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键盘

文档序号:25159753发布日期:2021-05-25 12:45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一种键盘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输入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键盘。



背景技术:

键盘是常见的电子输入设备,计算机操作者通过键盘向计算机输入各种指令、数据,指挥计算机工作。

键盘一般在面向用户的方向自近而远地向上倾斜,以方便用户接触较远的按键。市面上常见的键盘按键键帽表面多为面积较大的方形和圆形,且都是平面或中心稍微凹陷的曲面。键盘一般在底部设置隐藏式支架,以调整其正面面对用户时的倾斜度,进而减少用户使用时腕关节的疲劳度。一般认为符合人机工程学的键盘使用姿势为:前臂与上臂呈90度角自然置于工作平面上,双手掌心相对、与工作平面呈一定夹角,手指向内自然弯曲,指尖或指腹上部按压键盘按键。

美甲是许多现代女性钟爱的美容方式之一。美甲人士一般会让指甲长出一定的长度以达到想要的美甲效果。长指甲人士打字时,为了避免磨损指甲,经常将手指以近乎平行于键帽的姿态,用指腹发力按压键帽。

现有技术的键盘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长指甲人士打字时,由于使用指腹按压键帽,长指甲容易误触前方相邻的键帽,导致产生误输入,打字效率偏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键盘,长指甲人士打字时长指甲不会误触前方相邻的键帽,提高了打字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键盘,包括键盘座及键盘座上设置的多个键帽,键盘座的高度由键盘座一端向键盘座另一端逐渐增加,每个键帽均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帽体与第二帽体,第一帽体靠近键盘座一端,第二帽体靠近键盘座另一端,第一帽体高度大于第二帽体高度。

进一步,第二帽体高度为第一帽体高度的1/2~3/4。

进一步,第一帽体与第二帽体连接处设有圆弧倒角。

进一步,第一帽体端面面积大于第二帽体端面面积。

进一步,第一帽体高度由靠近键盘座一端的一侧向靠近靠近键盘座另一端的一侧逐渐增加。

进一步,键帽的横截面为矩形。

进一步,键盘座设有支架,支架一端铰接于键盘座侧部,支架至少具有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时,支架另一端位于键盘座另一端的一侧,与键盘座一端对应;在第二状态时,支架另一端位于键盘座下方。

进一步,键盘座设有调节电脑音量与调节屏幕亮度的快捷键。

进一步,键盘座设有蓝牙开关。

进一步,键盘座设有指示灯。

总的说来,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由于第一帽体与第二帽体之间具有一个高度差,在该键帽的第一帽体与前方相邻键帽的第一帽体之间形成一个凹陷部。长指甲人士打字时使用指腹按压键帽,长指甲落在凹陷部位置上方,不容易误触前方相邻的键帽,不会产生误输入,有效提升了打字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键盘座,2——键帽,21——第一帽体,22——第二帽体,3——支架,4——旋转轴,5——快捷键,6——蓝牙开关,7——指示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来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3所示,一种键盘,包括键盘座1,键盘座1上设有多个键帽2,键盘座1的高度由键盘座1一端向键盘座1另一端逐渐增加,每个键帽2均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帽体21与第二帽体22,第一帽体21靠近键盘座1一端,第二帽体22靠近键盘座1另一端,第一帽体21高度大于第二帽体22高度。

现有技术中,趋于平整面的键帽2表面和紧密的键帽2排列方式会使长指甲人士打字时,指甲常常碰到相邻按键,加速了指甲磨损,并产生误触、噪音、指甲卡在按键缝隙间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中,键盘座1的高度由键盘座1一端向键盘座1另一端逐渐增加,使得键盘座1由靠近用户手腕的一端向远离用户手腕的另一端逐渐增高,呈现为自近而远地向上倾斜,符合人体工学设计,方便用户接触较远的按键。

由于键帽2的第一帽体21靠近键盘座1一端,第二帽体22靠近键盘座1另一端,第一帽体21高度大于第二帽体22高度,因此,第一帽体21与第二帽体22之间具有一个高度差,在该键帽2的第一帽体21与前方相邻键帽2的第一帽体21之间形成一个凹陷部。长指甲人士打字时使用指腹按压键帽2,长指甲落在凹陷部位置上方,不容易误触前方相邻的键帽2,有效减少长指甲的用户打字时指甲误触到其他按键、指甲按压按键发出噪音、指甲磨损、指甲卡在按键间的缝隙里等问题,不会产生误输入,有效提升了打字效率。

第二帽体22高度为第一帽体21高度的1/2~3/4。

在这个数值范围内,既可以保证第一帽体21与第二帽体22之间的连接强度,又可以为长指甲预留足够的位置空间。

第一帽体21与第二帽体22连接处设有圆弧倒角。

圆弧倒角的设置消除了第一帽体21与第二帽体22连接处的尖锐倒角,提升了用户体验。

第一帽体21端面面积大于第二帽体22端面面积。

在第二帽体22上方的凹陷部位置足够容纳长指甲的情况下,较大的第一帽体21端面面积能够提高用户的击键正确率。

第一帽体21高度由靠近键盘座1一端的一侧向靠近靠近键盘座1另一端的一侧逐渐增加。

具体地,第一帽体21上端面与键盘座1底面夹角为α,0°<α≤15°。适当的夹角提升了指腹平伸击键的舒适性。

键帽2的横截面为矩形。

矩形横截面的键帽2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够提升用户的击键正确率。键帽2的侧视图呈“l”字形,相较于方形面有一个方形缺口,在最大程度不改变用户打字习惯的情况下,有较大的空间容纳其较长的指甲。“l”形截面按键第一帽体21端面面积会减少,考虑到人机工程学因素,并结合市售键盘按键最小表面尺寸,将键帽2的第一帽体21最小端面尺寸控制为12.0*14.4mm,保证用户使用的舒适度。

键盘座1设有支架3,支架3一端铰接于键盘座1侧部,支架3至少具有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时,支架3另一端位于键盘座1另一端的一侧,与键盘座1一端对应;在第二状态时,支架3另一端位于键盘座1下方。

具体地,支架3一端为连接耳,另一端为横杆。连接耳数量为两个,两个连接耳分别连接于横杆两端。横杆与两个连接耳为一体成型,两个连接耳分别设于键盘座1两侧,并分别通过旋转轴4铰接于键盘座1。在第一状态时,横杆位于键盘座1前端;在第二状态时,横杆垫于键盘座1下方,增加了键盘座1另一端的高度,改变了键盘座1的倾角。通过两个状态的切换,能够满足不同用户对键盘座1的不同倾角要求。

现有技术中,键盘座1支架3一般采用埋藏式设计,即将埋藏于键盘座1底部,用户要先抬起键盘座1寻找支架3,然后再把它从键盘座1底部“抠”出来才能使用,因此不便于长指甲人士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支架3为非隐藏式的“冖”字形,半环绕在键盘座1前端,用户可扳动其以调节键盘座1高度。将键盘座1的支架3由传统的埋藏式支架3改良为环绕键盘座1前端的围绕式支架3,此举将用户使用键盘支架3时手指“抠出”支架3的动作变成了“扳动”的动作,使用更快捷省力,且该方案增大了支架3面积,更有效防止键盘座1滑动。

针对多媒体的使用和移动办公的需求,键盘座1还设置了用于调节电脑音量与屏幕亮度的快捷键5、蓝牙开关6以及相应的指示灯7,可以通过蓝牙连接移动设备,实现移动办公。减少用户对组合键和其他输入方式的使用,提高输入效率和使用体验。使用蓝牙时,长按蓝牙开关6,指示灯7闪烁,呈橙色;蓝牙自动搜寻可连接设备,连接完成后,指示灯7常亮,呈蓝色。若连接失败,指示灯7常亮,呈橙色,用户可连续按两次蓝牙开关6以重新连接。不需要使用蓝牙时,长按蓝牙开关6以关闭,关闭后指示灯7熄灭。

键盘座1外壳及按键均采用低纯度颜色和塑料材质,整体造型圆润可爱。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