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高效的动力电池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068682发布日期:2021-10-24 09:44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全高效的动力电池包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轻量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全高效的动力电池包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动力电池的自燃引发的安全问题成为电动汽车应用的主要障碍,提高动力电池的安全性日益迫切。预防动力电池自燃的主要手段就是控制电池温度,目前通常的做法是采用风冷或者紧贴电池的水冷板进行动力电池温度控制。然而风冷的冷却效率较低,而紧贴式水冷板容易出现冷却死角。因此,提高动力电池温度控制能力可有效提高动力电池包的安全性。
3.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特此提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高效的动力电池包装置,热交换效率高,解决目前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池容易出现热失控导致人员伤亡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6.一种安全高效的动力电池包装置,包括外壳体、内壳体以及动力电池,内壳体位于外壳体内部,动力电池安装于内壳体内部,内壳体内填充有冷却介质,动力电池沉浸于冷却介质之中,所述内壳体外部两端连接管道,管道与内壳体相连形成封闭的冷却介质循环回路,所述管道经过散热器散热。
7.优选的,外壳体由铝合金焊接制成。
8.进一步的,外壳体外围有连接件,用于外壳体与车身进行连接,外壳体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对内壳体起保护作用。
9.优选的,内壳体由连续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制成。
10.进一步的,所述内壳体上预埋的接线柱,与动力电池相连接。
11.进一步的,内壳体通过连接支架固定于外壳体内部。
12.进一步的,所述管道上设有驱动泵。
13.进一步的,所述内壳体上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内壳体中冷却介质的温度。
14.进一步的,所述管道上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冷却介质循环回路中冷却介质的温度。
15.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驱动泵和散热器相连接,用于获取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所测得温度;控制器控制驱动泵启动并用于调节驱动泵的转速,控制器能够用于调节散热器的温度。
16.内壳体用于装载动力电池。内壳体通过支架与外壳体固定。内壳体上具有冷却介质进口和出口。
17.冷却介质为矿物绝缘油、蓖麻油、氟碳化合物或其他惰性绝缘液体中的一种。
18.所述冷却介质为氟化液冷却介质,所述氟化液冷却介质为甲氧基

九氟代丁烷。
19.有益效果:
20.1.本实用新型采用沉浸式冷却系统,将动力电池直接浸没于冷却介质中,热交换效率高,消除冷却死角,有利于动力电池维持在最适合的工作温度,大幅降低车辆用于动力电池热管理的能量消耗。
21.2.本实用新型使用绝缘冷却液体将电池完全与空气隔绝,有效降低电池的着火风险;显著减少动力电池热失控的风险,有效提高动力电池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23.图1是安全高效的动力电池包装置结构示意图。
24.附图标记:
[0025]1‑
外壳体;2

连接件;3

内壳体;4

动力电池;5

接线柱;6

进端口; 7

出端口;8

管道;9

冷却介质;10

驱动泵;11

散热器;12

第一温度传感器;13

第二温度传感器;14

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7]
如图1所示,一种安全高效的动力电池包装置,包括外壳体1、内壳体3以及动力电池4,外壳体1由铝合金焊接制成,外壳体1外围有连接件2,用于外壳体1与车身进行连接,内壳体3位于外壳体1内部,内壳体3由连续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制成;动力电池4安装于内壳体3内部,并且通过内壳3上预埋的接线柱5,与动力电池4相连接,用于将动力电池4的工作电流导出,内壳体3内填充有冷却介质9,动力电池4沉浸于冷却介质9之中,所述内壳体3设有进端口6与出端口7,所述进端口6和出端口7在内壳体3外部通过管道8相连形成封闭的冷却介质循环回路。图中,箭头表示冷却介质流动方向。
[0028]
内壳体3通过连接支架固定于外壳体1内部。
[0029]
所述内壳体3上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12,用于测量内壳体3中冷却介质的温度;所述管道8上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13,用于测量冷却介质循环回路中冷却介质的温度
[0030]
还包括控制器14,所述控制器14分别与第一温度传感器12、第二温度传感器13、驱动泵10和散热器11相连接,用于获取第一温度传感器12、第二温度传感器13所测得温度;控制器14控制驱动泵10启动并用于调节驱动泵10的转速,驱动冷却介质9在冷却介质循环回路中流动及调节冷却介质的流速,控制器14能够用于调节散热器11的温度。
[0031]
控制器14与散热器11相连接的连接线在本实用新型图中没有画出。
[0032]
冷却介质9通过驱动泵10循环于封闭的循环回路中,并将动力电池沉浸于冷却介质之中。当动力电池包充放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通过热交换传导至冷却介质。携带热量的
冷却介质通过与散热器11进行热交换,降低温度后重新流回内壳体3中。第一温度传感器12安装内壳体3内部且沉浸于冷却介质中,用于采集内壳体3中冷却介质温度,第二温度传感器13安装于冷却介质循环驱动系统中,用于采集冷却介质经散热器11 冷却后的液体温度。当第一温度传感器12采集的温度高于设定值时,控制器14调节驱动泵10的输出功率,提高冷却介质循环流速。当第二温度传感器13采集的温度高于设定值时,控制器14降低散热器11的温度,提高冷却介质在散热器11处的热交换速率。
[0033]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34]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