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63117发布日期:2021-05-07 20:04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车辆充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来讲涉及的是一种便携式充电桩。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汽油类车辆已部分被新能源汽车所取代,其中电动车辆由于其具有低能耗、无污染等特点正逐渐被广大购车人士所青睐,在使用电动车辆时,车辆充电时是否便捷是车辆使用人员必须考虑的问题。

申请号为cn201720127600.3的专利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充电桩,包括主机盒及充电枪、电源插头;所述主机盒包括壳体及安装在壳体内的充电主板模块、扩展数据线;所述壳体包括前盖、后壳及安装在前盖与后壳结合部的主密封圈;所述充电枪、电源插头及扩展数据线的一端均连接所述充电主板模块,另一端均延伸至所述后壳外部;所述后壳的背部固定安装有悬挂挂板,所述悬挂挂板上开设有挂钉孔。电动车充电时间较长,该种充电桩的充电接头无固定结构,在充电过程中存在充电接头脱落的可能,即该种充电桩使用时稳定性不足,另外,由于便携式充电桩的使用地点不固定,而三角插座接口通常为10a和16a两种且其插孔不统一,当所在地点插座接口仅为其中一种时,该充电桩便有一半几率无法使用,故该种充电桩适用性不高。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在此提供一种便携式充电桩,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便携式充电桩,包括充电枪,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枪前端设置有充电接头,所述充电枪正面上部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充电枪一侧设置有把手,所述充电枪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接线,所述接线中部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接线远离所述充电枪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插头,所述插头正面插接有转接插头。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有支撑框,所述支撑框上端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卡扣块;从而支撑框为伸缩杆提供支撑结构,伸缩杆用于对卡扣块进行加固,卡扣块用于与电动车充电接口上方的槽口进行连接以对充电接头进行限位固定,进而通过固定机构的各个构件的配合提高了充电枪在充电过程中与充电接口的连接稳定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固定机构与充电接头之间存在一定距离,支撑框竖直截面小于电动车充电接口处上方用于固定充电盖的槽口,伸缩杆为两端中空的圆杆相接,内部固定连接有弹簧,卡扣块前端为上扬状,便于充电接头插入充电接口时卡扣块向上压缩伸缩杆从而配合充电盖槽口实现对充电枪的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正面上部设置有指示灯,所述控制器正面中部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控制器正面下部设置有转换按钮,所述转换按钮下方且于所述控制器正面设置有时间调节按钮。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适配于10a制插座,所述转接插头背面设置有插孔,所述插头插接于所述插孔内,所述转接插头适配于16a制插座。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枪长150mm,所述控制器长175mm,所述充电枪和所述控制器均为一体成型,所述充电枪和所述控制器外壳均为热塑性塑料制。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通过将充电桩放入车辆后备箱中,当车辆电量不足时,就近寻找到一处电源插座处,若该插座为插孔,则将插头直接插入插座,按动控制器上的转换按钮并观察显示屏调整电源模式至适配状态,打开车辆充电接口处的充电盖,通过把手将充电枪的充电接头对准充电接口并插入,同时固定机构的支撑框进入充电接口上方的槽口内,槽口下表面挤压卡扣块,伸缩杆同时被压缩,充电枪得以限位固定,随后按动时间调节按钮设定充电时间直至指示灯由红色转为绿色完成充电,若该插座为16a插孔,则先不进行充电接头与充电接口的连接,将转接插头的插孔插入插头内,同时按动转换按钮并观察显示屏将电流模式切换为适配的电源模式,此时即可连接充电接头重复前述操作直至车辆充电完成。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1、通过固定机构3各个构件的协作,使充电桩可对充电枪1进行固定,提高了装置使用时的稳定性;2、通过控制器6和转接插头8等结构的配合,使充电桩可适配不同的插座,提高了装置使用时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充电枪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a处固定机构细节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插头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转接插头示意图。

其中:1、充电枪;2、充电接头;3、固定机构;31、支撑框;32、伸缩杆;33、卡扣块;4、把手;5、接线;6、控制器;61、指示灯;62、显示屏;63、转换按钮;64、时间调节按钮;7、插头;8、转接插头;9、插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1-图6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便携式充电桩,如图1-图6所示,可以按照如下方式予以实施;包括充电枪1,所述充电枪1前端设置有充电接头2,所述充电枪1正面上部设置有固定机构3,所述充电枪1一侧设置有把手4,所述充电枪1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接线5,所述接线5中部固定连接有控制器6,所述接线5远离所述充电枪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插头7,所述插头7正面插接有转接插头8。

在本实施例中,对于上述固定机构3来说,所述固定机构3包括有支撑框31,所述支撑框31上端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伸缩杆32,所述伸缩杆32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卡扣块33,从而支撑框31为伸缩杆32提供支撑结构,伸缩杆32用于对卡扣块33进行加固,卡扣块33用于与电动车充电接口上方的槽口进行连接以对充电接头2进行限位固定,进而通过固定机构3的各个构件的配合提高了充电枪1在充电过程中与充电接口的连接稳定性。此外,具体应用时,固定机构3与充电接头2之间存在一定距离,支撑框31竖直截面小于电动车充电接口处上方用于固定充电盖的槽口,伸缩杆32为两端中空的圆杆相接,内部固定连接有弹簧,卡扣块33前端为上扬状,便于充电接头2插入充电接口时卡扣块33向上压缩伸缩杆32从而配合充电盖槽口实现对充电枪1的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对于上述控制器6来说,所述控制器6正面上部设置有指示灯61,所述控制器6正面中部设置有显示屏62,所述控制器6正面下部设置有转换按钮63,所述转换按钮63下方且于所述控制器6正面设置有时间调节按钮64,从而指示灯61用于对充电状态进行实时显示,显示屏62用于显示充电时间设定值、充电进行时间、电池百分比和电流模式,按动转换按钮63用以切换电流模式,按动时间调节按钮64用于设定充电时间,进而通过控制器6上各个构件的协作对充电桩的充电过程进行全面掌控。此外,具体应用时,指示灯61在设定充电时间未到达或电池未满状态时为红色,在设定时间到达或电池充满状态下为绿色,转换按钮63按动时可依次切换8、10、13、16a四种电流模式,且前两种电流模式适配于10a插头7,后两种电流模式适配于16a转接插头8,按动时间调节按钮64一次充电时间增加一小时,长按则进入重置状态。

在本施例中,对于上述插头7来说,所述插头7适配于10a制插座,所述转接插头8背面设置有插孔9,所述插头7插接于所述插孔9内,所述转接插头8适配于16a制插座,从而通过插头7和转接插头8配合控制器6的使用可使充电桩适配多种插座,进而提高充电桩使用时的适用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充电枪1来说,所述充电枪1长150mm,所述控制器6长175mm,所述充电枪1和所述控制器6均为一体成型,所述充电枪1和所述控制器6外壳均为热塑性塑料制,从而在尺寸规格上使装置在使用时便于存取,且一体成型的热塑性塑料制使装置具备了优秀的防水性能,进而提高装置使用时的便捷性和安全性。此外,具体应用时,充电桩未用时可常备于车辆后备箱内,充电枪1插入状态时的防护等级为ip66,充电枪1上的充电接头2为国标7孔。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充电桩放入车辆后备箱中,当车辆电量不足时,就近寻找到一处电源插座处,若该插座为10a插孔,则将插头7直接插入插座,按动控制器6上的转换按钮63并观察显示屏62调整电源模式至适配状态,打开车辆充电接口处的充电盖,通过把手4将充电枪1的充电接头2对准充电接口并插入,同时固定机构3的支撑框31进入充电接口上方的槽口内,槽口下表面挤压卡扣块33,伸缩杆32同时被压缩,充电枪1得以限位固定,随后按动时间调节按钮64设定充电时间直至指示灯61由红色转为绿色完成充电,若该插座为16a插孔,则先不进行充电接头2与充电接口的连接,将转接插头8的插孔9插入插头7内,同时按动转换按钮63并观察显示屏62将电流模式切换为适配的电源模式,此时即可连接充电接头2重复前述操作直至车辆充电完成。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1、通过固定机构3各个构件的协作,使充电桩可对充电枪1进行固定,提高了装置使用时的稳定性;2、通过控制器6和转接插头8等结构的配合,使充电桩可适配不同的插座,提高了装置使用时的适用性。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