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源连接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42489发布日期:2021-07-27 13:53阅读:6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源连接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源连接器结构。



背景技术:

连接器亦称作接插件、插头和插座。一般是指电器连接器。即连接两个有源器件的器件,传输电流或信号。连接器是我们电子工程技术人员经常接触的一种部件。它的作用非常单纯:在电路内被阻断处或孤立不通的电路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从而使电流流通,使电路实现预定的功能。

现有的电源连接器采用常规的弯式连接器,从卡到板,单进单出。但是,随着需求增加,主板需要增加更多的高频信号及电源,要求主板可承载功率提升,功率提升要更多的铜层/铜厚来支持,更多的铜层意味着增加更多的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实现多位输出的电源连接器结构。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提供一种电源连接器结构,其包括导电板,导电板的中部开设有预折缺口,导电板通过预折缺口弯折成直角结构;导电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电源接触端子和垂直接触端子,电源接触端子和垂直接触端子均与导电板垂直,电源接触端子与电源触点连接,垂直接触端子与电缆触点和pcb板触点连接,电缆触点与电缆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方案作为电源连接器,电源从电源接触端子输入,通过高导通的导电板,电源可从pcb板触点输出到pcb主板上,也可从竖直的垂直接触端子输出外接电线,实现多位输出。导电板上的预折缺口可有效避免折弯处出现内圆弧,更易弯折成型。本实用新型的电源连接器可外接电源,通过垂直接触端子将电源输送至需要设备,此部分电源不通过pcb主板,为主板节省更多的铜层用来为其他设备提供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电源连接器结构的结构图。

图2为电源连接器结构的主视图。

图3为图2中放大部分a的结构图。

其中,1、电源触点,2、电源接触端子,3、导电板,4、pcb板触点,5、鱼眼孔,6、垂直接触端子,7、触脚,8、电缆触点,9、电缆,10、鱼眼针脚,11、预折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应该清楚,本实用新型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实用新型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如图1至图3所示,本方案的电源连接器结构包括导电板3,导电板3的中部开设有预折缺口11,导电板3通过预折缺口11弯折成直角结构;导电板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电源接触端子2和垂直接触端子6,电源接触端子2和垂直接触端子6均与导电板3垂直,电源接触端子2与电源触点1连接,垂直接触端子6与电缆触点8和pcb板触点4连接,电缆触点8与电缆9接触。

本方案作为电源连接器,电源从电源接触端子2输入,通过高导通的导电板3,电源可从pcb板触点4输出到pcb主板上,也可从竖直的垂直接触端子6输出外接电线,实现多位输出。导电板3上的预折缺口11可有效避免折弯处出现内圆弧,更易弯折成型。本实用新型的电源连接器可外接电源,通过垂直接触端子6将电源输送至需要设备,此部分电源不通过pcb主板,为主板节省更多的铜层用来为其他设备提供功能。

电源接触端子2包括两块平行的第一簧片,第一簧片的尾部均设置有鱼眼针脚10,导电板3上开设有鱼眼孔5,鱼眼针脚10压接在鱼眼孔5内;电源触点1卡接在两块第一簧片之间。

垂直接触端子6包括两块平行的第二簧片,电缆触点8的尾部设置有触脚7,电缆触点8与触脚7通过圆弧过度弯曲成直角。触脚7卡接在两块第二簧片内,第二簧片的尾部设也置有鱼眼针脚10,鱼眼针脚10压接在pcb板触点4和导电板3上开设的鱼眼孔5内,pcb板触点4和导电板3平行。

第一簧片和第二簧片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并通过鱼眼针脚10压接在鱼眼孔5内,第一簧片和第二簧片与导电板3连接,可实现高压电源的电能传输,并且整个结构连接牢固,导电性好。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源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电板,所述导电板的中部开设有预折缺口,所述导电板通过预折缺口弯折成直角结构;所述导电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电源接触端子和垂直接触端子,所述电源接触端子和垂直接触端子均与导电板垂直,所述电源接触端子与电源触点连接,所述垂直接触端子与电缆触点和pcb板触点连接,所述电缆触点与电缆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接触端子包括两块平行的第一簧片,所述第一簧片的尾部均设置有鱼眼针脚,所述导电板上开设有鱼眼孔,所述鱼眼针脚压接在鱼眼孔内;所述电源触点卡接在两块第一簧片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接触端子包括两块平行的第二簧片,所述电缆触点的尾部设置有触脚,所述触脚卡接在两块第二簧片内,所述第二簧片的尾部设也置有鱼眼针脚,所述鱼眼针脚压接在pcb板触点和导电板上开设的鱼眼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触点和导电板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触点与触脚通过圆弧过度弯曲成直角。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源连接器结构,其包括导电板,导电板的中部开设有预折缺口,导电板通过预折缺口弯折成直角结构;导电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电源接触端子和垂直接触端子,电源接触端子和垂直接触端子均与导电板垂直,电源接触端子与电源触点连接,垂直接触端子与电缆触点和PCB板触点连接,电缆触点与电缆接触。本方案作为电源连接器,电源从电源接触端子输入,通过高导通的导电板,电源可从PCB板触点输出到PCB主板上,也可从竖直的垂直接触端子输出外接电线,实现多位输出。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费诺商用电子产品(成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1.11
技术公布日:2021.07.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