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固型插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14908发布日期:2021-08-17 13:52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一种稳固型插头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连接件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稳固型插头。



背景技术:

插头是生活中的常用物品,插头用于与插座配合,将电传输给用电器供用电器使用。

相关技术中的插头包括插头本体和插脚,插脚为金属材质,插脚凸出于插头本体的端面,插脚用于与插座内的触片接触进行导电。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插头与不同插座配合时,插头两个插脚的夹角对插接稳固性有直接影响,尤其在插座老化、内部触片位移形变后。插头与某些插座插接时,插脚需要外掰外扩后才能插接紧固,也存在插脚需要按压内弯后才能插接紧固的情况,目前插头的两个插脚的夹角不方便调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方便两个插脚的夹角调节,本申请提供一种稳固型插头。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稳固型插头,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稳固型插头,包括插头本体、两个插脚,所述插脚包括位于插头本体内的内段、位于插头本体外的外段,所述插头本体连接于内段、外段之间,所述插脚能绕内段、外段的连接部位进行转动;所述插头本体外壁设有穿孔,所述穿孔内转动连接有螺杆,所述内段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条形槽,所述螺杆穿过条形槽,所述条形槽的槽壁嵌于螺杆的螺纹之间,所述螺杆由塑料制成,所述螺杆的长度方向沿两个插脚的连线方向,所述螺杆位于插头本体外的端部固定有拧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插头插于插座后,若插脚与插座的插接不够稳固,用户可拔出插头,用手或工具转动拧头,使螺杆产生转动。螺杆转动时,通过螺纹与条形槽槽壁的螺纹连接作用,使插脚绕内段、外段的连接部位产生小幅转动,调节过程方便快捷。插脚的夹角调节完成后,两个插脚间能稳固地维持该角度,然后用户将插头重新插入插座,若插头、插座的插接仍然不够稳固,人员需拔下插头继续调节,直至能够插接稳固。

可选的,所述螺杆的外壁沿周向设有环槽,所述穿孔内壁固定有凸环,所述凸环位于环槽内,所述螺杆、插头本体通过环槽、凸环建立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杆、插头本体通过环槽、凸环建立转动连接,凸环、环槽的配合限制螺杆沿其长度方向产生移动,螺杆与插头本体转动连接的稳定性高。

可选的,所述插头本体为橡胶材质,所述插脚的侧壁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位于内段、外段之间,所述插头本体设有嵌入转动槽内的嵌块,所述插脚、插头本体通过转动槽、嵌块建立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脚、插头本体通过转动槽、嵌块建立转动连接,插脚能绕内段、外段的连接部位进行小幅转动;且能限制插脚沿其长度方向与插头本体间产生相对滑动。

可选的,所述螺杆仅设一根,所述螺杆包括同轴固定的正牙螺纹段和反牙螺纹段,两个插脚的条形槽槽壁分别与正牙螺纹段、反牙螺纹段接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杆转动时,螺杆、两个条形槽间产生螺纹连接作用,使两个内段同步靠近或同步远离,使插脚的角度调节对称,降低调节难度。

可选的,所述插头本体外壁设有供拧头嵌入的凹槽,所述拧头完全位于凹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凹槽供拧头嵌入,拧头不凸出插头本体的外壁,不会对插头的正常使用或拔插产生影响。

可选的,所述拧头背离螺杆的端面上设有供指甲嵌入的拧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拧槽,用户通过指甲即可转动螺杆,较为方便。

可选的,所述插头本体内固定有橡胶材质的弹性块,所述弹性块包裹固定于内段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块用于增强插脚与插头本体的固定强度,插头拔插时插脚不易脱离或深入插头本体内,同时弹性块允许插脚间小幅转动角度。

可选的,所述内段外壁接触弹性块的部位设有若干防滑槽,所述弹性块嵌入防滑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防滑槽、弹性块嵌入防滑槽内,能够提高弹性块与内段的固定强度,防止内段脱离弹性块。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用户能够方便地调节两个插脚的夹角;

2.插脚的夹角调节完成后,两个插脚间能稳固地维持该角度;

3.调节机构不会影响插头的正常使用或拔插,对外观影响较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稳固型插头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沿a-a线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的b处放大图。

图4是实施例的插脚、螺杆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1、插头本体;2、插脚;21、内段;22、外段;23、转动槽;11、嵌块;12、穿孔;3、螺杆;31、拧头;32、环槽;121、凸环;13、凹槽;311、拧槽;33、正牙螺纹段;34、反牙螺纹段;24、条形槽;25、防滑槽;4、弹性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稳固型插头。参照图1,稳固型插头包括插头本体1、两个插脚2,插头本体1为橡胶材质,插脚2为长条形的金属片,两个插脚2从插头本体1的端面穿出插头本体1外,两个插脚2的片面平行。

参照图2和图3,插脚2包括位于插头本体1内的内段21、位于插头本体1外的外段22,外段22用于与插座插接,内段21背离外段22的端部用于连接导线。插脚2的两侧片面均开设有转动槽23,转动槽23位于内段21、外段22之间,转动槽23的长度方向沿插脚2的宽度方向。插头本体1接触内段21、外段22之间的插头部位,插头本体1设有嵌入转动槽23内的嵌块11,插脚2、插头本体1通过转动槽23、嵌块11建立转动连接,插脚2能绕内段21、外段22的连接部位进行小幅转动,橡胶材质的插头本体1能够形变,允许插脚2进行小幅转动。

参照图2和图4,插头本体1外壁设有穿孔12,穿孔12内转动连接有螺杆3。螺杆3为塑料材质,螺杆3的长度方向沿两个插脚2的连线方向,螺杆3的两端位于插头本体1外并固定有拧头31。螺杆3的外壁沿周向设有环槽32,环槽32位于靠近拧头31的位置,穿孔12内壁一体固定有凸环121,凸环121沿穿孔12的周向延伸,凸环121位于环槽32内,螺杆3、插头本体1通过环槽32、凸环121建立转动连接,凸环121、环槽32的配合限制螺杆3沿其长度方向进行移动。插头本体1外壁设有供拧头31嵌入的凹槽13,拧头31完全位于凹槽13内。拧头31背离螺杆3的端面上设有长条形的拧槽311,拧槽311用于供指甲或螺丝刀嵌入,从而带动螺杆3转动。

螺杆3包括同轴固定的正牙螺纹段33和反牙螺纹段34,正牙螺纹段33、反牙螺纹段34的分界线位于螺杆3中部。内段21的片面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条形槽24,条形槽24贯穿内段21,螺杆3穿过条形槽24。内段21的片面与条形槽24的相交处设置倒角,使条形槽24的槽壁呈刀刃状,条形槽24的槽壁嵌于螺杆3的螺纹之间,条形槽24的宽度恰好能供螺杆3穿过,且条形槽24的对向两槽壁分别嵌入螺杆3径向两侧的螺纹之间。两个插脚2的条形槽24槽壁分别与正牙螺纹段33、反牙螺纹段34接触,条形槽24的槽壁始终嵌于螺杆3的螺纹间,螺杆3转动时,螺杆3、条形槽24间产生螺纹连接作用,使两个内段21同步靠近或同步远离。

内段21外壁设有若干防滑槽25,防滑槽25位于条形槽24背离外段22的一侧。插头本体1内固定有橡胶材质的弹性块4,弹性块4的弹力大于插头本体1,弹性块4的、插头本体1间通过胶接固定。弹性块4包裹固定于内段21外,具体固定于防滑槽25的位置并嵌入防滑槽25内。弹性块4用于增强插脚2与插头本体1的固定强度,插头拔插时插脚2不易脱离或深入插头本体1内,同时弹性块4允许插脚2间小幅转动角度。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稳固型插头的实施原理为:当插头插于插座后,若插脚2与插座的插接不够稳固,用户可拔出插头,用指甲或工具转动拧头31,使螺杆3产生转动。螺杆3转动时,通过螺纹与条形槽24槽壁的嵌合作用,使两个内段21相互靠近或远离,插脚2绕内段21、外段22的连接部位产生小幅转动,调节过程方便快捷。

插脚2的夹角调节完成后,两个插脚2间能稳固地维持该角度,然后用户将插头重新插入插座,若插头、插座的插接仍然不够稳固,人员需拔下插头继续调节,直至能够插接稳固。本实施例的小幅转动指10°以内,则两个插脚2的可调夹角在20°以内,满足使用要求。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