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电极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51860发布日期:2022-08-06 07:45阅读:73来源:国知局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电极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制作方法

1.本公开涉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电极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2.近年来,作为高输出、高能量密度的二次电池,使锂离子在正极与负极之间移动而进行充放电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被广泛利用。
3.然而,作为用于确认电池的耐内部短路性的安全性评价试验,有钉刺试验。钉刺试验是指例如将钉刺入电池以模拟的方式发生内部短路,研究放热的程度来确认电池的安全性的试验。抑制这种钉刺时电池的放热在确保电池的安全性方面是重要的。
4.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技术,其通过在正极、负极的极板表面配置包含选自含磷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及无机硅类化合物的功能性物质的涂层,从而抑制钉刺试验中的电池的放热。
5.例如,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技术,其通过在正极与负极之间配置包含聚磷酸盐的中间层,从而抑制电池的异常放热时的温度上升。
6.现有技术文献
7.专利文献
8.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534138号公报
9.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6249399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10.如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那样,配置了在极板表面配置有功能性物质的涂层的聚磷酸盐的中间层时,这些层会成为电阻,有电池电阻上升的担忧。
11.本公开的一个方式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电极具备集电体、前述集电体上形成的活性物质层、和前述活性物质层表面上存在的填料颗粒的集合体,前述填料颗粒为包含硼氧化物、焦硫酸钾、含碱金属或br的化合物中的至少任一种的颗粒,且从固相相变为液相或进行热分解的相变点为180℃~650℃的范围,前述含碱金属或br的化合物包含硼酸盐、硅酸盐、碳酸盐、碳酸氢盐、柠檬酸盐及芳香族化合物中的至少任一种。
12.本公开的一个方式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有正极和负极,前述正极和前述负极中的至少任一者为前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电极。
13.通过本公开,可以抑制钉刺试验中的电池的放热。
附图说明
14.图1为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电极的构成的一例的示意性剖视图。
15.图2为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电极的构成的一例的示意性剖视图。
16.图3为作为实施方式的一例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示意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18.图1及图2为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电极的构成的一例的示意性剖视图。图1及图2所示的电极60为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电极,被应用于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中的至少任一者。
19.图1及图2所示的电极60具备集电体62、集电体62上形成的活性物质层64、和活性物质层64表面上存在的填料颗粒的集合体66。图1所示的电极60中,填料颗粒的集合体66呈岛状。另一方面,图2所示的电极60中,填料颗粒的集合体66呈膜状,覆盖活性物质层64的表面整体。集合体66由多个填料颗粒集合而成。
20.构成集合体66的填料颗粒为包含硼氧化物、焦硫酸钾、含碱金属或br的化合物中的至少任一种的颗粒,且从固相相变为液相或进行热分解的相变点为180℃~650℃的范围。其中,上述含碱金属或br的化合物包含硼酸盐、硅酸盐、碳酸盐、碳酸氢盐、柠檬酸盐及芳香族化合物中的至少任一种。
21.通过使用本实施方式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电极,钉刺试验中的电池温度的上升得到抑制。该机制尚不充分明确,但可推测如下。通过钉刺试验时的电池的放热、即将钉刺入电池以模拟的方式发生内部短路时的电池放热,从而构成集合体66的填料颗粒从固相相变为液相,在活性物质层64表面上形成阻燃性高、导电性低的覆膜。然后,该覆膜会成为电阻成分,借助钉在正负极间流通的短路电流的电流量得到抑制,其结果,钉刺试验中的电池温度的上升也得到抑制。需要说明的是,填料颗粒相变为液相后的覆膜形成取决于填料颗粒的种类,但也取决于例如热熔接反应、脱水缩合反应、热聚合反应等。
22.另外,通过本实施方式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电极,有时可以抑制电池电阻的上升。该机制尚不充分明确,但可推测如下。构成填料颗粒的填料材料的离子传导性不高,但在图1所示的岛状的集合体66的情况下,集合体66之间的间隙成为锂离子等离子容易通过的通路,因此认为锂离子等离子可以在正负极间更顺利地移动,电池电阻的上升进一步得到抑制。
23.以下,对电极60的构成材料进行进一步详细叙述。
24.作为填料颗粒的含碱金属或br的硼酸盐只要从固相相变为液相或进行热分解的相变点为180℃~650℃的范围,就没有特别限定,可举出例如硼酸-钠盐、硼酸-钾盐等硼酸碱金属盐等。
25.另外,作为填料颗粒的含碱金属或br的硅酸盐只要从固相相变为液相或进行热分解的相变点为180℃~650℃的范围,就没有特别限定,可举出例如硅酸-钠盐、硅酸-钾盐等硅酸碱金属盐等。
26.另外,作为填料颗粒的含碱金属或br的碳酸盐、碳酸氢盐只要从固相相变为液相或进行热分解的相变点为180℃~650℃的范围,就没有特别限定,可举出例如碳酸钾、碳酸钠等碱金属碳酸盐、碳酸氢钾、碳酸氢钠等碱金属碳酸氢盐、bc-52四溴双酚a等包含br的碳酸盐等。
27.另外,作为填料颗粒的含碱金属或br的柠檬酸盐只要从固相相变为液相或进行热分解的相变点为180℃~650℃的范围,就没有特别限定,可举出例如柠檬酸钾、柠檬酸钠等柠檬酸碱金属盐等。
28.另外,作为填料颗粒的含碱金属或br的芳香族化合物只要从固相相变为液相或进行热分解的相变点为180℃~650℃的范围,就没有特别限定,可举出例如亚乙基-1,2-双(五溴苯)、乙撑双四溴苯二甲酰亚胺等含碱金属的芳香族化合物、多溴二苯醚等含br的芳香族化合物等。
29.作为填料颗粒,从有效地抑制钉刺试验中的电池温度的上升或电池电阻的上升等方面来看,优选硼氧化物、焦硫酸钾、包含na、k中的至少任一者的硼酸盐、包含na、k中的至少任一者的硅酸盐、包含na、k中的至少任一者的碳酸盐、包含na、k中的至少任一者的碳酸氢盐、包含na、k中的至少任一者的柠檬酸盐、含br的芳香族化合物,更优选硼氧化物、焦硫酸钾、硅酸钠、碳酸钾、碳酸氢钾、柠檬酸钾、亚乙基-1,2-双(五溴苯)、乙撑双四溴苯二甲酰亚胺。这些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并用2种以上。
30.填料颗粒的相变点可以为180℃~650℃的范围,优选为250℃~550℃的范围,使得通过钉刺试验的电池的放热适当地从固相相变为液相。
31.从抑制电池电阻的上升的方面来看,集合体66相对于活性物质层64表面的覆盖率优选为90%以下,更优选为60%以下。另外,从抑制钉刺试验中的电池温度的上升的方面来看,集合体66相对于活性物质层64表面的覆盖率优选为5%以上,更优选为10%以上。需要说明的是,在图2所示的集合体66的情况下,集合体66相对于活性物质层64表面的覆盖率为100%。集合体66的覆盖率可如下计算。
32.覆盖率可以通过利用sem-edx(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等进行电极表面的元素映射而求出。例如,利用元素映射,通过对填料颗粒和活性物质进行元素映射,从而计算集合体66相对于活性物质层64表面的覆盖率。
33.从抑制电池电阻的上升的方面来看,图1所示的岛状的集合体66的平均厚度优选为10μm以下。需要说明的是,从抑制钉刺试验中的电池温度的上升的方面来看,优选为0.3μm以上。从抑制电池电阻的上升的方面来看,图2所示的膜状的集合体66的平均厚度优选为3μm以下,从抑制钉刺试验中的电池温度的上升的方面来看,优选为0.3μm以上。
34.填料颗粒的平均粒径优选为0.01μm~5μm,更优选为0.05μm~3μm的范围。填料颗粒的平均粒径通过满足上述范围,与不满足上述范围的情况相比,利用钉刺试验时的电池的放热,填料颗粒迅速地从固相相变为液相,因此可以有效地抑制钉刺试验中的电池温度的上升。一次颗粒的平均粒径如下求出。首先,从电极表面的sem图像中随机选择20个填料颗粒。接着,观察选出的20个填料颗粒的晶界,在确定填料颗粒的外形的基础上,求出20个填料颗粒各自的长径,将它们的平均值作为填料颗粒的平均粒径。
35.集合体66中,除前述的填料颗粒外,也可包含粘结材料。通过包含粘结材料,可以提高填料颗粒之间的粘结性、填料颗粒与集电体62的粘结性。粘结材料并无特别限定,可举出例如聚偏二氟乙烯(pvdf)、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烯丙酯、叔十二烷基硫醇、α-甲基苯乙烯二聚物、甲基丙烯酸等。需要说明的是,聚偏二氟乙烯(pvdf)、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烯丙酯、叔十二烷基硫醇、α-甲基苯乙烯二聚物、甲基丙烯酸可以通过对集合体66施加压力和/或热而将电极60与分隔件13粘接。另外,集合体66也可包含前述填料颗粒以外的化合物颗粒。前述填料颗粒以外的化合物颗粒可举出例如氧化铝、勃姆石、二氧化钛等无机颗粒。
36.使用电极60作为正极时,作为正极集电体的集电体62例如可以使用铝等在正极的
电位范围内稳定的金属的箔、在表层配置有该金属的薄膜等。另外,作为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活性物质层64包含正极活性物质,另外,包含导电材料、粘结材料是理想的。
37.作为正极活性物质,可举出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等,具体而言,可以使用钴酸锂、锰酸锂、镍酸锂、锂镍锰复合氧化物、锂镍钴复合氧化物等,这些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中也可添加al、ti、zr、nb、b、w、mg、mo等。
38.作为导电材料,可以将炭黑、乙炔黑、科琴黑、石墨等碳粉末单独使用或组合2种以上使用。
39.作为粘结材料,可举出例如聚四氟乙烯(ptfe)、聚偏二氟乙烯(pvdf)等氟系树脂、聚丙烯腈(pan)、聚酰亚胺系树脂、丙烯酸类树脂、聚烯烃系树脂等。这些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使用。
40.对正极的制作方法的一例进行说明。首先,将包含正极活性物质、粘结材料、导电材料、溶剂等的正极复合材料浆料涂布在正极集电体上,使涂膜干燥后进行轧制,在正极集电体上形成正极活性物质层。接着,制备包含填料颗粒、粘结材料、溶剂等的填料用浆料。然后,将制备的填料用浆料喷雾、滴加或涂布于正极活性物质层后,进行干燥,形成正极活性物质层表面上存在的填料颗粒的集合体。浆料所包含的溶剂例如可举出水、n-甲基-2-吡咯烷酮(nmp)等。
41.此处,例如通过调整填料用浆料所包含的填料颗粒和溶剂的量,可以形成图1所示的岛状的集合体、或形成图2所示的膜状的集合体。形成图1所示的岛状的集合体时,例如相对于溶剂100ml,优选添加10~60%的填料颗粒。形成图2所示的岛状的集合体时,例如,相对于溶剂100ml,优选添加80%以上的填料颗粒。另外,例如通过控制填料用浆料的喷雾量、滴加量或涂布量,也可形成图1所示的岛状的集合体、或形成图2所示的膜状的集合体。另外,图1所示的岛状的集合体例如也可通过将设置有多个规定尺寸的贯通孔的遮蔽片等配置在正极活性物质层上,由配置的遮蔽片上将填料用浆料进行喷雾、滴加或涂布等而得到。
42.使用电极60作为负极时,作为负极集电体的集电体62可以使用例如铜等在负极的电位范围内稳定的金属的箔、在表层配置有该金属的薄膜等。另外,作为负极活性物质层的活性物质层64包含负极活性物质,另外,包含粘结材料等是理想的。
43.作为负极活性物质,可以使用能够吸储/释放锂离子的碳材料,除石墨外,可以使用难石墨性碳、易石墨性碳、纤维状碳、焦炭及炭黑等。进而,作为非碳系材料,可以使用硅、锡及以它们为主的合金、氧化物。
44.作为粘结材料,可举出例如氟系树脂、pan、聚酰亚胺系树脂、丙烯酸类树脂、聚烯烃系树脂、丁苯橡胶(sbr)、丁腈橡胶(nbr)、羧甲基纤维素(cmc)或其盐、聚丙烯酸(paa)或其盐(paa-na、paa-k等、另外也可以为部分中和型的盐)、聚乙烯醇(pva)等。这些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使用。
45.以下对负极的制作方法的一例进行说明。首先,将包含负极活性物质、粘结材料、溶剂等的负极复合材料浆料涂布在负极集电体上,使涂膜干燥后进行轧制,在负极集电体上形成负极活性物质层。接着,将包含填料颗粒、粘结材料、溶剂等的填料用浆料喷雾、滴加或涂布于负极活性物质层后,进行干燥,形成负极活性物质层表面上存在的填料颗粒的集合体。得到岛状的集合体、膜状的集合体的方法如前所述。
46.以下对本实施方式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一例进行说明。
47.图3为作为实施方式的一例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示意性剖视图。图3所示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0具备:正极11和负极12隔着分隔件13卷绕而成的卷绕型的电极体14、非水电解质、分别配置于电极体14上下的绝缘板18、19、和收纳上述构件的电池外壳15。电池外壳15由有底圆筒形状的外壳主体16、和封住外壳主体16的开口部的封口体17构成。需要说明的是,代替卷绕型的电极体14,也可以应用正极和负极隔着分隔件交替层叠而成的层叠型的电极体等其他方式的电极体。另外,作为电池外壳15,可以示例圆筒形、方形、硬币形、纽扣形等金属制外壳、层压树脂片而形成的树脂制外壳(所谓层压型)等。
48.外壳主体16例如为有底圆筒形状的金属制容器。在外壳主体16与封口体17之间设有垫片28,用来确保电池内部的密闭性。外壳主体16例如具有侧面部的一部分向内侧突出的、用于支撑封口体17的突出部22。突出部22优选沿外壳主体16的圆周方向以环状形成,由其上表面支撑封口体17。
49.封口体17具有从电极体14侧起依次层叠有带开口的金属板23、下阀体24、绝缘构件25、上阀体26和盖27的结构。构成封口体17的各构件例如具有圆板形状或环形状,除绝缘构件25之外的各构件彼此电连接。下阀体24与上阀体26在各自的中央部彼此连接,在各自的周缘部之间夹设有绝缘构件25。在内部短路等所导致的放热下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0的内压上升时,例如下阀体24以将上阀体26向盖27侧推入的方式变形而断裂,下阀体24与上阀体26之间的电流通路被阻断。内压进一步上升时,上阀体26发生断裂,从盖27的开口部排出气体。
50.图3所示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0中,安装于正极11的正极引线20通过绝缘板18的贯通孔向封口体17侧延伸,安装于负极12的负极引线21通过绝缘板19的外侧向外壳主体16的底部侧延伸。正极引线20用焊接等连接于封口体17的底板即带开口的金属板23的下表面,与带开口的金属板23电连接的封口体17的顶板即盖27成为正极端子。负极引线21用焊接等连接于外壳主体16的底部内表面,外壳主体16成为负极端子。
51.正极11和负极12中的至少任一者中应用前述的电极60。分隔件13可以使用具有离子透过性及绝缘性的多孔片等。作为多孔片的具体例,可举出微多孔薄膜、织布、非织造布等。作为分隔件13的材质,聚乙烯、聚丙烯等烯烃系树脂、纤维素等是理想的。分隔件13也可以为具有纤维素纤维层和烯烃系树脂等热塑性树脂纤维层的层叠体。另外,也可以为包含聚乙烯层和聚丙烯层的多层分隔件,也可使用在分隔件13表面涂布有芳纶系树脂、陶瓷等的材料。
52.非水电解质包含非水溶剂、和非水溶剂中溶解的电解质盐。非水溶剂可以使用例如酯类、醚类、腈类、酰胺类、及这些2种以上的混合溶剂等。非水溶剂也可以含有将这些溶剂的氢的至少一部分用氟等卤素原子取代而得到的卤素取代物。电解质盐可以使用例如lipf6等锂盐。
53.接着,对实施例进行说明。
54.《实施例》
55.《实施例1》
56.[正极的制作]
[0057]
将lini
0.82
co
0.15
al
0.03
o2所示的正极活性物质100重量份、乙炔黑(ab)1重量份和聚偏二氟乙烯(pvdf)1重量份混合,进而适量添加n-甲基-2-吡咯烷酮(nmp),制备正极复合材
料浆料。接着,将该正极复合材料浆料涂布在由铝箔形成的正极集电体的两面,使其干燥。将其裁切成规定的电极尺寸,使用辊进行轧制,在正极集电体的两面形成正极活性物质层。接着,将硅酸钠(na2sio3)颗粒94重量份和聚偏二氟乙烯(pvdf)6重量份混合,进而添加n-甲基-2-吡咯烷酮(nmp)400重量份,制备填料用浆料。以填料颗粒成为4g/m2的方式,将其涂布于正极活性物质层表面整体并进行干燥。将其作为实施例1的正极。
[0058]
利用sem-edx观察实施例1的正极表面,结果确认硅酸钠(na2sio3)颗粒的分布,另外,硅酸钠(na2sio3)颗粒的覆盖率为30%。
[0059]
[负极的制作]
[0060]
将石墨粉末100重量份、羧甲基纤维素(cmc)1重量份和丁苯橡胶(sbr)1重量份混合,进而适量添加水,制备负极复合材料浆料。接着,将该负极复合材料浆料涂布在由铜箔形成的负极集电体的两面,使其干燥。将其裁切成规定的电极尺寸,使用辊进行轧制,在负极集电体的两面形成负极活性物质层。
[0061]
[非水电解质的制备]
[0062]
对于以3:3:4的体积比混合有碳酸亚乙酯(ec)、碳酸甲乙酯(emc)和碳酸二甲酯(dmc)的混合溶剂,以成为1摩尔/升的浓度的方式溶解六氟磷酸锂(lipf6),由此制备非水电解质。
[0063]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制作]
[0064]
(1)在正极集电体上安装正极引线,在负极集电体上安装负极引线后,在正极和负极之间隔着聚乙烯制的分隔件进行卷绕,制作卷绕型的电极体。
[0065]
(2)在电极体的上下分别配置绝缘板,将负极引线与外壳主体焊接,将正极引线与封口体焊接,将电极体收纳于外壳主体内。
[0066]
(3)利用减压方式将非水电解液注入到外壳主体内后,隔着垫片用封口体将外壳主体的开口端部密封。将其作为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
[0067]
《实施例2》
[0068]
填料用浆料的制备中,将硅酸钠(na2sio3)替换为焦硫酸钾(k2s2o7)颗粒,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利用sem-edx观察实施例2的正极表面,结果确认焦硫酸钾(k2s2o7)颗粒的分布,另外,焦硫酸钾(k2s2o7)颗粒的覆盖率为30%。
[0069]
《实施例3》
[0070]
填料用浆料的制备中,将硅酸钠(na2sio3)替换为硼氧化物(b2o3)颗粒,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利用sem-edx观察实施例3的正极表面,结果确认硼氧化物(b2o3)颗粒的分布,另外,硼氧化物(b2o3)颗粒的覆盖率为30%。
[0071]
《实施例4》
[0072]
填料用浆料的制备中,将硅酸钠(na2sio3)替换为亚乙基-1,2-双(五溴苯)颗粒,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利用sem-edx观察实施例4的正极表面,结果确认亚乙基-1,2-双(五溴苯)颗粒的分布,另外,亚乙基-1,2-双(五溴苯)颗粒的覆盖率为30%。
[0073]
《实施例5》
[0074]
填料用浆料的制备中,将硅酸钠(na2sio3)替换为乙撑双四溴苯二甲酰亚胺颗粒,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利用sem-edx观察实施例5的正极表
面,结果确认乙撑双四溴苯二甲酰亚胺颗粒的分布,另外,乙撑双四溴苯二甲酰亚胺颗粒的覆盖率为30%。
[0075]
《实施例6》
[0076]
填料用浆料的制备中,将硅酸钠(na2sio3)替换为柠檬酸钾(c6h5k3o7)颗粒,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利用sem-edx观察实施例6的正极表面,结果确认柠檬酸钾(c6h5k3o7)颗粒的分布,另外,柠檬酸钾(c6h5k3o7)颗粒的覆盖率为25%。
[0077]
《实施例7》
[0078]
填料用浆料的制备中,将硅酸钠(na2sio3)替换为碳酸钾(k2co3)颗粒,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利用sem-edx观察实施例7的正极表面,结果确认碳酸钾(k2co3)颗粒的分布,另外,碳酸钾(k2co3)颗粒的覆盖率为25%。
[0079]
《实施例8》
[0080]
填料用浆料的制备中,将硅酸钠(na2sio3)替换为碳酸钠(na2co3)颗粒,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利用sem-edx观察实施例8的正极表面,结果确认碳酸钠(na2co3)颗粒的分布,另外,碳酸钠(na2co3)颗粒的集合体的覆盖率为30%。
[0081]
《实施例9》
[0082]
将柠檬酸钾(c6h5k3o7)颗粒94重量份、和聚偏二氟乙烯(pvdf)60重量份混合,进而添加n-甲基-2-吡咯烷酮(nmp)25重量份,制备填料用浆料。将填料用浆料10ml涂布在正极活性物质层的表面整体,使其干燥。将其作为实施例9的正极,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利用sem-edx观察实施例9的正极表面,结果柠檬酸钾(c6h5k3o7)颗粒的覆盖率为100%。需要说明的是,覆盖率100%是指用sem-edx进行元素映射时,(活性物质成分的强度)/(填料颗粒成分的强度)成为检测下限的状态。
[0083]
《比较例1》
[0084]
除未使用填料用浆料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0085]
[钉刺试验]
[0086]
对实施例1~9及比较例1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按下述步骤进行钉刺试验。
[0087]
(1)在25℃的环境下,以600ma的恒定电流进行充电至电池电压成为4.2v,之后以恒定电压继续进行充电至电流值成为90ma。
[0088]
(2)在25℃的环境下,使(1)中充电的电池的侧面中央部与2.7mmφ大小的圆钉的前端接触,以1mm/秒的速度向电池中的电极体的层叠方向刺入圆钉,检测到内部短路引起的电池电压下降后,立刻停止圆钉的刺入。
[0089]
(3)测定通过圆钉使电池开始短路1分钟后的电池表面温度。将该测定的温度作为钉刺试验后温度并汇总于表1。
[0090]
[电池电阻]
[0091]
如下测定实施例1~9及比较例1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电池电阻。在25℃的温度环境下,以0.3c的恒定电流将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充电至电池电压成为4.2v,之后以恒定电压充电至电流值成为0.05c,之后,以0.3c的恒定电流放电,使soc成为50%。接着,取得施加10秒0a、0.1a、0.5a、1.0a的放电电流时的电压值。根据用最小二乘法对各放电电流值10秒后的电压值进行直线近似时的斜率的绝对值来算出dc-ir,将该值作为电池电阻并汇总于表1。
[0092]
[表1]
[0093][0094]
如表1所示,正极活性物质层表面上存在填料颗粒的集合体的实施例1~9与正极活性物质层表面上无填料颗粒的比较例1相比,钉刺试验后的电池温度均低。另外,实施例1~8的集合体相对于正极活性物质层表面的覆盖率为90%以下,因此认为可以在集合体间形成锂离子等离子的移动通路,电池电阻的上升得到抑制。
[0095]
附图标记说明
[0096]
10
ꢀꢀ
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
[0097]
11
ꢀꢀ
正极
[0098]
12
ꢀꢀ
负极
[0099]
13
ꢀꢀ
分隔件
[0100]
14
ꢀꢀ
电极体
[0101]
15
ꢀꢀ
电池外壳
[0102]
16
ꢀꢀ
外壳主体
[0103]
17
ꢀꢀ
封口体
[0104]
18、19
ꢀꢀ
绝缘板
[0105]
20
ꢀꢀ
正极引线
[0106]
21
ꢀꢀ
负极引线
[0107]
22
ꢀꢀ
突出部
[0108]
23
ꢀꢀ
带开口的金属板
[0109]
24
ꢀꢀ
下阀体
[0110]
25
ꢀꢀ
绝缘构件
[0111]
26
ꢀꢀ
上阀体
[0112]
27
ꢀꢀ

[0113]
28
ꢀꢀ
垫片
[0114]
60
ꢀꢀ
电极
[0115]
62
ꢀꢀ
集电体
[0116]
64
ꢀꢀ
活性物质层
[0117]
66
ꢀꢀ
集合体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