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用散热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27872发布日期:2021-04-09 20:36阅读: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用散热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用散热机构。



背景技术:

电动交通工具主要采用电池组作为动力装置。电池组需要通过外界充电储能后,再对电动交通工具提供电源。电池组通过反复地充电、放电进行工作;

当前的电池在进行散热管理时,一般围绕与电池组的外壁贴合水冷或风冷的散热机构,然而电池组的中央发热速度更快,单一的散热机构不易快速的将电池组由内向外的热量冷却,从而极大的减少电池组的使用寿命,降低散热机构的冷却性能和导热效果,普通的新能源汽车所使用的电池组功率和密度较高,热量的导向吹散和吸附降温都达不到理想化的实际需求,往往促使了电池自身的热量产生集中,从而使电池裸露的部分也无法自然换热,影响了电池的供电需求的实际应用的使用成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用散热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相关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安装座和控制器,所述安装座的四角处设有橡胶柱,所述安装座的顶部设有相互连接的环形槽,所述安装座的外侧设有与橡胶柱相互配合的保护气囊,所述环形槽的顶部设有盖板,所述盖板内部的四角处是设有散热通口,所述环形槽底部的中间位置处设有风冷散热组件,所述环形槽内部两侧的中间位置处与两端的中间位置处设有散热鳍片,所述环形槽一侧的中间位置处设有安装仓,所述安装仓的一侧设有循环水箱,所述循环水箱底部的一侧设有相互连通的水泵,所述环形槽的内壁均匀排设有导热水冷组件;

所述风冷散热组件底部的中间位置处设有散热风机a,所述盖板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有散热风机b,所述散热风机b的底部与散热风机a的顶部设有相互连通的内螺旋导风管,所述环形槽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设有导风柱,所述环形槽内部两侧顶部的中间位置处与两端顶部的中间位置处分别设有相互连通的导风管a和导风管b,所述导风管a与导风管b与一组内螺旋导风管相互连通,所述导风柱与另一组内螺旋导风管相互连通,所述导风柱的外侧均匀设有盲孔a,所述导风管a与导风管b的底部均匀设有盲孔b;

所述导热水冷组件的内壁均匀排设有散热板,多组所述散热板的内侧对称设有渗透管层,两组所述渗透管层相互靠近的一侧设有导热层,所述散热板的一侧均匀排设导热层相互配合的导热硅胶片,所述水泵的输出端设有与渗透管层相互适配的分叉水冷管,所述安装座两端的中间位置处设有一侧皆设有散热座,三组所述散热座的内侧设有散热片,且散热片与散热板相互连通配合,所述控制器通过电信号分别与散热风机a、水泵和散热风机b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分叉水冷管沿绕于渗透管层的内侧并与循环水箱相互连通。

优选的,所述散热座的顶部设有出风口。

优选的,所述橡胶柱的顶部设有橡胶缓冲圈,所述橡胶柱的底部设有固定吸盘。

优选的,所述保护气囊顶部的一侧设有气嘴,且气嘴的内侧设有密封塞。

优选的,所述循环水箱顶部的一侧设有进水口,所述循环水箱的正面一端设有液位显示窗。

优选的,所述内螺旋导风管、散热风机a和散热风机b呈螺旋导风结构相互配合。

优选的,所述盲孔a和盲孔b与散热鳍片相互对应配合。

优选的,所述盖板的底部设有散热铝板。

优选的,所述导热硅胶片均匀贴合与环形槽的内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用散热机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导热水冷组件的相互配合,使电池组呈环形圈绕与导热硅胶片的紧贴处,使电池组实际散热的热量第一时间得到吸收和渗透,并在循环水箱内部水液的循环水冷降温下,提供装置外壁对热量吸收缓解以及散热降温的功能,提供装置热量散发至外的冷却效应。

2、本发明利用风冷散热组件的相互配合,提供装置内部的中心位置处的导风流向,与散热鳍片的散热结构相互配合,使电池组从内向外施加了导向风力,可快速的使电池组集中的热源快速散发,以达到热量分散,无法集中的目的,提高装置内部的散热空间和成效。

3、本发明通过风冷及水冷的内外相互结合适配,使装置的电池组在散热鳍片的分隔贴合下呈四组状态安置,这样不仅提供装置内部的散热导风点,同时配合内壁环绕的水冷吸附结构,进一步提高装置整体的散热效应,增加了电池组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的散热板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盖板仰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安装座仰视图。

图中:1、安装座;2、环形槽;3、保护气囊;4、散热风机a;401、内螺旋导风管;402、导风柱;403、盲孔a;404、导风管a;405、盲孔b;406、散热风机b;407、导风管b;5、散热鳍片;6、分叉水冷管;601、渗透管层;602、散热座;603、散热片;604、导热层;605、导热硅胶片;606、散热板;7、安装仓;8、水泵;9、循环水箱;10、控制器;11、盖板;12、散热通口;13、橡胶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用散热机构,包括安装座1和控制器10,安装座1的四角处设有橡胶柱13,橡胶柱13的顶部设有橡胶缓冲圈,橡胶柱13的底部设有固定吸盘,提高装置的抗震力和缓冲性,安装座1的顶部设有相互连接的环形槽2,安装座1的外侧设有与橡胶柱13相互配合的保护气囊3,保护气囊3顶部的一侧设有气嘴,且气嘴的内侧设有密封塞,增加装置的保护性,环形槽2的顶部设有盖板11,盖板11的底部设有散热铝板,增加部件的散热功能,盖板11内部的四角处是设有散热通口12,环形槽2底部的中间位置处设有风冷散热组件,环形槽2内部两侧的中间位置处与两端的中间位置处设有散热鳍片5,环形槽2一侧的中间位置处设有安装仓7,安装仓7的一侧设有循环水箱9,循环水箱9顶部的一侧设有进水口,循环水箱9的正面一端设有液位显示窗,循环水箱9底部的一侧设有相互连通的水泵8,环形槽2的内壁均匀排设有导热水冷组件;

风冷散热组件底部的中间位置处设有散热风机a4,盖板11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有散热风机b406,散热风机b406的底部与散热风机a4的顶部之间设有相互连通的内螺旋导风管401,内螺旋导风管401、散热风机a4和散热风机b406呈螺旋导风结构相互配合,提高了风向的牵引力,环形槽2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设有导风柱402,环形槽2内部两侧顶部的中间位置处与两端顶部的中间位置处分别设有相互连通的导风管a404和导风管b407,导风管a404与导风管b407与一组内螺旋导风管401相互连通,导风柱402与另一组内螺旋导风管401相互连通,导风柱402的外侧均匀设有盲孔a403,导风管a404与导风管b407的底部均匀设有盲孔b405,盲孔a403和盲孔b405与散热鳍片5相互对应配合,提高了风冷散热的成效;

导热水冷组件的内壁均匀排设有散热板606,多组散热板606的内侧对称设有渗透管层601,两组渗透管层601相互靠近的一侧设有导热层604,散热板606的一侧均匀排设导热层604相互配合的导热硅胶片605,导热硅胶片605均匀贴合与环形槽2的内壁,水泵8的输出端设有与渗透管层601相互适配的分叉水冷管6,安装座1两端的中间位置处设有一侧皆设有散热座602,散热座602的顶部设有出风口,便于对热气排出,三组散热座602的内侧设有散热片603,且散热片603与散热板606相互连通配合,控制器10通过电信号分别与散热风机a4、水泵8和散热风机b406电性连接。

实施例1,如图1-3所示,当散热风机a4与散热风机b406启动时,利用内螺旋导风管401与导风柱402的导向配合,使散热风机a4形成风力呈螺旋导流结构流通,并在导风柱402以及盲孔a403的配合下排出,通过导风管a404与导风管b407的连通和盲孔b405的安置,使散热风机b406散发的风力从盲孔b405流出,便可对环形槽2由内向外扩散导向风流,这样不仅配合散热鳍片5对电池组进行风冷散热,同时将散发的热量传输与环形槽2的内壁,配合水冷结构使热量有效的散发缓解,增强装置散热机构的实际应用效果,延长电池组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2,如图1和图6所示,利用橡胶柱13的安装配合与安装座1的定位起到了辅助固定的作用,同时在橡胶柱13与保护气囊3的安装配合下,对装置受到的震动和冲击缓解,提高装置安装的稳定性和抗震力,减少部件受到的损伤。

工作原理:当装置使用时,事先将电池组在散热鳍片5的分隔下分为四组安置与环形槽2内,利用控制器10分别启动散热风机a4、水泵8和散热风机b406,在散热风机a4与散热风机b406启动时,向环形槽2内吹入散热风并加以导向,使热量在散热鳍片5的散热传导下延伸至环形槽2的内壁,配合此时启动的水泵8将循环水箱9内的水液抽出并在分叉水冷管6的导向下流动,期间通过渗透管层601的环绕配合,使分叉水冷管6环绕与环形槽2的内部并再次与循环水箱9相互连通,依次呈循环水冷结构进行工作,随着水液在分叉水冷管6内流动,通过渗透管层601的渗透以及导热硅胶片605的热传导和导热层604的吸热特性进行水冷散热工作,并在散热片603的配合下使散热后的气体排出,便可对装置内部的热源吸收消散,配合风冷和水冷的同时运作极大的增强装置的散热成效,增加该散热机构的实用价值。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