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防电火花插接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42494发布日期:2021-07-27 13:53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装配式防电火花插接件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路插接件装置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装配式防电火花插接件。



背景技术:

电插接件是使用非常多的电连接部件,但是在插接的过程中总会不可避免的有电火花的产生,特别是在有电容的线路中,这种产生电火花的现象就显得尤其明显和频繁;一旦电火花多次频繁的产生,必然会对插接头造成损伤,严重的话甚至会导致插接头的变形损毁,影响整个电路的电连接和正常的使用。

为了保证电路的正常使用,往往需要更换损毁的电插接件,但是由于使用的场景不同,电插接件有时候需要寄到原厂进行更换,导致更换并不方便,兼容性也不是很好,严重的影响使用效果、耽误使用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有效的避免插接过程电火花的产生、电连接稳定的装配式防电火花插接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装配式防电火花插接件,该结构包括金属针,导电塑料件,导电针;所述的导电针的一端与导电塑料件固定,导电针的另一端与金属针套合、并通过预紧件实现金属针与导电塑料件的贴合。

采用上述结构,本申请通过装配式的方式实现金属针与与导电塑料件的贴合,这样当该插接件与其他插头插接过程,插接的插头先与导电塑料接触,并且在插入的过程与导电塑料的接触面逐渐的变化,导电塑料的阻值也发生变化,因此将产生的电火花及时的被导电塑料吸收,从而有效避免了电火花的产生,保护了金属针不被瞬间过大的电流破坏;此外,本申请还设置了装配式的导电针,因为考虑到导电塑料与金属针的结合是端面的预紧件压紧方式实现的结合、结合面小导电性能可能会打折扣,通过设置了导电针,导电针的一端固定到导电塑料中与导电塑料充分的结合、另一端则套合到金属针上、通过预紧件将导电针与金属针和导电塑料紧密的固定,形成了一个导电塑料-导电针-金属针的这样一个导电回路,有效保障了本申请的插接件的导电效果。

优选的,本申请所述的金属针包括筒状针体,筒状针体的一端设置有径向的凸缘,所述的预紧件套合于该凸缘上;采用该结构,可以有效的将金属针与导电塑料件的端面进行紧密的贴合,同时还可以将导电针与金属针和导电塑料充分的结合,实现导电回路的搭建,保证导电效果。

优选的,所述的导电针包括套合部和与套合部连接的插合部,所述的套合部套接于金属针上、套合部的下端面与凸缘端面贴合,插合部与导电塑料件固定连接、插合部为弧形弯曲状,弧形面的圆心与导电塑料件同圆心;采用该结构可以有效提高导电针与导电塑料件的接触面积,提高导电回路的稳定性。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套合部的内壁呈圆弧形并与金属针的外壁相贴合;采用该结构可以保证稳定电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套合部的径向宽度小于金属针的外径至导电塑料件外径的径向距离;采用该结构,可以保证套合部有一定的变形空间,从而在预紧件旋紧过程很好的实现对金属针的压合,使得金属针与导电塑料件之间贴合的更加紧密。

优选的,所述的预紧件为螺母,所述的金属针的筒状针体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的螺母与金属针通过外螺纹连接;采用该结构可以方便快速的调整导电针对金属针和导电塑料件之间的紧密程度,拆卸安装方便。而且这种装配方式可以实现不同规格尺寸的导电塑料与金属针的结合,更换方便。

优选的,所述的金属针的内壁与导电塑料件的内壁平滑过渡;采用该结构保证插接件顺利的从导电塑料件插接到金属针中。

优选的,所述的导电塑料件远离金属针的一端固定有绝缘套;采用该结构,因为插件是自导电塑料件方向插接进入到金属针的方向,绝缘套的设置既可以在前面做导向作用引导插件插件,又可以起到绝缘作用、防止操作过程漏电不安全。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绝缘套与导电塑料件相互套合,且绝缘套的外径与导电塑料件的外径相等,绝缘套的内径大于导电塑料件的内径;采用该结构在整个的插接件的外部可以有效的起到绝缘作用,而内部在插接插件过程可以快速实现与导电塑料件的接触。

附图说明

图1本申请的装配式防电火花插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申请装配式防电火花插接件的组装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申请金属针与导电针套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4本申请导电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5本申请装配式防电火花插接件内部可见的结构示意图。

如附图所示:1.金属针,1.1.筒状针体,1.2.凸缘,2.导电塑料件,3.导电针,3.1.套合部,3.2.插合部,4.预紧件,5.绝缘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认为落入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内。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另一中间组件,通过中间组件过渡固定。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另一中间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另一中间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附图1-2所示,本申的一种装配式防电火花插接件,该结构包括金属针1,导电塑料件2,导电针3;所述的导电针3的一端与导电塑料件2固定,导电针3的另一端与金属针1套合、并通过预紧件4实现金属针与导电塑料件的贴合。

采用上述结构,本申请通过装配式的方式实现金属针与与导电塑料件的贴合,这样当该插接件与其他插头插接过程,插接的插头先与导电塑料接触,并且在插入的过程与导电塑料的接触面逐渐的变化,导电塑料的阻值也发生变化,因此将产生的电火花及时的被导电塑料吸收,从而有效避免了电火花的产生,保护了金属针不被瞬间过大的电流破坏;此外,本申请还设置了装配式的导电针,因为考虑到导电塑料与金属针的结合是端面的预紧件压紧方式实现的结合、结合面小导电性能可能会打折扣,通过设置了导电针,导电针的一端固定到导电塑料中与导电塑料充分的结合、另一端则套合到金属针上、通过预紧件将导电针与金属针和导电塑料紧密的固定,形成了一个导电塑料-导电针-金属针的这样一个导电回路,有效保障了本申请的插接件的导电效果。

如附图2-3所示,本申请本申请所述的金属针1包括筒状针体1.1,筒状针体的一端设置有径向的凸缘1.2,所述的导电针3套合于该凸缘1.2上;采用该结构,可以有效的将金属针与导电塑料件的端面进行紧密的贴合,同时还可以将导电针与金属针和导电塑料充分的结合,实现导电回路的搭建,保证导电效果。

如附图3、4所示,本申请所述的导电针3包括套合部3.1和与套合部连接的插合部3.2,所述的套合部套接于金属针上、套合部的下端面与凸缘1.2的端面贴合,插合部与导电塑料件2固定连接、插合部为弧形弯曲状,弧形面(弯曲的弧形)的圆心与导电塑料件同圆心;采用该结构可以有效提高导电针与导电塑料件的接触面积,提高导电回路的稳定性。

本申请所述的套合部3.1和与套合部连接的插合部3.2为一体成型设置;该结构可以保证导电针的导电性能的稳定性,同时还可以提高导电针的牢固度。

如附图4所示,本申请所述的套合部3.1的内壁呈圆弧形并与金属针1的外壁相贴合;采用该结构可以保证稳定的电连接。

如附图4所述,本申请所述的套合部3.1的径向宽度小于金属针的外径(指的是金属针的筒状针体部分的外径)至导电塑料件外径的径向距离;采用该结构,可以保证套合部有一定的变形空间,从而在预紧件旋紧过程很好的实现对金属针的压合,使得金属针与导电塑料件之间贴合的更加紧密。

如附图1-2所示,本申请所述的预紧件为螺母,所述的金属针的筒状针体上设置有外螺纹(图中未示出,但是为行业常规的技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通过描述均可以知晓并实现),所述的螺母与金属针通过外螺纹连接,在螺母旋紧过程实现将金属针与导电塑料件的压紧贴合;采用该结构可以方便快速的调整导电针对金属针和导电塑料件之间的紧密程度,拆卸安装方便。而且这种装配方式可以实现不同规格尺寸的导电塑料与金属针的结合,更换方便。

如附图5所示,本申请所述的金属针的内壁与导电塑料件的内壁平滑过渡,即可以理解为金属针的内径与导电塑料件的内径相等,轴向压合之后内径是同心对正的;采用该结构保证插接件顺利的从导电塑料件插接到金属针中。

如附图1-2所示,本申请所述的导电塑料件2远离金属针1的一端固定有绝缘套5;采用该结构,因为插件是自导电塑料件方向插接进入到金属针的方向,绝缘套的设置既可以在前面做导向作用引导插件插接,又可以起到绝缘作用、防止操作过程漏电不安全。

如附图2所示,所述的绝缘套5与导电塑料件1相互套合,且绝缘套的外径与导电塑料件的外径相等,绝缘套的内径大于导电塑料件的内径;具体是通过导电塑料件靠近端部位置径向切割一周形成一个周向台阶面,绝缘套套合其上,绝缘套和导电塑料件之间可以采用热熔粘合或者粘合剂粘合,或者注塑成型等方式;采用该结构在整个的插接件的外部可以有效的起到绝缘作用,而内部在插接插件过程可以快速实现与导电塑料件的接触。

上述实施例中的结构仅仅是本申请中的优选实施方案,在本申请技术方案范围内的其他结构的合理变形,能够实现本申请的技术效果均认为落入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本申请中的导电塑料可以采用塑料颗粒与导电粒子混合注塑成型获得,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导电塑料本身并非本申请的发明创新点,而将导电塑料与本申请的金属针(插针)结合,并且采用这种具有导电针的装配式的结构才是本申请的发明创新点。

本申请的导电塑料件是在塑料材料(如pp、pc、pbt、pet等均可以)中掺杂导电粒子形成的塑料颗粒料(如炭黑、碳纳米、碳纤维等具有导电功能的颗粒料),然后通过注塑工艺实现与导电针3之间的注塑成型;本申请的绝缘套5为行业的常规工艺,再次不再赘述;这种导电塑料可以随着插接深度和接触面积的变化阻值也发生变化,适应更加广泛的电流范围。

本申请采用装配式的结构,如果导电塑料件磨损还可以及时的更换,也更加方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