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极管双排框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40534发布日期:2021-07-20 16:28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三极管双排框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元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三极管双排框架。



背景技术:

三极管,全称应为半导体三极管,也称双极型晶体管、晶体三极管,是一种控制电流的半导体器件,其作用是把微弱信号放大成幅度值较大的电信号,也用作无触点开关;三极管是半导体基本元器件之一,具有电流放大作用,是电子电路的核心元件;三极管是在一块半导体基片上制作两个相距很近的pn结,两个pn结把整块半导体分成三部分,中间部分是基区,两侧部分是发射区和集电区,排列方式有pnp和npn两种;在需要同时使用多个三极管的情况下,往往因空间大小问题而无法实现安装,且三极管的安装也不稳定,影响正常使用,为此提出一种三极管双排框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一种三极管双排框架,包括金属底板、安装框架,所述金属底板的底部设有横筋,所述横筋的底部由右至左依次设有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三引脚,所述安装框架的顶部与底部均设有与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三引脚一一对应的插槽,所述安装框架的背面设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设有两个且均与安装框架的背面滑动配合,所述滑动板在靠近金属底板的一端设有翻折板,所述翻折板的一端与滑动板的一端铰接,所述翻折板上均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滑动设置于翻折板的两侧;所述金属底板的正面设有芯片槽,所述横筋顶部的两侧设有焊接部。

优选地,所述插槽设有六组以上,单组包含六个且在安装框架上呈上下错位设置,单组与两个滑动板配套使用。

优选地,所述安装框架的正面设有与插槽一一对应的窗,所述窗与插槽连通且在中部均设有挡条。

优选地,所述安装框架的背面设有第一滑轨,所述滑动板均通过第一滑轨与安装框架滑动配合,所述滑动板以安装框架的中线为对称轴呈对称设置,且对称轴与水平线平行。

优选地,所述滑动板的一端均设有合页,所述翻折板的一端均通过合页与滑动板铰接。

优选地,所述翻折板的上还设有第二滑轨,所述固定板通过第二滑轨与翻折板滑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金属底板的顶部还设有连接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通过插槽在安装框架上呈上下错位设置,使得可在单位长度内安装两倍数量的三极管,能满足更多的市场需求;通过翻折板上的固定板对金属底板进行固定,提高安装的稳定性,同时通过滑动设置滑动板以及翻折翻折板实现收纳,起到节省空间的作用;通过插槽前端的窗、挡条,保证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三引脚正常使用的情况下,防止引脚发生抖动。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三极管双排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三极管双排框架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三极管双排框架的左视图。

图中所示:1、金属底板,2、安装框架,3、横筋,4、第一引脚,5、第二引脚,6、第三引脚,7、焊接部,8、芯片槽,9、连接孔,10、插槽,11、挡条,12、窗,13、第一滑轨,14、滑动板,15、翻折板,16、第二滑轨,17、合页,18、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三极管双排框架,包括金属底板1、安装框架2,所述金属底板1的底部设有横筋3,所述横筋3的底部由右至左依次设有第一引脚4、第二引脚5、第三引脚6,所述安装框架2的顶部与底部均设有与第一引脚4、第二引脚5、第三引脚6一一对应的插槽10,所述安装框架2的背面设有滑动板14,所述滑动板14设有两个且均与安装框架2的背面滑动配合,所述滑动板14在靠近金属底板1的一端设有翻折板15,所述翻折板15的一端与滑动板14的一端铰接,所述翻折板15上均设有固定板18,所述固定板18滑动设置于翻折板15的两侧;所述金属底板1的正面设有芯片槽8,所述横筋3顶部的两侧设有焊接部7。

优选地,所述插槽10设有六组以上,单组包含六个且在安装框架2上呈上下错位设置,单组与两个滑动板14配套使用;节省空间,单位长度内可安装更多三极管。

优选地,所述安装框架2的正面设有与插槽10一一对应的窗12,所述窗12与插槽10连通且在中部均设有挡条11;便于观察第一引脚4、第二引脚5、第三引脚6的的安装情况,且挡条11可防止第一引脚4、第二引脚5、第三引脚6发生抖动。

优选地,所述安装框架2的背面设有第一滑轨13,所述滑动板14均通过第一滑轨13与安装框架2滑动配合,所述滑动板14以安装框架2的中线为对称轴呈对称设置,且对称轴与水平线平行;第一导轨起到导向作用,提高滑动板14滑动时的平稳性。

优选地,所述滑动板14的一端均设有合页17,所述翻折板15的一端均通过合页17与滑动板14铰接。

优选地,所述翻折板15的上还设有第二滑轨16,所述固定板18通过第二滑轨16与翻折板15滑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金属底板1的顶部还设有连接孔9。

实施例:

如附图1中所示,通过插槽10在安装框架2上呈上下错位设置,使得可在单位长度内安装两倍数量的三极管,能满足更多的市场需求;如附图3中所示通过翻折板15上的固定板18对金属底板1进行固定,提高安装的稳定性,同时通过滑动设置滑动板14以及翻折翻折板15实现收纳,起到节省空间的作用(如附图2中所示);通过插槽10前端的窗12、挡条11,保证第一引脚4、第二引脚5、第三引脚6正常使用的情况下,防止引脚发生抖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

1.一种三极管双排框架,包括金属底板、安装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底板的底部设有横筋,所述横筋的底部由右至左依次设有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三引脚,所述安装框架的顶部与底部均设有与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三引脚一一对应的插槽,所述安装框架的背面设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设有两个且均与安装框架的背面滑动配合,所述滑动板在靠近金属底板的一端设有翻折板,所述翻折板的一端与滑动板的一端铰接,所述翻折板上均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滑动设置于翻折板的两侧;所述金属底板的正面设有芯片槽,所述横筋顶部的两侧设有焊接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极管双排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设有六组以上,单组包含六个且在安装框架上呈上下错位设置,单组与两个滑动板配套使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极管双排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架的正面设有与插槽一一对应的窗,所述窗与插槽连通且在中部均设有挡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极管双排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架的背面设有第一滑轨,所述滑动板均通过第一滑轨与安装框架滑动配合,所述滑动板以安装框架的中线为对称轴呈对称设置,且对称轴与水平线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极管双排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板的一端均设有合页,所述翻折板的一端均通过合页与滑动板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极管双排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折板的上还设有第二滑轨,所述固定板通过第二滑轨与翻折板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极管双排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底板的顶部还设有连接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极管双排框架,包括金属底板、安装框架,所述金属底板的底部设有横筋,所述横筋的底部由右至左依次设有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三引脚,所述安装框架的顶部与底部均设有与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三引脚一一对应的插槽,所述安装框架的背面设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设有两个且均与安装框架的背面滑动配合,所述滑动板在靠近金属底板的一端设有翻折板,所述翻折板的一端与滑动板的一端铰接,所述翻折板上均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滑动设置于翻折板的两侧;所述金属底板的正面设有芯片槽,所述横筋顶部的两侧设有焊接部。

技术研发人员:刘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中芯半导体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13
技术公布日:2021.07.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