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组件层压机加热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68323发布日期:2021-08-06 13:04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伏组件层压机加热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光伏组件层压机,尤其涉及一种层压机加热板。



背景技术:

层压是光伏组件制造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组件的内在质量和寿命。现有光伏组件层压机,组件封闭在其腔室内,对组件加热并将下腔室内的空气进行抽真空,上腔保持压力,通过位于上腔的柔性层压布压于组件上,从而通过高温高压完成层压过程,实现封装胶膜的交联。位于组件下方的加热板为纯平面,内部有加热器,层压过程中,光伏组件玻璃分子受热膨胀产生内应力,由于边缘和内部释放渠道不同,边缘玻璃可以将内应力释放到组件外部,而中间玻璃的内应力只能向中心区域和四周释放,导致玻璃就会产生形变,使得光伏组件的四角翘起,从而边缘位置层压压力较大,其他区域则压力相对小,同时由于光伏组件四周没有支撑,导致光伏组件边缘与层压布接触位置压力会进一步增大。因而光伏组件各处压力及温度均匀性会存在差别,会影响封装材料的交联度,光伏组件的长期耐候、老化性将能受到影响。

因此,需要一种研发一种新型的层压机加热板,解决现有光伏组件层压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层压机加热板,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具体方案包括如下:

一种光伏组件层压机加热板,由平面板10、条状板20和边缘支撑板30构成,多条条状板20平行置于平面板10上,边缘支撑板30平行置于处于两端位置的所述条状板20上。

具体的,条状板20数量至少为4。

具体的,边缘支撑板30高度h2小于被层压光伏组件40的厚度h30-1mm。

具体的,边缘支撑板30高度h2大于被层压光伏组件40的厚度h30-1mm。

具体的,边缘支撑板30靠近内侧侧面与所述条状板20侧面距离d2范围为10-400mm。

具体的,条状板20高度h1为3-50mm。

具体的,条状板20宽度w为10-400mm。

具体的,平面板10内部均布有平面板加热器11。

具体的,条状板20内部有条状板加热器21。

具体的,平面板加热器11和条状板加热器21可单独控温。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伏组件层压机加热板,可避免层压时光伏组件由于内应力导致边缘变形,使得受压受热更均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层压机加热板的立体图;

图2为层压机工作时的侧截面图;

图3为a处的放大图。

其中:10、平面板11、平面板加热器20、条状板21、条状板加热器30、边缘支撑板40、光伏组件50、层压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方法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光伏组件40层压时,层压机内位于光伏组件40下部的加热板提供支撑并加热,位于上部的层压布50受上方气压的影响对光伏组件40施加压力,从而完成层压过程。

本实用新型加热板由下方的平面板10,置于其上的条状板20和置于条状板上方的边缘支撑板30构成。平面板10为水平面,条状板20为条状结构,多个条状板20平行置于平面板10上,边缘支撑板30成对平行放置于处于两端的条状板20上,边缘支撑板30靠近内侧侧面与条状板20侧面距离d2。

具体的,条状板20数量至少为4,在光伏组件40下方提供支撑,根据光伏组件40尺寸调整条形板20的数量。当光伏组件40尺寸较大时,可以选取5根及以上条形板20,使得下方支撑较均衡。

层压机工作时,被层压的光伏组件40传输至条状板20上,置于两个边缘支撑板30之间且贴近边缘支撑板30,光伏组件40的边缘搭在条状板20上,可为光伏组件40的边缘提供向上的支持。层压时,层压布50受上方压力下压光伏组件,同时光伏组件40的玻璃受热内应力增加,位于d处的光伏组件40由于内应力不均衡有翘起趋势,此时,位于m处的两根条形板起到支点作用,与组件上方的层压布50配合,通过杠杆效应阻止光伏组件40翘起的作用,使得边缘处光伏组件40贴合于d2处。此外,由于边缘支撑板30的存在,最大受力点由光伏组件40的边缘转移至边缘支撑板30的边缘k处,避免了光伏组件40边缘压力过大情况,使光伏组件40整体受力较为均衡,由于未发生变形,因而距离下部热源距离相同,受热也更均匀。

具体的,边缘支撑板30高度h2小于或者大于所述光伏组件40的厚度h30-1mm。在h2小于h3的情况下,在层压单玻组件时,该装置可保证光伏组件40得到足够压力且未出现边缘过压,而在h2大于h3的情况下,在层压双玻组件时,则防止双玻组件边缘过压,以及层压后遇冷收缩产生气泡或脱层。具体参数选择可以根据材料不同、客户需求不同具体确定。

具体的,d2范围为5-400mm。通过调整光伏组件40边缘与条状板20搭接距离,可间接控制光伏组件40边缘压强的大小。

具体的,条状板20高度h1为3-50mm,宽度w为10-400mm,当光伏组件40所需层压工艺温度较高或时长增加时,选取较窄的条状板20。

具体的,平面板10内部有平面板加热器11,平面板加热器11均布于平面板10内,提供层压所需的高温环境,通过热辐射向光伏组件40提供热量。平面板加热器11可以为电阻加热,也可以为导热管内通过加热液体加热。

具体的,由于条状板20接触光伏组件40,影响了接触位置的受热,因此,条状板20内也设置有条状板加热器21。由于条状板20厚度h1较小,条状板加热器21可以选择电热丝。

具体的,平面板加热器11和条状板加热器21可以独立控制,通过分别控制其温度,保证光伏组件40各处受热均匀。

具体的,由于条状板20与光伏组件40直接接触,形成热传导,条状板加热器21的设定温度需低于平面板加热器11。实践中,可通过多头热电偶测试光伏组件各处温度,从而根据温差调节两加热器温度。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光伏组件层压机加热板,由平面板(10)、条状板(20)和边缘支撑板(30)构成,其特征在于,多条所述条状板(20)平行置于所述平面板(10)上,所述边缘支撑板(30)平行置于处于两端位置的所述条状板(2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层压机加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条状板(20)数量至少为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层压机加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支撑板(30)高度h2小于层压光伏组件(40)的厚度h30-1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层压机加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支撑板(30)低度h2大于层压光伏组件(40)的厚度h30-1mm。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任意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层压机加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支撑板(30)靠近内侧侧面与所述条状板(20)侧面距离d2范围为10-400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层压机加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条状板(20)高度h1为3-50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层压机加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条状板(20)宽度w为10-400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层压机加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板(10)内部均布有平面板加热器(1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层压机加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条状板(20)内部有条状板加热器(2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层压机加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板加热器(11)和条状板加热器(21)可单独控温。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伏组件层压机加热板,由平面板、条状板和边缘支撑板构成,多条所述条状板平行置于所述平面板上,所述边缘支撑板平行置于处于两端位置的所述条状板上。通过本方案,可避免光伏组件层压时出现边缘翘起而导致边缘过压和受热不均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李跃;肖阳;张博;张宝龙;佟双环;李巍巍;庞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03
技术公布日:2021.08.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