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拖链用耐磨抗压电缆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5786739发布日期:2021-07-09 10:55阅读:93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一种拖链电缆,具体是一种拖链用耐磨抗压电缆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发展,电缆应用越来越广泛,对电缆的性能有了更加严格和多样的要求,不断的提高护套材料的性能,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电缆在一些具有危险的场所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在仓库、化工企业、加油站、加气站、石油企业等对安全性要求极高的场所,均需要采用电缆来满足这些场所对安全性的高要求。为防止对电缆造成破坏,以及线路和周围设备之间的电磁干扰,现主要采用内部加圆形防爆板,钢丝铠装、铜丝编织屏蔽来满足要求。
3.在设备单元需要来回移动的场合,为了防止电缆纠缠、磨损、拉脱、挂和散乱,常把电缆放入电缆拖链中,对电缆形成保护,并且电缆还能随拖链实现来回移动,这种可以跟随拖链进行来回移动而不易磨损的高柔性专用电缆便叫拖链电缆,通常也可称之拖曳电缆,坦克链电缆。
4.现有的拖链电缆在耐磨抗压性能上,还无法满足生产作业的需求,实际使用中需要性能更佳、功能更完善的电缆。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拖链用耐磨抗压电缆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拖链用耐磨抗压电缆,包括电缆芯,所述电缆芯的外表面包裹有导体层,所述导体层的外表面设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的外表面粘接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的外表面粘接有耐磨抗压层。
7.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缆芯为芳纶纤维。
8.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导体层为铜丝,取铜线坯进行韧炼之后进行拉丝得到铜丝,选取横截面积大于10mm
²
的铜丝进行绞线,得到初成品,将初成品绞制在芳纶纤维的外周,即可得到导体层。
9.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绝缘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发泡聚四氟乙烯20

50重量份、钛白粉5

7重量份,硅酸钠10

20重量份,氢氧化钙10

20重量份、二苯基氯化硼5

10重量。
10.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绝缘层的制备方法:将发泡聚四氟乙烯、钛白粉,硅酸钠,氢氧化钙、二苯基氯化硼按照重量份取料、混合,混炼90分钟,得到胶料,将胶料注入注塑模具中,使用注塑模具模压成型,即可得到绝缘层。
11.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隔热层为石棉材料、气凝胶毡、玻璃纤维中的一
种或几种。
12.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耐磨抗压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亚麻纤维20

30重量份、三氧化二锑20

30重量份、炭黑3

5重量份、氧化硅5

8重量份、陶瓷粉10

15重量份、沥青基碳纤维3

5重量份、缓蚀剂3

5重量份。
13.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耐磨抗压层的制备方法为:按照重量份取亚麻纤维、沥青基碳纤维和陶瓷粉,搅拌混合后,加入三氧化二锑和炭黑,边加热边搅拌10h,温度控制在90

110℃,然后在加入氧化硅,提高温度继续搅拌,一边搅拌一边加入缓蚀剂,待温度升高到150℃,停止加温,充分搅拌4小时后,经真空脱气、过滤,冷却定型,得到耐磨抗压层。
14.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拖链用耐磨抗压电缆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原料,原料包括:芳纶纤维、铜丝、隔热层;s2:制备导体层:取一定量的铜线坯进行韧炼之后进行拉丝得到铜丝,选取横截面积大于10mm
²
的铜丝进行绞线,得到初成品,将初成品绞制在芳纶纤维的外周,即可得到导体层;s3:制备绝缘层:将发泡聚四氟乙烯、钛白粉,硅酸钠,氢氧化钙、二苯基氯化硼按照重量份取料、混合,混炼90分钟,得到胶料,将胶料注入注塑模具中,使用注塑模具模压成型,即可得到绝缘层;s4:将绝缘层粘接在导体层的外周,包裹均匀,再将隔热层粘接在绝缘层的外周;s5:制备耐磨抗压层:按照重量份取亚麻纤维、沥青基碳纤维和陶瓷粉,搅拌混合后,加入三氧化二锑和炭黑,边加热边搅拌10h,温度控制在90

110℃,然后在加入氧化硅,提高温度继续搅拌,一边搅拌一边加入缓蚀剂,待温度升高到150℃,停止加温,充分搅拌4小时后,经真空脱气、过滤,冷却定型,得到耐磨抗压层;s6:将耐磨抗压层粘接到隔热层的外表面即可。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拖链用耐磨抗压电缆及其制备方法中,通过加入了陶瓷粉、缓蚀剂、氧化硅、三氧化二锑和炭黑等物质,极大的提高了电缆的耐磨度和抗压性,解决了现有的拖链电缆在耐磨抗压性能上,还无法满足生产作业的需求,实际使用中需要性能更佳、功能更完善的电缆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17.实施例1一种拖链用耐磨抗压电缆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原料,原料包括:芳纶纤维、铜丝、隔热层;s2:制备导体层:取一定量的铜线坯进行韧炼之后进行拉丝得到铜丝,选取横截面积大于10mm
²
的铜丝进行绞线,得到初成品,将初成品绞制在芳纶纤维的外周,即可得到导体层;s3:制备绝缘层:将发泡聚四氟乙烯、钛白粉,硅酸钠,氢氧化钙、二苯基氯化硼按
照重量份取料、混合,混炼90分钟,得到胶料,将胶料注入注塑模具中,使用注塑模具模压成型,即可得到绝缘层;s4:将绝缘层粘接在导体层的外周,包裹均匀,再将隔热层粘接在绝缘层的外周;s5:制备耐磨抗压层:按照重量份取亚麻纤维、沥青基碳纤维和陶瓷粉,搅拌混合后,加入三氧化二锑和炭黑,边加热边搅拌10h,温度控制在90

110℃,然后在加入氧化硅,提高温度继续搅拌,一边搅拌一边加入缓蚀剂,待温度升高到150℃,停止加温,充分搅拌4小时后,经真空脱气、过滤,冷却定型,得到耐磨抗压层;s6:将耐磨抗压层粘接到隔热层的外表面即可。
18.具体的,隔热层为石棉材料。
19.实施例2一种拖链用耐磨抗压电缆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原料,原料包括:芳纶纤维、铜丝、隔热层;s2:制备导体层:取一定量的铜线坯进行韧炼之后进行拉丝得到铜丝,选取横截面积大于10mm
²
的铜丝进行绞线,得到初成品,将初成品绞制在芳纶纤维的外周,即可得到导体层;s3:制备绝缘层:将发泡聚四氟乙烯、钛白粉,硅酸钠,氢氧化钙、二苯基氯化硼按照重量份取料、混合,混炼90分钟,得到胶料,将胶料注入注塑模具中,使用注塑模具模压成型,即可得到绝缘层;s4:将绝缘层粘接在导体层的外周,包裹均匀,再将隔热层粘接在绝缘层的外周;s5:制备耐磨抗压层:按照重量份取沥青基碳纤维和陶瓷粉,搅拌混合后,加入三氧化二锑和炭黑,边加热边搅拌10h,温度控制在90

110℃,然后在加入氧化硅,提高温度继续搅拌,一边搅拌一边加入缓蚀剂,待温度升高到150℃,停止加温,充分搅拌4小时后,经真空脱气、过滤,冷却定型,得到耐磨抗压层;s6:将耐磨抗压层粘接到隔热层的外表面即可。
20.具体的,隔热层为石棉材料。
21.实施例3一种拖链用耐磨抗压电缆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原料,原料包括:芳纶纤维、铜丝、隔热层;s2:制备导体层:取一定量的铜线坯进行韧炼之后进行拉丝得到铜丝,选取横截面积大于10mm
²
的铜丝进行绞线,得到初成品,将初成品绞制在芳纶纤维的外周,即可得到导体层;s3:制备绝缘层:将发泡聚四氟乙烯、钛白粉,硅酸钠,氢氧化钙、二苯基氯化硼按照重量份取料、混合,混炼90分钟,得到胶料,将胶料注入注塑模具中,使用注塑模具模压成型,即可得到绝缘层;s4:将绝缘层粘接在导体层的外周,包裹均匀,再将隔热层粘接在绝缘层的外周;s5:制备耐磨抗压层:按照重量份取亚麻纤维、沥青基碳纤维,搅拌混合后,加入三氧化二锑和炭黑,边加热边搅拌10h,温度控制在90

110℃,然后在加入氧化硅,提高温度继续搅拌,一边搅拌一边加入缓蚀剂,待温度升高到150℃,停止加温,充分搅拌4小时后,经真空脱气、过滤,冷却定型,得到耐磨抗压层;
s6:将耐磨抗压层粘接到隔热层的外表面即可。
22.具体的,隔热层为石棉材料。
23.实施例4一种拖链用耐磨抗压电缆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原料,原料包括:芳纶纤维、铜丝、隔热层;s2:制备导体层:取一定量的铜线坯进行韧炼之后进行拉丝得到铜丝,选取横截面积大于10mm
²
的铜丝进行绞线,得到初成品,将初成品绞制在芳纶纤维的外周,即可得到导体层;s3:制备绝缘层:将发泡聚四氟乙烯、钛白粉,硅酸钠,氢氧化钙、二苯基氯化硼按照重量份取料、混合,混炼90分钟,得到胶料,将胶料注入注塑模具中,使用注塑模具模压成型,即可得到绝缘层;s4:将绝缘层粘接在导体层的外周,包裹均匀,再将隔热层粘接在绝缘层的外周;s5:制备耐磨抗压层:按照重量份取亚麻纤维、沥青基碳纤维和陶瓷粉,搅拌混合后,加入三氧化二锑和炭黑,边加热边搅拌10h,温度控制在90

110℃,然后在加入氧化硅,提高温度继续搅拌,待温度升高到150℃,停止加温,充分搅拌4小时后,经真空脱气、过滤,冷却定型,得到耐磨抗压层;s6:将耐磨抗压层粘接到隔热层的外表面即可。
24.具体的,隔热层为石棉材料。
25.实施例5一种拖链用耐磨抗压电缆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原料,原料包括:芳纶纤维、铜丝、隔热层;s2:制备导体层:取一定量的铜线坯进行韧炼之后进行拉丝得到铜丝,选取横截面积大于10mm
²
的铜丝进行绞线,得到初成品,将初成品绞制在芳纶纤维的外周,即可得到导体层;s3:制备绝缘层:将发泡聚四氟乙烯、钛白粉,硅酸钠,氢氧化钙、二苯基氯化硼按照重量份取料、混合,混炼90分钟,得到胶料,将胶料注入注塑模具中,使用注塑模具模压成型,即可得到绝缘层;s4:将绝缘层粘接在导体层的外周,包裹均匀,再将隔热层粘接在绝缘层的外周;s5:制备耐磨抗压层:按照重量份取亚麻纤维、沥青基碳纤维和陶瓷粉,搅拌混合后,加入三氧化二锑和炭黑,边加热边搅拌10h,温度控制在90

110℃,然后在加入氧化硅,提高温度继续搅拌,一边搅拌一边加入缓蚀剂,待温度升高到150℃,停止加温,充分搅拌4小时后,经真空脱气、过滤,冷却定型,得到耐磨抗压层;s6:将耐磨抗压层粘接到隔热层的外表面即可。
26.具体的,隔热层为气凝胶毡。
27.实施例6一种拖链用耐磨抗压电缆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原料,原料包括:芳纶纤维、铜丝、隔热层;s2:制备导体层:取一定量的铜线坯进行韧炼之后进行拉丝得到铜丝,选取横截面积大于10mm
²
的铜丝进行绞线,得到初成品,将初成品绞制在芳纶纤维的外周,即可得到导
体层;s3:制备绝缘层:将发泡聚四氟乙烯、钛白粉,硅酸钠,氢氧化钙、二苯基氯化硼按照重量份取料、混合,混炼90分钟,得到胶料,将胶料注入注塑模具中,使用注塑模具模压成型,即可得到绝缘层;s4:将绝缘层粘接在导体层的外周,包裹均匀,再将隔热层粘接在绝缘层的外周;s5:制备耐磨抗压层:按照重量份取亚麻纤维、沥青基碳纤维和陶瓷粉,搅拌混合后,加入三氧化二锑和炭黑,边加热边搅拌10h,温度控制在90

110℃,然后在加入氧化硅,提高温度继续搅拌,一边搅拌一边加入缓蚀剂,待温度升高到150℃,停止加温,充分搅拌4小时后,经真空脱气、过滤,冷却定型,得到耐磨抗压层;s6:将耐磨抗压层粘接到隔热层的外表面即可。
28.具体的,隔热层为玻璃纤维。
29.实施例7一种拖链用耐磨抗压电缆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原料,原料包括:芳纶纤维、铜丝、隔热层;s2:制备导体层:取一定量的铜线坯进行韧炼之后进行拉丝得到铜丝,选取横截面积大于10mm
²
的铜丝进行绞线,得到初成品,将初成品绞制在芳纶纤维的外周,即可得到导体层;s3:制备绝缘层:将发泡聚四氟乙烯、钛白粉,硅酸钠,氢氧化钙、二苯基氯化硼按照重量份取料、混合,混炼90分钟,得到胶料,将胶料注入注塑模具中,使用注塑模具模压成型,即可得到绝缘层;s4:将绝缘层粘接在导体层的外周,包裹均匀,再将隔热层粘接在绝缘层的外周;s5:制备耐磨抗压层:按照重量份取亚麻纤维、沥青基碳纤维和陶瓷粉,搅拌混合后,加入三氧化二锑和炭黑,边加热边搅拌10h,温度控制在90

110℃,然后在加入氧化硅,提高温度继续搅拌,一边搅拌一边加入缓蚀剂,待温度升高到150℃,停止加温,充分搅拌4小时后,经真空脱气、过滤,冷却定型,得到耐磨抗压层;s6:将耐磨抗压层粘接到隔热层的外表面即可。
30.具体的,隔热层为玻璃纤维和石棉材料。
31.实施例8一种拖链用耐磨抗压电缆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原料,原料包括:芳纶纤维、铜丝、隔热层;s2:制备导体层:取一定量的铜线坯进行韧炼之后进行拉丝得到铜丝,选取横截面积大于10mm
²
的铜丝进行绞线,得到初成品,将初成品绞制在芳纶纤维的外周,即可得到导体层;s3:制备绝缘层:将发泡聚四氟乙烯、钛白粉,硅酸钠,氢氧化钙、二苯基氯化硼按照重量份取料、混合,混炼90分钟,得到胶料,将胶料注入注塑模具中,使用注塑模具模压成型,即可得到绝缘层;s4:将绝缘层粘接在导体层的外周,包裹均匀,再将隔热层粘接在绝缘层的外周;s5:制备耐磨抗压层:按照重量份取亚麻纤维、沥青基碳纤维和陶瓷粉,搅拌混合后,加入三氧化二锑和炭黑,边加热边搅拌10h,温度控制在90

110℃,然后在加入氧化硅,
提高温度继续搅拌,一边搅拌一边加入缓蚀剂,待温度升高到150℃,停止加温,充分搅拌4小时后,经真空脱气、过滤,冷却定型,得到耐磨抗压层;s6:将耐磨抗压层粘接到隔热层的外表面即可。
32.具体的,隔热层为气凝胶毡和石棉材料。
33.实施例9一种拖链用耐磨抗压电缆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原料,原料包括:芳纶纤维、铜丝、隔热层;s2:制备导体层:取一定量的铜线坯进行韧炼之后进行拉丝得到铜丝,选取横截面积大于10mm
²
的铜丝进行绞线,得到初成品,将初成品绞制在芳纶纤维的外周,即可得到导体层;s3:制备绝缘层:将发泡聚四氟乙烯、钛白粉,硅酸钠,氢氧化钙、二苯基氯化硼按照重量份取料、混合,混炼90分钟,得到胶料,将胶料注入注塑模具中,使用注塑模具模压成型,即可得到绝缘层;s4:将绝缘层粘接在导体层的外周,包裹均匀,再将隔热层粘接在绝缘层的外周;s5:制备耐磨抗压层:按照重量份取亚麻纤维、沥青基碳纤维和陶瓷粉,搅拌混合后,加入三氧化二锑和炭黑,边加热边搅拌10h,温度控制在90

110℃,然后在加入氧化硅,提高温度继续搅拌,一边搅拌一边加入缓蚀剂,待温度升高到150℃,停止加温,充分搅拌4小时后,经真空脱气、过滤,冷却定型,得到耐磨抗压层;s6:将耐磨抗压层粘接到隔热层的外表面即可。
34.具体的,隔热层为石棉材料和气凝胶毡。
35.实施例10市面上常见的拖链电缆。
36.上面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