接装置300、插接底座310、放置框311、定位孔312、顶升孔313、插接模组320、底壳321、定位销321a、下限位台321b、pcb板322、上壳323、上限位台323a、接触端子324、连接螺钉325、固定轴326、固定槽330、插接头34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7所示,一种高精度浮动式电源插接结构,包括放置架100、安装于放置架100的顶升装置200、及安装于放置架100并位于顶升装置200的插接装置300。

参阅图3所示,放置架100包括旋转驱动模组110、安装于旋转驱动模组110的旋转架120、及安装于旋转架120的输送模组130,具体是,通过旋转驱动模组110可用于驱动旋转架120旋转,旋转架120和输送模组130是用于插接装置300的放置,从而方便将电源插入至插接装置300后进行运输。

旋转驱动模组110包括旋转底座111、安装于旋转底座111的分割器112、安装于旋转底座111并与分割器112驱动连接的旋转驱动电机113,通过旋转驱动电机113来驱动分割器112,分隔器在旋转过程中带动旋转架120旋转。

旋转架120安装于所述分割器112驱动端、其包括连接板121、安装于连接板121的挡板122、安装于挡板122首尾两端的端板123,所述输送模组130安装于端板123,采用端板123和挡板122的配合下,方便对插接装置300的定位,从而方便后续的插装。

参阅图7所示,输送模组130包括安装于端板123的输送电机131、驱动连接于输送电机131的主动轮132、安装于端板123的从动轮133、及传动于从动轮133与主动轮132之间的输送带134,设置输送电机131驱动作用下,使得输送带134来带动插接装置300的输送。

参阅图3所示,顶升装置200包括安装于放置架100的顶升气缸210、安装于顶升气缸210驱动端的顶升板220、及安装于顶升板220的若干组顶针230,所述插接底座310对应顶针230开设有顶升孔313,所述顶升孔313与所述顶针230相对,所述顶升孔313连通至所述插接模组320,采用的是顶升气缸210驱动顶升板220带动顶针230用于将插接模组320顶起,从而使得插接模组320浮动,在插接过程中对准度更高,插接可活动性更大,从而能够在经过顶起后插接精度更高,顶针230采用的是弹性顶针230,能够在顶起过程中使得结构更具浮动性,插接精度进一步提升。

参阅图4~图5所示,插接装置300包括插接底座310、安装于插接底座310至少一组的插接模组320、及位于插接模组320一侧用于电源固定的固定槽330;所述插接模组320朝向固定槽330位置设置插接头340;在使用中,通过插接底座310作用为测试治具的底板,固定槽330用于放置电源进行固定,二插接模组320配合插接头340用于与电源插接,以便后续连接实现测试。

插接底座310表面均布有多组的固定槽330,每组的固定槽330均安装有放置框311,每组的放置框311均对应安装有插接模组320,通过放置框311来放置电源,插接方便,同时也可更换不同的放置框311针对不同大小的电源来插装使用,适用范围广。

参阅图6所示,插接模组320包括底壳321、安装于底壳321的pcb板322、将pcb板322固定于底壳321的上壳323、安装于上壳323并与pcb板322连接的接触端子324、及穿设于上壳323、pcb板322和底壳321并与插接底座310连接的连接螺钉325,所述连接螺钉325外径套设有固定轴326,所述固定轴326穿过上壳323、pcb板322和底壳321,通过上壳323和底壳321的配合,将pcb板322与安装位置隔离,起到绝缘保护作用,同时通过连接螺钉325和固定轴326进行配合安装,进而在安装后使得整体结构具有一定的活动空间,由于连接螺钉325固定的是固定轴326,而固定轴326穿过上壳323、pcb板322和底壳321只是圆轴固定,并没有完全固定,方便在插接过程中实现浮动插接。

插接头340与pcb板322连接,所述pcb板322设置有若干线路将接触端子324与插接头340连接,通过线路作用接触端子324和插接头340的连接,方便后续接触测试,从而在测试过程中不需要连接数据线,直接用探针与接触端子324接触即可实现连接。

底壳321安装有若干定位销321a,所述插接底座310对应定位销321a开设定位孔312,所述定位孔312的直径尺寸大于定位销321a的直径尺寸,采用定位孔312和定位销321a的配合下,将多组配合下进行定位,保证了插接模组320位置的限定,而将两者直径尺寸之间设置有一定的间隙,从而可形成浮动空间,进而在顶升过程中进一步具有浮动空间。

底壳321靠近插接头340一面设置有下限位台321b,所述上壳323对应下限位台321b设置有上限位台323a,通过上限位台323a和下限位台321b之间的配合,用于插接头340在插接过程中起到限位作用,预防插入过量,提升保护效果。

本实用新型增加了顶升结构,在插接过程中用于对插接装置300进行顶升,而插接装置300安装位置本身具有一定的浮动空间,从而在经过顶升时方便电源的插入,进而提升插接精度和插接效率,对比传统的插接精度更高,稳定性更好,精度更高,有利于提升整体测试线的工作效率。具体是,设置了放置架100、安装于放置架100的顶升装置200、及安装于放置架100并位于顶升装置200的插接装置300;整体结构简单,采用顶升和插接配合即可,使用方便。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