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气设备外围绝缘防护设备

文档序号:26470276发布日期:2021-08-31 14:04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气设备外围绝缘防护设备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备相关装置技术范围,具体是一种电气设备外围绝缘防护设备。



背景技术:

电气设备是在电力系统中对发电机、变压器、电力线路、断路器等设备的统称,电力在我们的生活和生产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其带给我们极大的便利,成为我们生产生活中的重要能源。电厂中能够让电力正常运行和输送的最为关键的因素便是电气设备,电气设备一般都会配备绝缘防护设备,但是现在的绝缘防护设备大都存在一定的不足,一方面,绝缘防护设备大都结构简单,户外使用时及时受到撞击也不易发现,另一方面,普通的绝缘防护设备大都结构固定,不能根据设备体积调节使用高度,使用不够灵活,所以现在需要一种电气设备外围绝缘防护设备来帮助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气设备外围绝缘防护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没有检测结构,使用不灵活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气设备外围绝缘防护设备,包括软塑壳体和导电杆,所述导电杆设置在所述软塑壳体底部,所述软塑壳体内设置有容放腔,所述容放腔底部设置有通孔,所述导电杆一端穿过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容放腔内,所述导电杆一侧焊接有导电片,所述容放腔一侧设置有通口,所述导电片卡设在所述通口内,所述软塑壳体内设置有监测空腔,所述软塑壳体内设置有蓄电池,所述软塑壳体上设置有指示灯。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监测空腔的内壁一侧设置有检测槽,所述检测槽的内壁上通过弹簧熔接有触发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触发片一侧安装有电极片一,所述检测槽的内壁上安装有电极片二,所述指示灯通过电线分别与所述电极片一和所述蓄电池连接,所述蓄电池通过电线与所述电极片二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容放腔一侧设置有螺口槽,所述螺口槽内通过螺纹啮合有固定螺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电杆底部焊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置在所述软塑壳体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板底部焊接有加固底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软塑壳体上熔接有安装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监测空腔与检测槽内壁结构能够对软塑壳体进行外形监测,当发生事故导致软塑壳体发生形变时,能够自动触发指示灯,因此能够方便提示,通过导电杆与软塑壳体配合使用能够方便调节软塑壳体的使用位置,因此使用灵活。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电气设备外围绝缘防护设备的正视图。

图2为一种电气设备外围绝缘防护设备的外壳软塑壳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电气设备外围绝缘防护设备的图2中局部结构视图。

图中:1-软塑壳体、2-导电杆、3-导电片、4-监测空腔、5-蓄电池、6-指示灯、7-检测槽、8-弹簧、9-触发片、10-电极片一、11-电极片二、12-固定螺杆、13-安装板、14-加固底杆、15-安装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3,一种电气设备外围绝缘防护设备,包括软塑壳体1和导电杆2,导电杆2设置在软塑壳体1底部,软塑壳体1内设置有容放腔,容放腔底部设置有通孔,导电杆2一端穿过通孔设置在容放腔内,导电杆2一侧焊接有导电片3,容放腔一侧设置有通口,导电片3卡设在通口内,软塑壳体1内设置有监测空腔4,软塑壳体1内设置有蓄电池5,软塑壳体1上设置有指示灯6,监测空腔4的内壁一侧设置有检测槽7,检测槽7的内壁上通过弹簧8熔接有触发片9,触发片9一侧安装有电极片一10,检测槽7的内壁上安装有电极片二11,指示灯6通过电线分别与电极片一10和蓄电池5连接,蓄电池5通过电线与电极片二11连接,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监测空腔4与检测槽7内壁结构能够对软塑壳体1进行外形监测,当发生事故导致软塑壳体1发生形变时,能够自动触发指示灯6。

结合图1和图2所示,容放腔一侧设置有螺口槽,螺口槽内通过螺纹啮合有固定螺杆12,导电杆2底部焊接有安装板13,安装板13设置在软塑壳体1底部,安装板13底部焊接有加固底杆14,软塑壳体1上熔接有安装架15,通过导电杆2与软塑壳体1配合使用能够方便调节软塑壳体1的使用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监测空腔4与检测槽7内壁结构能够对软塑壳体1进行外形监测,当发生事故导致软塑壳体1发生形变时,监测内腔内部也会发生形变,受撞击后会向内凹陷,因此监测内腔内部气压能够挤压触发片9并挤压弹簧8,然后电极片一10能与电极片二11接触,电极片一10、电极片二11、指示灯6与蓄电池5之间为通路电路,从而能够触发指示灯6,因此能够提示软塑外壳出现形变。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能够调节软塑壳体1的使用位置,先拧松固定螺杆12,因此能够将软塑壳体1上下移动,导电杆2能沿容放腔移动,调节到合适位置后拧紧固定螺杆12即可,将导电片3贴近电气设备,导电片3与导电杆2能够将电气设备泄露的低压电流倒入地底。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气设备外围绝缘防护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软塑壳体(1)和导电杆(2),所述导电杆(2)设置在所述软塑壳体(1)底部,所述软塑壳体(1)内设置有容放腔,所述容放腔底部设置有通孔,所述导电杆(2)一端穿过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容放腔内,所述导电杆(2)一侧焊接有导电片(3),所述容放腔一侧设置有通口,所述导电片(3)卡设在所述通口内,所述软塑壳体(1)内设置有监测空腔(4),所述软塑壳体(1)内设置有蓄电池(5),所述软塑壳体(1)上设置有指示灯(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气设备外围绝缘防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空腔(4)的内壁一侧设置有检测槽(7),所述检测槽(7)的内壁上通过弹簧(8)熔接有触发片(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气设备外围绝缘防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片(9)一侧安装有电极片一(10),所述检测槽(7)的内壁上安装有电极片二(11),所述指示灯(6)通过电线分别与所述电极片一(10)和所述蓄电池(5)连接,所述蓄电池(5)通过电线与所述电极片二(1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气设备外围绝缘防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容放腔一侧设置有螺口槽,所述螺口槽内通过螺纹啮合有固定螺杆(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气设备外围绝缘防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杆(2)底部焊接有安装板(13),所述安装板(13)设置在所述软塑壳体(1)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气设备外围绝缘防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3)底部焊接有加固底杆(1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气设备外围绝缘防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塑壳体(1)上熔接有安装架(15)。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气设备外围绝缘防护设备,包括软塑壳体和导电杆,导电杆设置在软塑壳体底部,软塑壳体内设置有容放腔,容放腔底部设置有通孔,导电杆一端穿过通孔设置在容放腔内,导电杆一侧焊接有导电片,容放腔一侧设置有通口,导电片卡设在通口内,软塑壳体内设置有监测空腔,软塑壳体内设置有蓄电池,软塑壳体上设置有指示灯,监测空腔的内壁一侧设置有检测槽,检测槽的内壁上通过弹簧熔接有触发片,触发片一侧安装有电极片一,检测槽的内壁上安装有电极片二,指示灯通过电线分别与电极片一和蓄电池连接,蓄电池通过电线与电极片二连接,容放腔一侧设置有螺口槽,本实用具有方便检测,使用灵活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时熙;许景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11.13
技术公布日:2021.08.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