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USB插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42127发布日期:2021-07-20 16:31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载USB插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内饰,尤其是一种车载usb插座。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在汽车内的充电需求的增加,汽车内饰中通常会设置usb插座供人们充电使用。但是目前汽车上的usb插座中的usb接口暴露在外,在未使用的情况下容易进灰,造成使用异常;且目前市面上的usb接口采用type-a接口,还是比较原始且没有指示灯。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载usb插座,其设置有遮盖防止灰尘等异物进入usb接口;指示灯的设置可以提醒使用者usb接口的位置;并且采用了type-c接头。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车载usb插座,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pcb电路板、以及遮盖,所述pcb电路板上设置有具有usb接口的usb接头,所述壳体的端面开设有用于露出所述usb接口的usb开口;所述遮盖用于覆盖所述usb接口。

当使用者需要将充电设备的插头插入所述usb接口时,使用者需要将覆盖在所述usb接口上的遮盖打开以露出所述usb接口供使用者使用;当使用者不需要使用usb接口时,使用者需将插在usb接口的充电设备插头拔离usb接口,再将遮盖关闭以覆盖所述usb接口。

采用上述结构,在所述usb接口未使用、所述遮盖处于关闭即覆盖的状态下,所述遮盖对usb接头进行保护,不仅可以防止灰尘或异物通过所述usb接口进入所述usb接头,造成所述usb接头的使用异常,而且可以避免异物直接冲撞所述usb接口造成usb接头的损坏。

进一步地,所述遮盖与所述壳体铰接。

采用上述结构,使得使用者使用所述遮盖具有更好的体验;相较于遮盖与壳体分体式设计,采用铰接可以避免所述遮盖在日常使用中的丢失。

具体的,所述壳体在设置有所述usb开口的端面设置有遮盖连接轴,所述遮盖连接轴的两端设置有安装槽以形成安装位,或者所述遮盖连接轴沿轴向方向设置有贯穿自身的穿孔,所述穿孔在所述遮盖连接轴两端形成安装位;所述遮盖相对设置有安装块,两个安装块之间的距离与所述遮盖连接轴的长度相匹配,所述安装块相对面凸起形成与所述安装位相匹配的安装凸起。

所述壳体设置有遮盖连接轴的端面设置有用于避让所述遮盖的避让区,避免遮盖在打开状态、关闭状态之间转换时,所述遮盖与所述壳体过早抵接,使得遮盖无法完全打开或完全关闭。

所述安装凸起和遮盖连接轴设置有斜面,便于所述遮盖的安装。

进一步地,所述usb接头设置有多个;所述遮盖设置有一个或多个且每个所述遮盖至少覆盖一个所述usb接口。

采用上述结构,设置多个usb接头可以增强使用者的使用体验,使得使用者可以在不增加其他外设的情况下,为多个设备进行充电。

所述遮盖设置一个的状态下,所述遮盖覆盖其中一个usb接口,剩余usb接口不设置所述遮盖;或者所述遮盖覆盖部分usb接口,剩余usb接口不设置所述遮盖;或者所述遮盖覆盖全部usb接口。

所述遮盖设置多个的状态下,每个遮盖均覆盖多个usb接口;或者部分遮盖覆盖多个usb接口,部分遮盖覆盖单个usb接口;或者每个遮盖均覆盖一个usb接口。

当采用遮盖设置多个且每个遮盖均覆盖一个usb接口的结构,每个usb接口设置一个遮盖对其进行保护,故使用者若需要使用多个usb接口中的一个或部分时,只需要打开对应的遮盖即可,而剩余的usb接口的遮盖仍处于关闭即覆盖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车载usb插座包括设置有入光端的镜片,所述pcb电路板上设置有发光件,所述镜片的入光端靠近所述发光件设置;所述壳体的端面开设有用于露出所述镜片的透光开口。

采用上述结构,所述pcb电路板上的发光件发出的光通过靠近设置的入光端进入所述镜片,所述镜片将光导到所述透光开口处,所述透光开口处发光光以提醒使用者usb插口的位置;所述发光件为发光二极管。

进一步地,所述镜片开设有与所述usb接口相匹配的套设开口,所述镜片依靠所述套设开口套设在所述usb接口外,所述usb开口大于所述usb接口形成所述透光开口。

采用上述结构,所述镜片与所述透光开口的特殊设置,使得所述usb接口外一圈发出光亮以提醒所述usb接口的外置,使得使用者能够更加方便的寻找到所述usb接口,增强使用者的使用体验。

所述usb接头设置有多个的情况下,所述镜片可以设置有一个或多个;

所述镜片设置有多个的情况下,每个所述镜片可以一一对应一个所述usb接头;或者每个所述镜片对应多个usb接头;或者部分镜片一一对应一个usb接头,部分镜片对应多个usb接头;

所述镜片设置有一个的情况下,全部usb接头共用一个镜片;具体的所述镜片开设有与所述usb接头数量相匹配的套设开口,且所述套设开口的位置与全部所述usb接口之间的相互位置相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镜片在所述透光开口处匹配凸起形成透光部;所述镜片与所述壳体设置有第一卡扣结构。

采用上述结构,所述凸起设置的透光部能够填充所述透光开口,使得产品更加美观。

所述第一卡扣结构的设置,使得所述镜片能够稳定的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内;具体的,所述镜片的两侧沿生设置有镜片卡凸,所述壳体内壁对应设置有与所述镜片卡凸匹配的镜片凹槽,所述镜片卡凸与所述镜片凹槽形成为所述第一卡扣结构;所述镜片卡凸为弹性件,方便安装。

进一步地,所述遮盖包括用于覆盖所述usb接口的覆盖面,所述覆盖面与所述壳体之间设置有第二卡扣结构。

所述遮盖处于关闭即覆盖与所述usb接口的状态下,所述第二卡扣结构使得遮盖与所述壳体进行固定;当使用者需要使用usb接头时,只需要对遮盖施加一定的力,使得所述遮盖与所述壳体之间的第二卡扣结构脱离即可打开所述遮盖;采用上述结构,使得所述遮盖处于关闭即覆盖与所述usb接口的状态下,所述遮盖轻易与所述壳体分离而暴露出所述usb接口,上述结构使得所述遮盖对所述usb接口的保护进一步得到加强。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在设置有所述usb开口的端面的侧面凹陷形成遮盖卡槽,所述覆盖面向设置有遮盖卡槽的面延伸形成卡凸连接件,所述卡凸连接件的一端向所述遮盖卡槽凸起形成遮盖卡凸,所述遮盖卡凸与所述遮盖卡槽形成所述第二卡扣结构。

采用上述结构,所述卡凸连接件具有一定的弹性;关闭或打开所述遮盖时,所述遮盖卡凸依靠所述卡凸连接件的弹性使得所述遮盖卡凸卡入或脱出所述遮盖凹槽。

所述卡凸连接件截面呈s型,采用上述结构,使得所述覆盖面与所述卡凸连接件之间形成用于容纳使用者手指的区间,使得使用者可以将手指放入上述区间以向所述覆盖面施力。

进一步地,在所述遮盖处于覆盖状态下,所述覆盖面朝向所述usb开口的对应位置处凸起形成环形凸起。

采用上述结构,所述环形凸起可以对所述usb接口进一步保护,进一步保证灰尘、异物进入所述usb接口;而且所述环形凸起可以对所述覆盖面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在所述覆盖面受到异物撞击时,防止覆盖面破损。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壳盖、以及与所述壳盖卡扣连接的后壳体,所述usb开口设置在所述壳盖上;所述后壳体包括第一后壳体、以及第二后壳体,所述第一后壳体与第二后壳体之间设置有第三卡扣结构。

采用上述结构,使得所述壳体的结构更加简单,方便组装;具体的,所述第一后壳体上设置有后壳体卡槽,所述第二后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后壳体卡槽相匹配的壳体凸点,所述壳体凸点与所述后壳体卡槽形成所述第三卡扣结构;所述壳盖设置有前壳体卡槽,所述后壳体设置有与所述前壳体卡槽相匹配的壳体卡凸,所述壳体卡凸与所述前壳体卡槽实现所述壳盖与所述后壳体之间的安装;所述壳盖上还设置有用于将壳体整体安装至汽车内的回弹卡扣。

进一步地,所述pcb线路板上设置有用于接入汽车电路的输入端接头,所述壳体开设有用于露出所述输入端接头的输入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usb接头包括type-c接头。

采用上述结构,所述type-c接头具有正反可插接口设计,不会再出现错插或者失误之后导致的部件受损情况,且具有更快的供电效率。

当所述usb接头采用多个时,所述usb接头可以部分采用type-c接头,部分采用type-a接口;以满足更多的使用需求。

进一步地,所述遮盖外侧设置有充电标识符号,用于提示用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车载usb插座设置有遮盖,可以有效防止灰尘等异物进入usb接口,避免使用异常。

(2)本实用新型的车载usb插座设置有指示灯,提醒使用者usb接口的位置,方便使用者使用。

(3)本实用新型的车载usb插座的usb接头包括type-c接头,紧跟时代潮流及技术前沿。

(4)本实用新型的车载usb插座的壳体结构简单,组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车载usb插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车载usb插座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车载usb插座中透光开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车载usb插座中镜片与壳体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车载usb插座中遮盖与壳体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车载usb插座中遮盖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壳体;101usb开口;102透光开口;103遮盖卡槽;104壳盖;1041前壳体卡槽;1042回弹卡扣;105后壳体;1051第一后壳体;1051a后壳体卡槽;1052第二后壳体;1052a壳体凸点;1053壳体卡凸;106遮盖连接轴;1061安装位;107避让区;108镜片凹槽;109输入开口;2pcb电路板;3遮盖;301覆盖面;302卡凸连接件;303遮盖卡凸;304环形凸起;305安装块;3051安装凸起;4usb接头;401usb接口;5镜片;501套设开口;502透光部;503镜片卡凸;6第一卡扣结构;7第二卡扣结构;8第三卡扣结构;9输入端接头;10充电标识符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6所示,一种车载usb插座,包括壳体1、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的pcb电路板2、以及遮盖3,所述pcb电路板2上设置有具有usb接口401的usb接头4,所述壳体1的端面开设有用于露出所述usb接口401的usb开口101;所述遮盖3用于覆盖所述usb接口401。

当使用者需要将充电设备的插头插入所述usb接口401时,使用者需要将覆盖在所述usb接口401上的遮盖3打开以露出所述usb接口401供使用者使用;当使用者不需要使用usb接口401时,使用者需将插在usb接口401的充电设备插头拔离usb接口401,再将遮盖3关闭以覆盖所述usb接口401。

采用上述结构,在所述usb接口401未使用、所述遮盖3处于关闭即覆盖的状态下,所述遮盖3对usb接头4进行保护,不仅可以防止灰尘或异物通过所述usb接口401进入所述usb接头4,造成所述usb接头4的使用异常,而且可以避免异物直接冲撞所述usb接口401造成usb接头4的损坏。

优选的,所述遮盖3与所述壳体1铰接。

采用上述结构,使得使用者使用所述遮盖3具有更好的体验;相较于遮盖3与壳体1分体式设计,采用铰接可以避免所述遮盖3在日常使用中的丢失。

具体的,所述壳体1在设置有所述usb开口101的端面设置有遮盖连接轴106,所述遮盖连接轴106的两端设置有安装槽以形成安装位1061,或者所述遮盖连接轴106沿轴向方向设置有贯穿自身的穿孔,所述穿孔在所述遮盖连接轴106两端形成安装位1061;所述遮盖3相对设置有安装块305,两个安装块305之间的距离与所述遮盖连接轴106的长度相匹配,所述安装块305相对面凸起形成与所述安装位1061相匹配的安装凸起3051。

所述壳体1设置有遮盖连接轴106的端面设置有用于避让所述遮盖3的避让区107,避免遮盖3在打开状态、关闭状态之间转换时,所述遮盖3与所述壳体1过早抵接,使得遮盖3无法完全打开或完全关闭。

所述安装凸起3051和遮盖连接轴106设置有斜面,便于所述遮盖3的安装。

优选的,所述usb接头4设置有多个;所述遮盖3设置有一个或多个且每个所述遮盖3至少覆盖一个所述usb接口401。

采用上述结构,设置多个usb接头4可以增强使用者的使用体验,使得使用者可以在不增加其他外设的情况下,为多个设备进行充电。

所述遮盖3设置一个的状态下,所述遮盖3覆盖其中一个usb接口401,剩余usb接口401不设置所述遮盖3;或者所述遮盖3覆盖部分usb接口401,剩余usb接口401不设置所述遮盖3;或者所述遮盖3覆盖全部usb接口401。

所述遮盖3设置多个的状态下,每个遮盖3均覆盖多个usb接口401;或者部分遮盖3覆盖多个usb接口401,部分遮盖3覆盖单个usb接口401;或者每个遮盖3均覆盖一个usb接口401。

当采用遮盖3设置多个且每个遮盖3均覆盖一个usb接口401的结构,每个usb接口401设置一个遮盖3对其进行保护,故使用者若需要使用多个usb接口401中的一个或部分时,只需要打开对应的遮盖3即可,而剩余的usb接口401的遮盖3仍处于关闭即覆盖状态。

优选的,所述车载usb插座包括设置有入光端的镜片5,所述pcb电路板2上设置有发光件,所述镜片5的入光端靠近所述发光件设置;所述壳体1的端面开设有用于露出所述镜片5的透光开口102。

采用上述结构,所述pcb电路板2上的发光件发出的光通过靠近设置的入光端进入所述镜片5,所述镜片5将光导到所述透光开口102处,所述透光开口102处发光光以提醒使用者usb插口的位置;所述发光件为发光二极管。

优选的,所述镜片5开设有与所述usb接口401相匹配的套设开口501,所述镜片5依靠所述套设开口501套设在所述usb接口401外,所述usb开口101大于所述usb接口401形成所述透光开口102,如图3所示。

采用上述结构,所述镜片5与所述透光开口102的特殊设置,使得所述usb接口401外一圈发出光亮以提醒所述usb接口401的外置,使得使用者能够更加方便的寻找到所述usb接口401,增强使用者的使用体验。

所述usb接头4设置有多个的情况下,所述镜片5可以设置有一个或多个;

所述镜片5设置有多个的情况下,每个所述镜片5可以一一对应一个所述usb接头4;或者每个所述镜片5对应多个usb接头4;或者部分镜片5一一对应一个usb接头4,部分镜片5对应多个usb接头4;

所述镜片5设置有一个的情况下,全部usb接头4共用一个镜片5;具体的所述镜片5开设有与所述usb接头4数量相匹配的套设开口501,且所述套设开口501的位置与全部所述usb接口401之间的相互位置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镜片5在所述透光开口102处匹配凸起形成透光部502;所述镜片5与所述壳体1设置有第一卡扣结构6,如图4所示。

采用上述结构,所述凸起设置的透光部502能够填充所述透光开口102,使得产品更加美观。

所述第一卡扣结构6的设置,使得所述镜片5能够稳定的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1内;具体的,所述镜片5的两侧沿生设置有镜片卡凸503,所述壳体1内壁对应设置有与所述镜片卡凸503匹配的镜片凹槽108,所述镜片卡凸503与所述镜片凹槽108形成为所述第一卡扣结构6;所述镜片卡凸503为弹性件,方便安装。

优选的,所述遮盖3包括用于覆盖所述usb接口401的覆盖面301,所述覆盖面301与所述壳体1之间设置有第二卡扣结构7,如图5所示。

所述遮盖3处于关闭即覆盖与所述usb接口401的状态下,所述第二卡扣结构7使得遮盖3与所述壳体1进行固定;当使用者需要使用usb接头4时,只需要对遮盖3施加一定的力,使得所述遮盖3与所述壳体1之间的第二卡扣结构7脱离即可打开所述遮盖3;采用上述结构,使得所述遮盖3处于关闭即覆盖与所述usb接口401的状态下,所述遮盖3轻易与所述壳体1分离而暴露出所述usb接口401,上述结构使得所述遮盖3对所述usb接口401的保护进一步得到加强。

如图5、图6所示,优选的,所述壳体1在设置有所述usb开口101的端面的侧面凹陷形成遮盖卡槽,所述覆盖面301向设置有遮盖卡槽的面延伸形成卡凸连接件302,所述卡凸连接件302的一端向所述遮盖卡槽凸起形成遮盖卡凸303,所述遮盖卡凸303与所述遮盖卡槽形成所述第二卡扣结构7。

采用上述结构,所述卡凸连接件302具有一定的弹性;关闭或打开所述遮盖3时,所述遮盖卡凸303依靠所述卡凸连接件302的弹性使得所述遮盖卡凸303卡入或脱出所述遮盖3凹槽。

所述卡凸连接件302截面呈s型,采用上述结构,使得所述覆盖面301与所述卡凸连接件302之间形成用于容纳使用者手指的区间,使得使用者可以将手指放入上述区间以向所述覆盖面301施力。

优选的,在所述遮盖3处于覆盖状态下,所述覆盖面301朝向所述usb开口101的对应位置处凸起形成环形凸起304。

采用上述结构,所述环形凸起304可以对所述usb接口401进一步保护,进一步保证灰尘、异物进入所述usb接口401;而且所述环形凸起304可以对所述覆盖面301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在所述覆盖面301受到异物撞击时,防止覆盖面301破损。

如图2所示,优选的,所述壳体1包括壳盖104、以及与所述壳盖104卡扣连接的后壳体(105),所述usb开口101设置在所述壳盖104上;所述后壳体(105)包括第一后壳体1051、以及第二后壳体1052,所述第一后壳体1051与第二后壳体1052之间设置有第三卡扣结构8。

采用上述结构,使得所述壳体1的结构更加简单,方便组装;具体的,所述第一后壳体1051上设置有后壳体卡槽1051a,所述第二后壳体1052上设置有与所述后壳体卡槽1051a相匹配的壳体1凸点,所述壳体1凸点与所述后壳体卡槽1051a形成所述第三卡扣结构8;所述壳盖104设置有前壳体卡槽1041,所述后壳体105设置有与所述前壳体卡槽1041相匹配的壳体卡凸1053,所述壳体卡凸1053与所述前壳体卡槽1041实现所述壳盖104与所述后壳体105之间的安装;所述壳盖104上还设置有用于将壳体1整体安装至汽车内的回弹卡扣1042。

优选的,所述pcb线路板上设置有用于接入汽车电路的输入端接头9,所述壳体1开设有用于露出所述输入端接头9的输入开口109。

优选的,所述usb接头4包括type-c接头。

采用上述结构,所述type-c接头具有正反可插接口设计,不会再出现错插或者失误之后导致的部件受损情况,且具有更快的供电效率。

当所述usb接头4采用多个时,所述usb接头4可以部分采用type-c接头,部分采用type-a接口;以满足更多的使用需求。

如图1所示,优选的,所述遮盖3外侧设置有充电标识符号10,用于提示用户。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