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电线路防雷接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41754发布日期:2021-07-20 16:30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一种输电线路防雷接地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雷接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电线路防雷接地装置。



背景技术:

110kv~220kv的输电塔在雷雨天气容易引起雷击,导致输电线路跳闸。因此,雷电防护接地装置是指保护建筑物、电力系统及其他一些装置的重要装置。防雷装置包括雷电接受装置、接地线、接地装置,其中雷电接受装置比如接闪器、避雷针、避雷器等,接地线为雷电接受装置与接地装置连接用的金属导体,接地装置为接地线和接地体的总和。现有技术中,防雷装置的维护检查需要定期检查以及临时检查,检查类型一般包括:外观检测、仪器测量检测,其中外观检测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检测事项:1、对雷电接受装置有无因接受雷击而熔化或折断情况,2、对雷电接受装置是否发生倾斜情况,3、检测接地装置周围的土壤有无沉陷情况。现有技术中需要人工定期到现场进行外观检测勘察,较为麻烦。此外,进行检查时,也需要对电塔外表面以及绝缘子串外表面进行相应的外观检测。

基于此,实用新型人提出一种输电线路防雷接地装置可远程进行外观检测事项,为人员提供了方便,提高了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输电线路防雷接地装置,采用可旋转的360°摄像头可监控防雷接地装置,可通过摄像头监控避雷器、绝缘子串、电塔外观和情况以及可通过摄像头的转动监控土壤表面的情况;并通过雨量传感器检测到下雨达到预设值时,采用透明罩罩住摄像头,防止摄像头进水影响监控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输电线路防雷接地装置,包括电塔,所述电塔的顶端设有避雷器,所述避雷器上连接有导流杆,所述导流杆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塔的底端安装有可360°转动的摄像头,所述摄像头上还设有可远程控制摄像头角度的无线控制模块,所述摄像头与电塔底端之间设有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内设有可转动的透明罩,所述透明罩上还连接有驱动透明罩转动的电机,所述透明罩用于雨天罩住所述摄像头,所述电塔上安装有用于检测雨量的雨量传感器,所述雨量传感器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电机使所述透明罩转动。

进一步优化,所述透明罩包括第一透明罩和第二透明罩,第一透明罩和第二透明罩为中空的圆弧外壳构成,第一透明罩和第二透明罩的弧度均为90°。

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透明罩上连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二透明罩连接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上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二转动轴上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

进一步优化,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二转动轴同轴连接,所述安装底座上还有用于放置电机的安装板。

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透明罩和所述第二透明罩内均设有可伸缩的第一伸缩板和第二伸缩板,所述第一伸缩板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滑动板,所述第二伸缩板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连接有第二滑动板。

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伸缩板上设有第一磁块,所述第二伸缩板上设有第二磁块,所述第一磁块和第二磁块的相对面为异极。

进一步优化,所述安装底座内还设有用于排走雨水滴的排流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设置360°可转动的摄像头可实时监控绝缘子串、电塔、避雷器的外观,并采用无线控制可远程对摄像头进行控制,可极大减少人员往当地进行实地检测的次数,方便管控。

2、通过内嵌式的透明罩设计,当雨量传感器检测到下雨时,可启动电机使得第一透明罩和第二透明罩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作用下朝着不同的方向进行转动,并最终形成一个中空半球形的透明罩用于罩住摄像头不被雨水淋湿,从而不会使得摄像头进水影响其监控效果。

3、通过设置第一伸缩板和第二伸缩板可弥补第一透明罩和第二透明罩转动后出现的间隙,并且第一伸缩板和第二伸缩板之间添加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可起到固定作用。

4、当雨量传感器没有检测到雨水时,电机反转即可带动第二透明罩和第一明罩复位,且在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作用下第一伸缩板、第二伸缩板也相应复位。

5、排流通道的设计可方便复位后也能排走雨水滴,使得雨水滴不会在安装底座内堆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以下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论述,显然,在结合附图进行描述的技术方案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所示实施例得到其它的实施例及其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输电线路防雷接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输电线路防雷接地装置下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a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图4是摄像头、安装底座的俯视图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摄像头、安装底座的放大图。

图6是图2中摄像头、安装底座的放大图。

图中:电塔1、避雷器2、导流杆3、绝缘子串4、摄像头5、安装底座6、电机7、第一透明罩8、第二透明罩9、第一转动轴10、第二转动轴11、第一齿轮12、第二齿轮13、第一伸缩板14、第二伸缩板15、第一弹簧16、第二弹簧17、第一滑动板18、第二滑动板19、第一磁块20、第二磁块21、排流通道2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需要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在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输电线路防雷接地装置,如图1至6所示,

包括电塔1,所述电塔1的顶端设有避雷器2,所述避雷器2上连接有导流杆3,所述导流杆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塔1的底端安装有可360°转动的摄像头5,所述摄像头5上还设有可远程控制摄像头5角度的无线控制模块,所述摄像头5与电塔1底端之间设有安装底座6,所述安装底座6内设有可转动的透明罩,所述透明罩上还连接有驱动透明罩转动的电机7,所述透明罩用于雨天罩住所述摄像头5,所述电塔1上安装有用于检测雨量的雨量传感器,所述雨量传感器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电机7使所述透明罩转动。

其中,电塔1上还竖直安装有绝缘子串4,且电塔1的电压在110kv~220kv。

其中无线控制模块为现有的远程无线控制技术,操作人员只需在控制室即可看到摄像头5所监控的情况。

其中避雷器2、导流杆3均为现有的防雷装置的组成部分。导流杆3与电塔1直接连接,电塔内有相应的接地装置,此接地装置为现有技术。

所述透明罩包括第一透明罩8和第二透明罩9,第一透明罩8和第二透明罩9为中空的圆弧外壳构成,第一透明罩8和第二透明罩9的弧度均为90°。

所述第一透明罩8上连接有第一转动轴10,所述第二透明罩9连接有第二转动轴11,所述第一转动轴10上设有第一齿轮12,所述第二转动轴11上设有第二齿轮13,所述第一齿轮12与所述第二齿轮13啮合。通过第一齿轮12和第二齿轮13的啮合可保证第一转动轴10和第二转动轴11转动相反。

所述电机7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二转动轴11同轴连接,所述安装底座6上还有用于放置电机7的安装板。此外,为防止电机7、齿轮等部件被雨淋湿而导致工作效率减少,可外加加装壳体。

所述第一透明罩8和所述第二透明罩9内均设有可伸缩的第一伸缩板14和第二伸缩板15,所述第一伸缩板14连接有第一弹簧16,所述第一弹簧16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滑动板18,所述第二伸缩板15连接有第二弹簧17,所述第二弹簧17的一端连接有第二滑动板19。第一透明罩8、第二透明罩9均有一定的厚度的圆弧外壳,第一伸缩板14、第二伸缩板15、第一滑动板18、第二滑动板19均内嵌在第一透明罩8、第二透明罩9的有一定厚度的圆弧外壳内。即圆弧外壳表面开设有与圆弧外壳表面的凹槽,第一伸缩板14、第二伸缩板15处于该凹槽中。

所述第一伸缩板14上设有第一磁块20,所述第二伸缩板15上设有第二磁块21,所述第一磁块20和第二磁块21的相对面为异极。

所述安装底座6内还设有用于排走雨水滴的排流通道22。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操作人员可远程操作摄像头5的角度用于监控绝缘子串4、电塔1、避雷器2的外观。当下雨天时,雨量传感器检测到下雨,控制器控制电机7正转,带动第二转动轴11正转,由于第一齿轮12和第二齿轮13的啮合作用,第一转动轴10反转,从而使得第二透明罩9和第一透明罩8从安装底座6内向外转动伸出,并罩住摄像头5,由于初始状态下第一透明罩8和第二透明罩9并不相贴合,此时收到第一磁块20和第二磁块21作用力的影响,带动第一伸缩板14和第二伸缩板15拉近,从而弥补了第一透明罩8和第二透明罩9的间隙,以此来防止雨水打湿摄像头5,此时摄像头5还是能监控绝缘子串4、电塔1、避雷器2的外观,但由于透明罩加上雨水在表面,其监控能力有所下降。

当雨停时,雨量传感器不再检测到下雨,此时控制器控制电机7反转,此时电机7反转的转动力大于第一磁块20和第二磁块21作用力,各个部件复位,第一伸缩板14和第二伸缩板15在第一弹簧16和第二弹簧17的作用下也相应复位,有一小部分雨水滴附着在透明罩上,也可通过排流通道22将雨水排出,防止雨水滴堆积。

此时操作人员可操作调整摄像头5角度来监控绝缘子串4、电塔1、避雷器2的外观,亦可调整角度监测接地装置周围的土壤有无沉陷情况。此时为雨后或者打雷下雨后,更加需要监控观察,如发现有异样,及时可派工作人员去现场处理。

如此,可方便人员操作,无需频繁的去现场进行实地的外观检测,较为方便。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