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带式防斜插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01096发布日期:2022-01-15 04:54阅读:54来源:国知局
拉带式防斜插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拉带式防斜插连接器。


背景技术:

2.电连接器在许多电子系统中有所使用。一般情况下,将系统制造成诸如印刷电路板(pcb)的单独的电子组件更加容易且具有更高的成本效益,上述单独的电子组件可以利用电连接器联接在一起。现有的连接器一般包括壳体、pcb板和锁扣件,锁扣件上一般设有凸起,通过按压锁扣件使得凸起下沉进而实现解锁,当连接器使用空间较小时,按压解锁会比较不方便,目前也有采用拉带式样的连接器,满足了空间狭小区域的使用,但是现有的连接器的拉带都是与锁扣件固定在一起,拉带损坏后整个连接器便不能使用,维修比较麻烦;另外现有连接器还存在因为线缆的应力,插头插拔时,插头较容易斜插,导致电路板顶跨导电端子接触部的问题,存在溃pin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维护方便的拉带式防斜插连接器。
4.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拉带式防斜插连接器,包括壳体、锁扣件、拉带和pcb板,所述pcb板设置在壳体内,所述壳体的两端还设有挡板,且挡板与壳体之间形成用于引导插头与插座对接的限位间隙,所述锁扣件设置在壳体上,所述锁扣件包括本体,本体的一端设有按压部,本体的另一端通过折弯的弹性连接臂连接有支撑片体,所述按压部的端部设有勾爪,所述支撑片体上设有通孔,所述拉带贯穿通孔后通过轴与勾爪连接。
6.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壳体包括相互插接卡合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固定在pcb板上,所述锁扣件设置在第二壳体上,所述挡板位于第二壳体的两端。
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壳体内部中空,且内壁的顶面和/或底面上设有限位凹槽,所述第一壳体的延伸设有插接部,插接部的上端面和/或下端面设有限位凸块,通过限位凸块与限位凹槽的配合使得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插接固定。
8.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壳体内壁的顶面间隔设有两道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槽内还设有第一导向斜面,所述第一壳体的插接部上端面间隔设有两个第一凸块,且第一凸块的上端面成斜面。
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壳体内壁的底面间隔设有两道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二导向槽内还设有第二导向斜面,所述第一壳体的插接部下端面间隔设有两个第二凸块,且第二凸块的下端面成斜面。
1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支撑片体上还设有定位通孔,第二壳体上设有第三凸块,所述第二壳体上部还设有翻边沿,所述锁扣件的本体卡设在翻边沿下,且支撑片体的定位通孔套设在第三凸块上。
11.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弹性连接臂为两个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壳体的翻边沿上设有缺口,所述弹性连接臂设置在缺口内。
12.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拉带的一端为抓取部,另一端为套圈部,所述轴穿设在套圈部中。
13.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支撑片体的通孔的一侧边沿设有卡条,所述第二壳体上还设有容纳拉带的槽,所述槽内设有第四凸块,卡条与第四凸块配合将锁扣件位在壳体上。
14.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锁扣件的本体上还设有第二凸块。
15.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锁扣件上设置通孔,使得拉带便于穿过通孔与锁扣件连接,同时锁扣件的一端设置勾爪,拉带通过轴卡设在勾爪中,这样的结构使得拉带既能稳定的发挥解锁的功能,又能与锁扣件实现方便的可拆卸式连接,当拉带损坏时便能快速方便的进行更换,另外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上还设有挡板,通过挡板与壳体之间的间隙来引导插头与插座对接,有效避免了导致电路板顶跨导电端子接触部的问题,降低了溃pin风险。
附图说明
16.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其他角度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其他角度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1.图中的附图标记为:1、壳体;2、锁扣件;3、拉带;4、pcb板;11、第一壳体;12、第二壳体;13、第一凸块;14、第一导向槽;15、挡板;16、槽;17、第四凸块;18、第三凸块;21、勾爪;22、通孔;23、卡条;24、支撑片体;25、按压部;31、套圈部;32、抓取部;5、轴。
具体实施方式
22.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的,旨在对本技术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技术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23.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24.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5.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
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26.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7.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28.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9.如图1至图4所示的拉带式防斜插连接器,包括壳体1、锁扣件2、拉带3和pcb板4,所述pcb板4设置在壳体1内,所述壳体1的两端还设有挡板15,且挡板15与壳体1之间形成用于引导插头与插座对接的限位间隙,所述挡板4成l形,且延伸至壳体的上表面。
30.所述锁扣件2设置在壳体1上,且锁扣件2的本体上还设有第二凸块;所述锁扣件2包括本体,本体的一端设有按压部25,本体的另一端通过折弯的弹性连接臂连接有支撑片体24,所述按压部25的端部设有勾爪21,所述支撑片体24上设有通孔22,所述拉带3的一端为抓取部32,另一端为套圈部31,所述轴5穿设在套圈部31中,所述拉带3贯穿通孔22后通过轴5与勾爪21连接。
31.所述支撑片体24的通孔的一侧边沿设有卡条23,所述第二壳体12上还设有容纳拉带3的槽16,所述槽16内设有第四凸块17,卡条23与第四凸块17配合将锁扣件2位在壳体1上。所述支撑片体24的通孔的另一侧边沿设有向上卷曲的翻边,避免拉带的磨损,延长拉带的使用寿命。
32.所述壳体1包括相互插接卡合的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所述第一壳体11固定在pcb板4上,所述锁扣件2设置在第二壳体12上,所述挡板15位于第二壳体12的两端。
33.所述第二壳体12内部中空,且内壁的顶面和/或底面上设有限位凹槽,所述第一壳体11的延伸设有插接部,插接部的上端面和/或下端面设有限位凸块,通过限位凸块与限位凹槽的配合使得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插接固定。
34.所述第二壳体12内壁的顶面间隔设有两道第一导向槽14,所述第一导向槽14内还设有第一导向斜面,所述第一壳体11的插接部上端面间隔设有两个第一凸块13,且第一凸块13的上端面成斜面。
35.同样的,所述第二壳体12内壁的底面间隔设有两道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二导向槽内还设有第二导向斜面,所述第一壳体11的插接部下端面间隔设有两个第二凸块,且第二凸块的下端面成斜面。
36.导向槽使得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定位更加方便,且在将第二壳体套在第一壳体上后,导向斜面与凸块的斜面配合,使得插入更加顺畅,阻力较小,同时斜面又能有效阻止
正常使用时,第二壳体从第一壳体上脱离出来。
37.所述支撑片体24上还设有定位通孔,第二壳体12上设有第三凸块18,所述第二壳体12上部还设有翻边沿,所述锁扣件2的本体卡设在翻边沿下,且支撑片体24的定位通孔套设在第三凸块18上。所述弹性连接臂为两个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壳体12的翻边沿上设有缺口,所述弹性连接臂9设置在缺口内。
38.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39.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