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86713发布日期:2021-09-28 20:5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模块具备:多个光电元件,它们具备包括阳极端子及阴极端子的第一端子组;集成电路,其具备多个第二端子组和多个接地端子,所述多个第二端子组与所述多个光电元件各自的第一端子组电连接,所述多个接地端子分别配置于所述多个第二端子组中的两个第二端子组之间;载体基板,其供所述多个光电元件以沿规定的排列方向排列的状态装配;壳体,其对所述多个光电元件、所述集成电路及所述载体基板进行收容;以及共用接地焊盘,其在所述壳体内设置于所述载体基板在所述排列方向上的至少一端侧,所述载体基板相对于所述壳体在一个面固定,所述载体基板具有:多个信号布线部,它们在所述多个光电元件各自的第一端子组与所述集成电路各自的第二端子组之间将所述多个光电元件各自的第一端子组与所述集成电路各自的第二端子组电连接;以及接地布线部,所述接地布线部具有:多个端子图案部,它们配置于所述多个信号布线部各自之间,且与所述多个接地端子分别电连接;共用图案部,其配置于所述载体基板中的设置有所述共用接地焊盘的一侧;以及连结部,其将所述多个端子图案部与所述共用图案部电连接,所述集成电路的多个接地端子经由所述载体基板的接地布线部而电连接于所述共用接地焊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地布线部中,从所述多个端子图案部中的任一个到所述共用图案部为止的部分的路径的长度为4.1mm以下或者相邻的接地端子图案部之间的间距的9倍以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地布线部中,从所述多个端子图案部中的任一个到所述共用图案部为止的部分的路径的长度为3.5mm以下或者相邻的接地端子图案部之间的间距的7倍以下。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多个端子图案部中的任一个到所述共用图案部为止的部分的面积为1.2mm2以下。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结部在所述载体基板中设置于供所述多个光电元件装配的装配面。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结部在所述载体基板中设置于与供所述多个光电元件装配的装配面对置的背面。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结部由接合线构成。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结部由导体块构成。9.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结部埋设于所述载体基板。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布线部的共用图案部与所述共用接地焊盘利用接合线进行电连接。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模块还具备光元件,所述光元件在收容于所述壳体的状态下被固定,且与所述多个光电元件进行光学连接,所述载体基板通过固定于所述光元件而相对于所述壳体固定。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光电元件包括光电二极管,所述集成电路包括跨阻放大器。

技术总结
光模块(100)具备:集成电路(8),其具备与多个光电元件(6a、6b、6c、6d)各自的第一端子组(6a1、6b1、6c1、6d1)连接的多个第二端子组(8a、8b、8c、8d)、以及多个接地端子(8g1、8g2、8g3、8g4、8g5);载体基板(7),其供光电元件(6a、6b、6c、6d)装配;以及共用接地焊盘(10a、10b),其在壳体(1)内设置于载体基板(7)的至少一端侧,载体基板(7)相对于壳体(1)在一个面固定,且具有:多个信号布线部(7a、7b、7c、7d),它们在光电元件(6a、6b、6c、6d)各自的第一端子组(6a1、6b1、6c1、6d1)与集成电路(8)各自的第二端子组(8a、8b、8c、8d)之间将第一端子组(6a1、6b1、6c1、6d1)与第二端子组(8a、8b、8c、8d)电连接;以及接地布线部(7g),接地布线部(7g)具有连结部,该连结部将和接地端子(8g1、8g2、8g3、8g4、8g5)分别电连接的多个端子图案部(7g1、7g2、7g3)与共用图案部(7g4、7g5)电连结,接地端子(8g1、8g2、8g3、8g4、8g5)经由接地布线部(7g)而连接于共用接地焊盘(10a、10b)。10b)。10b)。


技术研发人员:长岛和哉 石川阳三 伊泽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2020.02.10
技术公布日:2021/9/27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